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1-23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 要: 目的 了解浦東新區婦幼保健服務情況,為制定區域衛生規劃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多階段分層整群隨機抽樣,抽取 10 個鄉鎮 ( 街道) 、20 個村 ( 居委會) ,在每個樣本村 ( 居委會) 中隨機抽取 60 戶,共抽取 1 200 戶,通過入戶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調查。結果 在調查
摘 要: 目的 了解浦東新區婦幼保健服務情況,為制定區域衛生規劃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多階段分層整群隨機抽樣,抽取 10 個鄉鎮 ( 街道) 、20 個村 ( 居委會) ,在每個樣本村 ( 居委會) 中隨機抽取 60 戶,共抽取 1 200 戶,通過入戶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調查。結果 在調查前 1 年內做過婦科、宮頸涂片、乳腺檢查的女性分別占 64. 38% 、50. 90% 、59. 81% ; 產婦平均產檢次數為 12 次,5 次及以上產前檢查率為 98. 91% ,產前篩查比例為 91. 30% ; 6 歲以下兒童 6 個月內純母乳喂養率為 43. 80% ,有 42. 86% 的兒童在 6 個月大時開始有規律的添加輔食,平均健康體檢 2. 4 次,貧血兒童占比為 11. 30% 。結論 浦東新區 15 ~ 64 歲女性在調查前 1 年內做過婦科檢查的比例、5 次及以上產前檢查率、6 個月內兒童純母乳喂養率均顯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兒童平均健康體檢次數略小于第五次衛生服務調查的平均體檢次數 2. 53 次,被調查兒童貧血發生率為 11. 30% ,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關鍵詞: 婦幼; 健康檢查; 衛生保健; 調查; 浦東新區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對于健康及疾病預防的重視和關注,人們治療和預防疾病的觀念逐漸重視起來,同時對保健的關注度也逐漸增加[1]。婦科檢查是發現婦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婦女生殖健康的關鍵[2]。孕前和孕期保健是降低孕產婦死亡和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重要環節[3]。嬰兒出生后 6 個月內進行純母乳喂養不僅能為他們當時的健康帶來極大的益處,而且會對其整個生命周期帶來積極的影響[4]。兒童保健檢查是了解兒童生長發育狀況及疾病發生狀況的重要方式[5]。為了解浦東新區婦幼衛生保健服務情況,按照全國第六次衛生服務調查的整體方案開展入戶調查,為政府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 1 研究對象 根據全國第六次衛生服務調查方案的要求以及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部署,于 2018 年9 月開展浦東新區第六次衛生服務調查工作,本次調查為抽樣調查,調查對象為被抽中住戶所有常住人口。調查以家庭健康詢問調查為主,問卷主要由家庭一般情況、家庭成員個人情況、調查前兩周傷病情況、調查前一年內住院情況、6 歲以下兒童及 15 ~64 歲女性等調查表組成。
1. 2 方法
1. 2. 1 調查范圍和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多階段分層整群隨機抽樣,抽取浦東新區 10 個鄉鎮 ( 街道) 、 20 個村 ( 居委會) ,在每個樣本村 ( 居委會) 中隨機抽取 60 戶,共抽取 1 200 戶。家庭健康詢問調查采用入戶詢問的方式收集數據,由經過培訓合格的調查員按調查表的項目對調查戶所有成員逐個進行詢問。
1. 2. 2 質量控制 為保證浦東新區第六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工作的順利開展和調查質量,必須在調查工作的各方面實行嚴格的質量控制。
1. 2. 2. 1 住戶樣本抽取 住戶樣本量的抽取必須嚴格按照 《第六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指導手冊》的抽樣方法進行,認真填寫樣本住戶抽樣操作表,不得隨意替換樣本住戶。為確保本次抽樣的科學性及代表性,備用住戶樣本原則上不超過 10 戶。
1. 2. 2. 2 調查員選擇和培訓 要選擇具有一定專業知識,具有高度責任心,工作認真、細致,有一定社會交往能力的人員擔任調查員。每個調查員必須參加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組織的統一培訓,考核合格方能參與正式調查。
1. 2. 2. 3 現場調查 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調查員在入戶調查過程中,必須對填寫內容進行全面檢查,如有疑問應重新詢問核實,如有錯誤要及時改正,有遺漏項目要及時補填; 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調查指導員必須對每戶的調查表進行逐項審核,檢查調查表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發現錯漏項時,要求調查員重新詢問并補充更正,核 查 無 誤 后,才 能 簽 字驗收。
1. 2. 2. 4 復核抽查 浦東新區衛生健康委員會調查指導員、質控人員要全面監控調查質量,調查完成后進行復查考核,要求在已完成戶數中隨機抽取 5% ,進行復核,復核符合率需達到 95% 以上。
1. 3 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 Csv 文件導出,采用 SAS 9. 4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相關知識推薦:衛生保健方向論文投稿期刊
2 結果
2. 1 女性健康檢查情況 15 ~ 64 歲女性婦科健康檢查情況見表 1。
本次共調查 15 ~ 64 歲女性 831 人,其中在調查前 12 個月內做過婦科檢查的女性占 64. 38% ,做過宮頸 涂 片 檢 查 的 占 50. 90% ,做過乳腺檢查的占 59. 81% 。
2. 2 婦女孕產期保健情況 本次調查中,接受過一次及以上產前檢查的產婦平均產檢次數為 12 次。有 85. 87% 的產婦接受了 10 次及以上的產檢。本次調查中,懷最后一個孩子期間,為排除孩子畸形和出生缺陷做過產前篩查、產前診斷 [包括血清學篩查、B 超篩查、羊水穿刺或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 ( NIPT) ”]的被調查婦女總數為 92 人,其中做過產前篩查的婦女占總數的 91. 30% ( 84 /92) ,沒有做過產前篩查的婦女占 6. 52% ( 6 /92) ,還有不清楚是否做過產前篩檢的占 2. 17% ( 2 /92) 。
2. 3 兒童喂養情況 調查地區 6 歲以下兒童經過母乳喂養的占 91. 30% ,第一次吃母乳時間在 3 個月內的兒童占 71. 43% ,母乳喂養到 6 個月以上的兒童占 75. 51% 。參與調查的兒童中,有 25. 71% 的兒童從一開始就不是純母乳喂養,被調查的兒童中 6 個月內純母乳喂養率為 43. 80% 。有 42. 86% 的兒童在 6 個月大時開始有規律的添加輔食。
2. 4 兒童健康體檢情況 本次調查一年內參加了健康體檢的兒童占 82. 62% ,平均健康體檢 2. 4 次,未體檢的兒童占 17. 39% 。參加體檢的兒童中,進行了牙齒檢查的占 77. 89% ( 74 /95) ,進行了視力檢查的比例為 70. 53% ( 67 /95) ,進行了貧血檢查的比例為 88. 42% ( 84 /95) 。被調查兒童中,貧血兒童的占比為 11. 30% 。本次調查中 5 歲以下兒童計劃免疫建卡率為 100. 00% 。所有兒童均有預防接種證。
3 討論
有研究[6]數據表明,我國女性中有 45% 以上患有不同程度的婦科感染疾病。婦科檢查是保障婦女生殖健康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婦科檢查對于發現乳腺癌、宮頸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定期開展婦科檢查可以顯著降低生殖系統腫瘤、癌前病變的發生,有助于延長婦女預期壽命和降低疾病負擔[2]。定期進行婦女常見病篩查,能夠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宮頸癌和乳腺癌,進而在疾病早期進行干預,降低其發病率及死亡率,并且起到防止其他婦女常見病如宮頸疾病、乳腺疾病、生殖道感染等疾病的作用,提高婦女的健康水平[7]。第五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數據顯示,婦女婦科健康檢查率為 38. 2% ( 城市地區 40. 60% ) 、宮頸 涂 片 檢 查 率 為 24. 3% ( 城 市 地 區 26. 7% ) , 乳 腺 檢 查 率 為 26. 5% ( 城 市 地 區 30. 4% ) 。研究顯示,浦東新區 15 ~ 64 歲女性在調查前 12 個月內做過婦科檢查的占 64. 38% ,做過宮頸涂片檢查的占 50. 90% ,做過乳腺檢查的占 59. 81% , 均顯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也高于全國城市地區的平均水平。
新生兒出生缺陷是導致幼兒殘障以及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全球每年約有 800 萬缺陷病癥新生兒出生,約 400 萬的新生兒死于出生缺陷[8]。目前國內圍生兒出生就發生缺陷的概率為 110 /萬,是引發圍生兒死亡的關鍵因素[9]。在當前社會產前保健檢查方法已經成為臨床上比較常見的預防疾病手段之一。有效的產前保健檢查能夠及時發現胎兒發育的異常情況,給予及時的治療和干預措施[1]。第五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數據顯示,全國孕產婦 5 次及以上產前檢查率為 69. 1% ( 城市地區 77. 4% ) ,浦東新區 15 ~ 64 歲女性 5 次及以上產前檢查率為 98. 91% ,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有效保障了孕產婦的健康水平,確保了母嬰安全,預防和減少出生缺陷,有效降低了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2018 年浦東新區孕產婦死亡率為 0,嬰兒死亡率為 0 [10],同期上海市孕產婦死亡率為 1. 15 /10 萬,嬰兒死亡率為 3. 52‰[11]。
母乳是 6 個月以內嬰兒最適宜的天然食物。母乳喂養特別是純母乳喂養不僅有利于嬰幼兒生長發育和智力發育,而且在增強免疫力、預防營養性疾病 0 及幫助子宮恢復、減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發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13 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結 果 顯 示,我 國 6 個月內嬰兒純母乳喂養 率 為 20. 8%[12]。本次調查地區,6 個月內兒童母乳喂養率為 43. 80% ,遠 高 于 我 國 平 均 水 平。2003 年, WHO 明確提出嬰兒在最初的 6 個月應以純母乳喂養,應繼續母乳喂養至 2 年或更長的時間,并在 6 月齡及時添加輔食[13]。嬰兒的生長發育會受到喂養方式的影響,以母乳的方式進行喂養,嬰兒的生長發育更健康[14]。
兒童的健康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依托[15]。定期對兒童開展健康檢查是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之一,旨在早期發現異常和疾病,及時進行干預。對群體兒童健康狀況的監測不僅可反映其長期營養狀況和該地區的生活條件,也可反映該群體兒童常見病的類型及其影響因素,進而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16]。本次調查一年內參加了健康體檢的兒童占 82. 62% ,平均健康體檢 2. 4 次,略小于第五次衛生服務調查的兒童平均體檢次數 2. 53 次,其中進行了牙齒檢查的占 77. 89% ,進行了視力檢查的比例為 70. 53% ,進行了貧血檢查的比例為 88. 42% 。
兒童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發生將影響兒童生長發育過程。積極防治兒童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是兒童的重點內容[5]。0 ~ 6 歲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也是貧血的高發年齡段[17]。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全球< 6 歲兒童的貧血發生率高達 47. 4% ,而 中 國 為 3. 76% ~ 45. 9% 。在本次被調查兒童中,貧血發生率為 11. 30% ,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兒童接受定期保健檢查可預防兒童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發生[5]。一般缺鐵高危兒童青少年建議每年進行一次血紅蛋白檢查,對青春期青少年,尤其是女孩應該定期進行血紅蛋白的常規檢查[18]。——論文作者:王軍偉1 ,褚饒駿1 ,包燕怡1 ,張宜民1 ,潘云鶴2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