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1-06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 目的 調查社區居家老人對NCIP的認知及防控行為現狀,為進一步提高老人對疾病的認知、增強老人防護意識,幫助老人安全渡過疫情期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擇符合納入標準的203名社區居家老人進行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99.0%的老人
【摘要】 目的 調查社區居家老人對NCIP的認知及防控行為現狀,為進一步提高老人對疾病的認知、增強老人防護意識,幫助老人安全渡過疫情期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擇符合納入標準的203名社區居家老人進行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99.0%的老人聽說過NCIP,81.8%的老人知道NCIP的傳播途徑,93.6%的老人知道NCIP的臨床表現,87.2%的老人知道可以通過勤洗手、勤通風來預防NCIP。老人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為電視廣播(84.2%)。81.3%的老人對戰勝疫情有信心。但在防控中,只有23.2%的老人了解洗手的正確方法和時間,31.0%的老人在疫情期調整了膳食,10.3%的老人每天能夠攝入1500~2000ml水;出現小病痛時,只有30.1%的老人選擇線上問診和社區門診。結論 社區居家老人對NCIP已有較好的認知,基本掌握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流行病學特點、預防方式等,并對戰勝疾病有較高信心。但在對NCIP的防控行為落實上有所欠缺,應重點落實老人預防NCIP的具體防控措施,降低感染NCIP的風險。
【關鍵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社區;居家老人
2020年1月20日,國家衛健委發布2020年1號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Novel Corona virus-Infected Pneumonia,NCIP)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1]。根據國家衛建委發布的《關于做好老年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通知》中指出[2],老年人由于各項生理機能退化,罹患多種慢性疾病,抵抗能力弱,此次NCIP爆發時,表現為普遍易感、患病率高、病情進展快、死亡率高等,是疫情防治的重點對象。因此,了解老人對NCIP的認知及防控現狀,并根據其存在的薄弱環節開展有針對性的指導,對預防NCIP感染具有重要意義。鑒于此,本文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社區居家老人NCIP的認知和防控行為進行調查,并針對較為薄弱的方面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干預策略,為進一步提高老人對NCIP的認知、增強老人防護意識,幫助老人安全渡過疫情期提供參考依據。
1 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擇符合納入標準的203名社區居家老人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為:①年齡≥60歲的居家老人; ②自愿參與本調查。排除標準:有精神障礙、認知障礙或因其他原因不能或不愿完成調查者。
1.2研究方法
1.2.1調查工具
采用自設問卷進行調查,問卷由研究者通過文獻分析、專家訪談設計而成,由三部分組成:①老人的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情況、居住地等。②老人對NCIP的認知情況,包括對NCIP的傳播途徑、臨床表現、預防方法等的認知、獲取疫情信息的渠道以及對疫情的態度等內容。③老人對NCIP的防控行為,包括家庭環境、飲食調整、出行和疾病護理四部分。
1.2.2 調查方法
對項目組成員進行統一培訓后,對受邀調查者解釋調查目的。在征得同意后,調查人員線上發送調查問卷?紤]到老人文化水平限制、智能設備使用較少等因素,采用年輕人與老人一對一模式,即年輕人詢問老人回答進而完成問卷的填寫。共發放問卷205份,有效問卷量203份,有效回收率99.0%。
1.2.3 統計方法
采用Excel建立數據庫并雙人錄入保證準確性,使用SPSS22.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老人的一般資料
在調查人群中,男性106人(52.2%),女性97人(47.8%)。60~69歲87人,70~79歲75人,80~89歲33人,90歲以上8人。居住地方面,市區內有101人,農村63人,城鎮39人。文化程度方面,小學及以下102人,初高中74人,高中以上27人。婚姻方面,148人已婚,13人離異,42人喪偶。
2.2老人對NCIP的認知現狀。
傳播途徑方面,166人(81.8%)知道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播;190人(93.6%)知道NCIP臨床表現為發熱、干咳、乏力;164人(80.8%)知道疑似人員需隔離14天;177人(87.2%)知道應勤洗手,多通風;129人(63.6%)知道應選擇醫用外科和KN95口罩;在獲取信息渠道方面,84.2%為電視廣播;對疫情態度方面,133人(65.5%)擔心被感染,81.3%的老人對戰勝疫情有信心。
2.3老人對NCIP的防控行為。
3 討論
3.1 老人對NCIP的認知現狀分析
結果顯示,大部分社區居家老人對NCIP已有較好的認知,老人普遍能做到減少外出、增加洗手次數、出門戴口罩等自我防護措施。本次調查中,電視廣播為老人獲取疫情信息的主要渠道,由于老人對智能設備的使用率低,獲取疫情信息的渠道較少,可能導致老人不能及時獲取疫情的實時信息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對疫情的警惕性隨疫情期延長而降低等情況的發生[3]。在問及是否擔心被感染時,則呈現出年齡越大越不擔心的趨勢,可能與老人的心態改變、對外界事物的關注度降低或對NCIP了解不夠深入有關。
3.2 老人對NCIP的防控行為分析
結果顯示,盡管老人對NCIP有較好的認知,但在防控行為的落實上仍存在缺陷。家庭環境方面,大多數老人能每天至少通風兩次、避免摔倒和保持室溫舒適,但外出歸家后洗手不能達到七步洗手法的標準,不能有效切斷NCIP的傳播途徑。飲食調整方面,大部分老人能做到烹熟肉制品,少量多餐,但僅有少數老人在疫情期間調整飲食結構,保證充足的飲水量、使用分餐制,這可能與老人日常飲食習慣有關。出行方面,僅少數老人能做到不用手揉眼,打噴嚏時用紙巾遮擋。疾病護理方面,54.7%的老人出現感冒癥狀能做到先觀察,但僅30.1%的老人能利用線上或社區門診進行咨詢,說明老人應用互聯網信息和社區資源有限。
3.3老人防控NCIP行為落實對策分析
針對老人對NCIP有一定認知,但行為落實不到位的情況,可從家庭和社區兩方面進行引導。從家庭層面,可通過向老人列舉因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而被感染的實例,以引起老人重視并主動改變以往固有的生活習慣。家人應對老人做的好的方面適時地夸獎和鼓勵,不到位之處,在不傷害和打擊老人自尊心和積極性的情況下予以糾正,以幫助老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飲食方面,向老人強調合理飲食的重要性,通過調整飲食,如增加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如牛奶、瘦肉等,保證充足的飲水量,多吃蔬菜水果提高免疫力[4]。此外在家中要有意識地使用公筷公勺或分餐制,既利于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也以有效預防NCIP的傳播。出行和疾病護理方面,囑咐老人出門時備好紙巾或手帕,在咳嗽打噴嚏時有意識地用紙巾進行遮擋。針對老人利用互聯網信息資源有限的情況,家人可與老人分享以保證老人能夠及時獲得信息并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從社區層面,做好及時宣傳,做好社區內人員管控,全面落實排查等工作,切實將疫情阻斷在社區之外。同時加強社區內環境衛生的治理,如公共區域的消毒和空氣凈化,增加社區門診點和推出線上問診服務,幫助老人做好疫情期間的疾病分級診療,加強對社區居民防控行為的監測和管理等,也能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與社區居家老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認知防控現狀調查及策略分析論文方向類似的還有: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下加強防控工作的效果研究
4 小結
目前疫情防控仍不可松懈[5],老人作為此次疫情的重要防控對象,增加老人對NCIP的認知和落實防控舉措尤為重要。通過本次調查結果發現,老人對NCIP已有較好的認知水平,但對NCIP的防控行為落實存在欠缺,應重點落實老人預防NCIP的具體防控措施,降低老人感染NCIP的風險,幫助居家老人安全渡過疫情期。——論文作者:李雨霏1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