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1-04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優質護理管理能明顯提升新生兒生存質量,降低新生兒發病率,這對保證新生兒正常發育有積極意義。有臨床分析結果顯示,護理服務質量的優良與否,將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治療效果,而新生兒作為一類較為脆弱的群體,其護理服務的優質與否更顯得
摘要:優質護理管理能明顯提升新生兒生存質量,降低新生兒發病率,這對保證新生兒正常發育有積極意義。有臨床分析結果顯示,護理服務質量的優良與否,將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治療效果,而新生兒作為一類較為脆弱的群體,其護理服務的優質與否更顯得重要,另外護理服務作為醫院實施醫療保健等各方面服務的重要部分,其質量的好壞也是反映醫院綜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所以本次研究對觀察組新生兒實行優質護理管理,以提高護理質量。
關鍵詞:護理,護理管理,護理措施
對照組新生兒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新生兒實施優質護理管理干預,主要內容如下:(1)協助母親角色轉換;新生兒的娩出意味著產婦人生角色的正式轉換,而對于初為人母的產婦,由于缺乏經驗及對角色轉變的不適應,常會伴隨擔憂、恐懼、焦慮、慌張等負面情緒的滋生,因此護士應提前做好產婦的心理干預,多與產婦溝通交流,耐心詳細回答孕婦存在的各種疑問,指導和示范孕婦正確的喂奶方法,同時告知產婦關于新生兒的實際情況,如體質重、出生時間、哭聲、檢查結果等;另外,護士應注意保持休息室內溫度和濕度,做好產后并發癥的護理工作。(2)新生兒的護理,新生兒娩出后,應輕輕拍打其臀部,使其哭鬧,增加其肺活動量,及時做好基本生命體征的檢查,上述接觸性護理均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流程,避免感染新生兒皮膚;同時,觀察和記錄新生兒大小便色澤及量,飲食上盡量保持多餐少食,鼓勵母乳喂養,有效頻繁的母乳喂養能加快乳汁的攝入,能加快患兒腸道正常菌群的建立;觀察新生兒臍帶情況,查看是否存在異味、滲血等情況,并及時更換臍帶夾;沐浴護理時,可采取實用醫用消毒酒精擦拭臍帶部位,并觀察臍帶周邊皮膚顏色;另外,做好高膽紅素血癥的預防,做好早期膽紅素監測,可采取光照療法進行干預。(3)舒適護理,舒適的體位有助于新生神經行為的發育,因此護士在安置新生兒時,注意使用較軟的床單,母乳喂養時可使用較軟的毛巾包裹,包裹時應注意方法,使新生兒雙手能觸及自身面部;母乳喂養時,護士應指導和示范正確的喂奶姿勢,確保喂奶舒適;另外,對于早產兒,在給予母乳喂養的基礎上,同時可搭配少量配方奶粉,這對促進新生兒發育成長有著積極的意義。
觀察組34例新生兒在護理服務中,僅有2例發生新生兒疾病,其中皮膚感染1例,高膽紅素血癥1例;發生率為5.88%;對照組中發生新生兒疾病的患兒有8例,其中皮膚感染3例,高膽紅素血癥4例,紅疹1例,發生率為23.53%;另外,觀察組新生兒家屬護理滿意度調查顯示,有33對家屬表示滿意,滿意率為97.06%;而對照組中,表示滿意的家屬共有24對,滿意率為70.59%;2組間上述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具體從母親和新生兒兩方面進行,幫助產婦盡快適應角色的轉換,密切觀察新生兒的各項體征變化情況,針對可能出現的各類新生兒疾病,做好防御工作,從各個細節方面來提高母嬰的舒適度,以更好地促進新生兒的生長發育。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在接受優質護理管理的干預下,其新生兒疾病發病率較對照組明顯要低,僅2例發生皮膚感染和高膽紅素血癥,對照組的新生兒疾病發生率達到23.53%。且觀察組家屬護理滿意度也較對照組高,觀察組達到97.06%,對照組僅70.5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在新生兒護理服務中應用優質護理管理,能明顯提升新生兒及其家屬的舒適感,這對提升護理質量、降低新生兒發病率有積極意義。
觀察和記錄2組新生兒在護理服務期間發生各類新生兒病癥的情況,同時由產科護士長制定新生兒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調查表,調查對兩種不同護理服務的滿意情況,1.4統計學方法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