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8-21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目的 探析在胃炎胃潰瘍患者中應用飲食護理干預對生存質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擇取我院22例胃炎胃潰瘍患者,均行以飲食護理干預,對照分析護理干預前后患者的生存質量。結果 相比于護理干預前,護理干預后患者生存質量各項指標評分均明顯提高,P0.05。
【摘要】目的 探析在胃炎胃潰瘍患者中應用飲食護理干預對生存質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擇取我院22例胃炎胃潰瘍患者,均行以飲食護理干預,對照分析護理干預前后患者的生存質量。結果 相比于護理干預前,護理干預后患者生存質量各項指標評分均明顯提高,P<0.05。結論 在胃炎胃潰瘍患者中應用飲食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改善生存質量,具有顯著臨床價值。
【關鍵詞】飲食護理干預;胃炎胃潰瘍;生存質量效果
胃炎胃潰瘍屬于臨床常見疾病,發病率比較高,對患者健康有嚴重影響,降低患者生存質量[1]。本文探析在胃炎胃潰瘍患者中應用飲食護理干預對生存質量的改善效果,擇取我院22例胃炎胃潰瘍患者進行研究,報道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取我院22例胃炎胃潰瘍患者,病例從2018年1月~2019年5月擇取,均存在惡心嘔吐、腹痛、消化不良等癥狀表現。其中,男12例,女10例,病例擇取年齡范圍為19~59(38.52±1.25)歲,病例擇取病程范圍為1~10(5.55±1.10)年。
1.2 方法
飲食護理干預:首先護理人員對患者病情進行了解,為其制定營養飲食計劃,并向患者說明飲食對疾病治療的重要作用,另外向患者說明進食過程中,良好心情的重要作用。囑患者應遵循細嚼慢咽的進食原則,并堅持少食多餐的飲食規律,避免過快攝入食物,增加胃腸的負擔,同時對患者不良飲食習慣進行糾正,盡量減少米飯和糖果類食物攝入,因這些食物會使胃酸分泌增加,應多食用蛋白質、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食物,多食用新鮮果蔬、面食、蛋類、魚類等,另外兩餐之間應避免食用其他零食。另外指導患者在飲食上應以半流質食物為主,禁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時注意清淡、少鹽,另外在食物中不可加入蔥姜蒜等刺激性調味品,盡量以蒸煮燉方式做菜,另外應戒酒,不可飲用碳酸飲料。
1.3 臨床觀察指標
對兩組護理干預前后生存質量進行評估,通過生存質量量表(EDDQL)進行,涉及到4項內容,一是睡眠質量,二是日常生活,三是疾病控制,四是日常飲食,每項25分,共計100分,評分與生存質量成正比。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通過(x±s)表達,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通過(%)表達,用x2檢驗,若P<0.05確認組間數據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護理干預前患者睡眠質量評分為(12.02±1.28)分,日常生活評分為(11.66±1.20)分,疾病控制評分為(11.35±1.96)分,日常飲食評分為(12.24±3.02)分,總體評分為(60.12±3.47)分;護理干預后患者睡眠質量評分為(19.45±2.03)分,日常生活評分為(20.08±0.59)分,疾病控制評分為(19.65±2.02)分,日常飲食評分為(20.12±2.33)分,總體評分為(80.23±1.83)分;相比于護理干預前,護理干預后患者生存質量各項指標評分均明顯提高,P<0.05。
3 討 論
炎胃潰瘍通常是因幽門螺桿菌感染而導致,近些年因飲食習慣不規律、生活習慣不良人數增加,胃炎胃潰瘍發生率呈現出遞增趨勢,這一疾病不僅病程長,而且容易反復發作,因此在臨床治療基礎上,還需要做好飲食護理干預,通過改善飲食健康水平的方式提高患者生存質量[2]。通過對胃炎胃潰瘍患者實施飲食護理干預,不僅可以對患者的飲食規律進行培養,還可以幫助患者選擇健康的營養飲食搭配,減少胃腸道受到不良飲食的刺激,使患者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得到改善[3]。另外在飲食中,飲食護理干預也可以使患者營養供應增加,對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提升有幫助,使患者生存質量得到有效改善[4]。在本次研究中,相比于護理干預前,護理干預后患者睡眠質量評分、日常生活評分、疾病控制評分、日常飲食評分均明顯提高,由此可見飲食護理干預在胃炎胃潰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確切,對患者生存質量有提升作用,值得推廣。
在胃炎胃潰瘍患者中應用飲食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改善生存質量,具有顯著臨床價值。——論文作者:孫振昭
相關期刊推薦:《中國醫藥指南》刊登醫學臨床領域的理論與實踐新進展、新成果,是廣大醫藥衛生工作者發表學術文章進行學術交流的園地。本刊以醫藥、醫療衛生政策指導,以醫藥、衛生產業為資源,全方位報道當今最新、最科學的醫藥衛生服務。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