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護理師論文論述當前心肌梗護理的重要措施及預防制度

發布時間:2015-03-25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臨床上多有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類藥物不能完全緩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進行性心電圖變化,可并發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晌<吧。本病在歐美最常見,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臨床上多有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類藥物不能完全緩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進行性心電圖變化,可并發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晌<吧1静≡跉W美最常見,美國每年約有150萬人發生心肌梗死。中國近年來呈明顯上升趨勢,每年新發至少50萬,現患至少200萬。本文選自:《外科研究與新技術》本刊為大16開,80頁,季刊,已被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收錄,內容涉及外科學領域,包括普外科、骨科、神經外科、心胸血管外科、泌尿外科、婦產科、眼科、耳鼻喉科、麻醉科、創傷、燒傷、整形外科、器官移植、介入治療、重癥監護等。關注并報道國內外最前沿的外科領域的發展熱點、新技術、新動態、新的科研成果,為外科學界的理論創新、研究深化、交流借鑒提供舞臺,是一線外科醫教研人員打造互動的窗口和廣大的醫學科技工作者活躍學術思想,發表學術論文和科技成果轉化的平臺,增進國內外醫學界學術交流,是服務于廣大的醫教研工作者和醫學院校的師生、留學生等的學術類期刊。期刊欄目設置多樣,設有人物介紹、述評、專家論壇、臨床和基礎研究、綜述、經驗交流、個案、衛生教育與管理、醫療事件分析和新技術動態等,同時設有英文欄目。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護理措施,臨床醫學

  病因患者多發生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基礎上,由于某些誘因致使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塊表面聚集,形成血塊(血栓),突然阻塞冠狀動脈管腔,導致心肌缺血壞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劇烈增加或冠狀動脈痙攣也可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常見的誘因如下:

  1.過勞

  過重的體力勞動,尤其是負重登樓,過度體育活動,連續緊張勞累等,都可使心臟負擔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狀動脈已發生硬化、狹窄,不能充分擴張而造成心肌缺血。劇烈體力負荷也可誘發斑塊破裂,導致急性心肌梗死。

  2.激動

  由于激動、緊張、憤怒等激烈的情緒變化誘發。

  3.暴飲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發生于暴飲暴食之后。進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后,血脂濃度突然升高,導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狀動脈狹窄的基礎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4.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節是急性心肌梗死發病較高的原因之一。

  5.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當中十分常見。臨床上,因便秘時用力屏氣而導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見。必須引起老年人足夠的重視,要保持大便通暢。

  6.吸煙、大量飲酒

  吸煙和大量飲酒可通過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1臨床資料

  18例患者中,男12例,女6例;年齡45-80歲,平均年齡58歲。其中因出血、管壁內血栓形成致病8例,休克、脫水或嚴重心律失常使排血量驟降致病6例,過度勞累致病4例。

  2護理體會

  2.1心理護理: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懼和焦慮,所以我們要為病人提供安靜安全、清潔、舒適的護理環境。病房空氣新鮮,空間設置和諧,物品擺放整齊、協調,使患者心情舒暢,精神寬松;對個人隱私感的患者要注意遮蔽,以減少環境對患者的惡性刺激;鼓勵患者調整心態,樹立信心,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觀;醫護人員要舉止大方,言語得體,待病人滿腔熱忱,象親人一樣,使其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從而能夠積極主動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護理;杜絕在患者面前傳達有關家庭、、工作等方面的問題,以免對患者產生不良刺激,加重病情。

  2.2吸氧護理:注意吸氧時間、流量。急性期應給予高流量持續吸氧,流量4-6L/min,持續1-2天,病情平穩后流量可減至每分鐘2-4L/min低流量持續供氧,每天更換鼻導管,濕化瓶水,保持吸氧用物的清潔與管道的通暢。

  2.3適當臥床休息:發病后第一周內應絕對臥床休息。謝絕探訪人員,保持安靜舒適的環境;颊叩氖嵯、進食、翻身、大小便等一切日;顒佑勺o理人員協助進行,以減少患者的體力消耗和心臟負荷。護理操作和治療要求做到有計劃、有準備,避免影響患者休息。第二周可做床上活動,如洗漱、吃飯等。第三周如病情穩定可離床站立,二便自理,室內行走,可循序漸進增加活動,活動時間不超過30min.對有并發癥患者,臥床時間應適當延長。

  2.4飲食和大便護理:應囑患者少吃多餐,進食不宜過飽,給予易消化低鹽、低脂、少產氣的食物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病情穩定后改為半流質。忌煙酒。

  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可用通便藥物甚至灌腸,防止大便過程中誘發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另外,預防便秘的發生,向患者宣傳便秘和用力排便的危害性,消除其緊張和恐懼心理,對不習慣床上排便的患者要耐心指教,訓練其在床上排便。

  2.5疼痛的護理:患者多發病突然,并伴有疼痛、壓榨感,因此護士要認真觀察疼痛的性質、持續時間。因劇烈疼痛、煩燥不安可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心臟負荷,誘發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休克,所以疼痛時要盡快止痛,可給予杜冷丁或嗎啡止痛。同時密切觀察呼吸、面色的變化,以防止藥物對呼吸循環的抑制。有效的止痛鎮靜措施不可忽視。

  2.6密切監護及早發現并發癥

  2.6.1血壓檢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嚴重并發癥隨時可發生,以心源性休克為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及時發現是爭取搶救時間的關鍵。護士應每15~30min測血壓、脈搏1次,如血壓下降,患者出現面色蒼白、口唇紫紺、四肢厥冷、煩躁不安、出冷汗等癥狀時,即可判斷患者處于休克狀態,積極抗休克。

  2.6.2心電監測急性及肌梗死患者并發心律失常,發生于24h之內,以室性心律失常最為多見。入住CCU病房3~5天,連續心電監測可及時發現,可能作為心室顫動先兆的任何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動過速或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嚴重的竇性心動過緩,房室心律失常,及時予以糾正。CCU護士應正確識別各種心律失常圖形,確保連續的心電監護質量,有效地控制惡性心律失常的發生。

  2.7康復期護理:康復期的病人,他們的顧慮是擔心心肌梗塞復發,擔心出院后再發病時得不到醫護人員的及時治療和照顧。我們要加強衛生宣教,讓患者及家屬了解該病的發病機理、治療以及誘發因素及自我救護等有關知識,改變其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并介紹成功的病例讓患者意識到心肌梗塞是可以預防的。讓他們始終處于醫護人員的關懷之下,增進病人的自我照顧能力和信心。鼓勵病人樹立樂觀向上的思想,安心休養,避免誘發心絞痛因素,減少病人情緒激動,保持精神愉快,就可以減少再發。在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的同時,還要做好家屬的疏導工作,使病人和家屬之間建立起一種新的有利于疾病康復的心理環境。

  此外,還應鼓勵患者早期離床活動。心肌梗塞病人應解除思想顧慮,不宜長期臥床休息。長期臥床休息不但會減弱心肌的收縮力,還會引起激發性血栓的危險。護理中應根據病情給予積極的支持與指導,使病人有合理的運動量,切勿操之過急。

  2.8出院指導:  囑病人注意休息,避免勞累感冒及情緒不穩定,少吃多餐,避免飽食、便秘。禁忌煙酒,適當增加活動量,以不引起勞累為適宜,定期到門診復查心電圖。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