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2-07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以中國知網(CNKI)為數據統計源,采用文獻計量學方法,對中文核心期刊 2017 年前刊載的有關校園足球研究的論文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20082017 年校園足球的研究逐漸被重視,學術影響力不斷提高,發表的 124 篇論文中,基金項目論文 80 篇,占 64.52%.
摘要:以中國知網(CNKI)為數據統計源,采用文獻計量學方法,對中文核心期刊 2017 年前刊載的有關校園足球研究的論文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2008—2017 年校園足球的研究逐漸被重視,學術影響力不斷提高,發表的 124 篇論文中,基金項目論文 80 篇,占 64.52%.研究內容廣泛,從各省市開展校園足球的調查分析、對策研究到理論研究、可持續發展及頂層設計等.第一作者來自 75 個單位,分布在全國 24 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研究的主要群體為高校教師,職稱以講師和副教授居多,占 72.16%;學歷層次較高,碩士、博士研究生占 58.76%.通過了解校園足球的研究情況,為校園足球的普及與提高提供參考.
關鍵詞:校園足球;文獻統計;核心期刊
為了提高我國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進一步為我國的足球運動培養后備人才,2009 年我國在 44 個布局城市啟動了校園足球活動[1],推出實施校園足球活動發展規劃.經過 5 年多校園足球的開展,2015 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中國足球發展改革總體方案》[2],將普及校園足球,推進校園足球改革和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同年,教育部等 6 部門對發展校園足球提出更加具體的實施意見[3],將校園足球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重點.通過廣泛開展校園足球活動,在廣大青少年中普及足球知識和技能,形成校園足球文化,在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 4 個階段開展足球聯賽.在擴大足球人口規模和質量的同時,培養全面發展的、有特長和發展潛能的足球后備人才.
本文以中國知網(CNKI)為數據統計源,以篇名“校園足球”,時間從“不限”到“2017”,來源類別“核心期刊”為檢索項,進行檢索.將檢索到的 132 篇文獻進行整理,剔除簡訊、會議報道等文獻,得到 124 篇學術論文.對校園足球研究論文的文獻量和被引頻次、研究內容、期刊分布和作者情況等進行逐篇分析,用 Excel 軟件進行數據統計.
1 校園足球研究載文分析
1.1 校園足球研究的文獻量和被引頻次
經檢索,我國中文核心期刊自 2008 年開始有校園足球研究的論文刊載,2008—2017 年共刊載校園足球研究論文 124 篇(見表 1).從表 1 可以看出,2008—2010 年為起步階段,剛剛開始有校園足球研究的論文;2011—2014 年有所提高,其中 2012 年最多,有 10 篇校園足球研究的論文發表;2015—2017 年研究呈現穩定增長趨勢,3 年共發表校園足球研究論文 92 篇,占發文總量的 74.19%,說明隨著 2015 年《中國足球發展改革總體方案》的出臺,校園足球研究成為熱點.從發文量也體現了我國校園足球發展的 3 個戰略階段[4]:(1)2008 年是我國校園足球的籌備期;(2)2009—2010 年是我國校園足球“十百千工程”的建設階段,即在全國創建 10 個校園足球城市、百所校園足球學校、每個校園足球城市每年千人以上的學生參與校園足球活動;(3)2011—2018 年是我國校園足球的普及與提高階段.經過 3 個戰略階段,我國的校園足球普及工作得到了順利開展.
被引頻次是文獻計量學的重要評價指標,反映了論文研究的被關注程度和學術影響力.124 篇校園足球研究的論文有 118 篇被引,總被引頻次為 5 432(見表 1),反映出核心期刊校園足球研究的受關注程度比較高.其中高被引頻次前 10 篇的文獻見表 2,高被引頻次的論文研究了校園足球問題分析、對策研究、可持續發展和頂層設計等,分析高被引頻次的論文可以看出校園足球研究的熱點和重點問題.
1.2 校園足球研究的內容
校園足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園足球開展的現狀分析與對策,校園足球的文化教育與管理體系,校園足球后備人才培養與可持續發展,國外校園足球訓練和管理體制的比較及校園足球傷害的責任認定等方面.校園足球主要在校園足球活動的認知、教育和體育職能部門的分工、安全保障體制、經費的投資利用、師資培訓和評估體系健全等方面存在問題.校園足球是一項系統工程,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組成部分,以培養少年兒童的興趣為主,其發展要以育人為本,回歸國民教育體系,實現體育人才的全面發展[5-6].開展校園足球要克服急功近利思想,摒棄功利主義,以普及為主,宣傳足球文化,建立長效機制,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7-8].
1.3 校園足球研究論文的基金項目
124 篇校園足球研究的論文中有課題基金項目支撐的論文 80 篇(見表 3),占論文總數的 64.52%,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28 項(占 22.58%),省、部級課題基金項目 29 項(占 23.39%),市、廳級課題基金項目 14 項(占 11.29%),基金項目數量逐年增加.從校園足球研究的基金項目情況看出,政府部門對校園足球發展的重視程度及學科研究發展的導向.
2 校園足球研究的期刊分布
校園足球研究的論文是對校園足球研究成果的總結和分析,核心期刊能夠體現我國校園足球的研究水平和方向.經統計,校園足球研究的 124 篇論文分布在 25 種核心期刊,其中體育院校學報 10 種,體育科技期刊 4 種.發文最多的是體育文化導刊,刊載論文 32 篇,其次是北京體育大學學報和武漢體育大學學報,分別刊載 15 篇和 12 篇.發文量在 3 篇以上的期刊有 14 種(見表 4),是校園足球研究的重要信息源.
3 校園足球研究的作者分析
3.1 作者的單位、地域分布
經統計,校園足球研究的第一作者 101 人,來自 47 個單位,90% 為高等學校,其中體育院校有 10 所.發文 3 篇以上的有 11 個單位(見表 5),共發表文獻 50 篇,占發文總量的 40.32%.其中上海體院學院發文最多,發表論文 11 篇,其次為沈陽體育學院,發表論文 7 篇.由表 5 可以看出,校園足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體育院校和師范大學、綜合性大學的體育院系.
校園足球研究的作者地域遍布在 24 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見表 6),地域分布廣泛,但地區差異明顯,分布不均衡.從表 6 可以看出,校園足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廣東、湖北、山東、江蘇和遼寧等地,共發文 76 篇,占發文總量的 61.29%,與這些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高,足球運動開展活躍有關.
3.2 核心作者測評
校園足球研究的第一作者 101 人,期刊上有年齡記錄的有 96 人,其中 31~50 歲的作者有 78 人(占 81.25%),占作者的絕大多數.有職稱和學歷記載的 97 人,其中教授 16 人,副教授 25 人,講師 45 人,助教 4 人,研究生 7 人,以講師和副教授人數居多,占 72.16%;碩士、博士 57 人,占 58.76%,可見作者的職稱結構和學歷層次較高.
期刊推薦:《高師理科學刊》主辦: 齊齊哈爾大學,周期: 雙月,出版地: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語種: 中文;主要刊登數學、信息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地理學、體育學等學科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面的學術論文及教學研究論文.反映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新研究成果,促進學術交流.熱忱歡迎具有基金項目,且學術水平高、有創見性、實用性的稿件投向本刊。
根據文獻計量學要求,對核心作者的測評是根據發文量和發文的被引頻次 2 個指標進行評定.計算出校園足球研究的 16 位核心作者候選人的平均發文量為 2.44,平均被引量為 184.25.發文量和發文的被引頻次的相關系數為 0.611,小于 0.8,說明發文量和被引頻次呈低相關,即發文量大被引量不大或發文量不大,被引量大[9-10].因此,校園足球研究論文用發文量和被引量 2 項指標確定核心作者比較客觀.計算 16 位核心作者候選人綜合指數,并按遞減排序(見表 8),選取綜合指數 1的候選人確定為核心期刊校園足球研究的核心作者.核心作者中綜合指數前 3 位的是李衛東、毛振明和侯學華,其發文最分別位居第 2 位和并列第 1 位,被引量分別位居第 1 位、第 2 位和第 3 位.核心作者中職稱結構合理分布,學歷層次高,其發文的受關注度和學術影響力較高.
4 結語
本文通過對 核心期刊 2008—2017 年刊載的校園足球研究論文的文獻計量學分析看出,從 2009 年我國校園足球活動的啟動到 2015 年《中國足球發展改革總體方案》發布,將校園足球提高到國家戰略高度.校園足球研究的成果逐年增加,該領域的作者主要為體育院校的教師,其職稱和學歷結構層次較高,反映出其論文和刊載期刊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通過研究,要對校園足球有更高層次的認知,明確校園足球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傳播校園足球文化和理念,在普及和提高的基礎上培養全面發展的足球后備人才.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