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7-25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為確保海外工程建設項目人員身體健康,提高流行病防控措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全面、準確地獲取項目所在地區的流行病防控相關信息。研究分析了海外工程建設項目所在地區流行病的信息收集渠道,總結出4類15種有效的流行病防控的信息收集渠道,深入分析研
摘要:為確保海外工程建設項目人員身體健康,提高流行病防控措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全面、準確地獲取項目所在地區的流行病防控相關信息。研究分析了海外工程建設項目所在地區流行病的信息收集渠道,總結出4類15種有效的流行病防控的信息收集渠道,深入分析研究各種信息收集渠道的適用性、可用性以及可獲得信息的類型,并對其進行量化評價,為海外油氣工程建設項目人員的流行病防控實踐提供指導。
關鍵詞:海外油氣工程項目;流行病防控;信息收集渠道
0引言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以下簡稱集團公司)的海外業務已涉足30多個國家,油氣工程建設項目大部分位于現場作業環境艱苦、傳染病肆虐、藥品短缺、醫療資源匱乏的國家和地區[1]。流行病是指可以感染眾多人口的傳染性疾病,能在短時間內傳播和擴散,如登革熱、瘧疾等。工程項目的實施需要各種技術、管理及勞務人員,人員眾多且集中,流行疾病一旦爆發對工程項目的實施影響較大,如降低項目人員工效,拖延項目工期,甚至導致人員死亡等惡性事件(如有中資企業員工在尼日爾工作時,因感染重癥瘧疾而死亡)。因此,為確保工程建設項目順利完成,應加強流行病防控。
為做好海外工程項目的流行病防控工作,前提是準確地獲取項目所在地區的流行病防控相關信息,然后綜合分析和評估,最終提出并實施有效且有針對性地流行病防控措施。而流行病防控信息的收集渠道決定信息是否完整及質量優劣,本文在歸納總結海外油氣工程實踐過程中流行病防控信息有效的收集渠道基礎上,根據流行病防控信息收集渠道的信息類型、適用性和可用性對各類信息收集渠道進行分析、歸類和量化研究,為海外油氣工程項目員工的健康管理實踐提供參考。
1流行病防控信息的各種收集渠道
目前,集團公司海外工程項目的實施還主要依靠從中國派遣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項目人員“屬地化”策略的實施尚在起步階段,僅限于勞力和技術含量較低的工種。另外,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工作、生活條件艱苦,工程所在國家和地區衛生設施較差、傳染疾病種類多、醫務人員少、藥物匱乏,此類問題對工程項目建設期間人員的健康形成很大威脅[2],工程建設單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投入較多的資源用以搜集當地傳染性疾病防控的相關信息,然后采取切實可行的疾病防控措施。根據長期對海外油氣工程項目的員工進行健康管理的實踐經驗,可將流行病防控的信息收集渠道分為4類,即政府類機構、醫療機構、工程項目參建方、其他渠道。
1.1政府類機構
政府機構是給社會大眾提供服務的機構,有責任和義務為其公民提供適時、恰當的流行病防控信息,有效控制疫情的爆發和傳播。政府機構類的流行病防控信息收集渠道主要包括中國政府類機構、當地政府機構、第三方政府機構、世界衛生組織(WHO)。
1)當地的政府機構
流行病防控是1項基本政府職能,世界各國都會設置衛生部、疾病防控中心等功能類似的政府機構,其職責之一是研究、監測、綜合防治本地區的各種流行疾病,從當地衛生部的官網中獲取肯尼亞當地流行病(如霍亂)種類、分布以及每年大致的爆發時間等信息更直接可靠。
2)中國政府類機構
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提供傳染病的監測、全球醫療救助、疫苗接種、健康咨詢和體檢評估等服務。從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可以獲取工程項目所在國的流行病種類、分布、臨床表現,是否可以進行免疫預防接種或者獲得預防性用藥,以及日常如何進行衛生防護措施等相關信息。另外,海外工程建設項目人員出境前必須從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獲取《國際旅行健康檢查證明》(紅本)和《疫苗接種或預防措施國際證書》(黃本)。因此,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是工程建設項目收集流行病防控信息的重要且常用渠道之一。
中國在各國設立的駐外大使館和商務部的“走出去”公共服務平臺提供工程項目所在國家(地區)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當地醫療衛生狀況、常見流行病、醫療設施和醫護人員等。如“走出去”公共服務平臺提供的乍得國家指南(2017版)中包含當地疾病防控相關信息為[3]:據乍得衛生部門統計,當地是每2.85萬乍得人配備了1名醫生,而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是每1萬人配備1名醫生;乍得全國的綜合性醫院7所,其中4所在N’Djamena,另3所分布在東南部的3個城市;乍得有瘧疾、霍亂、艾滋病等流行性疾病,其中艾滋病感染率為2.7%(病毒攜帶者約21.31萬人),2015年患病率降至1.6%,但仍屬于中西非國家中患病率最高國家之一,每年新增感染者達8300人。
另外,中國駐外大使館將定期在其官網上發布與當地疫情防控相關的信息。故此類中國政府機構也是海外油氣工程建設項目收集流行病防控信息的重要收集渠道,其收集的信息相對可靠。
3)第三方政府機構
除中國和項目所在國之外的第三方政府類機構也為保護其本國企業以及其公民的利益,定期在其官方網站發布工程項目所在地的流行病防控相關信息,如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英國政府官網的海外旅居板塊(針對肯尼亞的疾病防控信息[4]:Cholera,malaria,denguefeverandotherinsect-borneinfectionsoccurinKenya.Youshouldtakeprecautionstoavoidbeingbittenbyinsects.即肯尼亞有霍亂、瘧疾、登革熱及其他蚊蟲傳播的流行疾病,你需要采取相關防護措施避免被蚊蟲叮咬),加拿大官網(TheofficialwebsiteoftheGovernmentofCanada)中的Travelandtourism(旅居)板塊等。通過此類第三方政府機構,可以在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獲取當地的流行病防控相關信息。
4)世界衛生組織(WHO)
WHO是政府間的國際衛生組織,從其官網上可以獲取工程建設項目所在國家或地區的流行病防控相關信息。
1.2醫療服務機構
醫療服務機構在疾病治療和防控方面擁有專業的人力、設備器材等資源,能夠提供專業的咨詢和治療服務,針對于海外工程建設項目,此類信息收集渠道主要包括項目所在國家和地區的醫療機構、國內醫療機構、中國援外醫療隊、國際性醫療服務組織(如國際SOS)、區域專業性醫療服務機構(如非洲霍亂監控中心)。
1)當地的醫療機構
此類醫療機構主要是當地的各綜合性醫院、專業醫院以及專業性的醫療保健服務中心,其對當地各類流行病的分布、感染源、傳播途徑、臨床表現、預防及治療措施等比較熟悉,能夠提供專業的流行病防控咨詢,如在肯尼亞執行工程建設項目時,為了做好當地流行病(特別是霍亂、馬來熱、登革熱)防控工作,咨詢過當地的綜合性醫院(如AgaKhanHospital,肯雅塔醫院)、專業性醫療機構(如AvenueHealthcare)和工程項目所在地的縣/鎮醫院,并與當地AgaKhanHospital簽訂了醫療救助框架協議。
2)國內醫療機構
在獲取工程建設項目所在地流行病的種類信息之后,可向國內的醫療機構咨詢如何進行預防和治療,如乙肝、丙肝、HIV等。但如果國內未爆發過或很久未爆發過的流行病(如瘧疾),則國內大部分醫療機構將對其不太了解,信息收集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中國援外醫療隊
如果當地有中國援外醫療隊,可以向其咨詢關于當地流行病防控的信息及措施,中國醫療隊在當地流行病防控方面專業性強、經驗豐富,同時語言溝通也無障礙。
4)國際SOS
國際SOS一直努力為中國“走出去”的各個中資企業提供醫療方面和安全風險方面的管理服務,國際SOS密切關注全球各個地區的健康風險、醫療資源、疫情等情況,并定期發布,國際SOS會員還可通過電話或國際SOS援助APP等方式獲取工程項目當地流行病防控的相關信息。
5)區域專業性醫療服務機構
存在某類疾病非常嚴重的地區則有可能成立針對此類疾病進行研究、分析和監測的區域性專業機構,如非洲霍亂監測中心(AFRICHOL),此類區域專業性醫療服務機構提供的信息專業性和時效性較強。
1.3工程項目參建方
工程項目各參建方是指工程項目的各個參與者,包括業主、承包商、分包商、物資供應商等,其熟悉且十分關注工程項目及其周邊的環境,可以從項目的各參建方獲取項目及其周邊地區流行病防控的相關信息,比如工程項目的業主、屬地雇員、屬地分包商等。
1.3.1工程項目的業主
工程項目的業主方進入該國家和地區時間比較長,業主方為其自身的員工健康管理,需對當地衛生狀況、醫療條件等進行詳細的了解,并針對當地流行病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此防控措施針對性強、有效性高。因此,工程項目業主方是海外工程項目獲取流行病防控相關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1.3.2屬地分包商和屬地員工
屬地分包商和屬地員工對當地生活、自然環境等較為熟悉,能在流行病防控方面提供實用的信息和建議。
1.4其他流行病防控信息收集渠道
其他流行病防控信息收集渠道包括當地華人組織、當地新聞媒體、個人旅行或工作經歷分享等。
1)當地華人組織
國內企業和個人分布在世界各地,故多地華人華僑會自發建立華人華僑組織(如中國商會、華人華僑聯合會等),維護華人華僑在當地的利益,并互相傳遞、共享相應地區和國家的各類信息,其中也包括當地流行病爆發、治療、預防和控制等相關信息,華人華僑組織是收集當地流行病防控信息的有效渠道。
2)當地新聞媒體
當地的各類新聞媒體,包括電視臺、無線電臺、報刊雜志等,匯集了各類信息,諸如流行病爆發、預防、治療等信息,其為海外工程項目建設期間收集流行病防控信息的1個主要渠道,特別是疫情爆發(如肯尼亞霍亂爆發)的時間和發展趨勢,應實時關注當地新聞媒體關于流行病的動態信息。
3)個人旅行或工作經歷分享
國外旅行或者工作的中國人將其經歷在各種信息平臺進行分享,如公眾號、旅游攻略、博客等,其中也包含疾病防控等個人健康管理相關的信息,此類經歷分享來自個人的親身體驗和實踐,有經驗也有教訓,有效性高,對加強個人的疾病防控意識和措施較為有效。
2流行病防控信息收集渠道的適用性和可用性分析
篩選、分析、評估從各種渠道獲取的流行病防控信息是海外工程建設項目流行病防控的1項基礎且關鍵的工作,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防控措施并嚴格實施。由于國家、地區或項目環境不同,其獲取流行病防控信息的渠道不同,且信息的質量不一。所以,有必要分析、研究各個信息收集渠道的適用性和可用性[5]。
根據流行病防控信息內容的不同,將信息類型分為5類:
1)一類,關于以當地流行病種類、分布、嚴重程度為主的信息;
2)二類,關于以當地醫療水平、醫療條件和資源為主的信息;
3)三類,關于以當地流行病疫情爆發和發展趨勢為主的信息;
4)四類,關于以當地流行病如何預防(預防措施)為主的信息;
5)五類,關于以當地流行病臨床表現、治療和恢復為主的信息。信息渠道的適用性是指某信息收集渠道適用于集團公司所屬海外工程建設項目的廣泛程度。
信息渠道的可用性是指通過某渠道獲取的流行病防控信息的有效性、完整性和針對性的綜合評價,劃分為3個水平,分別為高、中、一般。逐個分析上述各類流行病防控信息收集渠道的信息類型、適用性和可用性,結果見表1。
3流行病防控信息收集渠道的量化評價分析
為提高本文研究結果在海外工程建設項目的流行病防控實踐中的可參考性,進一步對各流行病防控信息收集渠道進行量化評價分析,選擇信息收集渠道的可用性和適用性作為量化指標,二者量化指標相乘所得為該信息收集渠道的量化評價指標:
1)適用性指標:取值區間0~10,所得的值越大,表示該信息收集渠道適用的范圍越廣;
2)可用性指標:取值區間0~10,所得的值越大,表示通過該渠道獲得信息的質量越高;
3)評價指標:適用性指標×可用性指標,所得數值越大,表示該渠道被選用的越廣泛,可在流行病防控實踐中優先考慮。
邀請8位在海外工程建設項目從事項目人員流行病防控工作6a以上的健康管理者,憑借各自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對上述各個信息收集渠道的適用性和可用性按量化方法進行取值,然后取算術平均值作為該指標的取值[6],相應結果見表2。
從量化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在海外油氣工程建設項目流行病防控實踐中,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項目業主方、當地醫療機構及中國援外醫療隊(如果有)及國際SOS是各海外工程項目經常采用的流行病防控信息獲取渠道。同時,個別的信息收集渠道,如個人經歷分享、區域專業性醫療機構,信息獲取渠道的適用性雖然較低,但獲取的信息的可用性較高,在流行病防控實踐中也要給予關注和重視。
本文來自:《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Journalof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月刊)曾用刊名:中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認證;世界勞動安全衛生動態;勞動保護科學技術,讀者對象:國內、外安全生產領域的廣大專家、學者、科研工作者,大專院校安全工程專業及相關專業的師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煤礦安全監察人員,企業負責安全生產的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以及注冊安全工程師和安全評價師、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審核員、咨詢師。
4結論
1)通過對海外工程項目流行病防控信息收集進行實踐經驗總結,主要有4類15種流行病防控信息收集渠道。在工程項目流行病防控的實踐中,根據各信息渠道的適用性、可用性及可收集信息的類型,結合工程項目具體情況,選擇可行有效的流行病防控信息收集渠道。
2)根據15種信息收集渠道的量化分析結果,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項目業主方、當地醫療機構、中國援外醫療隊(如果有)和國際SOS是各海外工程項目經常采用的5種流行病防控信息獲取渠道,同時也要高度關注適用性較低但可用性較高的信息收集渠道(如個人經歷分享、區域專業性醫療機構),為海外工程建設項目如何收集流行病防控信息提供一定的指導意義。——論文作者:廖福金1,杜曼2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