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1-05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通過齊心抗疫,我國取得國內疫情基本控制的階段性成果;仡櫩挂邭v程,處處充滿了中國智慧。本文主要從黨的人民立場出發,闡述其科學內涵,并通過分析此次抗擊疫情的中國行動,總結中國共產黨是如何通過為了誰、依靠誰、誰檢驗堅守人民立場,踐行初心
摘要:通過齊心抗疫,我國取得國內疫情基本控制的階段性成果;仡櫩挂邭v程,處處充滿了中國智慧。本文主要從黨的人民立場出發,闡述其科學內涵,并通過分析此次抗擊疫情的中國行動,總結中國共產黨是如何通過“為了誰、依靠誰、誰檢驗”堅守人民立場,踐行初心使命。同時對抗擊疫情過程中堅持人民立場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進行研究,論證只有始終堅持人民立場,才能交出抗疫優秀答卷。
關鍵詞:人民立場;黨;人民群眾;抗擊疫情
一、引言
立場是人們認識及處理問題的立足點。“對于一個政黨來說,堅持什么樣的立場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也是關系這個政黨前途和命運的大問題。”[1]習近平同志強調,“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于堅守人民立場的思想。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2]所謂人民立場,就是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為人民利益奮斗,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善于從人民群眾實踐中汲取智慧與力量。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政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將人民立場作為最根本的政治立場。這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要求,是黨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根本保證,同時也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崇高的價值追求。
自疫情發生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工作理念,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防疫思想,不惜任何代價以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生動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初心與使命擔當。同時,黨也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發揮了人民群眾在防控疫情中的主體地位,發動全員參與、汲取人民智慧,在群策群力、群防群控中筑牢鋼鐵防線?梢,人民立場貫穿于防控疫情的全部過程,為最終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抗擊疫情工作中人民立場的具體表達
面對這場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新型傳染病,可以說,我國在全球都沒有經驗可循的情況下獨自做了一場“閉卷考試”。疫情無情人有情,在天災面前,我國始終將人民放在第一位,上下齊心、全員行動,身體力行向世界展現了我們堅定的人民立場。
抗擊疫情為了人民
習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正如古話所說: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在重大疫情面前,我們一開始就鮮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3]通過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強大的財政支持,迅速采取行動,實現“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應檢盡檢、應隔盡隔”。針對確診患者的醫療救治,堅持“兩提高”“兩降低”目標與“四集中”原則,集中優勢資源,全力挽救患者生命。我國還迅速開展了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排查,毫不放松抓好重點城市、重點人群的疫情防控,全面排查疑似患者、發熱患者以及與確診患者有過密切接觸者,努力做到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傳染源。在防控國內疫情的同時,我國也十分重視遏制境外疫情輸入的問題,通過筑牢國境衛生檢疫防線,源頭管控從嚴從緊,堅決切斷境外輸入傳染鏈,以此鞏固國內疫情防控成果。
在科學防控疫情的同時,我國也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疫情對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造成極大影響,為緩解因疫情帶來的生活困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人民利益出發,本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統籌疫情防控與保障民生,推出一系列針對性措施。如加強物資調配速度與提高市場供應能力,完善市場監管,防止哄抬物價等,真正惠及人民。此外,黨和政府還密切關注弱勢人群,保障殘疾人、低保戶、孤寡獨居老人等困難人群的基本生活,將疫情防控和人文關懷相統一,確保不漏一人、不留死角。同時,習近平同志也多次強調對海外中國公民安全健康的保護,通過傳授防護知識、駐外使領館的聯絡與物資保障、提供遠程醫療服務平臺、向留學生發放健康包、包機或安排臨時航班有序接回確有困難的海外公民等措施,以解決海外公民所面臨的實際困難。
抗擊疫情依靠人民
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決定力量,“群眾是真正的英雄”[4]。歷史與實踐的無數經驗證明,有效組織人民群眾,調動其積極性、創造性,是一個關乎全局的重大問題。黨的血脈在人民、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要我們深深扎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就可以獲得無窮的力量。”[5]面對嚴峻形勢,黨始終同人民保持著血肉聯系,始終堅持人民群眾在疫情防控中的主體地位。正如習近平同志強調:“戰勝這次疫情,給我們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國人民”,“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要緊緊依靠人民,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6]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堅決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將疫情防控力量下沉基層,實現疫情防控的末端管理。通過新聞媒體、社區宣傳等多種方式向大眾普及防疫知識,通過輿論宣傳凝聚正能量,從思想上武裝防疫,使大眾自發自覺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從而切斷疫情傳播鏈。抗疫過程處處彰顯人民力量,無論是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還是堅守在防疫一線的公安干警與基層工作者,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民各司其職,為抗擊疫情捐款捐物,小愛匯集大愛,上下一條心、全國一盤棋,共同構建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嚴密防線。
“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真正把人民的力量凝聚激發起來”[7],也只有中國人民,才蘊藏著如此巨大的團結精神與創造偉力。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是打贏這場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勝利之本與力量之源。
戰疫成效由人民檢驗
“黨的工作由誰來評判、以什么標準評判,這是一個根本問題。馬克思主義人民立場內在蘊含著一種‘人民的評判標準’的價值取向。”[8]中國共產黨堅持人民立場,把人民是否擁護、是否贊成、是否高興、是否答應作為判斷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作為衡量各項工作成敗得失的最高標準。習近平同志指出,“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在面對防控新冠疫情這場“大考”,人民同樣是最好的閱卷人。
在抗疫早期階段,個別地區曾出現一些問題,暴露了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一些短板。如醫療物資調配不及時、力量短缺、群眾心理焦慮等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密切關注民情民意、傾聽群眾呼聲,積極解決人民群眾關心憂慮的問題,通過各種方式補齊疫情防控短板,紓解民眾情緒。針對一些地方存在的形式主義與官僚主義問題,如個別黨員干部失職失責,不愿深入基層一線、不解決人民實際困難、不擔當不作為,黨中央在第一時間予以回應并加以處理。習近平同志明確指示,“各級黨政領導干部要靠前指揮、強化擔當,廣大黨員、干部要沖到一線,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集中精力、心無旁騖把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都做到位。”[9]
相關知識推薦:論文發表有什么條件
中國的疫情防控工作是經得起人民檢驗的,在聽民聲、訪民情、解民意中不斷地完善各項工作,凡是有利于人民的就干,凡是不利于人民的就改。正是因為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堅持人民立場,彰顯矢志不渝的人民情懷,才能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肯定、積極擁護、熱烈響應。
抗擊疫情工作中人民立場的重要作用
切實維護了人民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
判斷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是否真正堅持好了人民立場,首先就要看其是否真正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就是要看是否真正切實有效地維護了人民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5月31日24時……治愈率94.3%,死亡率5.6%……全國確診住院患者結算人數5.8萬人次,總醫療費用13.5億元……全部由國家承擔。”可見,在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型病毒時,黨始終把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不畏艱險困難,不懼一切代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真正做到挽救人民生命、保障人民健康。通過依法防控、科學防控、聯防聯控成功遏制疫情擴散勢頭,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真正做到對人民利益負責、把人民放在最重要位置。這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動寫照,是黨的人民立場在抗擊疫情時期的嶄新書寫。
有利于促進經濟社會生活恢復,決勝脫貧攻堅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生產力不僅直接決定著社會物質生活,而且規定和制約著全部社會生活,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加快生產力發展,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根本所在,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與關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堅持人民立場的內在要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增強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加快建立了同防疫工作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堅持新發展理念,努力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實現高質量發展。”[10]通過積極有序推進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補貼受疫情影響的行業企業、保障與擴大就業、發放購物券幫助消費市場回暖、統籌抓好“六穩”工作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造成的損失。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觀帶領下,我國經濟逐步恢復增長,社會民生得到切實保障,同時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堅定信心、夯實根基、提供動力。
有利于團結信心,彰顯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與治理效能
在短短數月內我國便取得了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勝利,本土新增病例基本控制,全國有序復工復產復學,人民正常生活基本恢復。而我們所取得的這些成就是與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與治理效能分不開的。正因為我們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做到了為人民抗疫、依靠人民抗疫,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黨和政府強大的動員力與應對力下,把社會治理能力與風險應對、組織運行機制相統一,充分發揮了我國高效社會資源配置、堅持全國一盤棋與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獨特優勢,彰顯了黨中央縱覽全局的核心定力。此外,還有無數黨員干部們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帶頭堅守崗位,展現了新時代黨員的初心使命與責任擔當。同時,抗擊疫情所取得的成功也更加堅定了人民群眾對黨和國家的各項工作的支持,有利于促進團結統一,提高社會全體成員的責任感、認同感、參與感。
有利于構建強大的衛生醫療體系
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了我國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仍然存在一些短板與不足,如疾病預防控制體系薄弱、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運行不暢、某些地區醫療資源的相對稀缺以及缺乏專業人員等問題。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進程來看,發展人民健康事業始與人民切身利益緊密相連,處在重要的基礎性地位,這也是堅持人民立場的題中應有之意。正如習近平同志強調:“要放眼長遠,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11]在總結現有不足的情況下,我國將加緊補短板,織密疾病預防網、筑牢衛生應急墻,均衡醫療資源,完善各項體制機制,使衛生醫療體系將進一步轉型,讓人民享有強大的衛生醫療保健體系。
結語
我國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努力推進社會經濟發展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果,“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12]疫情這樣的重大危機是考驗執政黨執政理念、執政效能的試金石,而抗疫中的無數事實證明了黨中央關于疫情防控的判斷是準確的、各項工作的部署是高效的、采取的措施是切實有效的。我們看到各級黨組織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及時高效地開展,看到無數黨員、干部戰斗在抗疫一線奮戰,黨旗始終飄揚在疫情防控的第一戰線。我們看到中國人民對黨和政府的高度信任,看到了人民群眾守望相助,自覺參與抗疫、勇擔社會責任,為防控疫情做出了巨大貢獻。正是因為黨與人民之間同呼吸、共命運,才能形成堅不可摧的抗疫合力,最終取得抗擊疫情的重大戰略成果。“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最好詮釋,也是黨所堅守的人民立場最真實的注解。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的中國人民,將會堅定信心、團結堅韌,在未來展現更多的中國力量。——論文作者:沈康婧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