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5-08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在傳授傳統中醫學理論的同時,加強對西方現代醫學新成就、新技術的學習,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順應中醫藥進入世界醫療主流體系的趨勢,以培養適應社會需要和醫藥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將傳統的中醫中藥知識
摘要: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在傳授傳統中醫學理論的同時,加強對西方現代醫學新成就、新技術的學習,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順應中醫藥進入世界醫療主流體系的趨勢,以培養適應社會需要和醫藥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將傳統的中醫中藥知識和方法與西醫西藥的知識和方法結合起來,在提高臨床療效的基礎上,闡明機理進而獲得新的醫學認識的一種途徑。中西醫結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政府長期實行的方針。中西醫結合是中、西醫學的交叉領域,也是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一項工作方針。中西醫結合發軔于臨床實踐,以后逐漸演進為有明確發展目標和獨特方法論的學術體系。
關鍵詞:中西醫,臨床醫學教育,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
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中說到:包括在診斷上的病證結合,在治療時的綜合協調,在理論上的相互為用。病證結合就是運用西醫診斷方法確定病名,同時進行中醫辨證,作出分型和分期。這樣就從兩種不同的醫學角度審視疾病,既重視病因和局部病理改變,又通盤考慮疾病過程中的整體反應及動態變化,并以此指導治療。綜合協調是指在治療的不同環節按中西醫各自的理論優選各自的療法,不是簡單的中藥加西藥,而是有機配合、互相補充,這樣往往能獲得更高的療效。理論上相互為用是根據不同需要,或側重以中醫理論指導治療,或側重以西醫理論指導治療,或按中西醫結合后形成的新理論指導治療。
《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于2002年12月創刊是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和天津市長征醫院主辦的皮膚性病學科中醫及中西醫結合專業的學刊!吨袊形麽t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主要報道皮膚性病學在中醫、中西醫結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療進展。同時報道現代醫學在皮膚性病學科的新進展,新技術。
1臨床實踐與醫學理論相結合
促使學生做好相關內容的預習。這種模式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處在臨床醫生的位置上,有利于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臨床病例討論,并注意結合執業醫師考試內容。通過學生預先準備,再以學生為主體開展討論,最后教師針對病例特點及學生在討論時出現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 以加強學生對臨床病例的認識。這種轉換是學生由被動性學習向主動性學習轉變,從機械性學習向思考性學習轉變,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通過“臨床路徑”提升學生綜合能力“臨床路徑”是臨床治療的綜合模式,是針對某一疾病建立的一套標準化治療模式與治療程序,以循證醫學證據和指南為指導來促進治療組織和疾病管理的方法,其目的是規范醫療行為,提高醫療質量并縮短療程、降低成本[2]。在臨床實踐教學中,學生應熟悉和掌握其中的主要內容,了解患者入院后應采取的主要診療活動,重點醫囑(包括長期醫囑、臨時醫囑)、主要護理工作及病程記錄等。使學生主動建立臨床動態思維,對學生醫學實踐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加強實踐基地建設保障臨床教學質量甘肅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甘肅省中醫院)、甘肅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均為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共有1500張床位,病源豐富,可以滿足本專業臨床見習與實習的需求,為培養應用型高層次中西醫臨床人才提供了臨床實踐的基本保障。目前本專業還與甘肅省人民醫院、天水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等建立了廣泛的聯系,成為我院的臨床教學培訓基地,為本專業的臨床實踐教學提供了有效支撐。使學生快速地把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結合起來, 有利于提高臨床教學質量和對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
2臨床實踐教學與臨床思維培養相結合
在臨床實踐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的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病例,收集全部臨床資料。通過臨床實踐的啟發、引導,逐步建立用一種疾病解釋多種臨床表現的一元化疾病原則;用最新的發病率和疾病譜觀點選擇疾病;先器質性疾病,后功能性疾病;優先考慮可治性疾病,再考慮不可治疾病等臨床診斷原則[3]。不斷提高臨床思維水平和運用臨床思維的能力。臨床實踐與科研訓練相結合在臨床實踐過程中積極鼓勵學生開展科研實踐活動,以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為目標,讓學生經歷選題、文獻檢索、課題設計、如何進行課題科學性、先進性和可行性分析、課題具體實施和總結等具體科研步驟。臨床實踐與科研訓練相結合是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有效途徑。醫學生科研能力的發展也是一個積累、逐步提高的過程,因此,提倡醫學生早期接觸科研活動,逐步加強科研實踐能力[4]。
3滲透人文社會科學思想
在學生進入臨床前夕,邀請知名醫學專家相繼開展“如何做一名合格實習醫生”的教育活動,讓學生了解自身的責任和義務;通過開展醫、患溝通模擬,讓學生進行“醫”、“患”角色的扮演,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引導學生樹立“以人為本”的人文宗旨。通過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培養本專業學生的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塑造完善的人格和健全的個性,通過人文素養的內化過程,學會從一個更富有人性意義的層面上來理解醫學的意義,學會承擔自己的人生責任和社會責任[5]。加強臨床技能考核進一步提高臨床教學質量自2010年起,在畢業論文答辯的基礎上,對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增加臨床技能考核,參照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考核方式,對2010~2011屆434名畢業生臨床技能考核。 2011屆總評成績高于2010屆,2011屆普通本科生平均成績較2010屆提高了1.44分,2011屆專升本平均成績較2010屆提高了2.04 分,同屆畢業生專升本學生考核成績高于普通本科生。雖然該考核方式仍有諸多不足之處,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進一步完善和加強。但加強臨床技能考核, 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也增加了學習的動力,一定程度上達到了以考促學,提高臨床教學質量的目的。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