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3-06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論文是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科學研究 探索的具有一定意義,是運用已有的專業基礎知識,獨立進行科學研究活動,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如何編輯創業方向論文的頁碼,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如何編輯創業方向論文的頁碼 一、 在菜單欄選
論文是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科學研究 探索的具有一定意義,是運用已有的專業基礎知識,獨立進行科學研究活動,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如何編輯創業方向論文的頁碼,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如何編輯創業方向論文的頁碼
一、 在菜單欄選擇插入,進入頁腳選項,在彈出的窗口點擊編輯頁腳
二、接著在菜單欄會出現設計這一選項,點擊頁碼,在彈出的窗口選擇頁面底端,然后出現底端各種樣式,一般選擇居中的頁碼也就是選擇普通數字2
三、點擊普通數字2選項
四、有時我們的畢業論文需要用到其他的頁碼,而非普通的阿拉伯數字,這時就需要在頁碼選項點擊設置頁碼格式選項
五、在頁碼格式窗口,選擇編號格式,起始頁碼,點擊確定.
六、最后在頁腳就出現數字
關于創業的論文范文:創業環境三問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完善扶持創業的優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勞動者勇于創業創新機制。”支持創業不僅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也是保障民生的重要舉措,一直廣受關注。就目前來看,作為創業的基礎和激發因素的創業環境,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不同地區對于創業環境的理念理解還未統一,因為在實踐中就顯得凌亂和分散,對創業環境的解釋也往往蒼白無力,因此容易產生以下三點疑問。值得說明的是,本文著重提出關于創業環境的三個問題,但并未立即嘗試尋找解決方案,而是期望通過這三個疑問引起社會對創業環境的關注。
一、理念:創業環境的價值
創業活動對國家、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創業的意義和價值毋庸置疑。其中,創業環境是影響創業的要素之一,對創業活動具有支撐和保障作用。但是,其對于創業的價值如何確定?中南大學商學院教授沈超紅在總結國外創業環境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指出:“創業環境與創業活動具有很強的正相關關系。一個好的創業環境對創業者和政府管理部門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但是沈教授給出的是一個框架性的概念,到底創業環境的重要性具體體現在哪里?又該如何判斷其重要程度?仍值得我們探索。
一般來說,創業活動要取得成功需要具備“天時、地利、人和”。“天時”主要指的創業時機,包括經濟形勢、市場變化等;“地利”則是包括就業環境在內的創業資源;“人和”主要是指創業者特質以及創業團隊等。誠然,這三項需要配合,缺一不可。但在實證上,三者對創業成功的貢獻大小應該有一個具體比值。就創業環境而言,如果它對創業貢獻率過低,我們似乎無需過多關注,相反,則需要努力去構建良好的創業環境。同時,在判斷創業環境的重要程度時,我們應該選擇哪些變量呢?由于不同地區的歷史、現實環境和經濟發展水平與特點存在差異,影響創業環境的因素也是有區別的,因此是否需要分清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從而確定某些相對固定的衡量指標來作為普遍適用的判斷標準?當然,除了地區差別外,是否還要考慮同一地區內,不同行業對于創業環境的不同要求,甚至不同創業者之對創業環境的不同適應力?
此外,考察創業環境是否還應將創業環境與其他主題相聯系?比如創業環境是否有利于改善商業環境、就業環境、人文環境、人才環境、教育環境、自然環境等。
二、實踐:創業環境的構建
假設我們都認可創業環境的價值,且亦需要我們構建的時候,就出現兩個問題。第一是應該構建什么?第二是由誰構建,怎么構建?對于“構建什么”,基于對創業環境的不同理解而有不同的內容。Devi R.Gnyawali和Daniel S.Fogel將創業環境定義為:創業者在進行活動和實現其創業理想的過程中必須面對和能夠利用的各種因素的總和,一般包括了創業文化、創業服務環境、政策環境、融資環境等環境要素;學者張玉利、陳立新則認為創業環境是在創業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要素組合,一方面指影響人們開展創業活動的所有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諸要素,另一方面則指獲取創業幫助和支持的可能性。從實務來看,杭州市提出“和諧創業”的理念,始終結合“環境立市”的戰略,在構建創業環境過程中,重點涉及以下領域,包括硬件、體制、法治、政策、政務、人文、人居、治安、生態等各種綜合因素,為在杭創業的人才提供方便、指導和幫助?梢,從理論和實踐上看,構建創業環境并沒有統一固定的模式。對城市商業而言,應該如何因地制宜,來構建創業環境?在營造創業環境過程中,如何契合商業自身發展邏輯和城市發展的要求,有目標地實現多贏?商業主體又如何才能在城市商業發展中發揮主體作用,通過商業自身發展實現社會效益,包括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
至于“怎么構建”,一般需要作為創業主體的企業和政府及相關組織的共同作用,而對于“由誰構建”則需明確哪方起主要推動作用。研究表明,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與當地的生活方式、人文特色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基于此,作為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較活躍的蘇南和溫州,形成了“蘇南模式”和“溫州模式”這兩種不同的經濟發展道路。“蘇南模式”強調政府的主導作用,政府推動力大、作用強;而“溫州模式”則擁有強大的民間推動力,經濟自發性強。同樣的,在創業環境的構建主體上也應遵循同樣的趨勢。從臺州的發展實際看,我們該如何找到適合自我特色的發展路徑,政府主導為主,還是民間推動為主,抑或兩者協調推進呢?
三、檢驗:創業環境的評價
不管創業環境是自發形成的,還是在政府等外力助推下而形成,一旦成型都存在一個如何評價的問題。評價既是對創業環境價值及其程度的判斷,也是對實踐成果的一個檢驗,有助于提高認識,豐富實踐,同樣有助于企業和政府決策,降低社會成本。
現階段,國內學者所應用的創業環境評價模式基本上都采用國外的研究成果,其中應用較多的是全球創業觀察項目(GEM)提出的模型。GEM是英國倫敦商學院和美國百森商學院共同發起成立,旨在研究全球創業活動態勢和變化,發掘國家創業活動的驅動力、創業與經濟互動之間的作用機制以及評估國家的創業政策。GEM模型中的創業環境包括了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項目、教育培訓、研究開發轉移、商業和專業基礎設施、市場開放程度/進入障礙、有形基礎設施、文化和社會規范等,國內學者在應用該模型過程中,雖根據實際研究需要,不斷增加二級指標或者三級指標,但是中國創業環境與國外的相比畢竟存有很大差異,國外創業環境評價模式的直接適用性有限。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按照一定的原則去選擇應用適合我國實際的評價模型?而且創業環境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具有動態性,如何消弭這項變量的影響,從而對創業環境進行更系統考量,以增強評價模式的可操作性?
“欲致魚者先通水,欲致鳥者先樹木;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淮南子・說山訓》)良好的創業環境可以吸引優秀的人才,優秀的人才則興辦優秀的企業,優秀的企業又繁榮經濟、帶動就業,從而實現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而打造良好創業環境在于明晰理念,堅定實踐、不斷檢驗。如此,才能一步步解答所有疑問。
[參考文獻]
[1]沈超紅、彭巍.國外創業環境研究內容分析[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
[2]李君、陳寒松.我國創業環境研究的文獻綜述[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0(6).
(作者單位:臺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浙江 臺州 318000)
投稿期刊推薦:《創新與創業教育》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Education(雙月刊)2010年創刊,是學術理論類期刊。本刊主要面向高校師生,刊登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和理論研究成果,旨在搭建創新、創業教育學術交流平臺,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秳撔屡c創業教育》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辦單位:中南大學,國內統一刊號:43-1503/G4,國際標準刊號:1674-893X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