發布時間:2022-12-09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提要]縱觀我國鄉村旅游發展現狀,雖然鄉村旅游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但由于鄉村旅游管理人才專業素質參差不齊,導致當前鄉村旅游發展受到較大程度的制約。因此,對鄉村旅游管理人才培訓體系進行改良與優化,增強鄉村旅游管理人才綜合素養有著重大的價值與意
[提要]縱觀我國鄉村旅游發展現狀,雖然鄉村旅游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但由于鄉村旅游管理人才專業素質參差不齊,導致當前鄉村旅游發展受到較大程度的制約。因此,對鄉村旅游管理人才培訓體系進行改良與優化,增強鄉村旅游管理人才綜合素養有著重大的價值與意義;诖,本文分析當前鄉村旅游管理人才發展現狀,并給出新時期鄉村旅游管理人才有效培訓對策,以為鄉村旅游良好發展提供理論上的支持。
關鍵詞:新時期;鄉村旅游管理人才;培訓
在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這也讓人們在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多,數量眾多的人群對田園生活有著無盡的向往,這也讓鄉村旅游得到良好的發展空間,鄉村旅游管理人才也呈現出炙手可熱的狀態。但當前卻普遍存在著鄉村旅游管理人才從業人數較多、文化素養較低、鄉村旅游管理人才培訓體系不夠完善、旅游專業人才到農村就業的人數較少等問題。相關政府部門應當做出良好的引導,予以政策支持,同時各方也應當協同配合,這樣才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促進鄉村旅游良好發展。
一、加大鄉村旅游人才培訓力度對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性
(一)鄉村旅游對鄉村振興戰略的文化主導作用。鄉村旅游強調不斷開發鄉村的美,其中文化美作為鄉村美的重要內容,對鄉村文化的傳播具有不可比擬的作用。當前,個別地區不遺余力的建設鄉村特色文化,緩解鄉土文化逐漸衰敗甚至沒落的問題,通過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事業,有利于促進我國鄉土文化傳播,借助旅游的形式使得鄉村文化得以推廣和保護,其中,鄉村旅游人才的推動作用更是不容小覷的。
(二)鄉村旅游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生態催化作用。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有利于切實解決好三農問題,通過旅游的形式達到發展傳統農業產業、促進鄉村生態發展的目的。鄉村旅游事業有利于農業產業發展、農民增收,對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具有積極作用。加大鄉村旅游人才培訓工作,對促進生態催化作用效果顯著。
(三)鄉村旅游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經濟扶貧作用;卩l村振興戰略下,深化落實脫貧攻堅工作是衡量鄉村振興戰略成效的主要標準之一,以大力發展旅游的模式促進脫貧攻堅是鄉村旅游事業對鄉村經濟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旅游扶貧作為農業產業扶貧的主要支柱產業,通過因地制宜開發鄉村旅游,能夠實現鄉村資源橫向流通,提高資源為地區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同時,在發展旅游扶貧模式中,農民既是產業鏈的生產者,同時又是經營者,每個人都可能成為鄉村旅游人才,為游客提供個性化的旅游需求,確保鄉村旅游行業形態多樣化發展。
(四)鄉村旅游對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綜合促進作用。提升鄉村價值、促進城鄉一體化建設與發展,是新形勢下鄉村振興戰略促進鄉村旅游事業賦予的新任務。通過鄉村旅游,促進城鄉之間在人力、消費、資金等方面均衡流通和發展,這就為鄉村旅游人才培訓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對鄉村資源加以充分利用,整合鄉村在與城市融合發展過程中的各項有利要素;其次,加快對普通農民的培養,推進新型農民建設,同時以鄉村旅游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參與鄉村建設,提升城鄉居民的幸福感。
二、鄉村旅游管理人才發展現狀
(一)鄉村旅游人才從業人數較多,文化素養較低。對于鄉村旅游而言,旅游行政人員、經理人、旅游經營人員以及服務人員是其人力資源的主要組成部分,每種類型的人才都具備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當前普遍呈現出旅游行政人員較為匱乏、鄉村旅游經理人嚴重不足等問題,制約了鄉村旅游的良好發展。雖然鄉村旅游經營人員以及服務人員數量相對較多,存在著一定的發展優勢,但這類群體的文化素養以及專業水準方面卻相對較低,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引發以下幾種問題:第一,整體觀念較為落后。當前鄉村旅游工作人員中以農民群體居多,并未接受過正規的教育培訓,且在旅游開發經營管理方面的經驗也有所欠缺,并未充分認識到旅游的基本內涵。第二,經營管理水平較為低下。因為鄉村教育水平相對較低,村民無法系統地對旅游相關理論知識進行學習,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其經營管理水平受限。部分村民單純地認為鄉村中閑置的房屋可以用于對旅客的接待,而在旅游景點的規劃、旅游產品的開發等方面表示渾然不知,此種情況會使得鄉村旅游的經營管理水平低下,經濟效益較差,進而影響鄉村旅游的發展。
(二)鄉村旅游管理人才培訓體系不夠完善。近年來我國逐漸認識到鄉村旅游所具備的價值,故而全國各地都著手進行鄉村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但所收獲的成效較為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并未構建一個完善的鄉村旅游管理人才培訓體系,所培訓的人才大都是鄉村本地勞動力,每年的人才儲備及輸出不能夠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并且國家以及地方政府層面也并未對鄉村旅游管理人才培訓引起高度的重視,未能從政策以及資金方面給予高度的支持,這就使得鄉村旅游在專業化方面有所欠缺。
(三)旅游人才到鄉村就業的數量較少。在鄉村旅游行業火熱發展的背景之下,各類旅游學院的數量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每年為市場提供了數量眾多的旅游專業人才。但因為鄉村旅游工作地點以及生活條件方面不如城市,使得大部分旅游專業人才不愿意到鄉村之中進行就業,更有甚者寧肯轉換自身的行業也不愿意深入到鄉村之中來促進鄉村旅游的發展,旅游專業人才流失現象較為嚴重,對于鄉村旅游行業而言有著不利的影響。
三、鄉村旅游人才培訓發展的前提
(一)政府充分發揮引導管理作用。政府部門在鄉村旅游發展歷程之中扮演了一個引導者以及管理者的角色,具備為鄉村旅游制定合理的旅游規劃這一職責,因此要想讓鄉村旅游人才培訓體系更為完善,為鄉村旅游業傳輸更多的專業人才,政府部門必須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管理作用,對鄉村旅游管理人才培訓引起高度的重視,嚴格規定鄉村旅游報務標準,并為鄉村旅游人員進行行業標準方面的制定,確保鄉村旅游人員可以向專業化的方向穩步發展。同時在對鄉村旅游管理人才進行培訓時,政府部門應當抓住村民觀念及旅游知識技能這兩個重點,投入適當的資金,讓村民樹立正確的旅游開發觀念,定期傳授其旅游知識技能,這樣才能夠有效彌補專業化程度不足的問題。
相關期刊推薦:《合作經濟與科技》雜志是一家經濟類學術期刊。其基本宗旨是:宣傳國家政策、普及經濟理論、傳播經營理念、交流改革經驗、開展學術爭鳴、推進科技進步、塑造企業形象。設有:經濟/產業、金融/投資、市場/貿易、管理/制度、財會/審計、公共/財稅、信用/法制、文化/教育等。歡迎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的理論工作者、實際工作者、教學工作者以及廣大專家、教授、學者不吝賜稿。
(二)旅游院校積極參與其中。旅游院校擁有較為完善的旅游人才培訓體系,且在人才培訓理念以及人才培訓手段方面較為先進,要想對鄉村旅游管理人才培訓體系進行完善,就必須要保證旅游院校的積極參與,邀請旅游院校的專業人員到鄉村之中為村民進行專業的指導,通過專題講座等形式來有效提升村民的旅游專業程度,這樣一來才能夠讓鄉村旅游擁有更多的專業管理人才。
四、完善鄉村旅游管理人才培訓體系的策略
第一,鄉村旅游的基本理論,包括鄉村旅游的基本概念、主要類型和發展方式、國內外鄉村旅游的發展歷程和現狀、各地區鄉村旅游發展的基本情況。旨在通過本次培訓,提高鄉村旅游參與者對這類旅游的關注,并就一些基本的、重要的概念達成深度的共識。
第二,鄉村旅游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包括科學合理地認識鄉村旅游資源的地方特色,鄉村旅游資源的傳承、保護與開發的實施方式,怎樣協調與保護相關旅游產品。在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這是充分調動社會參與旅游開發積極性的重要前提,以保證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第三,如何發展鄉村旅游,如何開發鄉村市場。通過這方面的培訓可以使大多數仍處于農業經濟狀態的農村社區村民受益,盡快接受現代市場觀念,通過自主創新活動不斷推動鄉村旅游經濟快速發展,增強自身經濟效益。
第四,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的法律和政策問題,包括國家和地方關于發展鄉村旅游的政策法規,引導和促進鄉村旅游發展的各項政策引導和扶持措施,以及鄉村旅游發展中政府與經營者的關系。這是順應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引導基層政治組織依法管理、市場化經營者依法經營的有效手段。
第五,規范鄉村旅游發展,包括食品衛生安全管理標準、住宿衛生安全管理標準、消防安全管理標準、應急救援管理標準、醫療衛生管理標準等,這方面的內容是保證游客生命財產安全的必要措施,是提升鄉村旅游整體素質的重要手段,也是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相關對策最為緊密結合的一部分。
第六,鄉村旅游的操作技能,包括餐飲服務技能、客房服務技能、與游客溝通技能、特色餐飲生產與創新技能、吸引游客和市場開拓技能、管理方式方法等。這方面的培訓內容最直接,效果最顯著。是規范鄉村旅游經營行為,提高鄉村旅游服務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容易被培訓對象識別和掌握并取得有效效果的部分。
綜上所述,在我國新農村建設之中,鄉村旅游具備較高的意義與價值,通過鄉村旅游的發展,能夠有效增加當地的旅游財政收入,改善鄉村環境,有效摘除貧困鄉村的帽子,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而要想達成這一目的就必須做好鄉村旅游管理人才的培訓工作,通過對培訓體系的完善來為市場輸送更多的專業人才,進而促進鄉村旅游良好發展。——論文作者:蘇征宇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