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4-21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隨著新型出版方式數字化出版的持續發展,科技期刊在迎接新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沖擊。文章結合我國科技期刊數字化出版的發展現狀,對其今后的發展思路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科技期刊;數字化出版;期刊影響因子;文化傳播載體 隨著科學技術的
摘要:隨著新型出版方式——數字化出版的持續發展,科技期刊在迎接新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沖擊。文章結合我國科技期刊數字化出版的發展現狀,對其今后的發展思路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科技期刊;數字化出版;期刊影響因子;文化傳播載體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及網絡的普及化,新型出版方式——數字化出版得到了快速發展。與傳統出版方式相較,數字化出版具有以下特點:(1)寫作、編輯的便利性,縮短出版周期:(2)可以同步出版、印刷、發行,做到按照發行數量決定印刷數量,從而減少庫存;(3)節約出版發行的開支,方便檢索,綠色出版。本文結合我國科技期刊數字化出版的現狀,淺析我國科技期刊數字化出版的發展思路。
1目前國內外期刊數字化出版發展現狀
1.1國外期刊數字化出版發展現狀
在國外,數字化出版是在20世紀8O年代開始初露鋒芒。數字化出版運作主體主要是期刊出版大集團,在當時數字化出版雖然與印刷化出版是并存的,但是數字化出版已經開始在網上發布相關信息,這也就標志著印刷化出版已經慢慢向數字網絡化的趨勢發展了。到了20世紀9O年代的中期,如Wiley—Blackwell等國際科學出版商(社)都相繼建立了期刊的網絡采編和發布平臺、引文鏈接、全文數據庫等各網絡平臺,并且還創建了鏈接多種資源的一站式網絡服務出版平臺。據有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國外大約總共出版了6000多種高水平的學術期刊,ISI已經收錄了超過50%的期刊。所以我們已經可以得出,當前數字網絡化出版已經幾乎覆蓋了國際主流科技期刊。
1.2我國科技期刊數字化出版的情況
在我國,期刊的數字化出版一直都得到政府的重視,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中就有一項是推進科技期刊的數字化出版!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大力發展以數字化內容、數字化生產和網絡化傳播為主要特征的新興文化產業,積極發展電子=、收集報刊、網絡出版物。鼓勵自主研發數字內容、數字傳播、數字服務終端的產品和裝備。即將發布的“十二五”文化發展規劃中出版業及出版社的數字化改革是重點內容。”
相關期刊推薦:《編輯學報》(雙月刊)1989年創刊,是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主辦的關于編輯學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它的任務是報道國內外有關編輯學,主要是科技期刊編輯理論和時間研究成果,評述其發展動向,為建立和發展編輯學開辟道路、積累資料,為提高編輯人員的素養,不斷提高書刊質量而努力。本刊的讀者對象是編輯,主要是科技期刊的編輯、作者和讀者以及大專院校編輯專業的師生和有關人員。有投稿需求的作者,可以咨詢期刊天空在線編輯。
經過l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數字化出版已經得到了飛速發展,2010年我國數字出版業的整體收入大約為799.4億元人民幣,較之2009年的404.4億元人民幣增長了50.6%;2011年的收入又比2Ol0年增長了40.2%。據統計我國.共有4800多種科技期刊,超過八成的期刊已經通過知網、維普、萬方這三家大型信息服務數據庫實現了期刊的數據網絡化出版。在我國按需印刷(POD)、期刊同步數字化上網、紙本期刊數字化等形式都是期刊數字化出版的主要形式,然而與國外同行業的相比較,我國的數字化出版僅僅處在較為初級的階段,2011年數字化出版的收入只達到了傳統印刷化出版收入的4%,然而在國外,數字化出版的收入與傳統印刷化出版之間的比例已經可以基本達到持平,甚至數字化出版的收入已經超過了傳統印刷化出版的收入。
2我國科技期刊數字化:出版中現存的問題
2.1期刊學術水平偏低
在我國,雖然科技期刊上發表了大量的科技論文,然而這些論文卻普遍缺乏學術質量,無論是在國際學科影響力方面,還是在論文的引用率方面都不高。據有效數據統計得知,從200i年1wJ2oI1年6月,我國科技論文的引用率為6.2,而在國際上,科技論文的引用率已經達到了l2.03.按照論文的引用率進行排名,我國只能屈居第14位。期刊學術水平較低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因為我國科技期刊發展比較遲,所以在國際學術影響力較小;(2)根據現有的科技評價系統,學術質量高的科技論文一般都鼓勵向國外期刊投稿,這是導致我國科技期刊學術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從2i世紀開始,我國科技研究論文越來越少選擇發表在國內科技期刊上,其數量從2000年的42.6%跌落到20i0年20.2%;(3)數字化出版的科學評價體系沒有建立起來。與傳統紙質期刊相比,數字化科技期刊的社會肯定度不高,很多學者認為利用網絡發表學術論文缺乏制約性,其論文的價值認可方面沒有權威性。
2.2缺乏建設科技期刊數字化的自覺意識
目前,信息傳播的方式日益增多,而主要的傳播方式必然是網絡傳播,然而很多科技期刊并沒有達到這個認識,很多科技期刊主要負責人至今對數字技術缺少認識,而科技期刊的工作人員的數字技術水平也普遍較低,所以缺乏建設科技期刊數字化的自覺意識,局限于已有的出版方式及出版形式,大家都在觀望數字化出版的發展形勢,與國外傳媒相比較,我國的數字化科技期刊在動力、效果、方法方面都明顯存在較大的距離。
2.3人才與資金缺乏
如果推行數字化出版的方式,在前期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然而目前我國的大部分期刊,尤其是科技期刊,經營效果都不是很好,面對這筆較大的前期資金都只能望而卻步。另外在人才方面同樣也是一個較大的問題,如今數字出版方面的工作一般都交由具有計算機專業背景的工作人員,但是這部分工作人員卻普遍缺乏出版編輯學方面的知識,所以我國的數字化出版一直都舉步維艱。
2.4科技期刊的網站格局缺少創新性
現在雖然很多科技期刊都建立了自己的網站,但是卻缺乏創新性,很多網站無論在格局方面,還是在內容方面都出現了“千網一面”的現象。大部分科技期刊的網絡版只是其紙質版的附帶形式,常2O中閡高新技術企業201206常忽略了對網站上的信息進行維護及定時更新,其傳統品牌的效力在網絡空間沒有辦法得到延續。網絡服務、技術力量、信息量及人力、物力、財力方面都緊缺,所以根本就沒有力量維護大訪問量。很多科技期刊網站缺乏時效性及交互性,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在我國,只有不到30%的科技期刊網站具有在線交流互動的平臺,也正是因為缺少這個平臺,讀者進入網站之后,只能瀏覽文章,不能與網站的后臺人員進行交流互動。同時,為了不影響傳統期刊的發行銷售情況,大部分科技期刊故意推遲網絡發布的時間,對期刊數據庫的光盤發行也是一拖再拖,最長的時間可以達到4個月,甚至更遲。缺乏時效性。
2.5數字化出版缺少統一的技術標準
如今,我國知識信息的檢索方法及期刊的網絡發布格式都缺少一個統一的標準。比如知網、維普、萬方這三家大型的信息服務商都有各自的技術標準。知網及維普在頁面打印、頁面原樣瀏覽的方面都是采用自己公司開發的系統軟件,只有萬方是使用國際上通用的瀏覽器。因為有不同的存儲格式,所以在進行期刊維護、資源共享、數據交換的時候沒有辦法使用統一的全文管理系統,從而為資源的傳播帶來難度。這樣對于資源交流、共享、監督、整合方面都是不利的。
3我國科技期刊數字化出版的發展思路
上面所提到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我國科技期刊數字化出版的進程,所以我們應該運用有效對策為數字化出版的發展擯除阻礙,讓我國科技期刊以更快地速度實現網絡化、國際化及現代化的轉變。
3.1改變理念,加強建設科技期刊數字化的自覺意識
如今,科技期刊的傳統出版形式正面臨著數字化轉型的變革,它們必然要面對信息化、數字化的問題,每一個科技期刊的工作人員都要開拓自己的思維、擴大視野,加強建設科技期刊數字化的自覺意識,主動尋找適應數字化出版的運營管理模式,從而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數字化出版業出謀獻策。
在推動科技期刊數字化出版發展的進程中,很多科技期刊都做了不少有效的探索。例如,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就與很多科技期刊結成戰略合作關系,就像是中華醫學會所屬的系列期刊的結盟,這一結盟標志著重復出版、資源的多方授權的局面的結束,這是我國首個與信息服務商達成的獨家合作。而廣東省出版集團也在2009年1月開辟了新傳媒的商業化運營的新局面,該集團成立了我國第一個獨立運營的數字出版公司,探索了數字出版新的運營模式。
3.2加大資金量的投入,重視數字化出版相關人員的培養
在人才方面,數字化出版比傳統出版方式要求更高,它需要的是既懂得編輯出版學專業知識,同時還要對計算機技術、現代化傳媒技術、網絡技術方面等方面的知識都有涉獵的綜合性的人才,因此在人才培養方面需要投入更大的力量。而無論是人才的培養,還是在硬件設備的采購上,資金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加大資金量的投入,才能為數字化出版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條件。
3.3建設科技期刊新穎的網絡系統,積極建設數字化編輯部
據統計,已經有1000多家科技期刊都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各個網絡編輯部要緊跟國際數字化出版的技術,利用好網絡的便捷性,構建網絡編輯、產業整合等平臺,提高編輯工作的時效性,從而實現編輯工作的現代化。建立網站互動交流平臺,提高讀者間、讀者與編輯間交流的便利性。利用網絡平臺,將最新的科技信息傳播給讀者。
3.4促進科技期刊國際技術標準的建設
數字化出版的發展是依托于網絡的,所以在處理信息的時候最好要采用國際技術標準。如知網、萬方、維普這三個信息服務商的管理都是采用信息的集成化,也就更要求一致的標準。在制定及執行技術標準的時候,要將靈活性和適應性、系統性和整體性、合作性和國際性幾個因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讓標準更具可操作性及兼容性,從而確保了網上資源信息開發利用的效果及水平。
3.5制定、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現今雖然我國數字化出版還處于較初級的階段,但是它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發展,在發展中出現了方方面面的問題,很多相關法律法規已經跟不上形勢,嚴重落后于數字化出版的發展。為了建設更優良的發展環境,推動科技期刊的數字化出版,要求更為完善的法律法規,無論是在評估標準、行業規范,還是在版權有償使用機制或版權登記制度方面都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健全,從而保護數字版權。
3.6堅持質量優先的原則
不論出版業出現怎樣的變革,質量優先的原則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信息的生產及傳播是期刊的生存之本,相對于其他因素,質量是期刊的核心競爭力。無論是傳統紙質化出版,又或者是數字化出版,只要掌握了質量,就把握住了競爭的優勢地位,所以堅持質量優先的原則,是謀求期刊發展的重要條件。只有不斷提高期刊的創新性和學術性,才有可能得到持續發展的力量。
4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網絡的普及化,數字化出版已經成為期刊發展的必然趨勢,科技期刊只有順應這個趨勢,及時改變辦刊理念,才能在出版業中求得生存,謀得發展。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