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試論新型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構建

發布時間:2019-02-26所屬分類:法律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馬克思真實的集體思想是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理論方位,它以實現社會整體的進步與個人全面自由發展的統一為最高目標;它既是價值目標和理想,也是價值運動和過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偉大中國夢,迫切需要整合與超越傳統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構建

  摘要:馬克思“真實的集體”思想是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理論方位,它以實現社會整體的進步與個人全面自由發展的統一為最高目標;它既是價值目標和理想,也是價值運動和過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偉大“中國夢”,迫切需要整合與超越傳統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構建新型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引領社會每一類利益群體正確處理國家、集體與個人的利益關系,真正實現民族夢、國家夢與個人夢的有機統一。

  關鍵詞:真實的集體,新型,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構建

社會主義論壇

  一、馬克思“真實的集體”思想是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理論方位

  首先,“真實的集體”以實現社會整體的進步與個人全面自由發展的統一作為最高目標。個人的價值創造、利益增長和需要的滿足依賴于集體價值和利益的增長;同時集體的總體價值和利益的增長又必須依賴于個人的價值創造和利益增長。“自由人聯合體”就是“真實的集體”,它強調個人與集體在價值取向上及利益增長的統一協調和生存發展上的共存共生,把實現社會整體的進步與個人全面自由發展的統一作為最高目標和要求。

  其次,“真實的集體”既是價值目標和理想,也是價值運動和過程,只有通過無產階級運動才能實現。再次,以“個人全面發展”為基礎的社會形態需要以“真實的集體主義”為主導價值觀。根據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理論,不同社會形態決定了不同社會的主導價值觀。社會主義社會作為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本質上屬于“真實的集體”范疇,但未達到那種理想的“真實的集體”的程度,既有“真實性”同時又不完善,需要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引領社會發展,使之越來越趨于“真實的集體”,實現“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的終極價值目標。

  二、構建新型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和現實緊迫性

  1.構建新型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歷史必然性。

  社會主義的社會制度決定了其主導價值觀必然是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共同富裕的目標追求,決定了中國的社會主義不論處于什么階段,其社會主導價值觀必須是社會主義集體主義。這種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把國家利益、集體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集體主義有其產生的必然性及存在的合理性,它適應了這個歷史時期中革命和建設事業(高度計劃性和統一性)的要求。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實現了中國社會的轉型,但社會轉型正是要實現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目標,實現社會主義的本質。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共同富裕的最終目標,決定了我國的社會主義不論處于什么階段,其社會的主導價值觀必須是社會主義集體主義。

  2.構建新型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現實緊迫性。

  一是集體與個人利益關系的變化迫切需要對傳統集體主義進行整合與超越。二是實現“中國夢”迫切需要以新型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為價值引領。“中國夢”是民族夢、國家夢與個人夢的有機統一,實際上也是個人利益、集體利益與國家利益的有機統一。三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迫切需要堅持集體主義原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是當代中國社會的主導價值觀。

  三、當前個人與集體的利益關系探析

  個人和集體的關系不能抽象地談論,區別于改革開放前個人與集體的固定單向關系,有學者認為目前隨著國家與社會的分離,中國至少存在職業集體和公民集體這兩種類型的集體,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呈現多向的關系。個人利益不等同于私人利益,它由個人所分享到的公民集體利益、職業集體利益和私人利益等構成;集體利益是個人利益的有機總和,是每一個人都能分享的職業集體利益與公民集體利益。

  對于職業集體而言,個人與集體是一種契約關系,主要通過契約分配各自的權利與義務,不論職業集體是哪種類型,是公有還是非公有,他們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積極力量,要求在遵守社會主義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在追求經濟利益的過程中形成個人與集體緊密相連、同生共存的利益互動關系,實現集體的科學發展。

  四、改革開放以來對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認識

  一是更加強調以統籌兼顧的原則調節各種利益關系,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鄧小平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關于把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結合,統籌兼顧各方利益的集體主義思想,強調提倡和實行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的原則,江澤民提出了“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各種利益關系,把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正確地統一和結合起來,努力形成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個人合法利益的社會主義義利觀”。胡錦濤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科學發展觀,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二是明確“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原則和標準。

  五、構建新型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基本原則

  第一,新型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建構要以個人與集體利益的完滿結合與高度統一為價值旨歸。國家和集體利益是勞動者個人利益的來源和保證,個人利益是國家和集體利益有機組成部分,但國家、集體和個人作為不同的利益主體有其各自特殊的利益表達和利益追求,要通過合理的利益整合尋求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平衡點和結合點。

  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目標由單純的國家層面充實為個人、集體、國家三個層面的目標,從只注重“國家富強”,轉向了同時強調“國強、民富”,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兼顧,充分體現了國家、集體與個人利益的辯證統一、和諧統一。

  從國家層面而言,首先要處理好積累和消費的關系;其次要完善各種經濟法規,規范各利益主體的經濟行為;再次,要把市場調節和國家宏觀調控相結合,使利益分配更加合理公平,避免兩級分化,減少利益矛盾。

  第二,新型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建構強調公共利益的優先性和集體的真實性。即個體對公共利益的關心是無條件的,但對實現公共利益的集體的忠誠是有條件的。新型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既要求集體對個人利益給予尊重、愛護和現實滿足;又要求個人關心、支持并貢獻于集體,必要時要能為國家和集體做出犧牲。

  當然這種犧牲是在國家和集體盡了最大努力,限于客觀物質條件一時難以滿足個人正當利益的情況下的犧牲,歸根結底是為了真實的集體利益(每個人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所做出的犧牲,那種不顧一切、不分條件地要求個人做出犧牲最終必然導致個人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湮滅與集體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缺失。

  第三,新型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建構要確立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指引下的難易不同的多層次標準。高層次要求是對集體主義的應然要求,是社會前進的方向和動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主體的多元化決定了利益的多元化,造成了各階層價值觀的差異和多元化。

  第四,新型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建構要健全合理的利益調節機制。多元利益主體有著多樣的利益表達方式,也存在各種利益沖突,需要合理的利益調節機制,以協調各方面的關系,化解利益矛盾,促進和諧穩定發展。從國家社會角度而言:一是要建立健全全社會、全方位、多層次的協商對話制度,力爭減少利益摩擦,達成利益共識(協商民主、基層民主);二是要完善分配制度改革,調動各方面利益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各盡其能,各得其所;三是要完善社會保障和利益補償機制,確保社會公平和社會穩定;四是要協調處理好東部和中西部地區、中央和地方、城市和農村等幾方面的關系。

  第五,新型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建構要以高素質集體領導者為保障。市場經濟條件下集體主義受到一些人的非議,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集體領導者在工作作風與能力、思想素質和領導藝術方面的欠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總之,新型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堅持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利益的和諧統一,凸顯人的主體性和個人的正當權益,強調公共利益的優先性和集體的真實合理性,允許難易不同的多層次實現標準,是一種體現了個人與集體完滿結合與高度統一的新型價值觀體系。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2]袁貴仁.價值觀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308.

  相關期刊推薦:《社會主義論壇》是由云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期刊榮譽為: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渡鐣髁x論壇》(月刊)宗旨是加強理論學習,提高領導水平,推動創新實踐。本刊方向:努力使雜志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踐論壇”。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