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11-16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 要: 本文從缺乏專業認同感的具體表現、原因分析及提升專業認同感的路徑等幾方面,對提升采礦工程專業學生專業認同感進行了探討。文章表明,可根據專業特色創新認知教育形式,依托專業師資豐富過程培養模式,針對凸顯問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三種路徑,提升采
摘 要: 本文從缺乏專業認同感的具體表現、原因分析及提升專業認同感的路徑等幾方面,對提升采礦工程專業學生專業認同感進行了探討。文章表明,可根據專業特色創新認知教育形式,依托專業師資豐富過程培養模式,針對凸顯問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三種路徑,提升采礦工程專業學生的專業認同感。
關鍵詞: 專業認同感; 采礦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
采礦工程[1]是以培養礦山安全高效開采方面的應用型高級專門技術人才為主的專業,在國家經濟發展、煤炭行業發展和能源轉型變革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全國煤炭高校采礦工程專業國際化[2]進程的不斷推進,行業對采礦工程學生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新形勢下培養德才兼備的學生,首先引導學生熱愛本專業,提高學生的專業認同感。[3]專業認同是學生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中,逐漸認可、接受和喜歡所學專業及相關職業,愿意以積極的態度和主動的行為去學習和研究,依據專業選擇職業,并將其作為個人終身發展目標等一系列的認知、情感、動機或行為。由于行業調整、社會變革等因素,部分煤炭高校采礦工程本科學生缺乏專業認同感。[4]這將直接影響到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不僅容易導致學生日常懶散、無目標,更甚者無法正常畢業。
1 缺乏認同感的具體表現
缺乏專業認同感的表現基本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為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成績普遍較差。缺乏專業認同感的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自控力較差,導致日常較懶散,課堂時間有效利用率低,空閑時間浪費在手機游戲上較多,結果為成績較差。第二為專業自豪感不強。由于對采礦工程專業缺乏全面了解,當受到其他專業學生調侃時,如“挖煤專業” “和尚專業”等,缺乏專業認同感的學生一般采取默認心理,從而造成心理自卑情緒,久而久之,造成專業自豪感不強。第三為盲目轉專業人數增多。近年來,隨著教育深入改革,大多數高校逐步放寬了轉專業的限制,從艱苦行業轉到非艱苦行業的人數逐年增多,以西安科技大學采礦工程為例,2 012 年之前無轉出記錄,2013 年轉出人數為 1 名,然后逐年增加,2018 年轉出人數 8 名,且近幾年幾乎無轉入學生。第四為畢業去向中轉行人數逐年增多。近年來,采礦工程專業考研生中跨專業考研趨勢增加,選擇安全類或土建類等相近專業居多;在就業方面,采礦工程專業畢業生選擇建筑行業、地產行業等情況也有增加趨勢。
2 缺乏認同感的原因分析
綜合分析,造成專業認同感缺乏的原因大概可分為三方面。
(1)社會原因。隨著互聯網對人們的生活影響越來越大,高新行業對傳統工業的沖擊也越來越大,一些艱苦行業逐漸失去了人們的青睞,例如煤礦工作人員被認為“傻大黑粗”。另外,由于早年間煤炭行業粗暴發展而引起的死傷事件,煤礦工作人員至今還被誤認為是“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工人”,這極大的影響了煤礦工作人員的社會地位。當前也有一種不當言論,認為環境污染,尤其是 PM2.5 的超標,與燃煤有直接關系,這對煤炭行業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也對采礦專業學生的心理留下的陰霾。
(2)家庭原因。當下學生多為 00 年前后出生的獨生子,家庭提供的物質生活環境較富裕,致使大部分學生重享樂主義,缺艱苦奮斗精神,造成學生對明顯吃苦的專業,如采礦工程專業,從心里難以接受。另外大多數家長對煤炭行業存在錯誤認識,致使家長本身不希望學生報考采礦工程專業或從事專業相關的行業,以西安科技大學 2017 級采礦工程本科生為例,僅 22%的學生第一專業選擇采礦專業,約 25%的學生第二專業選擇采礦專業。
(3)院校原因。行業的發展變化在高校人才培養方面具有延遲性,例如從 2016 年開始,煤炭行業逐步好轉,但這種好轉局面在高校招生、畢業等方面會推遲 3 ~ 5 年。這段時間內,學生的入學教育、日常管理、過程培養和畢業教育等各環節各方面,如果沒有依勢而傾斜或依勢而改變,讓學生感到溫暖、希望,那么也會間接需地引起學生缺乏認同感現象。所以,專業發展,應緊跟時代步伐,新形勢下煤炭院校采礦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轉型升級問題亟待解決。
推薦閱讀:采礦方向從業者評中級職稱可以發哪些雜志
采礦方向從業者評中級職稱需要發表論文,這類技術人員是具有固體礦床開采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但是在評職稱時對于論文發表相關知識了解的并不清楚,對于評中級職稱可投稿的刊物也不了解,為此小編在這里分享了幾本采礦技術人員評中級職稱可投稿的刊物,為從事礦區開發規劃,礦山設計、礦山安全等高等技術人才提供方便,有評職意向的作者也可以隨時聯系我們的編輯老師。
3 提升專業認同感的路徑探討
從以上分析可知,提升采礦工程專業學生的專業認同感需要社會、家庭和院校共同努力。
3.1 加大社會宣傳和招生宣傳力度
要想逐步改變社會、家庭對采礦工程專業的看法,就要加大專業的宣傳力度?梢愿鶕滦蝿菹虏傻V工程的培養模式、師資力量、就業發展前景等情況制作宣傳視頻,利用傳統媒體或新媒體進行宣傳,如門戶網頁、抖音 app,地鐵宣傳電視等。另外,加大招生宣傳有助于學生提前了解采礦工程專業。專業教師可以深入高中,與學生面對面交流,講解學校的招生政策和采礦工程的詳細情況。
3.2 根據專業特色創新認知教育形式
專業認知教育是大學生步入高校的第一堂課,它將直接決定學生對專業的第一印象,也是重新燃起大學生奮斗目標、學習斗志的第一環節。傳統的專業認知教育是在學校的教室內進行的,以專業介紹為主,形式基本為教師口述、學生傾聽。根據專業特色,可以考慮將入學教育,尤其是專業認知教育,放在與煤炭行業相關的單位進行開展,比如現代化礦井、煤礦設計院、安監局或煤監局等。授課教師可以是專業教師,也可以是企業或安監部門的技術人員。現場教學不僅有利于把學生“領進門”,讓學生生動形象地了解專業的背景和重要性;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行業特點,在以后的求學生涯中有意識地提高技能、鍛煉品性。
另外,新形勢下的專業認知教育不僅要針對學生,也包括家長?梢栽谟码A段的新生家長座談會上,由專業教師向家長講解專業發展和專業前沿等,增強家長對專業的了解,同時更正部分家長對采礦工程專業的誤解。
3.3 依托專業師資豐富過程培養模式
豐富過程培養模式是指在過程培養中,除了常規的課程大綱外,還應多元化、多措施地激發學生對采礦工程專業的喜愛。
可在不同階段采取不同措施來增強學生的專業認同感。低年級的學生,尤其大一新生,專業基礎較差,應主要發揮班主任的作用。班主任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引導,解答專業困惑;也可帶領學生參觀專業實驗室,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專業;或參觀教授工作室,讓學生感悟科研環境。同時,此階段應多舉辦校友講座,用校友的事跡或實例,引導學生不斷了解專業出路、工作條件和行業對人才的要求等,不斷增強學生對專業認同感,由此可以減少低年級轉專業人數。高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基礎,應多鼓勵其參加專業學科競賽,如采礦模型競賽等,這樣不僅鍛煉學生的能力,還使學生對專業知識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也可以讓學生參與到教師的課題組,既了解專業前沿,又提高科研能力;同時,還可以開展“教授座談日”活動,近距離與教授探討問題、交流學術等。
3.4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身心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期,生理和心理都在經歷著變化,在社會上存在的“享樂”“拜金”“實用”等不良思想的影響下,他們很容易產生錯誤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日常的學生管理工作中,應以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針對性地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教育、心理上的引導、性格上的培養,幫助學生塑造健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增強了學生的專業認同感。
另外,運用職業生涯規劃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專業認同感。職業生涯規劃的核心思想在于幫助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職業,[5]并且如何為了理想職業而努力。從目前情況看,只有少數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到煤炭行業在國家發展和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愿意主動到煤礦企業去工作。這就要求在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全過程中,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個人需求和祖國發展需要的關系,幫助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成才觀。
4 結語
總而言之,社會、家庭和院校等各方面都應提高思想認識,主動發揮作用,切實提升采礦工程學生的專業認同感,這不僅對學科、學校發展有利,更重要的是為祖國煤炭事業、能源戰略的發展培養、留住了人才,意義重大。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