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11-29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學校管理也存在著重教學、重科研、輕資產的觀念,資產管理部門作為一個輔助部門,只有在用到資產時,才想到要管理。而不是從購買、使用、報廢等一系列的資產流程上加以有效管理,造成資產的重復購置和隨意購置,再加上產權不清導致所有權界限模糊,造成只顧
學校管理也存在著“重教學、重科研、輕資產”的觀念,資產管理部門作為一個輔助部門,只有在用到資產時,才想到要管理。而不是從購買、使用、報廢等一系列的資產流程上加以有效管理,造成資產的重復購置和隨意購置,再加上產權不清導致所有權界限模糊,造成只顧使用缺少維護和管理的現象。本文首先從長久以來的偏見、制度以及方法等方面對某校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對某校資產管理的一些觀點。
關鍵詞:固定資產,資產管理,學校管理
教育不僅能夠提高勞動者道德水平、智力水平、體力水平等,還能激發出勞動者的創造能力,其中中職教育在培養高素質的勞動力上所發揮的作用最大。中職教育提高了勞動者的綜合素質,而勞動者素質又推動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在當今知識經濟的時代,教育的高低決定著國民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必須提高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而固定資產管理在學校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為學校的教學、科研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質保障雖然國有資產是學校履行職能、保障正常運轉以及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基礎,但長期以來,固定資產管理-直處于學校管理的邊緣。
1資產管理的相關理論基礎
1.1委托代理理論
現代企業管理理論認為,股東與經營者之間存在著委托代理關系,在一定的條件下,經營者可能做出違背所有者利益的事情。m結果都是在致力于發展一種合約理論,旨在使受自我利益驅動的代理人能以委托人的最大利益為行為準則,使代理成本最小化
1.2產權理論
產權是界定人們如何收益或如何受損,因而誰必須向誰提供補償以使他修正人們所采取的行動。產權,是指財產所有權和財產所有權有關的財產權利,包括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
1.3交易成本理論
科斯定理說明了零交易成本之下效率與產權無關,但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在交易成本的框架中,產權制度或制度安排方式對經濟效率具有重要的影響,也就是說產權明晰是克服外部不經濟的基礎。
1.4學校資產的特點
1.4.1資金來源學校購置固定資產所需資金主要來自于國家的財政撥款、社會捐贈或者是其他方式。因此學校的固定資產只是一次性支出。1.4.2使用方式與企業資產主要用于經營不同,學校內的固定資產,主要是用于學校內部的科研教學、行政辦公等,很少用于資產經營。
2某校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分析
2.1某校資產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學校資產的閑置和浪費。為了使專項在規定時間內支付完畢,而匆忙地購置新增資產,或者使用部門和購買部門脫節,造成購買來的儀器設備長期閑置。例如:該校2016年的資產清查中,有一些10年前購買的實驗設備迄今尚未開箱。除此之外,還有人才流動導致的政策和學科帶頭人的更換,也是造成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上一屆購買的儀器設備未能在新一屆領導下發揮應有的作用,導致大量國有資產處于閑置、浪費狀態。
2.2某校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
2.2.1學校管理上存在產權意思淡薄以及輕資產的觀念第一,輕資產的觀念在發文中可見—斑。在該校2016年發布的文件當中,關于資產的文件只有一篇,其余將近一半以上都是關于教學的文件。可見“重使用、輕管理”“重教學、輕資產”的問題依然是困擾該校資產管理的難題。第二,產權和效益觀念淡薄。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加大了對中等職業學校的扶持力度,學校也因此將國家的專項扶持款用于對教學設備的投入。
但對于如何在一定的投入基礎上取得更多的產出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學校作為一個非營利組織既要保證社會效益,但也不能不顧經濟效益。要想提高投入產出率,就要理清產權關系。該校資產…直沒有明確產權問題。雖然2013年在全國范圍內實行了產權登記制度,但是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國家統一所有,政府分級監管,單位占有、使用”表1某校年新增固定資產情況表 單位:萬元20092010201220132014通用設備1.4147.2252.5239.96專用設備1.460.85108.98119.9853.89總計2.870.85156.2172.593.85的管理模式并未改變。由于所有權歸國家,學校只有占用和使用權。
學校的資產是由國家配備的,跟學校的經營并無多大聯系,所以存在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現象。而且弊端在于學校成百上千、跨越多領域,要由一個或幾個部門對此進行管理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這需要具備各行各業的專業知識。這就需要很高的成本。經濟學的委托代理理論認為,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信息不對稱以及不同的利益訴求,出現激勵不相容。為了防止代理人的道德風險,就要使承擔風險的人享受利潤。節約成本的辦法之一就是讓學校自己承擔風險,享受利潤,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它才會主動關心財產。
2.2.2多頭管理由于設備的歸屬不確定,繼而會產生資產的過度使用,而無人為此付出和維護成本的現象。由于資產管理者并未從管理中得到適當的回報,也導致了資產管理員積極性不高、消極怠工的現象。同時由于產權+清,校方未能就學校資產做出統一管理,往往由此在公立高校內部也就形成了學校所有、資產管理部門主抓、眾多使用部門占有的格局。而這種格局也是家底不清和導致資源配置重復現象的導火索。例如:后勤部門負責食堂、校舍等不動產,辦公室負責辦公用設備,教務負責電教設備,實驗中心負貴科研及教學設備等。這樣必然會導致出現有的環節無人管理及管理真空的問題,進而形成長久以來所存在的家底不清的問題,同時由于多部門管理,設備信息無法共享,形成設備的重復購置的現象。 2.2.3靜態化管理資產日常管理中的靜態化管理也是造成資產管理混亂的誘因之一。例如人員變動與資產交接脫鉤直接導致了賬實不符。崗位輪換、人員進修、離退休時,幾乎所有的單位都要求在人事、工資部門進行登記或備案,而要求辦理資產交接手續的單位卻寥寥無幾。這就造成了實際使用人和賬面使用人不符,對資產清查和管理都造成了很大的障礙。
2.2.4固定資產核算的方法和內容不夠準確、完整該校固定資產會計核算一直沿用《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以收付實現制為會計核算基礎,對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無法提供關于固定資產的真實價值。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由于一直沿用《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報表中反映的始終是入賬時的賬面價值,不僅不能反映設備的新舊程度,而且也不利于學校的成本核算,從而使會計核算信息失真。雖然2015年開始會計法要求行政事業單位計提折舊,這在一定程度上矯正了資產的真實價值,但該校并未計提折舊。二是由于-些歷史原因造成土地、房屋等國有資產仍游離于監管之外,例如該校辦公用地是建校當初由政府撥付用于學校運營的土地,建校當初用于學校運營的土地,一直未列入資產,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周圍的房價己經有了大幅度的升值,但該校土地一直未入賬,直到2016資產清查時,才將該土地以名義價1元的方式入賬。這明顯低估了學校的資產水平,歪曲了國有資產的真實價值。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們很清楚地意識到高校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而要對高校資產進行有效管理,就必須加強觀念、明確產權、改變模式、引入績效管理等,才能管好用好高校資產。
3對策及解決路徑
3.1樹立新觀念
要扭轉歷史遺留下來的“重教學、輕資產”的觀念,資產作為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作為日常管理的重點,不僅要抓教學,也要兼顧資產。通過共享平臺以及設備的對外有償使用等一系列舉措,為高校開源節流,創造經濟效益。這樣一來,就會大大提高領導和員工的積極性。同時,學校的固定資產管理模式在《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中有明確規定,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實行國家統一所有,政府分級監管,單位占有、使用的管理體制;如果在此之上,再賦予高校收益和處置權,明晰產權,使高校和高校的資產管理員不僅僅是個保管員,而是一個所有者,從購置、使用、處置都能發揮主動性,充分體現多勞多得,也就從源頭上杜絕了公家的東西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確切地樹立起主人翁的觀念,從而有效避免國有資產流失。
3.2建立創新型管理體制
資產管理部門是多校區固定資產把關和循環過程的關鍵點。為了加強對某校固定資產的控制和管理,大幅度提高高校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某校已經按照財政要求于2014年加入了資產管理信息系統,來實現固定資產的網絡化的管理。借助網絡優勢,實現固定資產“賬、卡、物”在不同校區和院系之間的實時管理,實現多校區、多院系固定資產管理的現代化和信息化,以達到資源信息共享,變靜態管理為動態管理。
雖然如此,某校的資產管理平臺還停留在資產管理部門和實物部門進行實物的入庫及領用的交流平臺,并未將資產的預算管理、采購、財務、人事、處置的模塊納入系統。導致人員的離職及轉崗時的資產交接流程的缺失、資產管理部門的資產賬和財務賬賬賬不符、由于沒有固定資產投資預算造成資產的隨意及片面采購;領導審批時也沒有相關的數據作為決策依據等問題。網絡化管理是一種進步、一種趨勢。只有把資產管理平臺變成一個各職能部門協同合作的平臺,才能真正實現資產的實時、動態管理,更好地發揮資產在科研、管理中的作用。
3.3改進固定資產核算方法
財政部新頒布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準則,改變了過去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的核算方法,這在一定程度上使高校的資產能夠反映學校的真實財務狀況,但是除此之外,土地和房產如何從原有的歷史成本的計量方法中走出來,變為以公允價值作為計量方法,才能在固定資產的績效管理中發揮作用。作為資產的占有和使用者,高校在固定資產管理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高校資產管理是一項涉面廣、影響范圍大的系統工程。高校資產管理部門需要分清產權;實現資產管理一體化;建立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提高管理效率。不斷在實踐中提高高校資產管理的水平和效率,為高?蒲泻徒虒W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言慶.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研究丨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8.
丨2]李言慶.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研究丨.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8.
[3]李春龍,裴紅萍.預算管理結合的效率模式[Mj.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3.
[4]譚靜.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績效評價研究[D].北京: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2.42-44.
[5]嚴若森.公共產品、外部化、科斯定律與國企改革UI.經濟界,2002(6)。47-49,
[6]王小寧.基于DEA技術的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績效評價——以教育部直屬高校為例[J].會計之友,2015(24):82,
[7]李華軍.基于績效視角的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模式研究[J].會計之友,2011(6):50,
相關閱讀:評定會計師職稱需要發表論文嗎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