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8-23所屬分類:醫學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糖尿病是由于患者機體相對或絕對分泌胰島素不足而造成其血糖指標過高,而導致一種主要臨床表現為和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的內分泌代謝性常見疾
糖尿病是由于患者機體相對或絕對分泌胰島素不足而造成其血糖指標過高,而導致一種主要臨床表現為和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的內分泌代謝性常見疾病。本文是一篇醫學期刊投稿范文,主要論述了心腦血管病患者的臨床護理研究。
[摘要]目的針對臨床2型糖尿病合并心腦血管病的有關危險因素及護理方法進行較深入地探討,為提高療效提供重要參考依據。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間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30例患者有關資料,隨機將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兩組,每組有15例患者,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措施,實驗組患者采取干預護理措施,對患者臨床高危因素進行總結分析,比較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通過對患者的研究分析,如選擇喜葷、喜甜食物及食物量控制等方面的控制飲食不合理,吸煙及存在低血糖多發癥等都是2型糖尿病合并心腦血管病的高危因素,比較兩組患者之間存在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護理工作方面,實驗組有14例患者滿意,總滿意率為93.3%,對照組有11例患者滿意,總滿意率為73.3%,實驗組患者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之間存在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不良生活飲食習慣、多發低血糖及具有吸煙史等因素都是2型糖尿病合并心腦血管病的高危險因素,因此,對患者應采取有針對性地護理干預措施,使患者改變不良習慣,對于提高患者療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糖尿病合并心腦血管病,臨床護理,護理干預
糖尿病的一種主要并發癥就是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合并心腦血管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及正常生活[1]。所以,對糖尿病的病變因素加深了解,并開展較深入地觀察研究,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在臨床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該文主要分析影響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及臨床護理方法的效果,所以,收集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30例患者有關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間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30例患者有關資料,隨機將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兩組,每組有15例患者,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措施,實驗組患者采取干預護理措施,對患者臨床高危因素進行總結分析,比較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實驗組患者中有7例男患者,8例女患者,患者年齡在51~76歲,平均年齡為(60.8±2.4)歲,平均病程為(4.8±2.1)年;對照組患者中有6例男患者,9例女患者,患者年齡在53~79歲,平均年齡為(64.3±3.2)歲,平均病程為(4.3±2.3)年。對患者采取相關檢查,收集的30例患者與研究的基本條件相符,不具有其它既往病史經歷,所以,對此研究過程與結果不會產生影響。在年齡、性別及病程等基本資料方面,兩組患者之間存在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患者進行分析比較。1.2方法按照該研究制定的方案,制定相應的調查表,認真記錄并整理患者的年齡、性別、生活習慣、病史、病程及并發癥等方面的具體情況,以及患者臨床檢查的有關項目結果的認真記錄后進行研究分析[2]。1.3觀察有關指標按照上述調查表記錄的有關臨床資料,分析比較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的調查結果,在飲食結構喜好、禁煙酒情況及產生低血糖的病例方面,比較分析兩組患者之間存在的差異,以此作為重要參考依據便于對患者制定后續治療方案。由患者自行填寫上述制定的問卷調查表,對護理情況進行客觀合理地評價護理滿意度,評價主要有滿意、基本滿意及不滿意三種結果,記錄患者的評價結果并進行分析比較[3]。1.4統計方法對該研究中收集的患者資料采取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采取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方法比較兩組患者的資料,P<0.05表明兩者之間存在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對患者的研究分析,結果顯示如選擇喜葷、喜甜食物及食物量控制等方面的控制飲食不合理,吸煙及存在低血糖多發癥等都是2型糖尿病合并心腦血管病的高危因素,比較兩組患者之間存在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護理工作方面,實驗組有14例患者滿意,總滿意率為93.3%,對照組有11例患者滿意,總滿意率為73.3%,實驗組患者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之間存在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糖尿病在臨床中主要是指由于患者機體相對或絕對分泌胰島素不足而引起其臨床癥狀為血糖指標升高表現的一種內分泌代謝紊亂疾病,目前還沒有明確其發病機制,有待于進一步開展相關研究。有關研究結果表明,糖尿病主要是因患者受到遺傳因素、自身免疫系統及環境因素等方面的共同作用而引起,導致患者產生糖、脂肪、蛋白質及水電解質代謝失調等代謝綜合征。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糖尿病在世界上具有3%~5%的發病率,低于50歲年齡的群體發病率略高一些,可達10%左右[4]。該研究中的研究對象是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間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30例患者,分析研究對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對危險影響因素及采取相應護理方法的效果。研究結果有關數據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腦血管病的相關飲食習慣不良,喜歡甜食葷食、吸煙及產生低血糖等因素都屬于該疾病的誘發因素[5]。針對這幾方面的誘發因素,可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結果表明,在護理滿意率方面,實驗組患者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之間存在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以,對于糖尿病產生合并心腦血管病患者采取有針對性地護理干預措施可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滿意率得到顯著提高。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還要讓患者感受到人文關懷,其本質是以患者為中心,其核心是對自由健康發展的意識不斷提高以實現自我價值,使其在社會中的地位得到充分體現。所以,在臨床護理中應加強給與患者必要的人文關懷,以病患為中心,不僅要認真照顧患者,滿足患者的實際需要,也應考慮到患者的心理狀態,采取耐心細致的態度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尊重患者并使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若患者提出相應的護理需求,護理人員應及時與其溝通,了解患者實際需要,盡可能使患者的護理要求得到充分滿足,借此與護患建立良好的關系,使患者精神狀態不斷轉好,使患者早日恢復健康?傊,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腦血管病患者的護理過程中,不僅要采取科學合理的護理方法,還要加強必要的人文關懷。具體措施主要為:一是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腦血管病患者創造良好的就醫環境,醫院應建立合理的結構,改善醫院環境提高整潔美觀性,更要在細節設計方面上注重體現人性化。諸如將溫馨防滑標語張貼在醫院走廊樓梯等部位,使患者切實體會到醫院的貼心服務;二是將傳統護理觀念徹底改變;三是積極培養護理人員,使其提高人文關懷理念,充分認識到采用熟練精準的護理操作及對患者家人般關懷的重要性,積極為患者提供所需的高水平護理服務[6]。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腦血管病患者護理中充分應用有關的人文關懷措施,可使護患之間的關系得到良好改善,也可不斷提高護理質量及護理水平,進而在護患之間建立和諧融洽的護患關系。4結語總之,醫護人員在對患者臨床護理干預過程中,應提供必要的指導,使2型糖尿病合并心腦血管病患者逐漸形成如飲食控制合理、禁煙酒、對血糖指標進行隨時監測等良好的生活習慣,基于臨床常規治療方法,采取適宜的運動訓練并積極配合患者使其微循環得到明顯改善,進而實現對心腦血管病變的有效預防,患者生存質量可得到顯著改善,以減少產生的各種并發癥,進而使2型糖尿病合并心腦血管病患者死亡率不斷降低,也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醫學論文投稿優秀期刊推薦:《中國臨床醫生》以面向基層、突出實用性、規范繼續教育為特色(與中國醫師協會培訓部共同主辦繼續教育欄目,答題合格者,授予相應的學分),為沒有進修機會的醫務工作者搭筑一個適宜自學提高的學習平臺。內容突出新穎、實用,使讀者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