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自然資源分布圖件制作的設計方案

發布時間:2020-09-27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 要: 以地理國情普查數據和基本統計分析成果為基礎,結合其他測繪成果,制作了吉林省自然資源分布圖圖件5幅,其中兩幅圖全面地反映我省耕地、園地的空間分布現狀和林地、草地的空間分布現狀及相關國情普查統計分析結果的國情現狀圖;其余三幅圖全面反映吉

  摘 要: 以地理國情普查數據和基本統計分析成果為基礎,結合其他測繪成果,制作了吉林省自然資源分布圖圖件5幅,其中兩幅圖全面地反映我省耕地、園地的空間分布現狀和林地、草地的空間分布現狀及相關國情普查統計分析結果的國情現狀圖;其余三幅圖全面反映吉林省水系的空間分布現狀以及水系的統計分析結果、礦產的空間分布情況、社會經濟區域單元的空間分布情況以及統計分析成果統計圖。

自然資源分布圖件制作的設計方案

  關鍵詞: 自然資源 專題要素 空間分布

  1 引言

  按照我院和審計廳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我院為審計廳的自然資源審計提供測繪技術支持。吉林省自然資源分布圖是省審計廳開展自然資源審計的基礎資料,用于分析和制作審計工作預案。為此我院將在地理國情普查數據和基本統計分析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其他測繪成果,參照GDPJ 17-2016《地理國情普查成果圖技術規定》的具體要求,制作了吉林省自然資源分布圖圖件共計5幅圖。

  2 專題圖的設計方案

  采用分區統計圖法,符號法,圖表法等表現手法設計各圖的專題要素,吉林省自然資源分布圖件由5幅專題圖構成。分別為:圖1《吉林省耕地資源分布圖》、圖2《吉林省林業資源分布圖》、圖3《吉林省水利資源分布圖》、圖4《吉林省礦產資源分布圖》、圖5《吉林省自然保護區分布圖》。

  2.1地圖比例尺及成品尺寸

  主圖比例尺為1:70萬;附圖比例尺為1:175萬、1:250萬。

  本套圖為超大全開幅面,確定其規格尺寸如下:

  地圖版面尺寸:972.6*1380mm。內圖廓尺寸為:898.5*1303.3mm。內外圖廓間空白為5mm。左右花邊33mm(含3mm切口)。上下花邊32mm(含3mm切口)。掛桿圖成品尺寸:982.6 mm×1374 mm(上下各留5毫米白紙邊,為了穿桿方便)。

  2.2基礎底圖選取內容

  主圖選用1:70萬島狀圖為各圖的公用底圖,表示主要河流、水庫、湖泊及名稱;表示鄉鎮級以上居民地,城區內的區、鄉(鎮、街道辦事處)不表示;表示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界線(不表示區界)。

  期刊推薦:《自然資源學報》(月刊)創刊于1986年,為中國科協主管、中國自然資源學會主辦的資源學科研究的學術類期刊。以反映我國自然資源數量與質量的評價、開發、利用、管理與保護等領域的主要研究成果為任務,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指導下,積極開展學科領域內的學術交流和討論,促進自然資源學科研究的繁榮,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

  附圖視圖面情況可選用1:175萬島狀圖和1:250萬島狀圖為附圖的公用底圖。1:175萬島狀圖表示主要河流、大型水庫、湖泊;表示縣級以上居民地,表示地級市級以上行政區劃界線。1:250萬島狀圖只表示地級市級以上居民地和地級市級以上行政區劃界線。

  2.3專題要素表達方式

  2.3.1圖1《吉林省耕地資源分布圖》

  a.主圖《吉林省耕地資源分布圖》:比例尺1:70萬,用國情數據縮編表示到國情分類的二級類,表示耕地(分水田、旱地)、園地(分果園、苗圃、其他園地),圖上其他地表覆蓋表示到國情分類的一級類,表示水域(基本底圖已選取)、林地、草地、房屋建筑區(選取鄉鎮以上的圖斑)、構筑物、人工堆掘地、荒漠和裸露地表等。綜合全面地反映我省耕地、園地的空間分布現狀。 各要素盡量選取大于2mm2以上的圖斑。交通要素表示高速鐵路、鐵路、高速公路、國道及道路編號。用不同顏色的圖斑表示不同的地類。

  b.附圖《耕地園地統計圖》:比例尺1:250萬,用分區統計法將面色分≥60、40-60、20-40、<20四級表示各市(州)耕地園地的面積占比(%)。用不同顏色組成的餅狀圖表示各市(州)分旱地、水田、果園、苗圃、花圃、其他經濟苗木的構成;同時用餅狀圖符號從大到小分≥15000、10000-15000、5000-10000、<5000四級表示各市(州)耕地園地的覆蓋面積(平方千米)。

  c.圖表1《耕地園地面積與構成》:用不同顏色組成的餅狀圖分旱地、水田、果園、苗圃、花圃、其他經濟苗木表示全省耕地園地的面積與構成。數值太小的地類可文字說明。

  d.圖表2《各坡度帶主要耕地園地面積》和《各高程帶主要耕地園地面積》 :用柱狀統計圖表的方法表示全省各坡度帶和各高程帶主要耕地園地面積(平方千米)。主要耕地園地可分旱地、水田、果園、苗圃、花圃、其他經濟苗木表示。

  e. 文字說明:介紹全省耕地、園地統計的現狀。

  2.3.2《吉林省林業資源分布圖》

  a. 主圖《吉林省林業資源分布圖》:比例尺1:70萬,用國情數據縮編表示林地(分喬木林、灌木林、喬灌混合林)、草地(分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圖上其他地表覆蓋表示到國情分類的一級類,表示水域(基本底圖已選取)、耕地、園地、房屋建筑區(選取鄉鎮以上的圖斑)、構筑物、人工堆掘地、荒漠和裸露地表。盡量選取大于2mm2以上的圖斑。綜合全面地反映我省林地、草地的空間分布現狀。交通要素表示高速鐵路、鐵路、高速公路、國道及道路編號。用不同顏色的圖斑表示不同的地類。

  b.附圖《林草覆蓋統計圖》:比例尺1:250萬,用分區統計法將面色分≥75、50-75、25-50、<25四級表示各市(州)林草覆蓋的面積占比(%)。用不同顏色組成的餅狀圖表示各市(州)分喬木林、灌木林、喬灌混合林、疏林、綠化林地、人工幼林、稀疏灌叢、天然草地、人工草地的構成;同時用餅狀圖分≥15000、10000-15000、5000-10000、<5000四級表示各市(州)林草覆蓋的面積(平方千米)。

  c.圖表1《林草覆蓋面積與構成》:用不同顏色組成的餅狀圖分喬木林、天然草地、灌木林、人工草地、人工幼林、喬灌混合林表示全省林草覆蓋的面積與構成。疏林、綠化林地、稀疏灌叢覆蓋面積數太小可不表示。

  d.圖表2《各坡度帶主要林草覆蓋面積》和《各高程帶主要林草覆蓋面積》:參考《地理國情普查成果圖》用柱狀統計圖表的方法表示全省各坡度帶和各高程帶主要林草覆蓋面積(平方千米)。主要林草可分喬木林、灌木林、喬灌混合林、疏林、綠化林地、人工幼林、稀疏灌叢、天然草地、人工草地表示。

  d. 文字說明:介紹全省林地、草地統計的現狀。

  2.2.3《吉林省水利資源分布圖》

  a. 主圖《吉林省水利資源分布圖》:比例尺1:70萬,用國情數據縮編表示河流、水渠、湖泊、行蓄洪區、灌區、濕地保護區等,全面地反映吉林省水系的空間分布現狀。行蓄洪區、灌區用紅色線性符號表示其范圍,并在其范圍中標注注記;用綠色的虛線表示濕地保護區用表面注記分級標注國際重要濕地、國家主要濕地,用紫色的虛線表示流域范圍線,不同的底面色表示流域面并加注流域表面注記;用不同的符號表示水文站、水位站、溫泉、冷泉、瀑布等點狀專題要素。

  b. 附圖1《水域統計圖》:比例尺1:250萬,用分區統計法將面色分≥4、3-4、2-3、<2四級表示各市(州)水域面積占比(%)。用不同顏色組成的餅狀圖表示各市(州)分湖泊、河渠、庫塘的構成;同時用餅狀圖分≥900、400-900、<400三級表示各市(州)水域的面積(平方千米)。用點狀符號分級計數表示各市(州)的湖泊數量(個)。按符號的大小分1、5、50三級表示。用點狀符號分級計數表示各市(州)的庫塘數量(個)。按符號的大小分1、10、100、1000、5000、10000六級表示。

  c. 附圖2《河渠統計圖》:比例尺1:250萬,用分區統計法將面色分≥800、700-800、600-700、500-600、<500五級表示各市(州)河渠密度(米/平方千米)。用柱狀統計圖表法表示各市(州)的河渠長度(千米)。

  d. 圖表《水域面積與構成》:用不同顏色組成的餅狀圖分湖泊、河渠、庫塘表示全省水域的面積與構成。

  f.表格:表格內容分國際重要濕地、國家重要濕地、其他濕地、國家濕地公園說明各濕地和濕地公園的名稱、面積、所在縣(市)。

  e. 文字說明:介紹吉林省境內的主要河流。

  2.3.4《吉林省礦產資源分布圖》

  a.主圖《吉林省礦產資源分布圖》:比例尺1:70萬,資料來源于《吉林省地圖集》中的“礦產”數據,用不同的點狀符號分大型、中型、小型三級表示,全面反映我省礦產的空間分布情況。礦產的分類為:有色金屬礦產;黑色金屬礦產、冶金輔助原料礦產;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貴金屬、稀有稀土礦產;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屬礦產。底圖加地貌暈渲。

  b. 附圖《能源礦產》:比例尺1:175萬,用不同的點狀符號分大型、中型、小型三級表示,全面反映我省能源礦產的空間分布情況。底圖加地貌暈渲。

  c.表格:制作《礦產資源儲量占全國比重》表格。

  e. 文字說明:介紹礦產的種類及吉林省礦產儲量在全國的排位。

  2.3.5《吉林省自然保護區分布圖》

  a. 主圖《吉林省自然保護區分布圖》:比例尺1:70萬,表示自然保護區、農林牧場、自然文化遺產、風景名勝區、自然遺產地、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旅游景區,全面反映我省社會經濟區域單元的空間分布情況。

  用點狀符號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省級自然保護區、市縣級自然保護區三級表示自然保護區,同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要用線狀符號加面色表示其范圍;其余用點狀符號表示的專題要素有:農林牧場、自然文化遺產、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省級風景名勝區、自然遺產地、國家級森林公園、省級森林公園、省級以下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省級地質公園、 5A旅游景區、4A旅游景區。

  b. 附圖1《社會經濟單元圖》:比例尺1:175萬,用暈線面加界線表示開發區、保稅區放在上層;用不同的面色表示長吉圖保護區、生態功能區和水源保護區。全面反映我省的社會經濟單元現狀。

  c. 附圖2《部分社會經濟區域單元占比圖》:比例尺1:250萬,用分區統計法將面色分≥5000、2000-5000、1000-2000、<1000四級表示各市(州)社會經濟單元總面積(平方千米)。用柱狀統計圖表法表示各市(州)的部分社會經濟區域單元面積(平方千米)。部分社會經濟區域單元包括自然保護區、自然文化遺產、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

  d. 文字說明:介紹我省自然保護區等社會經濟單元的現狀。

  2.4 圖面整飾

  圖面包括主圖、圖名、圖例、圖廓、花邊、附圖、附表、文字說明、比例尺等。要統一設計圖名、圖例名、圖例說明注記、附圖名、圖表名、文字說明、比例尺的字體、字大、顏色;圖廓整飾統一設計。主圖放在圖幅的中心位置,附圖放在圖幅的右上或左下位置,其它區域視圖面情況放置圖例、圖表、文字說明等內容。

  3 結束語

  吉林省自然資源分布圖件是省審計廳開展自然資源審計的基礎資料,用于分析和制作審計工作預案。吉林省自然資源分布圖件是以地理國情普查數據和基本統計分析成果為基礎,結合其他測繪成果制作的。圖件分5幅圖全面反映吉林省的耕地、園地和相關國情普查統計分析結果的國情現狀圖;反映吉林省林地、草地的空間分布現狀和相關國情普查統計分析結果的國情現狀圖;反映吉林省水系的空間分布現狀圖以及水系的統計分析結果;反映吉林省礦產的空間分布情況;反映吉林省社會經濟區域單元的空間分布情況以及統計分析成果統計圖。——論文作者:劉月媛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