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05-04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工程項目管理的核心是合同管理,而建設工程施工索賠管理又是合同管理的重中之重。然而,在我國當今工程實踐中,施工索賠并未完全普及,承包商不敢索賠、不會索賠,業主方不合理限制索賠的現象還相當普遍,這已嚴重阻礙了社會主義市場經
摘要: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工程項目管理的核心是合同管理,而建設工程施工索賠管理又是合同管理的重中之重。然而,在我國當今工程實踐中,施工索賠并未完全普及,承包商不敢索賠、不會索賠,業主方不合理限制索賠的現象還相當普遍,這已嚴重阻礙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筑市場的健康快速發展。對整個項目而言,業主、承包商、監理在施工索賠管理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各方都應加強管理,盡可能減少索賠事件的發生,使建設項目順利實現預期的建設目標。
關鍵詞:建設工程;合同管理;施工索賠;反索賠
中圖分類號:TU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隨著我國建筑市場的逐步開放,建筑行業的規范化、市場化以及國際化也正在進一步深化,建筑行業內部競爭將日趨加劇。“中標靠低價,盈利靠索賠”這一國際工程承包商的經驗逐步為我國的建筑企業廣泛采納,建設工程索賠也越來越為我國建設施工企業所熟悉。由于索賠本身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在當前我國眾多的建筑企業工程管理活動中,索賠管理的地位也將日益凸顯。
盡管施工索賠在我國很早就出現了,并且也有它的法律依據,但在實際工作中還遠未得到普及。它僅出現在為數不多的大型工程之中,在國內的建設工程中將施工索賠堂堂正正地提出來還不普遍。這并非說明國內施工企業的合同管理水平高,不會出現索賠現象。恰恰相反,合同管理水平低,建筑市場的不規范,阻礙了施工索賠的正常開展。
一、當今建設工程施工索賠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工程企業對索賠管理的認識及其現狀及問題可以描述如下:
1、對索賠概念普遍存在模糊認識甚至錯誤認識
許多承包商一直對索賠存在懼怕心理。對索賠諱莫如深,擔心索賠會損害自己與業主之間的關系,害怕引起爭端,怕打官司,不敢索賠。
2、索賠意識不強
施工企業對索賠及索賠管理的重要性沒有足夠的認識,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企業沒有建立合同管理和索賠管理的組織機構、管理制度、管理程序、管理重點,沒有配備稱職的索賠專門人員,也沒有將索賠管理納入和貫穿到整個工程項目管理的全過程之中。
3、索賠經驗缺乏
由于我國工程企業對索賠的模糊認識,在過去的工程實踐中喪失了許多很好的索賠機會,不僅蒙受了重大經濟損失,而且也喪失了索賠經驗積累的機會。我國工程企業很少對索賠經驗和教訓進行系統總結,對典型索賠案例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所以企業在針對具體工程索賠時,不知如何進行和運作,存在不會索賠現象。
4、索賠管理的理論研究還不能滿足工程實踐的需要
在我國尚未形成較為成熟的索賠管理理論體系和方法體系,這種狀況嚴重影響和制約了國際業務的開拓和收益的獲取,也使我們和國外的承包商打交道時,事事處于被動局面[1]。
二、產生施工索賠問題的原因分析
與其他行業相比,建筑行業是索賠現象十分常見的行業。由于建筑產品、建筑市場、建筑材料及建筑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在每一個建筑工程的實施過程中,索賠發生的幾率很高。索賠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帶有某種必然性。如果,在各方面的不利因素都能得到有效預防和遏止的情況下,索賠的幾率還是能夠降低的。歸納起來,引起施工索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2]。
1、施工合同的缺陷
由于施工合同是在工程開始建設前簽約的。一般來說,是基于對未來情況的預測和歷史經驗做出的,而工程本身和工程環境有許多不確定性,合同不可能對所有的問題都做出遇見和規定,合同中總會出現一些考慮不周的條款、缺陷和不足,從而導致合同履行過程中其中一方合同當事人的利益受到損害而向另一方提出索賠。
2、合同理解的差異性
由于合同復雜,分析困難,合同雙方的立場和角度不同,工程經驗不同,尤其在國際工程承包過程中,由于合同雙方可能來自不同的國家,使用不同的語言,采用不同的工程習慣,以及不同的法律體系,使得合同雙方對合同理解產生差異,從而造成工程實施行為的失調而引起索賠。
3、建設工程本身的特殊性
建設工程投資大、周期長、專業技術性強、與地質條件、與氣候條件關系緊密等方面,給我們建設工程的實施過程帶來許多不確定因素,影響了工程的進度以及費用開支。這些共同構成了影響我們建設工程實施的內外部因素,其帶來的不利后果不僅是工期延長、費用增加,甚至還可能對工程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
4、工程參與單位多且關系復雜
建設工程是一項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幾乎沒有哪一家企業能夠同時具備其所需的全部資質條件,因此往往需要多個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相互之間的協同合作,以彌補各自在資質方面的不足。各單位因為業務上的分工與協作而相互牽制,互為補充,因此關系相當復雜,這反映到合同上面,就呈現出了一種錯綜復雜的多元法律關系。參與的單位眾多,相互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分配起來就比較困難,這無形中也就增大了索賠事件發生的幾率。
5、施工條件變化多樣性
由于建設工程承包商施工工期長,受環境影響大。而在招投標階段,業主不可能將其準確的施工條件,如工程地質條件資料,提供給承包商,也不可能通過現場勘察等方式將施工條件準確無誤地確定下來。因此,即使有經驗的承包商也不可能將所有施工條件的變化情況都預見到,而由于施工現場條件的變化,往往會導致設計變更,暫停施工或工程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從而使承包商蒙受損失。承包商只有通過索賠來彌補自己不應承擔的損失[3]。
三、承包商索賠管理的對策與措施
1、樹立索賠意識
目前,我國承包商大多索賠意識較為薄弱。所以,承包商應從合同雙方一開始合作,就仔細研究合同中雙方的權利義務,并充分考慮在工程承包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合同中對于這些風險在業主和承包商之間是如何進行劃分的,對哪些可以索賠、哪些不可以索賠做到自己心知肚明。對于合同中業主不合理的免責條件,承包商應在簽約前向業主提出修改,并通過書面確認,做好相關穩健地保留歸檔工作。只有這樣,在將來一旦問題發生,承包商便可以從合同文件中找到索賠的法律依據,為最終索賠成功奠定基礎[4]。
2、建立健全工程索賠管理機制
索賠是一項系統的綜合工作,包括技術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宣傳、跟蹤及談判等過程,非一朝一夕之事,這就要求承包商建立健全索賠管理機制,使索賠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為成功的索賠打下基礎。
3、全員參與,落實到位
承包商要制定索賠管理辦法,加強各個部門之間橫向聯系與溝通,縱向信息反饋要迅速準確,同時明確各職能部門的責任。還要與業主及時簽訂還款合同,并相應在合同條款中注明還款期限、延付損失如何補償等有利索賠條款,為索賠做好準備,盡量減少損失[5]。
5、及時索賠,完善資料
時間觀念在施工索賠中十分關鍵。要進行成功的索賠,承包商還要有明確的時間觀念。所謂時間觀念,就是任何索賠都有時間限制。只有及時提出索賠、進行索賠、索賠才有效,否則承包商將喪失索賠的權利。作為承包商要牢記幾個28天。另外,還要做好基礎資料管理。這就要求承包商所做的工程索賠資料不僅要全面還要正確。
6、注重培養合格的索賠人才
我國施工企業往往缺乏索賠人才,由于索賠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又受到很強的時間約束,因此施工企業臨時培養索賠人員或抽調人員從事索賠很難達到預期的索賠效果,為此承包商必須專門培養一批精通索賠業務的管理與業務人才。這批人才應該熟悉與索賠管理有關的法律法規,還要熟悉現場管理,掌握相關的工程技術知識,還要有豐富的施工實踐經驗,了解造價方面的基本知識。只有具備如此知識和素質的人才能夠擔此重任,成功的進行索賠工作。
建設工程施工索賠是工程建設領域正常的行為,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但對整個工程項目目標而言,索賠事件的頻繁發生,勢必會影響到整個工程項目目標的順利實現,所以,工程各參與方都應加強合同管理,盡可能避免不該發生索賠事件的發生。作為承包商,既要提高索賠意識,加強索賠的管理,又要處理好與業主、監理的關系,盡可能提高索賠水平,確保工程項目總目標的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李啟明,等.工程建設合同與索賠管理 [M].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09.
[2]單健.施工索賠原因分析及基本處理原則研究[J].重慶大學,2004(8).
[3]成虎,等.建筑工程合同管理與索賠[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8.
[4]劉志強.試論加強工程索賠管理研究[N].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報,2004-08-05.
[5]耿爽.談建筑工程索賠的處理原則[N].廣東建設報,2006-05-15(2)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