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9-03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介紹了貴州煤礦在職業衛生工作方面存在的6個主要問題,包括:煤礦企業集約化程度不高、政府部門監管不力、資金投入不足、教育培訓不到位、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夠、煤礦從業人員流動性強。經分析,提出了5項主要對策。 關鍵詞:煤礦,職業病,職業衛生,對
摘要:介紹了貴州煤礦在職業衛生工作方面存在的6個主要問題,包括:煤礦企業集約化程度不高、政府部門監管不力、資金投入不足、教育培訓不到位、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夠、煤礦從業人員流動性強。經分析,提出了5項主要對策。
關鍵詞:煤礦,職業病,職業衛生,對策
1引言
目前,我國的職業衛生工作面臨嚴峻的形勢,我國的職業病發病人數居世界第一,全世界的塵肺病患者中,我國就占50%以上,而我國的塵肺病患者中,一半以上來自于煤炭行業[1]。
貴州是產煤大省,煤炭資源儲量豐富,居全國第五位,煤炭產業也是貴州省的支柱產業之一。職業病由于其“可防不可治”的特點,一旦患有職業病,將會給患者個人、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嚴重的社會影響。貴州境內煤礦眾多,全省有煤礦443處,煤礦從業人員數量巨大,因此,做好煤礦職業衛生工作,不僅是關系勞動人員生命健康和企業經濟損失的問題,更是關系到社會穩定的重大問題。
2存在的主要問題
2.1煤炭企業集約化程度不高
根據貴州省能源局于2018年發布的《關于對貴州省生產煤礦產能的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3月底,貴州全省共有生產礦井煤礦總計443處,核準(核定)生產能力15718萬噸/年,平均每處煤礦產能35.48萬噸/年。以上數據表明,貴州省內煤礦整體集約化程度不高,主要以中等及以下煤礦為主,大量中小煤礦技術和資金有限,不利于職業衛生防治設施的建設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中小煤礦往往資金有限,技術力量相對薄弱,很難對職業衛生防治設施進行大量的投入,同時技術人才缺乏,技術水平落后,開展職業衛生工作有一定困難。
2.2政府部門監管不力
目前,安全生產工作壓力巨大,煤礦安全主管部門在煤礦安全生產上花費了絕大部分精力和注意力,而職業病由于其長期性、滯后性、緩慢性等特點,往往不會短期立即顯現,政府部門往往把職業衛生工作放在次要位置,往往重安全生產而輕職業衛生。由于煤礦企業數量多,地域分布廣,而職業衛生監管隊伍相對人員不足,造成監管難以隨時覆蓋。
2.3資金投入不足
大量中小煤礦由于資金本身比較緊張,有限的資金一般都投入到再生產和企業經營活動中,一部分投入到安全生產中,留給職業衛生的資金本身就很少。加之企業同樣是重安全生產而輕職業衛生,在思想上本身就不夠重視職業衛生,自然投入就少之又少。在政府層面,往往是在安全生產方面投入大量資金,而投給職業衛生的資金相對很少。
2.4職業衛生教育培訓不到位
本身從事煤礦一線工作的員工大多是農民工,本身文化程度低,掌握的法律知識很少,對職業衛生相關知識基本空白。同時,很多煤礦企業不重視對員工進行職業衛生培訓和教育,導致大多數煤礦從業者法制觀念淡薄,職業衛生知識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不強,也缺乏必要的職業衛生知識和技能,甚至不清楚自己所從事的崗位存在的職業危害[2]。
2.5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
2011年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強化了企業在職業病防治方面的主體責任。但由于企業觀念的轉變還需要一個過程,導致目前的情況是“貓捉耗子”,就是說,政府部門檢查力度大,明確讓企業做的,企業才做;如果政府部門檢查力度小,沒有明文規定讓企業做,企業就不做。很多煤礦企業職業衛生管理機構不健全,管理隊伍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完善。其實,本質上講,職業衛生工作是企業自身應該去做的,是企業的主體責任,也是企業應盡的法律責任和社會責任,而不是只有政府部門強迫必須做的時候才應付去做。
2.6煤礦就業人員流動性強
煤礦由于其特殊的就業環境,導致員工流動性很強。頻繁的人員變動使企業很難正常開展員工的職業健康監護和健康檢查,也會使職業衛生檔案遺失或者不健全,無法及時了解勞動者的健康狀況,也不便于安全生產管理部門監控從業者的職業健康情況。
3主要對策
3.1加強政府監管力度
政府監管部門首先要自身轉變觀念,重視職業衛生工作,從國際上看,一般都是把職業衛生和安全工作列為同一個范疇,并不明確劃分出來,統稱為職業安全健康。從長遠看,安全和職業衛生必然走向統一的職業安全健康范疇。大力推進煤礦職業衛生工作信息化建設,這樣,在職業衛生監管隊伍人員有限的情況下,可以極大提高對煤礦企業的監管水平和力度,是提高監管水平的有效和可行的途徑。姬生利探討煤礦安全生產和職業衛生一體化監察機制,并做了一定的實踐,也是值得推廣的經驗[3]。
3.2加大資金投入
企業應加大對職業衛生工作的資金投入,這是做好職業病防治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措施。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防治主要還是依靠企業自身在日常生產中進行,政府監管部門也不可能時時刻刻全天候監督。職業病防治在根本上還是要企業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必備的職業危害防護設施設備,對員工開展必需的職業衛生培訓教育,發放必需的職業衛生防護用品,定期開展職業危害因素檢測和評價,引進和培養職業衛生人才,在日常生產中落實職業衛生工作。
3.3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
企業應認真落實職業病防治法中規定的在職業衛生方面的主體責任,改變觀念,把職業衛生工作當成企業應該完成的基本義務,而不是被動完成任務。企業要健全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和管理隊伍,提高管理水平。加強對管理人員、員工的職業衛生培訓和教育,把職業衛生培訓和安全生產培訓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時,加強職業健康監護,完善職工職業健康檔案,定期對員工體檢。
3.4積極發揮中介機構的作用。
根據職業病防治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煤礦企業必須請有相關資質的中介機構定期開展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和職業衛生評價工作。煤礦企業,尤其是中小煤礦,由于自身經濟條件、人才和技術的限制,不可能花巨大成本配備充分的職業衛生人才和設備儀器,而職業衛生技術服務中介機構正好有此優勢。
3.5重點做好塵肺病防治工作
據衛生部統計,2012年報告的職業病27420余例,而塵肺病就有24206余例,塵肺病報告病例數占2012年職業病報告總例數的88.28%。煤炭產業工人塵肺病報告病例13399例是報告例數的73%[1]。礦塵是煤礦職業病危害因素中的第一“殺手”,塵肺病是煤礦職業病中的主要病種,因此,塵肺病的防治工作是煤礦職業病防治的重中之重。
4結語
職業衛生工作是關系廣大勞動者生命健康的重大事項,黨和國家領導人、政府都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新修訂的職業病防治法把職業衛生歸口的主管部門由衛生行政部門調整為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有效加大了職業衛生的監管力度和執法力度,對職業衛生工作的開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和強化作用。貴州省煤礦數量眾多,煤礦從業人員基數大,更應該積極地嚴格執行以上措施,做好煤礦職業病防治工作,確保廣大煤礦從業人民生命健康。
參考文獻:
[1]張旭.煤礦職業衛生現狀及下一步工作開展努力方向[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4(04):80-81.
[2]倪明亮,李益琪.對煤礦企業職業衛生工作的探討[J].中國鄉村醫藥雜志,2015(06):102-103.
[3]姬生利.魯中監察分局關于煤礦安全生產與職業衛生一體化監察的做法與體會[J].山東煤炭科技,2017(02):186,188.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