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河南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情況現狀分析

發布時間:2020-09-18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

摘 要: 河南省從 2007 年河南省實現第一批專利質押融資貸款 50 萬元以來,十年間共實現專利質押貸款 41.5 億元,惠及企業217家,專利質押融資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 河南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概況 河南省從 2007 年河南省實現第一批專利質押融資貸款 50 萬元以來,十年

  河南省從 2007 年河南省實現第一批專利質押融資貸款 50 萬元以來,十年間共實現專利質押貸款 41.5 億元,惠及企業217家,專利質押融資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

  河南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概況

河南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情況現狀分析

  河南省從 2007 年河南省實現第一批專利質押融資貸款 50 萬元以來,十年間共實現專利質押貸款 41.5 億元,惠及企業 217 家,專利質押融資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2017年,河南省通過專利質押融資金額達15.5億元,惠及88家企業,較2016年增長翻番。2018年第1季度,河南省完成專利質押融總金額達到5.39億元,位列全國第九位,排在靠前位置的大都是東部沿海地區,如廣東、浙江、江蘇、福建等地。如圖1和表1所示河南省專利權質押融資無論是數量還是金額都呈現出較快的增長態勢,涉及的專利數量由 2008 年的 8 件上升到 2017 年的 740件,專利的價值開始突顯,河南省專利權質押金額呈現倍增形態,2017年的融資金額是2016年的兩倍有余;截至 2017 年河南省已經有多家企業通過專利權質押融資渠道獲得上億的資金支持,如河南科信電纜有限公司連續多年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位列全省首位,達到1.8 億元,2017年林州光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獲得1.7億元貸款,這表明知識產權的價值開始為金融機構所認同[1-2]。

  河南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主要舉措

  完善知識產權政策體系

  《河南省關于開展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融資工作的指導意見》的出臺,標志著河南省多部門共同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的平臺正式建立。設立河南省專利權質押融資專項資金。2017年11月,出臺了《河南省專利權質押融資獎補項目管理辦法》,進一步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幫助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等難題。

  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培訓

  一是加大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培訓力度。二是組織巡講,促進各地全面開展質押融資工作。2016年起,更是將專利質押融資巡講列入全省知識產權強省巡講內容,擴大巡講規模和覆蓋面,取得顯著成效。截止到2017年 6 月,全省知識產權局系統共舉辦各類質押融資培訓班 240 余次,培訓企業 1 600 余家,培訓質押融資工作人員 3 300多人次。

  積極探索推出“專利貸”金融產品

  河南省知識產權局聯合中國銀行河南省分行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課題研究,推出“專利貸”金融產品。2014 年 8 月中國銀行河南省分行出臺了《關于發送〈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行中小企業(新模式) “中銀專利貸”授信業務指引〉的通知》,為河南省銀行機構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探索出了一整套便捷、高效、可借鑒的模式。

  設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補貼專項資金

  為保證河南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河南省知識產權局設立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專項資金,主要用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巡講培訓,融資利息補貼和企業資產評估、擔保、保險的補貼,并專門制定了《河南省專利權質押融資專項資金管理規程》。

  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項目數據庫

  河南省知識產權局自 2011 年建立全省專利權質押融資需求項目庫,每年都會征集專利權質押融資需求企業對項目庫進行充實,及時全面掌握省內企業專利權質押融資需求和工作現狀。

  搭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銀企合作”平臺

  一方面從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開展較好的省市引進有豐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經驗的機構,為銀企雙方提供咨詢、專利權價值評估等專業服務;另一方面協調省政府金融辦等相關部門、銀行、企業及中介機構等,通過召開對接會、座談會,組織專題調研等多種形式加強交流合作,發現并及時解決融資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取得明顯成效。河南省知識產權局先后與交通銀行河南省分行、鄭州銀行、中國銀行河南省分行、民生銀行等四家銀行簽訂了總額為 130 億元的支持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引導培育河南省綜合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機構

  河南省知識產權局積極協調省知識產權事務中心、知識產權融資服務公司與中國銀行河南省分行簽訂《河南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專利貸”授信業務三方合作協議》,初步形成一套規范、易上手的操作流程。

  河南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存在的問題

  目前,河南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還難以有效滿足企業的現實需求,表現在:一是“冷熱不均”,政府積極推動,企業、銀行“親熱度”不高,信息不對稱、供需難對接;二是“規模不大、質量不高”,雖有些成功的配對,卻總體數額不高、配比不純;三是“持續性不強”,個案性很強,模式塊不足,可復制性不盡如人意。

  企業與銀行對知識產權及其質押融資認識不足

  據統計,2018年河南省30多家商業銀行中,僅有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鄭州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等 8家銀行開展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多數銀行從業者乃至部門經理對知識產權知識缺乏細致的了解、對于知識產權風險管控缺乏具體的應對方案,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的專門人才亦是不足,限制了銀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的開展。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風險分擔不均

  由于對知識產權價值難以做出有效的判斷,銀行通常會采取規避風險的態度提高貸款的門檻,如中國銀行與河南省知識產權局簽訂的“專利貸”額度中,純專利貸款的比例僅為30%,其他還需要企業提供土地、廠房、設備等有形資產或擔保等,無形中提高了知識產權融資的門檻。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遭遇風險后變現不易

  一般而言,在財產抵押貸款中當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可以通過拍賣、租賃、轉讓等形式及時補償貸款以彌補債權人的損失。就目前而言,雖然河南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由于采用嚴格的評審的標準以及混合貸款模式,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風險尚未有實例出現,但是知識產權變現所需要的信息交流平臺、機構與渠道仍儲備不足,防范應對風險的具體方案不夠翔實。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公共服務有待加強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作為新型的融資方式,區別于傳統以不動產作為抵押物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的方式,因此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支持,離不開政府背后的推動。從目前看,平臺略顯單薄,活躍度不夠,功能與作用難以有效真正發揮,我們應該以河南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平臺建設為契機,提高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公共服務能力。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社會服務不充分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即是新型的融資方式,更是知識產權運營能力的體現,需要諸如知識產權評估、擔保、運營、管理、法務、保險等一系列的社會服務作為支撐,當前河南省提供社會服務的中介機構大多僅僅提供代理、訴訟等基本的業務,對于知識產權評估、運營等新型業務缺乏細致的研究。

  部分省份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特色工作

  河南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近年來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核心難點——“估值難、風控難、處置難”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解決,有必要通過研究其他省份的政策為河南省質押融資政策的完善提供借鑒。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納入全省重要文件

  以四川省為例,在省委和省政府出臺系列重要文件中提出關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任務和要求。以江西省為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知識產權金融工作,將其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考核指標體系。

  設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

  廣東、山東、遼寧、四川、安徽均設立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廣東、遼寧、安徽等省份還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設在地市一級。

  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工作機制

  以廣東省為例:(1)從省級層面上看,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制定了《廣東省設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方案》。(2)從市級層面上看,廣州等 5 市分別印發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管理辦法》;引入商業銀行、保險機構、擔保機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形成了貸款、保險(擔保)、財政風險補償捆綁融資服務模式。

  不斷探索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新模式

  如“政府+保險+銀行+評估公司”風險共擔融資廣州模式;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再擔保體系的深圳模式;鼓勵銀行金融機構、擔保機構、風投機構、評估機構等開展專利質押融資產品或專利保險產品創新,提出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創新性專利質押融資、保險珠海模式;專利權組合質押貸款、專利權質押直貸、專利權質押入股、專利權質押續貸的安徽省靈活質押貸款模式。

  有效提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公共服務水平

  一是以廣東省為例:加快中國(南方)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廣州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橫琴國際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建設。二是以安徽省為例:開通了“專利權質押登記綠色通道”。抓好宣傳和培訓工作,在主流媒體相關刊物上宣傳專利權質押的有關政策、典型案例等,提高專利權質押融資工作的社會認知度。

  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監管機制

  以安徽省為例:一是開展對知識產權質押評估的監管機制。面向全國篩選高水平專利評估機構為企業專利質押貸款服務,為銀行辦理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業務合理確定質物價值提供依據。二是強化專利質押貸款企業貸后管理。知識產權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定期檢查借款人貸款使用情況及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查詢專利權的法律狀態,督促借款人維護被質押的專利權合法有效。

  河南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問題的解決策略

  提升企業與銀行知識產權意識與融資參與度

  利用省內主要媒體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宣傳,讓更多社會主體知曉知識產權融資渠道,提高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一是全面提高企業知識產權自我保護意識與融資積極性;二是舉辦銀行從業者知識產權專題培訓,提高銀行從業者知識產權素養;三是完善銀企對接渠道,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的深入開展。

  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協同工作機制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開展離不開政府工作模式的優化,一是設立聯席會議制度,形成知識產權局牽頭,財政、版權、銀監、銀行、企業、中介服務機構等共同參與的協商工作機制,共同協商解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過程中的問題,優化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目標企業篩選步驟,簡化業務辦理流程,提高協同效率;二是進一步擴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覆蓋面,重點發揮河南省農業大省特色,解決農業型科技企業的融資需求;三是加強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財政支持。設立專項經費,引導金融機構與中介服務機構積極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

  探索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多方分擔機制

  合理的風險分擔機制是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快速發展的關鍵環節,我們應該綜合風險補償機制、擔保機制、保險制度、風投機制等構建多維度的風險分擔機制,以分散質押融資中較高的風險,形成可復制推廣的“知識產權貸”河南模式。一是設立河南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專項資金,以此為桿杠撬動更多銀行參與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業務。具體而言可采取1+X方式,省級層面推動省財政廳出資設立河南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各地市根據情況設立子資金,與金融機構協商風險補償比例,合理分解金融機構的金融風險;二是運用擔保機制控制業務風險,有效引導擔保機構的數量與規模,避免擔保機構之間惡性競爭。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企業擔保聯盟,降低銀信機構發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時的經濟風險;三是建立新型知識產權保險機制,對擔保機制進行有效的補充,引導企業積極為自身知識產權融資業務投保,同時鼓勵保險公司加強保險品種的創新與研發,滿足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的需求;四是鼓勵金融機構、投資機構結合“投貸聯動”模式,引導河南省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和鄭州市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資金篩選合適的、市場前景良好的企業進行股權投資,在有效降低企業貸款門檻的同時更進一步降低了貸款風險。

  搭建多功能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平臺

  以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平臺建設為契機,構建多功能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一是繼續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平臺的職能,增強平臺為企業、銀行提供信息的溝通作用,加強與相關中介服務機構的連接,減少企業、金融機構、中介機構等搜尋時間與談判成本;二是搭建知識產權質權處置的新功能,構建知識產權交易市場;三是加強從業人員的培訓與遠程教育。

  培育具有市場公信力的知識產權社會服務機構

  知識產權社會服務機構助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規模與數量的進展,河南省要大力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業,一是加強高端復合型知識產權質押人才的培養,為河南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儲備人才;二是積極引導與吸納北京、上海等地知名知識產權中介機構到河南省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積極支持培育專業化的本土第三方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為河南省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提供便利;三是通過引導服務機構與企業對接,構建多元化服務體系,為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提供解決方案。

  總 結

  知識產權社會服務機構助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規模與數量的進展,河南省要大力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業,一是加強高端復合型知識產權質押人才的培養,為河南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儲備人才;二是積極引導與吸納北京、上海等地知名知識產權中介機構到河南省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積極支持培育專業化的本土第三方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為河南省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提供便利;三是通過引導服務機構與企業對接,構建多元化服務體系,為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提供解決方案。

  相關期刊推薦:《河南科技》雜志是河南省科學技術廳主辦、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的綜合性、權威性科技期刊。目前,設有:本刊特稿、綜述、封面人物、科技與社會、科學前沿、科技動態、高?蒲信c技術、技術教育、學術論壇、科學技術應用、科技與經濟、環?萍、農業科技等欄目。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