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9-17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過程中,農業信息化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深入到了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以區塊鏈為代表的新技術的
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過程中,農業信息化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深入到了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以“區塊鏈”為代表的新技術的快速發展,為農業信息化的發展注入了嶄新的、強有力的動力。論文為解決農業行業中遇到的新問題,探索研究采用新的區塊鏈技術,結合大數據分析來進行解決。通過闡述區塊鏈技術的特點,分析農業行業中關于土地流轉、土地確權中的諸多問題,提出了區塊鏈可能在土地流轉中的相關應用場景,建設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土地流轉大數據平臺。在此基礎上搭建相關功能模塊來實現,并提出了具體的實現路徑,包括從技術層面、數據源以及商業模式上綜合實施,提出了保障需求。研究表明,區塊鏈可以作為一項技術手段,為解決例如土地流轉的農業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思路。
關鍵詞:區塊鏈;大數據平臺;農業;土地流轉;土地確權
一、前言
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事關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過程中,農業現代化作為基礎和重要方面,并已經取得了諸多成績。2015年,為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提升治理能力,國務院印發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大數據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從推進我國大數據發展和應用。農業農村大數據的發展和應用將為農業現代化提供新的動能和活力。區塊鏈技術作為新興技術,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深化應用,創新實施“區塊鏈+現代農業”模式,著力打造智慧農業發展新動能[1]。文章為解決農業行業中遇到的新問題,研究采用新的區塊鏈技術,結合大數據分析來進行解決,提出了解決思路。
二、區塊鏈的特點
區塊鏈(Blockchain)是一個嶄新的概念,來源于比特幣,其本質上是一種分散的分布式數據存儲模式,通過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實現點對點的數據傳輸,是實現數據資產流通和隱私保護的新技術,其具有以下特點:
(一)區塊鏈是一種不可篡改的、全歷史的數據存儲技術。隨著區塊鏈的應用快速發展,數據規模會越來越大,區塊鏈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下的數據融合進一步豐富了數據存量和多樣性。但區塊鏈的優勢是提供數據記錄的完整性,因此其在數據挖掘方面的能力相對薄弱,而大數據具備強大的數據存儲和分析能力,能夠極大提升區塊鏈數據的應用價值和可用范圍。
(二)區塊鏈是一種可靠的數據公正和確權技術。在當前社會,數據已經可以成為資產,因此急需澄清數據的所有權、處置權和交易權。在區塊鏈中,數據的來源、所有權、使用權以及數據交易記錄能夠在整個網絡中被識別,并且是透明和可追溯的。
(三)區塊鏈是一個數據資產流通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區塊鏈可以再分布式賬本上記錄每個數據資產交易,并通過搭建公式算法模型建立可信的數據資產交易環境。減少數據被任意復制的威脅,保護數據所有者的合法權益。
(四)區塊鏈是實現數據隱私保護和數據加密應用的技術。數據安全主要包括數據保密性、真實性、完整性以及防止未授權的拷貝等。區塊鏈是實現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技術組合,包括非對稱橢圓曲線、RSA、SHA256等加密算法,零知識證明算法以及安全多方計算等。
各國政府,特別是歐美國家都紛紛出臺相關研究報告,明確區塊鏈的戰略定位,發展相關核心技術以及關鍵場景運用,加快區塊鏈產業布局[2]。2018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上特別提到,新一代信息技術要加速突破應用,為區塊鏈技術在國內的發展提供了歷史性機遇。要重視區塊鏈技術,并加強其在各行業、政府工作等方面的應用,充分發揮其作用與價值[3]。區塊鏈涉及了諸多主要產業領域,提供了應用軟件、系統集成和信息技術等服務[4],F階段,我國在農業農村大數據發展和應用方面已具備一定基礎,取得了一定成績,并且急需進一步開拓市場發掘潛力。
三、農村土地流轉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是我國現行土地所有制制度,具體又分為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和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兩種形式。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在2014年11月印發了《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文件要求要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土地已經達到33.3%的流轉率,但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依然存在諸多痛點。
(一)土地流轉合同不標準,引發的合同糾紛普遍較多。有些只有口頭約定沒有書面合同,或者未經村社集體經濟組織審查同意。有些土地流轉合同的條款標的不明確,存在與現行法律法規相悖的問題,如將耕地的用途改為非耕地用途。有些土地流轉合同未經土地所屬區、鄉(鎮)合同管理機構審核或公證機關公證。
(二)土地價值評估不規范。現有的土地流轉是基于面積,土地價值評估沒有依據土地養分含量、歷年產值、交通、灌溉等條件合理評估;由于土地信息缺乏,造成土地價值評估較難,且交易不活躍,流動性差。
(三)土地經營主體融資難。例如未經審查和公證的合同在向金融機構申請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等金融服務與產品是也遇到障礙,而土地價值評估問題也制約土地抵押貸款。
(四)信息不對稱,農民積極性差、土地流轉活躍性低。承包方資源和已有的農村閑置土地信息不對稱。(五)農村土地相關數據安全問題。國家土地和糧食基礎信息,關系國家糧食安全,傳統中心化數據庫和交易平臺在數據安全上存在隱憂。
相關期刊推薦:《信息系統工程》雜志是由天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管,天津市信息中心主辦、國家信息中心及各省市信息中心為支持單位的科技類月刊,重點報道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建設的方針、政策,交流信息系統建設的規劃、方案和成果,介紹信息技術和應用的實例和經驗。以信息化管理為核心內容,以信息技術的前瞻性、實用性、創新性為特色,面向信息系統管理、網絡管理、各大院校、科研單位和政府、企事業單位信息管理、研究人員。
四、構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土地流轉大數據平臺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土地流轉大數據平臺涉及主體包括縣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或農村經營管理部門、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服務公司、土地托管服務公司、農業擔保公司、信用社、農戶、合作社。以上主體均可加入進來作為區塊鏈系統中的節點,各節點將土地流轉過程中產生的權屬關系和轉移轉系實時準確的寫入區塊鏈,確保信息的真實性,以便各方能夠實現信息共建共享。
(一)功能1:土地確權登記
基于大數據建立農村土地價值評估模型,基于區塊鏈技術進行土地產權登記,包括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登記,用于防止集中控制,解決篡改紙質或電子檔案信息的欺詐問題。
(二)功能2:土地產權交易
基于區塊鏈技術能夠進行經營權交易追溯,實現土地資產經營權確認,記錄經營權交易數據,實現土地使用權數據的可信交易。
(三)功能3:數據安全及監管
通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各流程節點能夠對其存儲的數據進行管理,并允許土地監管機構、農業企業或農民組織通過已確認的鏈上合約在區塊鏈上使用,使用身份驗證技術,數字簽名用于智能合約,減少交易時間、提高土地流轉效率,同時保護土地經營主體數據隱私和確保信息公開透明性,交易雙方和政府、銀行等相關各方可輕松追蹤交易進展和細節。
(四)功能4:土地金融服務
基于區塊鏈技術進行土地使用權抵押貸款,基于土地流轉交易記錄,確保交易通過合規檢查,程序中建立證據記錄,追溯付款流動過程。整個抵押貸款流程包括合同可嵌入區塊鏈,簡化信貸執行流程,提供安全可靠和及時信息數據,降低信貸審查成本。
整合農村土地監管部門、服務公司、經營主體的真實背景信息及土地交易和經營記錄,結合大數據和風控分析模型,打造全流程區塊鏈賬務系統,面向整條鏈實現信用管理、融資服務、存貸管理、資金管理、交易管理,保證交易安全透明,全流程數據信息和相關方交易信息經區塊鏈賬本記錄,可追溯、無法篡改。監管機構可獲得監管節點對土地金融全流程環節進行監管。
五、平臺實現路徑探索
土地流轉大數據平臺的建設和應用,目的在于梳理現存的閑置土地資源,減少土地流轉過程中的過多的人為干預,實現土地所有權、經營權、管理權的確認和監控,減少土地監管和糾紛處理成本。通過區塊鏈整合土地流轉業務各環節,記錄和跟蹤土地權屬變化并取得全網共識,通過其時間戳特性實現交易行為記錄、舉證與追責。
(一)技術方法
依托大數據模型算法和區塊鏈技術。
1.大數據模型算法
農村土地價值評估模型:根據地理位置、土地類型(水田、旱田等)、土地面積、流轉年限、權證類型、權證有效期、權屬類型、地塊情況(土壤質地、有效土層厚度、土地肥力、地塊的形狀、平整程度、灌溉條件等)、配套設施(供水、電、網絡、機械化程度)、交通、經營現狀(利用現狀、主要收入來源、勞動力資源、當地農民人均收入等)、當地惠農政策(補貼、貸款貼息等)等數據,構建農村土地價值評估模型,可以作為土地流轉及抵押貸款的依據。
企業征信模型:根據土地經營主體基本信息、信用記錄、經營數據等建立企業征信模型。
2.區塊鏈技術
運用區塊鏈的諸多核心技術特點,包括分布式賬本、非對稱加密和加密授權、共識機制以及智能合約等,從管理數據的角度切入,以技術作為支撐土地流轉大數據的應用。
(二)聚合數據源
在數據源上,聚合土地確權、權證數據,土地基本數據和土地交易數據,包括地區、價格等,土地抵押貸款數據。數據是應用能夠科學有效的基礎,聚合各類相關數據資源,保證技術模型的科學有效。
(三)商業模式
采用“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模式,建立“政府決策部署、市場配置資源”的合作機制,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推動土地確權數據共享和應用,建立土地流轉大數據服務平臺。
六、結語
區塊鏈作為一個新興技術已經在許多行業開始實踐和應用,但是農業行業復雜,生產、管理、服務從業主體多,各地發展不均衡,在實際應用中需要多方保障,才可以實現區塊鏈真正的為農業服務。政府部門應進一步重視區塊鏈技術在電子政務和行業服務方面的應用,加大市場培育;新技術企業要深入農業行業研究,著眼于行業痛點,運用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重點解決;農業行業主體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學習運用互聯網思維解決問題,為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提供實際環境。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