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醫師論文發表論述當下衛生醫療系統的探討

發布時間:2015-01-04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本次調查覆蓋北京市16個區縣69家醫療衛生機構,其中衛生行政機構7個、疾病控制機構7個、衛生監督機構7個、醫療機構48個。調查對象5568人,收回有效問卷5527份,有效率99.3%。調查對象中男性1922人(占34.8%),女性3605人(占65.2%);年齡19~60歲[(37.69.

  摘要:本次調查覆蓋北京市16個區縣69家醫療衛生機構,其中衛生行政機構7個、疾病控制機構7個、衛生監督機構7個、醫療機構48個。調查對象5568人,收回有效問卷5527份,有效率99.3%。調查對象中男性1922人(占34.8%),女性3605人(占65.2%);年齡19~60歲[(37.6±9.9)歲];學歷以本科為主,占41.4%;衛生行政機構444人,疾病控制機構1085人,衛生監督機構552人,醫療機構3446人,分別占8.0.%、19.6%、10.0%和62.3%;工作崗位以專業技術為主,占72.2%。

  關鍵詞:吸煙,衛生系統,醫療

  調查對象中現在吸煙者708人,現在吸煙率為12.8%,其中男性36.3%,女性0.3%,性別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457.814,P<0.001),F在吸煙率和男性現在吸煙率在年齡組、教育程度、工作單位地域、工作崗位、機構類別和單位室內禁煙規定執行情況間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女性現在吸煙率在各特征間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F在吸煙者中608人為每日吸煙者,占85.9%。每日吸煙量平均(13.1±9.0)支,男性(13.1±9.0)支,女性(9.7±7.8)支。

  衛生行政機構、疾病控制機構和衛生監督機構按照市、區兩級進行抽樣,3家市級機構采用系統抽樣法抽取30%的在職職工,區級按照系統抽樣法各抽取6家機構,其全體在職職工為調查對象;將全市一、二、三級醫療機構按照級別分層后,用系統抽樣法按10%的比例抽取三級醫院5家、二級醫院9家和一級醫院34家,將抽中醫院所有在職職工姓名按照科室排序后用系統抽樣法抽取20%的人員作為調查對象。

  采用調查員面視下的自填式問卷調查法。問卷內容包括個人基本信息(性別、年齡等)、個人吸煙情況、單位無煙環境創建情況等。

  現在吸煙者:調查時在吸煙的成人,F在吸煙率:現在吸煙者在成人人群中的百分比。吸煙及被動吸煙危害知識:包括吸煙與骨質疏松、肺癌、冠心病、男性性功能障礙、肺結核、急性牙齦壞死或潰爛、肺氣腫和腦卒中相關;被動吸煙與成人肺癌、兒童肺部疾病、成人心臟疾病和嬰兒猝死綜合征相關。每正確回答吸煙或被動吸煙與1種疾病的關系,即得1分,共12分。煙草誤區:包括低焦油的煙對身體的危害小、過濾嘴可以降低吸煙的危害、煙中的尼古丁是引起大多數癌癥的化學物質、外國煙的危害比國產煙的危害小和被動吸煙對健康的危害很小等錯誤觀點,以及對吸煙成癮是一種慢性疾病的正確認識。每正確判定1個誤區,即得1分,共6分。單位室內禁煙規定執行情況:用過去30d是否看到有人在單位室內吸煙為評判標準,若看到有人吸煙則認為執行較差,若未看到則認為執行較好。

  調查方案及調查問卷借鑒2007年和2008年中央補助地方煙草控制項目以及2010年全球成人煙草調查—中國部分,并經專家組論證。全市統一培訓調查員和督導員,并對調查現場及問卷采取區縣和市兩級質量控制。問卷采用雙機錄入核查形式。

  采取Epidata3.02建立數據庫并錄入,SPSS17.0進行統計學分析。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自變量及賦值。

  因女性吸煙率極低,僅對男性現在吸煙情況進行多因素分析。以男性現在吸煙為1,現在不吸煙為0。以單因素分析有意義的各因素、吸煙及被動吸煙危害知識得分和對煙草誤區的認識得分為自變量進行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賦值,變量的篩選采用逐步法。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教育程度、單位室內禁煙規定執行情況、吸煙及被動吸煙危害知識、對煙草誤區的認識與男性現在吸煙有關。男性現在吸煙的可能性隨年齡增長而增加(OR=1.031,95%CI為1.020~1.042);高中/中專及以下教育程度者男性現在吸煙率最高,且男性現在吸煙率隨教育程度升高有下降的趨勢;室內禁煙規定執行好的單位男性職工現在吸煙率下降(OR=1.598,95%CI為1.285~1.987);吸煙及被動吸煙危害知識和對煙草誤區的認識程度越高,男性成為現在吸煙者的可能性越小。

  本次監測結果顯示,北京市醫療衛生系統職工現在吸煙率為12.8%,其中男性36.3%,女性0.3%。明顯低于《2010全球成人煙草調查———中國報告》中的中國15歲及以上人群現在吸煙率28.1%(男性52.9%,女性2.4%),以及2011年北京市18~79歲常住居民的吸煙率29.4%(男性54.9%、女性3.0%)。醫生除了提供健康問題方面最可靠的建議和信息來源外,還是其他社會成員的榜樣。北京市醫療衛生系統職工相對于全人群較低的現在吸煙率正是醫療衛生系統控煙先行的具體體現。本次調查的一、二、三級醫療機構職工現在吸煙率(8.6%、10.1%和9.5%)均低于石建輝等報道的2006年北京市醫務人員現在吸煙率14.9%;疾病控制機構職工現在吸煙率(16.2%)也低于劉秀榮等報道的2008年北京市疾控系統工作人員21.6%的吸煙率,還低于姜垣等報道的2008年全國醫生現在吸煙率20.4%,說明北京市醫療衛生系統職工現在吸煙率有所下降。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北京市醫療衛生系統職工現在吸煙率性別間差異與全人群是一致的,均是男性高于女性。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年齡、教育程度、單位室內禁煙規定執行情況、吸煙及被動吸煙危害知識、對煙草誤區的認識等因素對醫療衛生系統男性職工現在吸煙率有影響。其中,男性現在吸煙的可能性隨年齡增長而增加,隨教育程度升高有下降趨勢,隨對吸煙及被動吸煙危害認知水平的提高而降低,隨對煙草誤區認識的加深而降低,因單位室內禁煙規定執行嚴格而下降。王志勇等報道南京市男性醫務人員吸煙行為與高年齡、未婚及后勤崗位有關;姜垣等報道,隨著受教育水平增高,男性現在吸煙率下降,醫院禁煙制度是影響醫生吸煙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結果與上兩位作者的結論一致。因此,可以將下一步干預重點確定為進一步嚴格執行醫療衛生機構室內全面禁煙規定、加強吸煙及被動吸煙危害知識和煙草誤區的健康教育,逐步降低醫療衛生系統職工現在吸煙率,為全社會控煙樹立正面典范。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