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大數據對圖書館科學化服務的影響

發布時間:2018-01-04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

摘 要: 在互聯網時代,人類社會已經逐漸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大數據也成為了國家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圖書館作為社會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其龐大的信息資源也是大數據中的重要組成。怎樣科學有效地整合應用圖書館大數據,是推進圖書館科學管理的重要動力,應

  在互聯網時代,人類社會已經逐漸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大數據也成為了國家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圖書館作為社會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其龐大的信息資源也是大數據中的重要組成。怎樣科學有效地整合應用圖書館大數據,是推進圖書館科學管理的重要動力,應用大數據如何提升圖書館的質量,使其決策科學化、管理科學化、服務科學化、創新科學化是這篇文章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大數據,圖書館,科學管理,服務科學化

  2011年5月,咨詢行業的頂級公司麥肯錫(McKinsey)在《大數據:創新、競爭和生產力的下一個前沿領域》(Big Data: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 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報告中指出,數據已經滲透到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逐漸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而人們對于海量數據的運用將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盈余浪潮的到來[1]。

  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在大數據時代,國家設立的創業創新服務管理平臺,要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等方面趕超世界,讓大數據來引領我國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即讓大數據的研究和應用成為我國各行各業創新、競爭和生產力發展的前沿任務[2]。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必將推動各行各業的治理變革,管理創新。

  所謂大數據,也稱海量數據,主要依據存儲數據的大小是否達到PB級或EB級。大數據不是對數據規模的定量描述,而是一種在類型繁多,數量龐大的多樣化數據中進行的快速信息提取的技術和思維[3]。隨著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各行各業對大數據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作為承擔傳承文明,培養人才,服務教學科研重大使命的圖書館,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圖書館的未來發展和服務質量。通過運用大數據思維,引入大數據技術,整合圖書館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圖書館管理者以此獲取精準的、科學的、系統化的信息數據,從而掌握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以及用戶需求內在的發展規律和未來走向。

  大數據時代,圖書館管理者在先進的網絡技術背景下,探索運用大數據內容,提升科學管理的水平,創新科學管理的秩序,對此,大數據都會對圖書館的科學管理產生四個方面的影響。

  1 決策科學化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越來越豐富,除紙質文獻信息資源外還有全文文獻數據庫、多媒體數據庫和自建數據庫等資源,圖書館的采編流通、文獻傳遞、參考咨詢等業務工作也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圖書館的用戶群,相關Web站點,行業數據以及相關的外部來源數據,這些數據呈海量,趨爆炸式增長,類型多樣。圖書館的生存環境日趨復雜,如何面對這種困境,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關系到圖書館的生存和發展,也是圖書館管理決策的科學性問題。

  長期以來,由于圖書館各類數據收集、存儲、挖掘局限性大,分散進行,在大數據科學產生之前,圖書館的管理模式依就沿用傳統的經驗式管理進行,距真正的科學決策相差甚遠。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其處理方法很多,目前得到認同的處理流程是:大數據采集—大數據導入和預處理—大數據存儲—大數據挖掘與分析—分析結果可視化呈現[4],云計算又為這些數據的精準處理和有效整合提供了基礎和便利。這些高級計算機處理技術的產生,海量數據存儲、挖掘分析工具的涌現,不僅是科學技術的進步,也成為圖書館科學化管理決策最有效的工具。

  通過挖掘、收集、整合、分析圖書館的海量數據,圖書館的決策者從大數據中可以發現問題:國家政策的方向,研究者的研究脈向,讀者需求的動向,圖書館工作的走向,及時發現問題,審時度勢,科學地運用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使決策從傳統的經驗式管理向數據驅動的科學化、精準化、人性化管理轉變。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圖書館決策者能夠更方便地獲取已被高度系統化、結構化的數據信息,從而建立科學化、精準化、人性化的管理決策模式,是圖書館決策科學化的必由之路。

  2 管理科學化

  隨著大數據發展的日漸成熟,各行各業的管理者對其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發現大數據在挖掘人類潛在的需求和行為規律上有著巨大的功力,大數據思維模式是值得我們去學習、思考。加之計算機、互聯網技術和云計算在圖書館界廣泛應用,探討大數據時代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實踐過程中,如何運用大數據思維整合、改進圖書館管理,使其各項業務工作的內容、程序更加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已成為當前的當務之急。

  大數據是由若干個數字按一定的邏輯組合而成,它具有一定的規律性、邏輯性、關聯性和透明性,對圖書館而言,這些嚴謹的海量數據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思維,圖書館可借助大數據思維,創新管理模式,擴大信息范圍,提高服務質量,創造知識價值。

  圖書館管理者的科學思路決定著圖書館的出路,管理者的科學理念決定著所實施的規范措施。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圖書館在現有的各種數據庫、數字資源的基礎上,不斷增加網絡課程,用戶在圖書館使用記錄,學生學習時間地點、學習成績等數據與圖書館數據庫關聯,使其不斷更新,始終保持數據的實時和動態,為圖書館管理者提供可靠的數據供給。通過大數據分析、統計發現問題,使圖書館管理者在以讀者為核心的基礎上,重組圖書館的服務架構,創造圖書館最高的勞動生產效率。

  管理科學化是圖書館在最大程度上發揮館員的勞動積極性,建立圖書館服務創新保障的長效機制,用科學化、標準化的管理方式代替傳統的經驗管理,大幅度地提升圖書館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3 服務科學化

  大數據有效地整合了圖書館、用戶及圖書館相關領域的所有數據資源,為圖書館高質量的服務提供了科學依據,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圖書館服務的坐等模式,為圖書館開展個性化、主動化、動態化、人性化服務提供了科學依據。

  3.1個性化服務

  個性化服務是基于讀者對信息使用行為習慣及對信息的特定需求。是一種在分析預測用戶個體信息需求基礎上向用戶主動提供其可能需求但又無法獲取的信息資源的服務方式,是解決海量信息困惑問題的重要方法[5]。圖書館是知識服務的平臺,通過收集各類紙質文獻、多媒體資源、科研成果、學術報告、訪問記錄、社交日志等網絡資源,同時圖書館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有組織地通過對各類數據源的定位和鏈接,實現數據的收集、匯總、加工和傳遞,同時支持、鼓勵用戶開放存取各類文獻資源,使用戶既是信息資源的接受者和使用者,也是信息資源的貢獻者和發布者。

  基于網絡信息資源的數量大、種類多、變化快、無秩序等特點,圖書館應建立健全統一的、規范的數據標準,有效整合各類用戶、各種系統的需求,提供各種信息資源的無縫連接,通過匯集融合各類海量的信息資源,形成中心知識庫,以索引的方式對不同層次的用戶,不同需求的讀者提供個性化、快速、簡便、易操作的信息資源發現和獲取服務,隨著用戶對知識需求的轉變,圖書館服務正朝著個性化、智慧化方向發展,個性化服務是未來圖書館服務的發展趨勢及核心模式。

  3.2主動化服務

  圖書館將這些量大、多樣、無序的數據經過加工整序,數據建模,探索以數據為基礎的知識發現。以學科為基礎,將各類學科用戶的檢索、瀏覽、下載的行為記錄進行收集分類,以此分析用戶關注的內容、用戶的特征、用戶上網的時間和頻率,最終歸納總結某類學科在某一時期有哪些用戶感興趣的主題,通過數據挖掘、數據分析、數據整合發現及展現用戶,圖書館即可面向用戶,針對不同用戶的學科知識需求,主動為用戶提供所在學科研究領域最前沿、最新穎、最完整的數據查新報告。開展主動增值服務,把以圖書館為中心的觀念向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轉變,讓用戶真正成為圖書館的主人。主動服務,讀者滿意才是圖書館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3.3動態化服務

  隨著計算機信息化的迅速發展,大數據所含的信息不僅量大且非常重要,同時更新速度也非常之快,是一種動態模式。圖書館、用戶都期待對大數據進行科學的、深層次的挖掘分析,以便從數據中更好地發現新知識。圖書館在整合復雜異構的大數據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不僅能為不同的用戶提供方便易用的知識環境,還可從檢索的過程到檢索的結果,從數據的統計到學科之間的關系,從時間的分布到空間的計量,圖書館都具有生成各學科,各領域,各屬性以表達不同專業、文獻、著者的科學圖表和其內在之間的聯系。解釋知識領域結構,折射知識領域的發展趨勢,促進知識信息的獲取,通過多渠道、移動化的閱讀載體,滿足任何用戶的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方式獲取任何內容的信息資源,在動態數據中充分挖掘信息資源中靜態的潛在價值資源,幫助用戶更好地組織、分析和利用文獻信息資源,讓我們在實時動態的數據中,為用戶整合出穩定的、全面的、科學的、最前沿的第一手文獻信息資源數據,幫助用戶創造出更新更有價值的新知識。

  3.4人性化服務

  近年來數字信息化和網絡化的出現,用戶對文獻資源需求的轉變,面臨著圖書館到館讀者減少的困境,如何吸引用戶到圖書館是未來圖書館人必須考慮的問題。“讀者至上,服務第一”是圖書館永恒的主題。圖書館如何提升服務效益吸引讀者,國外圖書館人性化的服務給我們提供了思路,從信息共享到學習共享,從研究共享到創客空間,用戶在哪,圖書館的服務就在哪。圖書館對讀者知識服務正朝著人性化方向發展,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從不同讀者需求出發,做到資源到館,服務到人,以人文關懷的方式提升用戶的滿意度和信任度,人性化服務是圖書館知識服務的升華。當前全球信息化,提高用戶獲取信息資源能力,保障用戶信息資源獲取公平,優化用戶的人性化服務也是圖書館極為重要的工作職責。

  4 創新科學化

  所謂創新就是讓圖書館潛在的用戶感受到不同于從前的嶄新的服務內容,為讀者提供之前沒能實現的新穎服務。我們追求的圖書館創新服務不是片面的、不計成本的、竭澤而漁式的創新,而是要用科學的思維、科學的數據、科學的方式,協調、全面、可持續的發展創新服務。人類已進入大數據時代,大數據的特性與優勢已在各行各業中凸顯,圖書館已具備了大數據的特征,科學的創新服務越來越依賴于對數據的管理和數據的利用,越來越依賴于大數據的分析和挖掘。

  大數據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首先要制定出科學的計劃,明確收集數據類型的目的。其次對原始的數據進行處理、深度挖掘和再處理,形成規范的數據鏈。再次就是圖書館要根據用戶的需求對數據進行制定、改進、完善其管理政策,應用計劃等。大數據驅動下的圖書館創新服務應體現大數據的收集整理、大數據的分析挖掘、大數據的管理應用。大數據時代最重要的不是大數據技術,而是大數據的科學思維?茖W的思維才是創新服務的動力和源泉。只有通過科學的思維、科學的方法、科學的管理,圖書館才能在大數據時代真正實現科學的創新服務。

  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加里·金說:“這是一場革命,龐大的數據資源使得各個領域開始了量化進程,無論學術界、商界還是政府,所有領域將開始這種進程”。大數據的應用越來越彰顯其優勢,其占領的領域也越來越大,作為儲存信息知識、提供信息服務的文獻信息中心的圖書館也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挑戰與機遇同在,讓我們深刻認識大數據的內涵,數據不僅有存在的價值,將其轉化將有更大的意義,透過大數據去尋找隱藏在大量數據背后的世界,將更是一個五彩斑斕的大世界。大數據決定著圖書館未來的發展,大數據影響著圖書館科學化服務的拓展和深化,讓我們一起擁抱大數據時代的到來。

  參考文獻:

  [1] 韓翠峰.大數據時代圖書館的服務創新與發展[J].圖書館,2013(1):121-122

  [2] 李廣健,化柏林.大數據分析與情報分析關系辨析[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4(5):14- 22

  [3] 和婷.大數據思維對圖書館信息服務工作的啟示[J].圖書館建設,2014(1):64- 68

  [4] 陳近,文庭孝.基于云計算的圖書館大數據服務研究[J].圖書館,2016(1):24- 28

  [5] 朱靜薇,李紅艷.大數據時代下圖書館的挑戰及其應對策略[J].現代情報,2013(5):9- 13

  文化館人員評職可發表論文《圖書館核心論文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策略與必要性

  這篇圖書館核心論文發表了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策略與必要性,在網絡發展的今天,圖書館的管理模式有必要進行創新,從而提高高校整體知識水平的傳遞,提高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建設和信息服務質量,讓圖書管理工作變得更高效。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