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淺談疫情期間對火災防控工作的幾點思考

發布時間:2020-08-25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 要:本文對疫情期間火災防控工作進行了總結、分析、研究,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就當前火災防控工作提出了工作對策。 關鍵詞:疫情 火災防控 思考 筆者結合所在單位疫情期間的防火監督工作,就疫情防控常態化環境引發社會面消防安全管控工作出現新的挑

  摘 要:本文對疫情期間火災防控工作進行了總結、分析、研究,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就當前火災防控工作提出了工作對策。

  關鍵詞:疫情 火災防控 思考

淺談疫情期間對火災防控工作的幾點思考

  筆者結合所在單位疫情期間的防火監督工作,就疫情防控常態化環境引發社會面消防安全管控工作出現新的挑戰與矛盾進行分析,結合正在開展的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借勢發力、順勢而為,提升社會抗御火災能力,助力經濟發展、社會穩定。

  一、疫情期間火災防控的主要工作措施

  在疫情防控期間,襄陽市消防救援支隊準確把握形勢,轉變監督理念,拓展工作模式,精準幫扶指導,提升服務效能,跟進火災防范措施,確保了火災形勢的穩定。

  相關期刊推薦:《火災科學》雜志級別:國家級雜志,主辦單位:公安部公共安全研究所,它的任務是反映該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宗旨是認識火災發生和發展的機理,并發展火災防治技術。服務對象是國內外火災防治的科學、技術、設計、管理和教育工作者。

  (一)信息指導提供了關鍵支撐。改變依靠被動收集獲取信息的模式,由支、大隊兩級主官進入當地防疫指揮部,直接獲取有效信息,及時掌握疫情發展和分布情況,以做到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時間指揮、第一時間處置,確保消防工作無縫對接;同時,定期對火災事故、隱患排查、群眾訴求等信息進行分析,會商研判疫情防控工作風險點,根據警情不同的情況及時調整檢查重點,安排部署檢查力量。

  (二)聯防聯控構建了治理體系。在政府部署層面,將消防安全納入防疫指揮部總體工作范疇,以消委會名義下發工作指令,督促各地結合風險等級,實施分類施策,加強火災防范;在部門聯動層面,聯合應急、公安、交通、住建等部門,發動街鎮、社區、派出所民警、網格員、志愿者,對城市次干道路、背街小巷、住宅小區開展“生命通道”隱患排查;在單位管理層面,向全市生產經營單位發送“疫期消防安全一封信”和“火災隱患自查圖冊”,督促落實主體責任。

  (三)開展扎實有效的消防宣傳。通過防疫指揮部新聞媒體通氣會呼吁廣大市民關注消防安全;聯合市廣播電臺曝光違法占用“生命通道”行為;借助防疫指揮部“預警發布中心”、支隊短信平臺、民生工程“移動菜籃子”等渠道發送消防知識提示信息;設置前沿社區防火宣傳隊,通過音響、小喇叭提示用火用電安全,發動社區群干、基層網格員和小區物業對居民樓棟開展火患排查。

  二、當前面臨的形勢與問題

  (一)突顯單位主體責任落實的極端重要。此次疫情面臨的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外出感染風險高,消防執法人員防護等級、防護意識與實際需求是不匹配的,一定程度上給一線消防執法人員造成困惑,既想深入地檢查涉疫場所確保不留隱患,又擔心被無端感染后給組織和家庭帶來傷害,造成了進退兩難的情況。在此情況下,落實單位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尤其重要,如果單位重視安全,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認真落實責任,將會創造一個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

  (二)突顯單位管理能力弱化的尷尬局面。通過此次疫情火災防控工作,發現社會單位日常管理與現實需求不相對等。很多社會單位消防管理措施在具體的操作執行過程中效果會大打折扣,一方面是制度效能先天缺陷,制度保障安全的實際效果打折扣,如未開展消防應急演練或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是管理制度動態調節能力偏弱,相關消防管理制度和措施沒有根據疫情實際情況的改變進行及時的調整和優化。

  (三)突顯監管手段形式單一的執法短板。當前基本上形成了以“雙隨機一公開”為主導,專項檢查和舉報投訴核查為補充的檢查體系。但事實上,日常工作中還有上級的工作檢查、暗訪、聯合執法等多種等其他形式,尤其是當前的消防專項治理行動過多,涵蓋的范圍過于寬泛。同時,不同檢查缺乏有效統籌,多頭檢查、重復檢查的問題很突出。

  (四)突顯社會化消防服務缺失的社會現象。因人員被大量滯留家中無法外出,專業的第三方消防設施維保、維修人員亦被限制在家,而單位內部人員也未能進行維修,致使建筑消防設施設備損壞時處于無法修復的狀態。執法理念也沒有把倒逼落實消防責任、提高公共消防治理能力、推動全社會遵紀守法當做是執法的終極目標。

  三、做好當前火災防控工作的思路

  (一)推動消防責任落實,建立群防群治防控體系。要采取多部門綜合監管、聯合執法,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職能互動、齊抓共管的格局。一是持續強化黨委政府領導責任。結合黨政機構改革和“三定”方案調整,細化消防工作匯報協調研判機制,及時研究部署、協調解決消防安全重大問題;對確定的重要目標、重點工作、重大任務要加強督導調度,跟蹤問效,一抓到底。同時,要出臺消防工作職責劃分規定,政府管理的事務歸政府、市場調節的事務歸市場。二是著力構建行業部門監管責任。要著力健全消防工作機制,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要在消防督查、調研、約談等工作上加強協同配合,加大工作支持力度,堅持實施好部門之間聯合行文部署、聯合執法檢查、聯合整改火災隱患、聯合考評驗收等措施和辦法,合力推動消防工作發展。三是夯實消防安全網格基礎。按照確立綜治、公安、民政、市場監管、應急等五部門為成員,定期召開聯席會議、信息聯通共享,組織聯合執法;做實“消防安全示范社區”創建活動,全面推行居民住宅“樓棟長”制。此外,可以通過“費隨事轉”的形式為網格員發放專門消防工作補助津貼,激發工作熱情,并設立消防獎勵專項經費,對工作完成較好的單位部門進行表彰獎勵。

  (二)破解基層防治難題,打造綜合治理監管格局。要全方位建立完善消防安全責任鏈條、管理辦法和體系機制。一是推動社會消防監管。進一步改進監督執法的方式、方法,要把市場主體推到前臺,從以前的“我要管你”,變為“你要我管”。引導監督干部將“保姆式”“應付式”的執法方式轉變為“督促式”“發動式”的執法方式,將監督干部主要精力放在督促單位落實消防責任上來,指導單位厘清主體責任內容,促進社會單位自覺履行主體責任。二是堅持開放融合理念。要建立完善消防技術服務機制,強化社會消防組織扶持政策,大力培育、發展和規范符合產業導向、參與基層管理的消防設施檢測、消防培訓等社會組織,推進消防安全管理的市場化、社會化。鼓勵通過購買服務方式,引入社會力量參與日常消防管理。三是突出科學監管模式。結合“智慧消防”建設,開發建設基于大數據思維、物聯網和云計算技術的消防安全綜合協作平臺,圍繞關聯消防安全管理的“人”“事”“物”三大要素,構建立體化全方位的消防安全責任體系,實現消防管理職責和工作機制的在線運行。

  (三)深化消防執法改革,全力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按照“警力跟著警情走”的思路,建立信息主導警務的勤務機制。一是改進消防監督檢查模式。要對消防現場檢查權的形式進行授權性的規定和禁止性規定,就消防現場監督檢查權的形式予以相對完善的、集中的、明確的規定,哪些是主要形式,哪些是次要形式,一定時期內各項占比,那種情況運用那種形式,且明確被檢查對象的配合義務。二是推行常治長效模式。要在深入推進各類消防安全專項整治的同時,著力在加強消防治理法制化、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公共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要注重專項整治和常態整治相結合、統一行動與自選動作相結合。三是探索“防消一體化”模式。探索建立由戰訓部門和防火監督部門聯合開展的集執勤、檢查、宣傳、培訓為一體的消防社會面火災防控工作機制,通過拓寬各部門業務領域、整合消防現有警力資源,實現部門職能相互滲透融合、防滅火工作并駕齊驅。——論文作者:謝劍丹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