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9-07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 要〕目的 探討PDCA循環用于醫療器械清洗質量管理中對不良事件發生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醫院的432件醫療器械,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16件。對照組采用常規模式管理,觀察組采用PDCA循環模式管理,比較兩組缺損率、清洗質量合格率
〔摘 要〕目的 探討PDCA循環用于醫療器械清洗質量管理中對不良事件發生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醫院的432件醫療器械,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16件。對照組采用常規模式管理,觀察組采用PDCA循環模式管理,比較兩組缺損率、清洗質量合格率、包裝質量合格率、工作人員工作質量、不良事件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缺損率低于對照組,清洗質量合格率和包裝質量合格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工作人員的醫療器械管理、環境管理、清洗與消毒質量、包裝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PDCA循環用于醫療器械清洗質量管理中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減少不良事件發生率,并進一步提升醫療器械清洗合格率。
〔關鍵詞〕醫療器械;清洗質量;PDCA循環;不良事件
醫療器械的清洗質量直接影響手術的實施以及治療效果,因而進一步規范醫療器械管理能有效促進手術室管理質量的提升。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主要是清洗、消毒以及管理醫療器械,屬于有效保障醫療質量的關鍵部門[1]。近年來,伴隨著醫療以及護理水平的逐漸提升,人們對于醫療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有效開展醫院診療工作時,重復使用醫療器械的滅菌質量會對各科室工作的質量產生影響,同時還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污染源的控制造成一定影響[2]。PDCA循環模式屬于臨床上比較新式的管理方式,經過計劃、執行、檢查以及處理等有關階段并不斷重復,以此來促進管理質量的提升,并能有效提升醫療器械清洗質量[3]。本研究探討PDCA循環用于醫療器械清洗質量管理中對不良事件發生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的432件醫療器械,隨機分為兩組,各216件。對照組管腔類73件,軸節類51件,帶齒紋類69件,其他類23件。觀察組管腔類72件,軸節類50件,帶齒紋類69件,其他類25件。兩組均采用同一批工作人員進行管理。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模式管理:首先對醫療器械進行分類處理,然后對器械表面存留的污漬以及血漬進行徹底清洗,最后將其放置于清洗消毒機中完成清洗消毒。
相關知識推薦:醫療器械工程師如何發表論文呢
觀察組采用PDCA循環模式管理,具體如下。(1)計劃(P):建立完善的清洗質量檢查小組,小組成員對醫療器械的結構進行清晰拍攝,并將相關器械的圖片、清洗流程以及注意事項等制作成工作指引,同時對不規則醫療器械的清洗流程進行合理修正;及時發現管理期間可能出現的問題及不足,依據臨床上的有關準則,并聯系消毒供應中心管理工作的薄弱環節,盡快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控制管理計劃。(2)執行(D):進一步落實醫療器械清洗期間的各個環節,及時糾正其中出現的錯誤,通過提問以及實際操作等方法對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以及考核,其內容主要包括醫療器械的結構組成、拆卸以及清洗方式等,對于多次操作不合格的人員扣除部分績效獎金;此外,進一步加強對工作成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并提升其對相關風險知識的認知度。(3)檢查(C):對清洗后醫療器械的表面及關節、齒牙處應用目測加帶光源的放大鏡以及ATP生物熒光酶檢測法來有效檢查清洗質量,確保清洗質量符合行業內的相關規范,若存在不合格等情況盡快返回污染區做二次沖洗消毒。(4)處理(A):各個科室定期開展關于清洗質量反饋的分析會議,依據實際檢查狀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盡快制定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同時有效評價改進后的清洗流程效果,若存在不足之處,盡快對其進行全面分析找出原因,對相關操作流程進行優化。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缺損率、清洗質量合格率、包裝質量合格率:清洗滅菌合格標準,通過目測或帶光源的放大鏡詳細檢查干燥處理后的醫療器械,醫療器械表面及其關節、齒牙處保持光潔,不存在水垢、血漬以及污漬等殘留物質或銹斑,且功能完好,未有任何損毀;同時,通過ATP生物熒光酶檢測法全面檢查干燥處理后的醫療器械,測試結果≤45RLU[4]。(2)比較兩組工作人員工作質量:通過我院自制工作質量評價表評估,包括醫療器械管理、環境管理、清洗與消毒質量及包裝質量4項,每項總分均為100分,評分越高代表工作人員工作質量越高[5]。(3)比較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包括院內感染、故障及失靈、遺失等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缺損率、清洗質量合格率、包裝質量合格率
觀察組缺損率低于對照組,清洗質量合格率和包裝質量合格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工作人員工作質量
觀察組工作人員醫療器械管理、環境管理、清洗與消毒質量、包裝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不良事件發生率
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隨著現代醫療水平的進步,醫療器械清洗質量的管理模式及理念也在不斷發生變化[6-10]。以往臨床應用的傳統管理模式雖能在一定程度上對醫療器械進行消毒及滅菌處理,但是缺乏科學性,且無法在醫療器械清洗質量管理過程中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及弊端,導致醫療器械管理效果不理想,無法有效滿足臨床實際應用需求。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缺損率、不良事件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清洗質量合格率、包裝質量合格率及工作人員醫療器械管理、環境管理、清洗與消毒質量、包裝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提示PDCA循環用于醫療器械清洗質量管理中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減少不良事件發生率,并進一步提升醫療器械清洗合格率。分析其原因為,PDCA循環管理模式將計劃、執行、檢查、處理4個階段作為管理流程,通過制定合理可行的方案,明確護理人員的工作及職責,并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及有效的監督,然后通過持續性的分析總結,使自身工作的標準化及規范化得到進一步提升,進而降低護理差錯等不良事件發生的可能,促進工作質量的提升[11-15]。
綜上所述,PDCA循環用于醫療器械清洗質量管理中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減少不良事件發生率,并進一步提升醫療器械清洗合格率。——論文作者:王柱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