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怎樣培養學生法律素養強化安全意識

發布時間:2017-11-16所屬分類:法律論文瀏覽:1

摘 要: 公民法律素養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準之一。我國高校大學生法律素養如何,將直接影響當前和未來一個階段我們的法制建設,影響整個社會的協調發展。因此,重視大學生的法律素養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當前學生

  公民法律素養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準之一。我國高校大學生法律素養如何,將直接影響當前和未來一個階段我們的法制建設,影響整個社會的協調發展。因此,重視大學生的法律素養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當前學生法律素質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比如缺乏法律知識、缺乏法律信仰以及缺乏運用法律的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而要提高學生法律素養,強化法治安全意識,就需要通過不同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法律素養。

  關鍵詞:法律素養,法治安全,學生法律素養

  1 當代學生法律素質存在的問題

  1.1 學生缺乏法律知識

  衡量一個學生法律素質高低的重要標準就是法律知識掌握的夠不夠全面,而法律知識又是法律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以要想提高學生法律素養,首先要需要做到的就是掌握全面的法律知識。但學生在面對升學或者工作的巨大壓力之下,學習的法律知識通常都很片面,只對與自己前程有關的專業知識進行學習,培養自己職業素養,而忽略到同自己生活中密切相關的法律基礎知識學習,“不懂法、不知法”的學生早已成為現今社會中的一個普遍存在。

  目前,部分學生為了自己的發展前途會學習一些實用性比較強的法律知識《民商法》《經濟法》《勞動法》等等;對于理論比較強,基礎的法律知識并不去學習,比如《憲法》、學習學生幾乎沒有,對其的興趣也不高,有些學生甚至達到厭惡的程度;而有部分學生認為自己不學習法律沒關系,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安分守己,不觸犯法律就可以了,掌握全面法律知識實屬沒必要[1];綜上所述,當代學生法律知識的缺乏是導致學生法律素質低下的根本原因。

  1.2 學生缺乏法律信仰

  伯爾曼先生曾說過“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意思就是必須讓人們尊法、懂法,保證法律的權威,否則法律只是一紙空文。雖然當代學生在法律意識、法制觀念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升,對法律認識依舊很單純,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并沒有法律信仰。面對實際問題,只要和自身的利益相關聯,就會因為缺乏信仰,導致不顧法律,視法律責任感無一物。

  1.3 學生缺乏用法能力

  法律能力可以從兩個方面概括就是守法和用法,而當代學生缺乏法律能力具體表現在一守法自覺性差,違法犯罪現象屢見不鮮,殺人、詐騙、偷盜事件是都發生。二是在運用法律能力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方面很差,比如在找新工作的時候,缺乏契約意識,一旦陷入到商家合同陷阱中,發生的問題往往使自己無法處理。

  2 培養學生法律素養的基本途徑

  2.1 提升大學生法律素質培養的重要性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要“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推進法制建設”。通過大學法律教育,使大學生擁有較高的法律素養和較強的法治文明意識,這對于提高全體國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對于貫徹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動我國法制進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和學生一起改變以往的觀念,提高法律素質是學生今后成才、成功的關鍵因素,要深刻認識,積極重視法制教育和法律素養的提高。

  2.2 積極改善校園法制環境

  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法制環境對提高法律素養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要想提高學生法律素養,強化法治安全意識就需要從學校擁有良好法治環境開始做起,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要健全教育方面的法規,當前我國正在進一步完善法治建設,提高全民的維權意識。學校方面要做到根據當前形勢變化,改變以往的思想、模式、以及方法,而在校園中要做到依據法制管理、依據規范管理。在校園建設法制環境,制定各項管理制度的時候,要根據《教育法》《高校教育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以新形勢下國家大的教育方針,結合不同學校的實際發展情況,同國外高等教育的管理經驗一起進行完善。第二點,學校在營造法制環境時,要依據我國頒布的與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學校為方便管理而進行的規章制度來進行校園法制建設。校園中的每一位領導干部都要有正確的法制觀念,在教育教學以及管理學校中要做依法而行。學校中的每一位園丁都要做到依法而行,依規而行,起到表率作用,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也要做到言傳身教,積極維護法律法規,依法而為。

  2.3 加強法制課堂教學

  加強法制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法律素養的關鍵,也是培養學生法律素養的主要方式。當前社會在不斷的進行改革,隨之而來的是對學生法律素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學校在法制教育的教學活動中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豐富法制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法制學習的興趣,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法律素養。例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做到對教學內容中所含有的法律法規,法制觀念融會貫通,在法制教學中了解其重點并進行相關教學,以憲法和法理為主切點,并對其他相關法律靈活講解,讓學生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不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養。

  2.4 構建有效實踐環節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提高學生法律素養的方法和路徑中,最為主要的還是實踐活動,這樣才能方便學生擁有法律能力。開展法律實踐活動要抓以下幾點:(1)學校要建立長期有效的規范保障機制。(2)建設自己的實踐基地和實訓場所。(3)制定切實可行的競爭獎勵機制,提高學生參與法律實踐活動的積極性。(4)積極鼓勵學生在假期中到基層學習,開展實踐法律活動。

  3 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學生法律意識還需要加強,法律素養還需要提升。而學生法律素養的提升對貫徹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動我國法制進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所以,學?梢詮奶嵘伤刭|培養的重要性、改善校園法制環境、加強法制課堂教學以及構建有效實踐環節著手,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法律素養,強化學生法治安全意識。

  參考文獻:

  [1] 倪秀娟,鐘祥瑞.對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理性思考[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30(2):171-172.

  相關閱讀:法律本科畢業生要怎么發表論文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