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1-04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新形勢下,國企離退休職工轉社會化管理,有助于增強國有企業競爭力。全面深化國企改革,加快剝離國企辦社會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建立成本合理分擔機制,平穩有序推進此項工作,使國有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實行社會化管理后,立足退休人員法定權益保
摘要:新形勢下,國企離退休職工轉社會化管理,有助于增強國有企業競爭力。全面深化國企改革,加快剝離國企辦社會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建立成本合理分擔機制,平穩有序推進此項工作,使國有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實行社會化管理后,立足退休人員法定權益保障和服務需求,做好各項服務保障,確保國企退休人員共享全面建成小康新成果。本文根據作者多年工作經驗,立足于國企,對國企離退休職工轉社會化管理的有效措施進行了闡述和分析,供大家學習和借鑒。
關鍵詞:新形勢下;強化;國企;離退休職工;轉社會化;管理;有效措施
1、引言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國務院、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建立成本合理分擔機制,立足退休人員法定權益保障和服務需求,整合管理服務資源,結合加快老齡事業發展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做好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后的各項服務保障工作,確保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成果。實行社會化管理后,國有企業新辦理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與原企業分離。國有企業管理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原則上一并移交實行社會化管理。國有企業離休人員原則上保持現有管理方式不變。
2、何為社會化管理?
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是指職工辦理退休手續后,采取管理服務工作與原企業分離,養老金實行社會化發放,人員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區實行屬地管理,由社區服務組織提供相應管理服務。目前,有的地方把符合領取養老金資格的失業人員、自由職業者也納入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中。
3、社會化管理工作內容和銜接辦法
實行社會化管理后,國有企業新辦理退休人員管理服務與原企業分離。國有企業管理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原則上一并移交實行社會化管理。國有企業離休人員原則上保持現有管理方式不變。
中央金融企業退休人員管理工作,中央另有規定的依其規定執行。
對國企離退休職工實行統一管理。地方黨委和政府要統籌謀劃,協調推進,實現由街道和社區統一管理。
3.1銜接內容
社會保障管理服務、人事檔案管理、黨員組織關系、統籌外費用。
3.2銜接辦法
3.2.1社會保障管理
國有企業退休人員享受的社會保障管理服務,原則上以退休人員的戶籍所在地進行屬地管理。企業退休人員長期不在戶籍所在地生活的,可在長期居住地享受鄉鎮和社區面向社會提供的公平化、均等化服務。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后,各類社會保障待遇要按時足額支付。已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國有企業退休人員按規定繼續享受相應待遇,基本醫療保險未納入地方管理的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相關企業和地方協商做好醫保關系轉移接續工作。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原享受的補充醫療保險、醫療互助幫困等相關待遇,仍按原渠道解決,確保待遇水平不降低。
3.2.2黨員組織關系銜接
國有企業退休人員中黨員的組織關系轉入所居鄉鎮和社區黨組織。國有企業黨組織要與鄉鎮和社區黨組織密切銜接,跟進做好黨組織關系接轉和有關服務工作,并在黨員接轉組織關系前負有管理責任。加強街道和社區黨組織建設,做好黨員組織關系接轉工作,及時將國有企業退休人員中的黨員編入黨支部。
3.2.3人事檔案實行屬地集中管理
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的人事檔案移交區檔案局實行集中統一管理。檔案移交后,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管理部門應按有關規定認真做好檔案提供利用工作,并實現檔案服務數字化、便捷化。由地方黨委和政府指定單位做好檔案管理工作。
3.2.4分類處理統籌外費用
按照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統籌兼顧、逐步消化的原則,妥善解決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統籌外費用問題。地方國資監管部門、中央企業集團公司要統籌考慮企業年金實施等情況,嚴禁巧立名目違規提高福利待遇,嚴格資產管理,堅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已實施企業年金的企業,不再發放統籌外費用。對符合有關規定的現有退休人員統籌外費用,國有企業可一次性計提,按現有方式方法;在條件允許情況下,企業經與退休人員協商一致,也可參考所在城市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一次性支付。對企業自行方法的現有人員統籌外費用,由企業按現行途徑妥善處理。設立過渡期,逐步減少新辦理退休人員的統籌外費用,過渡期原則上不超過3 年。過渡期滿后退休的人員,按企業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以上政府有關規定應享受的待遇,由企業一次性支付,企業不再發統籌外費用。
4、強化國企離退休職工轉社會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4.1做好國企離退休職工思想工作
國企職工退休社會化管理是社會發展的必要趨勢,是有利于企業發展和保障員工自身利益的好事。但是,在改革之初,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某些對企業有著深厚感情的老員工,可能會認為企業是在甩包袱,感覺自己被企業拋棄了,內心里沒有了有歸屬感。這就需要我們對國家的政策多加宣傳,轉變某些不理解的職工的固有觀念,幫助他們從根本上認識到職工社會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優越性,發自內心地理解我們的政策,讓這項工作的開展更加的順序。
4.2確定對接單位
國企職工退休社會化管理之后,管理的主體即由國企本身轉變為政府單位,在對接的時候,應該確保接收單位的唯一性,按照以企業所在地為主的原則來進行對接,對于個別因為其他原因戶口與企業所在地不一致的或者異地居住退休人員的移交問題,再特殊情況特殊對待,確保落實單位,切忌出現一個職能對接多個地區的情況出現,為后續的工作造成麻煩。職工的檔案一并移交到接受地,并審查清楚檔案內容,登記情況后統一管理。 4.3明確雙方職責
國企職工退休社會化管理交接的雙方是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作為企業,應該提前做好工作部署,建立轉移工作的專門工作小組,準備好退休人員的各種材料,列清退休人員關于人事、社保、工傷、黨組織等各種材料等,為退休職能的管理移交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列請涉及轉移需要繳納的相關費用等,并及時提出移交申請和屬地政府簽訂相關協議。并且明確雙方職責,在轉移之后,社會化管理的經費就會納入國家財政預算中,企業不用再承擔這方面的責任,而一些特殊項目的費用,比如退休軍轉干部生活補貼、外地就醫報銷、工傷就醫報銷等則由國企企業申請資金,撥款后再劃撥到屬地街道的專門賬戶,由街道社會給退休人員統一發放。
4.4落實資金保障
接收單位要將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的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管理,予以必要保障。國有企業不承擔移交后的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費用。
4.5資產無償劃轉
國有企業和鄉鎮社區分別承擔資產無償劃轉的移交和接收主體責任,做好國有企業現有專用于退休人員的服務場所、設備設施、器材用品等資產的無償劃轉工作,特殊情況可采取調換等處置方式,依法依規妥善處理。國有企業沒有專門用于退休人員服務活動場所的,鄉鎮和社區不應要求國有企業新建所需資金。 4.6規范賬務處理
國有企業一次性計提或支付的退休人員統籌外費用,按國家統一的財務會計制度進行處理。
4.7妥善安置職工
對國有企業從事退休人員管理工作的職工,在尊重職工意愿的基礎上,鄉鎮和社區予以優先聘用。也可采取勞務輸出等方式,依法妥善處理勞動關系。仍留在國有企業的職工,由企業妥善安置。
相關論文推薦:新形勢下做好離退休人員思想政治工作的應用研究
5、結束語
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企業員工離退休的管理問題是國企眾多工作中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和重要組成部分,國企退休職能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他們能否安享晚年關系到職工對國企的信心及社會的穩定和諧。因此,必須要高度重視國企離退休職工轉社會化管理工作,全面銅盤考慮,制定科學、合理有效的措施。——論文作者:劉倩華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