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影響探討——基于區塊鏈視角

發布時間:2020-02-19所屬分類:法律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事件屢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投資者與管理者信息不對稱、公司內部治理失衡、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獨立性不強等造成的。怎樣高效的去解決這些問題就成了我國上市公司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而此時,區塊鏈因其去中心化、分布

  摘要: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事件屢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投資者與管理者信息不對稱、公司內部治理失衡、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獨立性不強等造成的。怎樣高效的去解決這些問題就成了我國上市公司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而此時,區塊鏈因其“去中心化”、分布式記賬、公開透明、不可更改等特性脫穎而出,區塊鏈的這些功能與攻克財務造假難題所需要的一些技術不謀而合,所以區塊鏈的誕生勢必會對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事件產生巨大的影響。本文通過分析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現狀,進一步研究其產生的主要原因,同時對區塊鏈技術所獨有的特性進行研究,分析其對解決財務造假問題能夠產生的積極影響,提出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解決財務造假問題的建議,以期為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會計領域提供部分理論依據,同時也為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的解決做一些貢獻。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影響探討——基于區塊鏈視角

  關鍵詞:上市公司 財務造假 區塊鏈 去中心化 分布式記賬

  上市公司準確及時的財務信息披露是我國證券市場正常運行的前提條件。一個公司的財務報告能夠直接反應該公司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等信息。利益相關者根據這些信息可以充分了解公司的情況,從而做出正確的決定。然而近幾年來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屢見不鮮,這不僅會損害投資者的利益,同時也會扭曲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擾亂證券市場的正常運行,進而阻礙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2017年6月,我國A股繼“三次闖關失敗”后終于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這表明大量的國外資金將涌入 A股市場,中國A股迎來國際化的里程碑。在此大背景下,高效及時的解決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一、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基本狀態

  (一)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現狀分析 近年來,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頻繁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之中,社會各界不得不將財務造假問題的處理提上日程。本文通過研究 2015年到2017年三年間由于存在財務造假違規行為(包括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重大遺漏、披露不實、虛構利潤、虛列資產、故意推遲披露)而受到證監會、上交所和深交所處罰的A 股上市公司來剖析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情況,具體情況見表1。

  由表1可知,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斷發展,我國上市公司的數量也在逐年增多。據普華永道統計,2017年我國A 股上市公司數量更是達到了3483家的高峰值。然而上市公司的“量”在逐漸增多的同時,與其一同增加的還有頻頻被曝出的上市公司的“質”的問題。2016年由于存在財務造假而受到處罰的A股上市公司比2015年上升了幾乎一倍,雖然2017年受到處罰的上市公司的數量較2016年有所下降,同比2015年還是呈上升趨勢的,更有些上市公司為了謀求自身利益不惜連續兩年甚至三年都對其財務數據做手腳。就近幾年發生的典型財務造假事件我們可以看出“財務造假之毒”已經滲透到了我國多個行業,比如建材行業的雅百特事件、造船行業的舜天船舶事件、交通運輸行業的皖江物流事件、機械設備行業的欣泰電氣事件、農業行業的新中基事件、醫藥行業的紫鑫藥業事件等都受到了財務造假的荼毒。再從造假程度而言,我國上市公司造假的金額之大更是令人瞠目結舌,雅百特虛增收入近6個億,九好集團通過虛構業務增加收入2.65億,萬福生科虛增利潤約1億元等等,以上種種都足以說明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數量之大、范圍之廣、程度之深、手段之惡劣。

  (二)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成因 美國注冊舞弊審核師協會創始人Albrecht將企業的舞弊行為歸因于三因素理論——壓力、機會和自我合理化。事實上,財務造假和財務舞弊的原因大同小異。上市公司進行財務造假主要受到壓力因素和機會因素兩方面的影響。

  (1)壓力因素。為了達到上市資格。在我國,公司想要上市必須滿足主體資格、獲利能力及運行規范等多項硬性要求。例如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就要求公司發行前三年的累計凈利潤必須超過3000萬元。同樣的,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也必須達到一定的盈利標準。之所以規定這些限制條件主要是為了選拔一些發展良好的公司來達到為我國證券市場增添新鮮、優質血液和保護投資者利益的目的。然而有些并未達到上市資格的公司為了上市卻與這個初衷背道而馳,不惜用發布虛假財務報告、虛構利潤等方式來包裝自己。

  (2)機會因素。一是信息不對稱。隨著公司經營權與所有權的分離,所有者并不會直接接觸公司的事務,而是會委托合格的管理者代勞,所以其對公司的真實狀況并不是很了解。而企業管理者作為公司事務的直接執行者,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有絕對的知情權,此時二者就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同時,政府、債權人、社會公眾等利益相關者也只能單方面的從公司發布的財務報告等財務信息中了解公司真實的的經營狀況,信息不對稱問題嚴重。這就為管理者利用財務信息的隱蔽性、易篡改性等特性來發布有利于自己的財務信息甚至是造假進而牟取暴利創造了條件。二是內部治理失衡。我國的上市公司中有極大一部分企業是通過國企改制而來的,大比重的國有股份確立了其優勢地位,使其成為了最具話語權的股東,而其他的中小股東只能從其公布的財務信息中了解公司狀況,驗證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就更成了天方夜譚。國有股份“一股獨大”的地位導致公司的內部治理機構嚴重失衡。另外,有些公司的內審部門受制于企業經營者,嚴重缺乏獨立性。還有些單位為了節約內部監督成本,存在一人同時兼任會計工作和審計工作主管的現象,使得公司內部職權分離、相互制約的內控原則沒有真正得到貫徹,進而為財務造假提供了契機。三是外部監管不力。外部監管主要包括政府監督和注冊會計師監督。政府監督部門主要包括證監會,財政部,稅務部,人民銀行等。雖然我國政府監督部門眾多,但是因其相互之間存在分工不明確,職能重疊的問題就使得監管效率大大降低。另外,注冊會計師與經理人之間存在利益上的依賴和關聯關系,如何在獨立性和有償服務之間形成有效隔離就成為了注冊會計師的一個難題。有些注冊會計師獨立性差,不遵守職業道德,不但不對被審計單位的造假行為進行披露,而且還為了一己之私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來為造假公司打掩護。外部監督體制存在的漏洞也為上市公司樂此不疲的財務造假事件帶來了可乘之機。

  二、區塊鏈概述

  (一)區塊鏈的起源 2008年,比特幣誕生于中本聰的一篇神秘論文中。而作為比特幣實現的底層技術——區塊鏈也隨之誕生。二者的出現并非偶然,而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而關于二者的出現,我們不得不追溯到“拜占庭將軍問題”和“雙花問題”。“拜占庭將軍問題”指的是幾支拜占庭軍隊需要通過協作來攻打一座城堡,由于將軍們相隔甚遠,所以他們之間的信息交流需要依靠傳令兵來完成。而由于有間諜的存在,將軍之間無法達到百分之百的信任,但是其又只有達成一致的進攻或撤退的共識時才能行動。那么,怎樣在存在錯誤信息干擾的情況下達成共識就成為了關鍵。在現實生活中,“拜占庭將軍”問題中的間諜就好比各種信息節點,那么問題中的進攻和撤退命令真實性極難驗證的戰場就相當于如今缺乏中心化的、難以判別信息與產生信任的社會,而區塊鏈就是這個難題最有力、最具現實性的一種解答。“雙花問題”是指由于數字貨幣和數字資產都存在著無限可復制的特性,從而使得數字貨幣可能會存在被重復使用的風險。在區塊鏈誕生之前,為了避免非實體貨幣的“雙花問題”,我們不得不設置一個獨立的、可信賴的第三方機構如銀行、支付寶等來保留交易總賬并且充當中心化媒介的角色。然而,設置這個所謂的“第三方中介”不僅繁瑣復雜,而且還需要花費極大的成本。而中本聰提出的區塊鏈點對點的分享技術和私鑰、公鑰加密技術將交易實時傳播到全網并利用哈希散列對所有的交易都蓋上帶有時間戳的電子簽名的解決方案實現了取消“第三方中介”這一目標。

  (二)區塊鏈的結構 區塊鏈系統有很多種,但無論是哪種系統,它的核心結構和工作原理都是共通的。如圖1所示,這是最基礎的區塊鏈系統結構,其他系統都是由這個結構延伸而來的。這五個小部件共同作用形成了區塊鏈軟件,運行起來后就形成了一個節點,而來自不同地區這樣的節點共同運行就形成了一個網絡。在這個網絡系統中,各節點都擁有平等的地位,其相互作用就形成了點對點的 “對等網絡”。

  (1)區塊鏈賬本。區塊鏈是指由多個數據區塊連接而成的一條鏈。與會計賬簿類似,企業各個月份形成的賬簿就相當于各個區塊,而按順序連接形成的賬簿冊就等同于由區塊串聯而成的區塊鏈。

  由圖2可知,區塊數據分成區塊頭和區塊體,區塊間利用前一個區塊頭的哈希值串聯起來。通過這種格式就將源源不斷的數據分成了小小的數據塊,網絡中的任意節點都可以下載同步這些數據,最后再根據哈希值串聯起來即可。這種鏈條最強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環環相扣,如果破壞了其中一環就要對以后的所有數據進行修改,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篡改數據的難度很大。另外,在該系統中,如果有人在某節點篡改了數據,那么這個更改后的數據要發送到全網審核。由于篡改后的數據與自己本地的數據不匹配,所以其他各個節點是不會接受這個被篡改后的數據,這充分體現了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性。

  (2)共識機制。在區塊鏈的記賬系統中,所有節點上的賬本數據都要保持一致。由于“中心化的”軟件結構中存在中心服務器,所以要達成一致將會是極其容易的。比如現代社會的交通信號燈所傳遞出來的“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的信息被社會公眾所達成共識。而區塊鏈是分布式的對等網絡結構,它是去中心化的,各個節點的地位是平等的,并不存在哪個節點占據主導地位,此時要想讓各個節點保持相同的賬本數據,區塊鏈系統必須建立一套所有節點都認同的規則并以此該規則來確認各自的數據。而這個規則就是共識算法。共識算法相當于區塊鏈的靈魂,區塊鏈系統中存在很多共識算法,包括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機制)、POS(Proof Of Stack股權權益證明機制)等。

  (3)密碼算法。密碼算法是區塊鏈系統的骨骼,其在區塊鏈中應用的點很多,包括哈希算法、公開密鑰算法和編碼解碼算法等。而哈希算法是最主要的,它的應用主要包括區塊哈希和梅克爾根樹結構。經過區塊哈希算出來的哈希值和我們每個人的身份證號很像,都具有唯一性和可追溯性,而將這些哈希值連接起來就形成了區塊鏈。這樣的結構保證了區塊鏈數據的不可篡改性。每個區塊都有自己的梅克爾樹。在不同的區塊鏈結構中,梅克爾樹的細節各不相同,但是他們的基本結構都是相同的。典型的梅克爾樹結構如圖3所示:

  由圖3可知,四個交易事務分別經哈希計算得出哈希值1、哈希值2、哈希值3和哈希值4。然后再將哈希值1和哈希值2、哈希值3和哈希值4兩兩結對再次進行哈希計算得到哈希值1+2和哈希值3+4,最后再將哈希值1+2與哈希值 3+4結對計算得到的哈希值就是根哈希,這個根哈希就被稱作梅克爾根。

  (4)網絡路由。網絡路由相當于區塊鏈系統中的觸角,通過大量的觸角將各個節點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巨大的網絡系統,而各個節點就可以很容易的在這張巨網里建立聯系。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的系統,由于不存在中心服務器,各個節點只能通過與鄰近的節點進行通信來保證自己的數據與其他臨近節點上的數據同步,就這樣節點間相互充當著服務者和被服務者的角色來實現各個節點上的信息一致。在區塊鏈系統中,這個功能通常被稱作節點協議。所以說網絡路由主要起到連接各節點和幫助節點同步數據的作用。

  (5)腳本程序。腳本程序是指一系列控制主體進行操作的程序規則組合。腳本系統在區塊鏈系統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腳本系統,區塊鏈就只是個空殼,它不會形成一個有價值的網絡系統。在這個網絡系統中,腳本程序驅動著區塊鏈系統不斷進行數據的收發。有些系統的腳本程序是固定的,而有些卻是可自行靈活編寫的。比如比特幣的腳本系統就是固定的,在固定的腳本系統下只能源源不斷的進行比特幣的收發。而以太坊就是根據自定義的腳本系統設計并運行了智能合約。通過腳本系統,我們不僅可以進行財務賬本數據的儲存,還可以通過區塊鏈來記錄各種交易信息,例如與供應商的交易來往信息、客戶的訂單執行情況等,這在審計行業對被審計單位往來賬項的函證和對交易真實性的驗證上有極大的積極作用。

  (三)區塊鏈的一般工作流程 雖然記錄不同的事務可能會設立著不同的條件,但其實區塊鏈的工作流程都大同小異,圖4就揭示了區塊鏈的一般工作流程。其他各種不同的區塊鏈系統都是在此基礎上的延伸。

  下面根據圖4來舉例說明區塊鏈的工作流程。假如B從化妝品銷售公司A那里購買了一批貨物并想要把貨物款項轉給A公司。首先B將準備向A付款這一事務發送出去后會形成一個具有唯一哈希值的新區塊,接下來該交易將會在全網廣播,其他接收節點對收到的交易信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進行驗證,通過驗證的交易會被作為區塊鏈當前末端區塊記錄到全網其他的各個節點,然后B就完成對A公司的付款,最后就是各個節點對各自的數據進行維護以保持全網各節點數據的一致性。綜上所述,區塊鏈的工作流程主要是圍繞著讓網絡中各個節點通過廣播和接收數據來共同參與和維護一個公共賬本以保證數據不被篡改來展開的。

  三、區塊鏈技術對防范財務造假的積極作用

  第一,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點可以降低信息不對稱。使利益相關者更好的行使其知情權和監督權。財務造假頻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對稱。而我國上市公司現有的信息發布形式一般都是“中心化”的模式,這存在很大的漏洞。不管是客戶、供應商還是股東、債權人等利益相關者都是根據A公司單方面發布的財務信息作為自己決策的基礎,其所接收到的信息的準確性根本無法得到驗證。而“去中心化”的模式卻恰恰相反,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信息的不對稱問題,做到了公司財務信息公開透明、實時共享。由圖5、6所示,將采用分布式記賬原理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到財務記賬系統就意味著公司員工可以隨時在任意一個節點將發生過的已經經過全網廣播討論并且核實無誤的各項交易及事項記錄到財務系統中。而區塊鏈系統中的記錄會被同步到網絡中的各個節點來接受利益相關者的監督和檢查。此時,不管是公司的重要股東、客戶、供應商還是社會公眾都可以運用自己的專屬賬號和密碼來登錄系統從而了解到該公司真實、完整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這就從根本上扼殺了“信息不對稱”漏洞為上市公司進行財務造假帶來的可乘之機。

  第二,分布式記賬系統和密碼算法應用將大大增加篡改財務數據的難度并提高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區塊鏈的分布式記賬系統將公共賬本的數據同步到全網的各個節點,如果某個人試圖去篡改財務數據,那么這個被篡改的財務數據所生成的新區塊只有通過全網51%的節點的認可才能被系統接受。而且區塊鏈中應用了哈希密碼算法,使得每個區塊都對應唯一的哈希值,一旦某個數據被篡改,那么這個區塊最后生成的根哈希絕對不可能和其他節點的根哈希保持一致,那么也就無法完成同步。比如某公司賬務一共由10000個區塊組成,某個節點改變了區塊50的數據,那么區塊50算出來的哈希值與以前的哈希值并不一致,所以也就沒法再與區塊51連接,此時為了使區塊連接成鏈就要去篡改區塊51的數據,之后為了能和區塊51連接又要去修改區塊52的數據,如此循環,最終區塊51到區塊 10000的數據都需要更改才可能連接成鏈,篡改難度較大。另外,由于區塊鏈技術使得公司的經營狀況在全網公開,那么經營者將無法再通過向公司內審人員施壓來達到篡改財務數據的目的,內審人員的獨立性也會有所提高。

  第三,區塊鏈的時間戳功能將及時準確地追溯出被篡改的數據,極大地降低了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難度。區塊鏈系統中的哈希散列時間戳功能可以為公司發生的交易和事項加上時間維度。各項交易按照時間順序被真實完整的記錄在財務系統中,這直接賦予了財務數據“可追溯性”。比如,我們可以根據梅克爾樹結構將一個大區塊分割成多個小區塊,然后再通過比較的方式來找到出問題的數據塊。利用圖3的梅克爾樹來舉例:假如公司財務部的小明通過小紅同步了區塊數據,但是同步后發現自己的根哈希值與公司其他節點的根哈希值并不一致,這極有可能是小紅對自己節點的財務數據進行了篡改。小明可以先通過比較自己區塊的哈希1+2、哈希3+4與其他節點的是否一致,假如小明的哈希3+4與其他節點不同,接下來就要比較雙方的哈希3和哈希4看是哪個哈希值不一樣,如果是哈希值3 不一樣那么就是交易事務3被篡改了。一旦定位了被篡改的區塊,那么數據的修復也會變得極其容易,要想重新同步區塊數據就只需要重新下載被篡改的交易事務3就可以了。下載后再將新的哈希3+4與哈希1+2結合計算哈希根比較即可,直到其與其他節點的哈希根一致就說明小明準確無誤的同步了與全網相同的區塊數據。利用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注冊會計師實時監控被審計單位并且為其對被審計單位貨幣資金交易活動的審核、與其他企業交易往來業務合同及費用真實性的審核創造了條件。

  第四,高度透明的信息管理平臺將緩解政府各部門分工不明確導致的重復監督問題,并且將各部門互相推諉責任的可能降到最低。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屢禁不止的一個重要外部原因就是政府部門由于職能重疊等原因沒有很好的發揮其外部監督職能。由于區塊鏈的分布式記賬系統可以使得全網各個節點的信息同步,所以如果我們可以將該技術加入到政府各部門對企業財務狀況的監督工作中,那么各個部門就可以提前在全網發布自己要去做的監督工作并且在未來可以將它們在何時何地做了哪項工作實時、清楚準確的上傳到全網,此時還有哪些工作沒有做就一目了然,其他的部門就可以根據自身的余力從剩下的工作中選擇一些來做,這樣就避免了政府各部門重復監督的問題。另外,由于各個部門所做的工作都被上傳到全網,高度透明性和可追溯性就能讓我們以最快的速度查到是誰負責的部分出現了問題并且及時進行懲治,這就降低了政府各部門互相推諉責任的可能。

  第五,智能合約的應用使公司上市等問題變得更加正規化,從根源上切斷企業為了上市進行造假的想法。傳統的合約是在雙方或多方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通過協議來進行平等的交換,而智能合約則是全自動的、去信任化的,是由代碼進行定義并強制執行的,任何人都無法對其進行干預。我國上市公司進行財務造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為了上市后獲利。而公司要想上市必須要滿足相關的要求,如果將智能合約技術應用其中,就可以使會計師事務所和準備上市的公司共同做出一個“數字形式定義的承諾”——包括權利(首次公開募股)和義務(該公司若想上市所需滿足的條件)的智能合約,然后將這個合約以代碼的形式寫入計算機網絡中。有了這個合約,會計師事務所就可以實時地跟蹤該公司近三年的盈利狀況以及其他一些硬性指標,一旦被審計單位達到了智能合約中事先設置好的上市觸發機制,公司就可以直接上市,也就省去了傳統IPO上市中的審核流程,可以為審計工作減輕一些負擔。同時由于這些指標的完成情況都被實時上傳到全網的各個節點,這也就降低了公司為了上市而進行造假的可能性。

  四、區塊鏈技術應用面臨的挑戰

  第一,區塊數據規模與效率不能兼容。區塊鏈的分布式記賬系統使得網絡中的各個節點都保持著整個賬本的財務數據,隨著鏈條的不斷增長,賬本上的數據也越來越多,這最終會導致區塊鏈膨脹問題,使得區塊鏈數據同步成為一件非常漫長的事情。2017年以太坊的區塊鏈體積已經超過180GB,有用戶報告以太坊交易日志下載和同步節點耗費了超過一周的時間,這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另外,比特幣的一個區塊每秒只能處理7筆交易。隨著交易數量的不斷增加,如果不提出一種新的共識機制來替代現有的機制,那么總有一天系統會被待處理的事務堵塞到不堪重負而崩潰。

  第二,區塊鏈處理會計事務的時效性對數據及信息的精準性提出更高要求。在傳統的會計流程中,會計人員處理會計事務的效率較低,業務處理周期較長,這使得會計人員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來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更正和補救。而當企業應用了區塊鏈系統后,雖然企業處理會計事務的速度會提高,但同時也帶來了數據資源管理容錯性的降低。因為區塊鏈技術使得會計處理的時間大大縮短,各個節點在處理一件交易的時候可能會同時完成后續的一系列事務,環環相扣。如果要對其中的一個數據進行修改,那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后果,修改難度較大,這就要求企業必須保證所處理事務及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綜上所述,區塊鏈去中心化、分布式記賬、超高度透明度、實時又不可篡改的特性不僅能夠解決公司所有者和管理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其在保證審計真實性,提高審計師獨立性,提高政府監督效率等方面也有極大的作用。雖然對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仍處于探索階段,有一些技術難題仍未被攻克,但隨著源源不斷的人力、財力、物力的投入,區塊鏈正在構建全新的價值互聯網對會計行業的顛覆性影響將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其勢必會為我國上市公司解決財務造假問題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

  相關期刊推薦:《財會通訊》創刊于1980年,由湖北省會計學會主辦。是我國會計界影響的會計專業刊物之一。在近30年的發展歷程中,為在我國傳播現代財務會計知識,推動會計學術的繁榮與發展,發現和培育會計人才,促進會計實務和會計理論的變革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目前,本刊主要設有:學術前沿、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訓練學、運動人體科學、學校體育、社會體育、民族傳統體育、經濟與管理、交流園地、綜述、博碩論壇等欄目。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