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學報雜志期刊瀏覽:次
《營養學報》簡介
《營養學報》(雙月刊)是中國營養學會主辦的營養專業學術性期刊,1956年3月創刊,每年1卷,為季刊,16開本,現120頁。第一任主編楊恩孚,第二任主編沈治平,現任主編顧景范,編委會由國內著名營養學專家36人組成。《營養學報》主管單位:軍事醫學科學院,主辦單位:中國營養學會;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國內統一刊號:12-1074/R,國際標準刊號:0512-7955
《營養學報》欄目設置
研究報告、實驗技術、研究簡報、專家論壇和述評等欄目。
《營養學報》投稿論文:
《營養與腦健康》出版發行……………………………………
1α,25-(OH)_2D_3促進骨細胞形成及骨吸收活性(英文)……………………………………劉俊棟 仝錫帥 王東 顧建紅 高倩 劉宗平
3種熟化方式對黑豆花青素含量的不同影響……………………………………胡亞妮 李艷琴 李彬春
亮氨酸對人脂肪組織培養的脂解影響……………………………………陳能 周玲美 徐加英 張子祥 萬忠曉 秦立強
枸杞多糖緩解小鼠體力疲勞作用研究及機制探討……………………………………張雅莉 黃曉旭 蔡美琴
妊娠期糖尿病膳食調查及膳食干預效果評價……………………………………付曉麗
《營養學報》投稿須知
1、本學報登載食物化學、實驗營養、公共營養、臨床營養及其他有關營養研究的論文、簡報、實驗技術及重要文件、述評、會訊、消息和特約稿件。
2、來稿要求數據可靠,簡明扼要,文句通順。研究報告一般限5000字內(4頁),研究簡報限3000字內(2頁)。
3、來稿體例參照本學報各期論文和簡報。原則上文題22字以內;作者限6人以內,作者排序及單位確定后不得更改。研究報告正文前附中文摘要,按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分四段書寫,限400字以內;論文后附英文摘要,研究簡報只附英文題目,不需英文摘要。英文摘要與漢文摘要相對應,按題目,作者姓名、單位、摘要正文、關鍵詞順序、摘要正文書寫。
4、標識及位置按本刊規定:(1)首頁左下角注明投稿日期,作者簡介含:作者姓名(出生年份-),性別,職稱、學銜;作者的所有聯系方式(含通訊作者)包括通訊地址、郵編、電話、傳真、E-mail等。(2)基金項目(基金名稱及編號)。(3)是否中國營養學會會員及證號。
5、圖與表隨文字后,用英文表述,原則上每文不超過6個。本刊采用三橫線表,遇有合計和統計學處理(P,t值等)可在其上行加一細分界橫線。說明性文字置表下加注。表內數據有效位數應一致。圖用繪圖軟件微機描畫,冠有圖題、縱橫標目、單位及符號,高寬比例5∶7為宜;病理照片要清晰,對比度好,用箭頭指示上下方位、放大倍數、染色方法;電泳、DNA等應注明樣品名稱、條帶;數據對位要準確。
6、計量單位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以單位符號表示。量的符號一律用斜體。
7、數理統計使用方法要正確。要給出統計名稱和統計量的具體值,統計學符號按《統計學名詞及符號》中有關規定用斜體,其中除F檢驗、概率P用英文大寫外,樣本的算術平均數加減標準差、標準誤、t檢驗中的t、相關系數r均用英文小寫(±s,s,t,r);卡方檢驗和自由度用希文小寫(2,)。
8、數字按《關于出版物數字用法的規定》書寫。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小數點前后超過3位數字時,每3位一組,組間留千分空,不用逗號分隔。如8219000。但年份、序數詞、頁數、儀器型號、標準號不分節;數字百分數范圍應注意每個數值后均加百分號如:5~95%應為5%~95%;附帶尺寸的數值相乘單位應逐個寫出,如3×2×5cm應為3cm×2cm×5cm。
9、醫學名詞以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名詞》和相關學科的名詞為準。暫未公布的以《英漢醫學詞匯》、《英漢、漢英生物化學詞匯》為準。漢文藥名用1955年藥典《法定藥物》或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典委員會編寫的《藥名詞匯》(非法定藥物)中的名稱,英文藥名采用國際非專利藥名,不用商品名。
10、題目中一般不用縮略詞語。文中盡量少用。不超過4個漢字的詞原則上不用。為節省篇幅,必須使用時,須在首次出現時先給出全稱或原詞,之后在園括內注明縮略詞;縮略詞不移行。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