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胎盤早剝的識別及處理

發布時間:2020-08-15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目的:探討胎盤早剝的高危因素及對母嬰的影響和預防。方法:回顧分析我院近八年胎盤早剝的發病情況、產前檢查情況和母嬰結局。結果:在8985例住院分娩產婦中,胎盤早剝30例,發生率為0.33%。30例病例中胎盤Ⅰ度早剝3例占10%,Ⅱ度早剝9例占30%,Ⅲ度

  【摘要】目的:探討胎盤早剝的高危因素及對母嬰的影響和預防。方法:回顧分析我院近八年胎盤早剝的發病情況、產前檢查情況和母嬰結局。結果:在8985例住院分娩產婦中,胎盤早剝30例,發生率為0.33%。30例病例中胎盤Ⅰ度早剝3例占10%,Ⅱ度早剝9例占30%,Ⅲ度早剝18例占60%;早剝并發產后出血為14例,并發子宮卒中為12例,孕周>37周為10%;30例中孕產婦平均年齡為33.4歲,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占30%,創傷占20%,均無孕產婦及新生兒死亡。結論:胎盤早剝發生率隨孕周增加呈下降趨勢,高齡、雙胎妊娠、妊高癥和創傷為主要病因。

胎盤早剝的識別及處理

  【關鍵詞】 胎盤早剝;產前檢查;高齡;創傷;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胎盤早剝是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稱為胎盤早剝(placentalabruption)[1]。輕型胎盤早剝主要癥狀為陰道流血,出血量一般較多,色暗紅,可伴有輕度腹痛或腹痛不明顯,貧血體征不顯著。重型胎盤早剝主要癥狀為突然發生的持續性腹痛和(或)腰酸、腰痛,其程度因剝離面大小及胎盤后積血多少而不同,積血越多疼痛越劇烈。為產科急癥,對母嬰均可產生嚴重危害[2]。為有效預防和治療該病,特對我院8年來收治的30例胎盤早剝病例進行分析,以供臨床診治參考。

  1.一般資料

  基于我院收治的8985例住院分娩產婦資料作為本次研究的數據來源進行回顧性分析,患者選取時間為2012年1月至2020年5月,挑選其中出現胎盤早剝的30例住院分娩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并回顧分析其胎盤早剝的發病情況、產前檢查情況和母嬰結局;颊吣挲g22~38歲,平均年齡(26.5±8.2)歲,患者均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結束分娩,術后生命體征平穩,切口愈合良好,母子平安,無孕產婦及新生兒死亡;颊邔τ诒敬窝芯烤榍液炇鹬橥鈺。

  2.方法

  2.1早期診斷

  臨床醫生及助產士需要根據其病史、高危因素、臨床表現、查體和輔助檢查來確診是否為胎盤早剝[3]。接診后詢問病史,是否患有妊娠高血壓疾病、腎病、糖尿病及外傷史等;查體患者有無腹部壓痛、陰道流血、子宮硬如板狀及子宮張力性增高;有無胎心異常改變如變異消失、頻發減速、胎心率減慢及正弦波;超聲檢查是否提示胎盤異常增厚、胎盤后血腫,根據超聲檢查判定胎盤剝離程度,剝離面積<1/3為輕度,1/2-1/3為中度,>1/2為重度。

  2.2鑒別診斷

  在診斷過程中,易與前置胎盤、子宮破裂相混淆,需從以下幾方面作出鑒別:

  首先從誘因上不同:胎盤早剝有母體血管的病變、外傷或者是宮腔壓力突然驟減的病史;前置胎盤是無誘因的陰道出血;子宮破裂多數發生在分娩過程中、有宮縮的情況下,在產程過程中宮縮強度過強或者有縮宮劑的使用。

  相關期刊推薦:《中國實用醫藥》雜志以廣大臨床醫務工作者為讀者對象,報道醫療領域內領先的科研成果和臨床診療經驗,幫助廣大臨床醫師提高學術水平,解決在臨床中遇到的具體問題。辦刊宗旨;充分利用廣泛的專家資源,技術資源和人力資源,科學化組織和出版醫藥衛生知識和相關信息,為醫藥衛生行業和醫藥衛生工作者提供交流與探索的園地,成為具有現實性和實用性的知識平臺。

  其次臨床表現不同:胎盤早剝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痛伴陰道流血、子宮持續性收縮、壓痛明顯,宮縮間歇期子宮不能完全放松。前置胎盤主要表現為無痛性的陰道流血、陰道流血或多或少,但孕婦無疼痛感。子宮破裂是因為宮縮過強而導致的,所以孕婦自我感覺非常疼痛、疼痛是有間歇期的,而胎盤早剝是持續性強制性的、宮縮間歇期不能完全放松硬如板狀。

  還有就是胎心率的變化:胎盤早剝是直接阻斷了胎兒的血液供應,所以它是最先影響心率變化的,發生胎盤早剝后迅速出現胎兒宮內窘迫癥狀。前置胎盤的孕婦當出現失血性休克時會導致胎心率的變化。先兆子宮破裂時無胎心率的改變、而子宮完全破裂時會出現胎心率的改變、甚至消失。

  2.3處理原則

  胎盤早剝的處理原則是盡早識別、適時終止妊娠、控制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減少母兒并發癥。

  2.4一般處理

  確診后迅速建立2條以上靜脈通道,備血,給氧,搶救休克等應急措施。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完善各項化驗檢查,做好緊急術前準備。

  2.5及時終止妊娠

  經陰分娩:經產婦一般情況良好,以顯性出血為主,胎盤剝離面積為輕度,宮口已開大能夠短時間內結束分娩者可經陰分娩。破膜時,使羊水緩慢流出減輕宮腔的張力。產程中密切觀察胎心變化,有條件者行全程胎心監護[4]。

  剖宮產分娩者:胎盤早剝為中重度時、特別是初產婦;胎盤早剝雖屬輕型時、但發生胎兒宮內窘迫時、需搶救新生兒時;重度胎盤早剝時已發生胎死宮內、產婦病情危急時。以上情況均行子宮下段剖宮產結束分娩,來挽救母兒生命。

  2.6并發癥及處理

  胎兒宮內死亡:如剝離面積較大,出血多,胎兒可因缺血缺氧而死亡。如有上述情況,立即剖宮取胎

  產后出血:胎兒、胎盤娩出后,及時宮體注射催產素并按摩子宮。

  DIC及凝血功能障礙:重度早剝及胎死宮內者,出現皮下注射部位出血、尿血、咯血及嘔血等,提示發生DIC發生,應立即采取應對措施。

  急性腎功能衰竭:易發生在患有重度妊高癥,出現失血性休克冰法DIC的患者。記尿量。補充血容量,每小時尿量小于17ml時,應給20%甘露醇250ml快速滴注,會速尿10mg靜推。嚴密監測腎功能,必要時行透析療法。

  2.7預防

  (1)定期進行產前檢查,做好孕期保健,及時發現高危因素及合并癥。

  (2)妊娠晚期禁忌性生活,避免腹部遭受碰撞等外傷。

  (3)妊娠期尤為妊娠晚期避免長時間仰臥位,以免發生子宮底蛻膜靜脈淤血破裂而致的胎盤早剝。

  (4)羊水過多或雙胎分娩時,避免宮腔壓力驟減。

  (5)胎位異常者,行外倒轉術時注意操作輕柔。

  (6)妊娠中晚期,發生陰道流血、腹痛時應及時就診。

  3.結果

  3.1胎盤早剝分度情況

  30例病例中胎盤Ⅰ度早剝3例占10%,Ⅱ度早剝9例占30%,Ⅲ度早剝18例占60%;早剝并發產后出血為14例,并發子宮卒中為12例,無孕產婦死亡。在胎盤早剝分度中,子宮切除術與胎盤早剝無關,數據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2胎盤早剝與孕周情況

  30例胎盤早剝患者孕周<32周8例,占26.66%;孕周在32~37周18例,占60%;孕周>37周4例,占13.33%。提示超過50%的胎盤早剝發生于低孕周的孕婦,說明隨著孕周的增加,胎盤早剝發生率呈下降趨勢。

  3.3孕周與胎兒結局關系:

  30例胎盤早剝孕婦,母親孕周25~31+6周者5例,新生兒窒息5例,窒息率為100%;母親孕周為32~37周者22例,發生胎兒窒息5例,窒息率為22.72%;母親孕周>37周者3例,窒息率為10%;30例胎盤早剝孕婦均進行剖宮產術。新生兒輕、中度窒息與孕周無關,重度窒息與孕周有關。即隨著孕周的增加,胎兒重度窒息率呈下降趨勢,在孕周引發的新生兒窒息情況中,中度窒息和重度窒息與孕周時長不具有相關性(P>0.05),見表2。

  3.4胎盤早剝原因:

  多方面原因可引起胎盤早剝,其中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因素9例(30%),創傷6例(20%),胎膜早破5例(16.66%),引產因素1例(3%),前置胎盤2例6.66%),凝血功能障礙2例(6.66%),肝功能異常1例(3%),血小板減少2例(6.66%),不明原因2例(6.66%)。

  4.討論

  胎盤早剝是產科危急的病情之一,不典型病例往往容易忽視,從而延誤治療,錯過搶救時機。因此及早識別、判斷胎盤早剝的發生至關重要,我們應熟練掌握胎盤早剝的臨床表現、分級。診斷及處理原則,提高對不典型胎盤早剝的認知,對病情作出嚴密的觀察、診斷和治療,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來降低孕產婦及圍生兒死亡率[5]。——論文作者:張洪靜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