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6-08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目的:探討風險管理在ICU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ICU中的住院患者70例為對象,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例。對照組用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用風險管理,比較兩組患者的ICU醫院感染發生率。結
摘要:目的:探討風險管理在ICU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ICU中的住院患者70例為對象,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例。對照組用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用風險管理,比較兩組患者的ICU醫院感染發生率。結果:觀察組的ICU醫院感染總發生率5.7%低于對照組22.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ICU中使用風險管理的醫院感染控制作用顯著,可明顯降低患者的感染發生率,對患者的病情恢復具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ICU;風險管理;醫院感染;控制效果
醫院感染會對患者的病情恢復及身體健康造成較大的影響,尤其是ICU中的危重癥患者,稍有不慎便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響,且會干擾醫院的順利運轉。近年臨床上對ICU醫院感染控制工作尤為關注,亦提出許多控制方法,風險管理屬于一種管理程序,護理工作中的風險管理,即醫院的救治中管理各種不確定危害因素,避免患者直接或間接死亡。為了解ICU中應用風險管理的醫院感染控制效果,本次將我院ICU中用不同管理方法的患者臨床情況進行分析,旨在探討風險管理的應用效果。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ICU中的住院患者70例為對象,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例。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10例;年齡21-64歲,平均(48.6±10.3)歲。觀察組男性24例,女性11例;年齡19-63歲,平均(48.5±10.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管理:根據醫院規定施行基礎護理管理工作;觀察組:風險管理:(1)風險識別:全面分析ICU中患者的臨床資料,掌握患者的病情、用藥及生命體征等,參照《醫院感染監測規范》、《ICU感染管理規定》與《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指導文件,查詢大量的文獻和資料,基于風險嚴重性和可預測性等,將獲得的各項數據進行量化分析,評估ICU中容易發生感染的高危因素,了解每位患者的實際情況,作全方位的風險識別。(2)風險評估:本次風險評估結果為我院ICU中的護理人員專業能力參差不齊,無完善的感染管理制度與流程,醫院中的管理部門未實行ICU感染監測,ICU感染防控力度欠佳,存在部分策略未落實的情況。(3)風險應對:以醫院為單位組建醫院感染管控小組,以ICU科室為中心一同建立ICU感染防控規章制度及流程。監督ICU中消毒隔離工作的落實情況,確保多重耐藥菌管理工作深切落實,對ICU中具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進行密切監測。組織ICU科室中的護理人員參加培訓,使其學習更多的院感專業知識及防控技能,每個月定期考核ICU感染防控措施的實施與質量改進。加強ICU中醫務人員手衛生的考核,并對其實施衛生學監測,調查醫務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將結果與績效掛鉤。(4)定期監督:定期考核ICU中的感染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對醫務人員的每項工作進行調查,參照國家的評審標準對ICU中的每項工作質量進行調查,將當月的工作質量調查結果匯總并上報,要求ICU中的護理人員分析工作中的問題,提出可行的處理方案,再下一次的風險管理中實施。
1.3觀察指標
記錄ICU患者住院期間肺部感染、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與多重耐藥菌感染的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軟件用SPSS 24.0,計數資料用(%)表示,卡方檢驗;檢驗水準α=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的ICU醫院感染總發生率5.7%低于對照組22.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醫院中的ICU收治的患者均為危重癥,這種屬于重癥醫學的綜合治療室,包括治療和護理、康復,為重癥或者昏迷患者的重要隔離場所,并能為其及時提供專業的診療設備,每項醫護工作都關系著患者的病情和生命。ICU的醫院感染防控與醫院整體的感染控制密切相關,由于ICU中的患者病情嚴重,身體抵抗力和免疫力低,具有易感性強的特點,尤其是患者大都接受侵入性診療和監護等,黃菊等[1]指出ICU醫院感染率為15.9%,比普通病房的5.4%明顯升高,說明加強風險管理,提高護理工作質量非常關鍵。
風險管理是近年廣泛用于醫院管理中的新手段,該模式下的管理工作包括風險識別和風險評估、風險應對及監督檢查這四方面,郭龍飛等[2]指出風險評估在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中的應用作用明顯,可提高醫院的感染控制效果。本次施行的風險管理效果明顯,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幾率為5.7%,肺部感染及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各1例,未見多重耐藥菌感染,低于常規護理管理組的22.9%。
本次采用的風險管理內容強調以ICU科室為中心,注重各種風險管理制度的建立,保證風險識別及評估流程科學合理,健全ICU中的每項感染防控制度及措施,不斷提高醫務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和感染防控意識,保證每項ICU工作得到嚴格監督,便于及時發現工作中的安全隱患和風險因素,從而提出合理的處理對策,盡最大程度避免患者發生醫院感染。——論文作者:潘艷
相關期刊推薦:《現代預防醫學》雜志級別:北大核心 科技統計源核心,主辦單位:中華醫學會。是目前我國預防醫學界辦刊較早且較具權威性的學術雜志。內容涉及各有關學科(預防醫學領域各學科的內容 流行病學、衛生統計學、環境衛生、勞動衛生與職業病、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兒少衛生、醫學檢驗、衛生檢測、病理學、毒理學、社會醫學、衛生管理、衛生經濟學、相關醫學 臨床醫學、心理學、慢性病非傳染性疾病的治療與控制等。有投稿需求的作者,可以咨詢期刊天空在線編輯。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