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5-18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目的探討烏魯木齊市空氣污染和醫院日門診量的關系,為空氣污染相關疾病的早期預警提供依據。方法收集2018年5家監測醫院的每日門診量及其分病種日門診量數據,并收集同期6個站點空氣污染物監測數據,比較空氣污染物濃度和醫院日門診量的關系。結果SO2、
[摘要]目的探討烏魯木齊市空氣污染和醫院日門診量的關系,為空氣污染相關疾病的早期預警提供依據。方法收集2018年5家監測醫院的每日門診量及其分病種日門診量數據,并收集同期6個站點空氣污染物監測數據,比較空氣污染物濃度和醫院日門診量的關系。結果SO2、NO2、CO、PM10、PM2.5、O3均對醫院總門診量有影響(rSO2=0.989,rNO2=0.999,rCO=0.774,rPM10=1.000,rPM2.5=1.003,rO3=0.997,P<0.05),其中PM10、PM2.5為危險因素。分病種分析結果表明,NO2、PM10、PM2.5為循環系統疾病日門診量的危險因素(rNO2=1.004,rPM10=1.000,rPM2.5=1.004,P<0.05),超額風險度分別為0.353%、0.032%、0.377%;PM10、PM2.5為呼吸系統疾病日門診量的危險因素(rPM10=1.000,rPM2.5=1.003,P<0.05),超額風險度分別為0.038%、0.286%。結論烏魯木齊空氣污染增加可能對呼吸系統疾病和循環系統疾病日門診量的增加有一定影響。
[關鍵詞]空氣污染,門診量,PM2.5
近年來,大氣環境形勢十分嚴峻,空氣污染呈現明顯的區域和季節特征,霧霾天氣日趨增加,影響范圍逐漸擴大,因此空氣污染成為熱點公共衛生問題之一[1-4]。已有研究指出,醫院日門診量用于研究空氣污染較死亡和住院數據更為敏感[5],因此本研究欲通過長期、連續的空氣污染(霧霾)特征污染物監測,掌握新疆烏魯木齊市大氣中PM2.5及其共存組分的污染特征、人群的暴露水平,探索空氣污染健康危害的評價模式,在健康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對空氣污染健康危害事件行預測、預警,提高對空氣污染相關疾病的早期預防和控制能力。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1.1.1監測點的選擇烏魯木齊設置2個監測點,分別位于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和米東區,監測點類型均為城市監測點。其中天山區監測點為輕污染區,設置3家醫院,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和解放北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級甲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同時設立兒童?漆t院為烏魯木齊市第一人民醫院;米東區監測點為重污染區,設置2家醫院,米東區中醫院(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和米東區卡子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級甲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1.1.2空氣污染資料空氣污染物監測數據來源于烏魯木齊市環保局市環境監測總站,包括大氣污染物SO2、NO2、CO、O3、粗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該城市共有6個國控(省控合一)環保監測站點,能收集6個站點數據;氣象監測數據來源于烏魯木齊市氣象局,包括平均氣壓、平均溫度、平均相對濕度、日平均風速、日照時數;數據收集時間均為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
1.1.3門診量資料分別在各監測點所在社區/鄉鎮衛生服務中心及綜合性醫院的計算機管理系統中調取門診資料,分別收集本院/中心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分病種日門診量及日門診總量,分設兒科的,兒科日門診量及日門診總量單獨統計;匯總量按人次計算,病種分類參照國際疾病分類(ICD-10)方法,主要包括:呼吸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皮膚和皮下組織疾病、眼和附器疾病及其他疾病(以上4類編碼范圍之外)。
1.2質量控制配備專門的數據管理人員,數據管理人員熟悉監測資料收集內容、質量控制及網絡上傳等相關工作程序。檢查資料要求的地區覆蓋是否全面,要求的項目是否齊全,數量是否完整,核查是否存在時間和地區上的缺失數據,統計缺失率。檢查上報資料是否準確。數據在上傳之前對數據進行審核,避免重報、多報及誤報。按照規定時間及時收集資料,整理、檢查、審核后及時上報。對上報后的數據進行修改時,必須填寫調查資料修改記錄表,保留修改記錄,說明修改內容,修改人簽字并且注明修改日期,以備數據溯源。
1.3統計方法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描述,使用t檢驗、方差分析進行組間比較;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Spearman秩相關分別分析大氣污染物、氣象因素與醫院日門診量之間的相關性,通過擬合單因素廣義相加模型控制時間滯后效應、周末效應及氣象學相關因素后單個污染物對日門診量的影響,通過多因素分析污染物和氣象因素的綜合作用對呼吸系統疾病日門診量的影響。P<0.05定義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醫院日門診量情況烏魯木齊市2018年日門診總量為2756766人次,內科和兒科日門診總量為1990737人次,除其他病種(不包括呼吸、循環、皮膚和皮下組織、眼和附器疾病)外,以循環系統疾病門診量最大,為551860人次,占27.70%。輕度污染區與重度污染區門診量分別為1603361人次、387376人次,重度污染區各病種日門診量構成中呼吸系統疾病高于循壞系統疾病。見表1。
2.2醫院日門診量與氣象學指標相關性在未控制空氣污染物時,日門診總量與平均氣壓、平均溫度、平均相對濕度、日平均風速、日照時數均無相關性,見表2?刂瓶諝馕廴疚锵嚓P指標后,日門診總量與平均相對濕度呈正相關(P<0.05);分病種日門診量與氣象學指標進行相關分析顯示:呼吸系統接診量與平均溫度呈負相關(P<0.05),與平均相對濕度、平均氣壓呈正相關(P<0.05);循環系統接診量與平均氣壓、平均相對濕度呈正相關(P<0.05),與平均溫度、日照時數呈負相關(P<0.05);其他系統疾病(除呼吸、循環系統之外)日門診量與平均溫度呈正相關(P<0.05,表3)。
2.3醫院日門診量與空氣污染物相關分析在未控制氣象學相關指標時,日門診接診量與PM10呈負相關(P<0.05,表4)?刂茪庀髮W相關指標后,日門診接診量與NO2呈正相關(P<0.05),與O3-8h呈負相關(P<0.05);分病種接診量與空氣污染指標進行相關性分析顯示:呼吸系統接診量與SO2呈負相關(P<0.05);循環系統接診量與SO2、O3、CO呈正相關(P<0.05);其他系統疾病(除呼吸、循環系統之外)接診量與NO2呈正相關(P<0.05,表5)。
2.4單污染物分析采用廣義相加模型控制時間滯后效應、周末效應及氣象學相關因素后,單污染物對醫院日門診量的影響如下:SO2、NO2、PM10、PM2.5、CO及O3對醫院總門診量有影響(P<0.01),其中PM10為危險因素,超額風險度為0.041%。分病種分析結果表明:SO2、PM10、PM2.5、CO及O3對循環系統疾病日門診量有影響(P<0.01),且PM10為危險因素,超額風險度為0.052%;SO2、NO2、PM10、PM2.5、CO及O3對呼吸系統疾病日門診量有影響(P<0.01),除PM10外均為保護因素,PM10超額風險度為0.064%,見表6。
相關知識推薦:比較好投的醫學類雜志有哪些
2.5多污染物分析采用廣義相加模型控制時間滯后效應、周末效應及氣象學相關因素后,多污染物綜合對門診接診量的影響如下:SO2、NO2、CO、PM10、PM2.5、O3均對醫院總門診量有影響(P<0.01),其中PM10、PM2.5為危險因素。分病種分析結果表明:SO2、NO2、CO、PM10、PM2.5、O3對循環系統疾病日門診量有影響(P<0.01),其中NO2、PM10、PM2.5為危險因素,超額風險度分別為0.353%、0.032%、0.377%;SO2、NO2、CO、PM2.5、PM10、O3對呼吸系統疾病日門診量有影響(P<0.01),PM10、PM2.5為危險因素,超額風險度分別為0.038%、0.286%,見表7。
3討論
隨著近年來經濟的高速發展,烏魯木齊已形成快速發展產業集群,工業產業對空氣污染的影響日趨顯現,影響烏魯木齊空氣污染的主要工業類型有煤炭、鋼鐵、水泥、火力發電等。本地區衛生部門通過長期、連續的監測,逐步開展空氣污染對人群健康風險評估,揭示空氣污染對人群健康影響,為采取有效干預措施、保護公眾健康提供科學依據。
本研究結果提示,烏魯木齊市醫院日門診量與空氣污染物有關,這也與其他的相關研究結果一致[6-8]。結果顯示:SO2、NO2、CO、PM10、PM2.5、O3均對醫院總門診量有影響(P<0.05),其中PM10、PM2.5為危險因素。分病種分析結果表明SO2、NO2、CO、PM10、PM2.5、O3對循環系統疾病日門診量有影響(P<0.05),其中NO2、PM10、PM2.5為危險因素;SO2、NO2、CO、PM2.5、PM10、O3對呼吸系統疾病日門診量有影響(P<0.05),PM10、PM2.5為危險因素。
分析原因,有研究顯示[9],顆粒物的直徑越小,越容易進入肺部,特別是PM2.5,不僅可以沉積于支氣管與肺泡內,刺激肺巨噬細胞釋放細胞白介素和腫瘤壞死因子,而且可以誘導炎癥反應,造成循環系統損傷[10]。WHO諸多國際機構評價大氣污染健康危害時,均選擇PM2.5作為代表性的大氣污染物,本次研究提示PM10也是其中重要指標之一,可能由于它表面積較大而易成為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的運載體或反應體,可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易通過呼吸道沉積在人體肺部,并進入血液,從而對人體的呼吸系統疾病造成影響[11]。呼吸系統疾病從感染到發病具有一定的潛伏期,導致發病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其次NO2對循環系統的急性作用,可能與NO2對微血管有損傷作用并且可以使NO2介導的交感神經興奮相關[12]。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生態學研究無法避免生態學謬誤,同時呼吸系統疾病容易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本研究沒有分析空氣污染物和氣象因素之間的聯合作用對呼吸系統疾病的影響。但是本研究發現PM2.5、PM10及NO2與循環系統疾病之間存在關聯,空氣污染增加可能對呼吸系統疾病和循環系統疾病日門診量的增加有一定影響,提示政府應加強環境治理,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天氣狀況下,提示群眾注意防護,盡量減少戶外活動,從而減少對健康的危害。——論文作者:潘凱1,黃佳1,2,林勤1,李小虎1,張玲1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