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2-08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乳腺癌是常見的腫瘤疾病之一,尤其對于女性的身體健康有嚴重危害。超聲成像新技術不斷發展,對乳腺癌的診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該文就超聲成像新技術在乳腺癌診斷中的現狀與應用進行分析并綜述。 關鍵詞:乳腺癌;超聲成像;診斷 乳腺癌是常見的腫瘤疾
摘要:乳腺癌是常見的腫瘤疾病之一,尤其對于女性的身體健康有嚴重危害。超聲成像新技術不斷發展,對乳腺癌的診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該文就超聲成像新技術在乳腺癌診斷中的現狀與應用進行分析并綜述。
關鍵詞:乳腺癌;超聲成像;診斷
乳腺癌是常見的腫瘤疾病之一,尤其對于女性的身體健康有嚴重危害。因此,早期診斷對乳腺癌的治療與患者的健康十分重要,F如今,超聲彈性成像、超聲造影、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超聲螢火蟲成像技術、復合成像與組織諧波成像、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術等超聲成像新技術不斷發展,對乳腺癌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F就超聲成像新技術在乳腺癌診斷中的現狀與應用進行綜述。
一、超聲彈性成像(UE)
彈性是在外力作用下物體發生變形,并且在去除外力后能夠恢復原來的形狀和大小的特性。彈性成像技術是通過運用一些參數從而反映組織間的硬度差異。現階段超聲彈性成像技術根據采集的彈性參數不同,可分為應變彈性成像(SE),聲輻射力脈沖成像(ARFI)和剪切波彈性成像(SWE)這三種類型。這三種不同類型的技術有不同的作用:應變彈性成像計算并顯示組織應變,聲輻射力脈沖成像檢測并顯示組織移位,剪切波彈性成像顯示剪切波速度的圖像[1]。
超聲彈性成像是一種新的超聲診斷技術,已經成為超聲診斷的常規工具之一。此技術可以通過超聲的散斑圖像,低衰減的超聲圖像來追蹤組織的輕度變形并對其進行標記,再通過高速超聲得到回波數據從而觀察組織位移。并且,可根據圖像的色彩差異反應出組織的軟硬度,從而能將乳腺的良性和惡性病變區分開來[2]。若結合常規超聲,還能夠顯著提高診斷的準確率。
二、超聲造影(CEUS)
超聲造影可有效結合血管造影的優勢,分析病灶內血液注入情況,以反映腫瘤的組織學特征。同時,超聲造影能準確分析注入強度和注入面積的變化,從而反映療效。一些研究表明,與X線相比,超聲造影能準確反映病變,也可以在手術切除過程中成為一項有力的臨床依據。從生物學上講,預后因子與超聲波造影時間-輸入變量關系十分密切,可以預測治療效果,從而準確地引導針對性治療和化學治療。超聲造影還可以對局部腫瘤的滋養血管進行造影,通過超聲造影的引導,能夠準確地實施乳腺瘤組織穿刺,提高活化檢查和采集的準確度。并且,超聲造影可動態觀察乳腺惡性腫瘤的化療效果,為影像科學提供依據。與常規超聲波檢查相比,超聲造影的強化范圍更為精確,更可客觀地反映出乳腺腫瘤周圍的沉潤情況和實際大小[3]。將超聲造影使用于乳腺癌的診斷以及治療效果評價中,可以有效地提高診斷率和診斷滿意率,減少誤診率。并且,能夠全面監測患者的腫瘤注入和實際大小,在以后的治療過程中提供了依據,因此要積極普及臨床應用。
三、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ABVS)
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是一種可以檢測到冠狀面圖像的技術,其通過自動標準化的收集和儲存方式克服了HHUS反復錯誤的缺陷,有利于多種病變的檢測與診斷。其能更加準確地測量出病變的位置和尺寸,對于有效準確診斷患者的情況和各類情況的變化所引起的前后評估隨訪的需求的滿足提供了依據,有利于為患者提供今后的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和改良預后效果[4]。由此可知,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在日常的乳腺癌診斷中能夠起重要作用,對于乳腺癌診斷的臨床應用中有重大意義[5]。
相關知識推薦:超聲學怎么發sci容易
不過,自動乳房全容積成像雖然對于乳腺癌的診斷有巨大價值,但仍然有待提升。自動乳房全容積成像需要彌補技術上的不足,繼而提高檢測與診斷的準確性[4]。同時,其應該聯合其他的多種技術多模態方法一同應用于乳腺癌的檢測與診斷,從而利用了其本身的優勢和其他技術的特點,更加高效準確地進行預判,減少病變的誤診率,提高乳腺癌的診出率。
四、超聲螢火蟲成像技術(Micropure)
微鈣化是乳腺癌診斷中較為明確的特征之一,特別是對于那些沒有明顯腫塊類型的乳腺癌。通過大量研究可知,乳腺良性病灶的微鈣化較少,呈星點狀,亮度較暗;惡性病灶的微鈣化較多,呈簇狀,較明亮[6]。
近些年來,超聲波螢火蟲技術的應用比較廣泛,其主要通過利用回聲病灶與周圍組織的差異,從而加強一些微小的組織信號強度,出現與“螢火蟲”相類似的圖像。超聲螢火蟲技術能夠較為靈敏地感知到直徑<1mm微鈣化灶,有較強的敏感性,相對于其他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乳腺癌的檢出率。崔海鷗等將螢火蟲技術和高頻超聲檢查分別應用于94個乳腺癌結節,其結果顯示: 螢火蟲技術微鈣化(直徑<1mm)的檢出率(92. 73%)高于高頻超聲檢查的檢出率(83. 64%),但螢火蟲技術粗大鈣化的檢出率(73. 68%)低于高頻超聲檢查的檢出率(78. 95%)[7]。由此可知,超聲螢火蟲技術雖對粗大鈣化的檢出率相對于其他技術較低,但其在在乳腺癌診斷中仍具有重大意義。并且,如果其與高頻超聲檢查結合應用,將會更加有效地減少病灶的誤診率,提高乳腺癌的診出率。
五、復合成像與組織諧波成像
復合成像與組織諧波成像近年來應用較廣。復合成像又可分為空間復合成像與頻率復合成像。空間復合成像是指從不同角度得到同一個截面的多幅斷面圖像(通常3~9幅),繼而平均幀得到合成圖像,相對于常規超聲,能夠更顯著降低散斑噪聲,加強組織邊界成像,提高分辨率較低的組織的清晰度,從而獲得更加清晰鮮明的圖像。頻率復合成像是利用各種濾波器獲得不同波段的超聲波合成圖像,然后對多幅圖像平均,以抑制散斑噪聲,從而提高分辨率和穿透性。對于組織諧波成像,超聲波探測器只接收二次諧波信號,即能減少反射音和變聲效果,提高分辨率,確保獲得清晰的邊界。若將空間復合成像與組織諧波成像結合應用,能夠提高整體圖像質量,提高乳腺癌病灶邊界分辨率與清晰度[8]。
六、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術(US-CNB)
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能夠在手術之前獲得病變組織并了解到目標病變的病理特性,從而制定手術方案,替換術中活檢,有助于縮短手術時間。并且,其還能得到可疑的微細的病變組織,對病灶進行病理學檢查,辨別病灶的良性和惡性,可以提高乳腺癌早期診出率。劉麗等對于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術檢查和超聲檢查的研究結果顯示,給予患者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術檢查后,在 72 例患者中,41 例為良性腫瘤,31 例為惡性腫瘤,與病理學診斷結果比較,1 例誤診; 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術檢查獲得較高的特異度、靈敏度及準確率,分別為 92. 68%、93. 45%、93. 06%,相比超聲檢查的 64. 81%、81. 48%、79. 17%,均明顯升高[9]。由此可知,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的應用可顯著提高乳腺腫塊早期診斷的特異度、靈敏度及準確率。超聲檢查用于乳腺腫塊早期鑒別診斷時,多數可表現出明顯聲像圖特征,但小腫塊良惡性鑒別準確率仍需進一步提高。而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術檢查可彌補超聲檢查存在的不足,能夠提高腫塊良惡性鑒別診斷的準確率,對臨床應用具有重大意義。
綜上所述,超聲成像新技術雖部分仍有不足,需進一步提高,但新技術在乳腺癌診斷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若多種超聲新技術相互結合,還可進一步提高乳腺癌的診斷準確率[10]。——論文作者:宮若冰 陳敏 焦明珠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