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7-07所屬分類:醫學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對于臨床管理的措施我們該怎樣加強呢?同時在檢驗醫學中溝通是臨床醫學發展建設的重要突破模式,該怎樣加強這些管理建設應用呢?同時在檢驗中臨床上又該怎么去處理管理呢?《醫學檢驗與臨床》以廣大醫學檢驗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也可供臨床醫師及醫學院校檢驗系
對于臨床管理的措施我們該怎樣加強呢?同時在檢驗醫學中溝通是臨床醫學發展建設的重要突破模式,該怎樣加強這些管理建設應用呢?同時在檢驗中臨床上又該怎么去處理管理呢?《醫學檢驗與臨床》以廣大醫學檢驗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也可供臨床醫師及醫學院校檢驗系師生參考。其任務是報道檢驗醫學領域內的新科研成果、實用技術的新進展、各種檢驗方法、試劑、儀器的性能和特點等內容,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摘要:養高素質的檢驗醫師,檢驗醫師參與臨床工作,加強檢驗與臨床的溝通。檢驗醫學的發展,經歷最初的醫學檢驗,到臨床檢驗診斷,再到檢驗醫學,不僅儀是學科名稱的變更.更深層次地反映了臨床檢驗工作者已經由局限于實驗室內的“化驗員”,為臨床提供檢驗信息咨詢、參與臨床診斷治療的檢驗醫師的職能轉變。檢驗科應重視對檢驗醫師培養,重視培養檢驗醫師的I臨床意識,鼓勵檢驗醫師積極參與臨床診療活動,充分利用實驗室檢驗結果,更好的服務于臨床診療。
關鍵詞:檢驗科,臨床醫學,醫學制度
建立檢驗咨詢門診,直接服務于患者和臨床醫護人員?剖覇⒂昧硕辔痪哂匈Y質的檢驗師和經驗豐富的高年資技師解答來自臨床醫護人員及患者有關檢驗醫學(包括檢驗報告單的臨床解釋,進一步診治建議,疾病診斷和預防等)的各種問題,排除了醫患糾紛的隱患,增進了與l臨床醫護人員及患者的溝通與了解。
1、檢驗科與臨床溝通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臨床醫生對檢驗醫學的進展了解不夠.對檢驗項目深層次的理解及橫向知識略顯不足,不能有效地利用檢驗新技術、新項目,申請合理的臨床檢驗項目[4 1。比如:欲診斷早期肝纖維化,只檢測透明質酸、Ⅲ型前膠原和層粘連蛋白或Ⅳ型膠原即可,而不應該把二、三十種診斷肝臟功能的標志物進行檢測,這樣會造成極大的浪費。比如人體感染H IV時,其免疫的過程有一定的時間順序,如果臨床醫生不了解試驗的窗口期而選擇實驗,不但會給患者增加不必要的負擔,還可能得出錯誤的判斷而導致誤診。
(2)檢驗科室工作人員臨床相關知識存在短板。檢驗從業人員多畢業于醫學檢驗專業,在知識結構體系和臨床思維方式等方面與I臨床醫生不對等,難以在疾病診療方面進行有效溝通。檢驗技術人員和臨床溝通交流多只限于報告急診或特殊檢驗結果、詢問標本采集有無錯誤等,缺乏深層次的溝通,難以在臨床診療活動中發揮相輔相承的作用。
(3)實驗室與臨床交流途徑欠缺。目前實驗室與臨床交流基本只限于打電話、開講座等,導致雙方掌握的診治信息嚴重不對稱。
(4)檢驗人員不重視與臨床溝通,甚至不知道如何溝通。一些檢驗科技術人員“僅對標本負責”,對出現的問題不加以重視,使產生的問題持續存在且進…步發生不良后果。例如,當醫生懷疑某個檢驗結果時,往往向檢驗人員咨詢.如果檢驗人員說“結果已經復查了,沒有錯!”,不深入分析可能對檢驗質量產生影響的各種因素,那么就可能會引起醫生對檢驗結果的誤解,甚至對診斷及治療造成影響。
通過以上各種方法不斷加強檢驗與臨床的溝通,讓醫生與護士走近檢驗,了解檢驗,取得臨床的支持和理解,讓檢驗更好服務于臨床和患者。同時對結果進行確認、解釋,提供咨詢服務.為臨床醫生選擇項目提出建議,讓檢驗真正為臨床服務。
2、檢驗科如何與臨床溝通
(1)在院內開展分析前質量管理培訓,讓醫生與護士了解檢驗分析前的影響因素?剖医M織l臨床醫生、護士.對她們講解標本的正確采集、轉運及接收方法,并說明各個環節注意事項。要求剛參加工作的臨床醫生、護士在院內開展分析前質量管理培訓,了解檢驗分析前的影響因素,并要求他們到檢驗科實習一段時間,了解檢驗科的T作流程、開展項目以及怎樣解讀化驗單的結果。
(2)定期與臨床科室進行業務交流。由臨床科室反映檢驗項目存在的問題,檢驗科給予解釋和說明,并分析問題的實質與根源,為解決問題提供正確依據;檢驗科說明各項指標允許誤差的范圍及本科的實際情況,解釋誤差的來源,找到控制的辦法,爭取臨床科室的合作和理解;通報新增檢驗項目和正常值的適用范圍,幫助臨床科窀優選檢驗項目。指導、建議臨床醫師選擇合理的檢驗項目。
臨床醫學檢驗是介于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之間的一個不完全獨立的技術專業,檢驗科也是各級各類醫院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科室。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檢驗醫學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檢驗儀器和檢驗技術不斷進步,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分子生物學等醫學檢驗實現了網絡自動化、試劑多樣化、檢測方法標準化及床旁檢查快速化,檢驗的工作質量管理越來越受到重視。實驗室質量管理分為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3個階段。2006年國外有學者分析了醫院實驗室出現錯誤結果的原因,分析后產生差錯的占18.5%~47%,分析前產生的誤差占總誤差的46%~68.2%,分析中期產生的誤差不足15%?梢姺治銮爱a生的差錯最多,而分析前質量控制主要與臨床醫生、護士及患者密切相關,檢驗科人員對其難于控制,是我國質量管理最薄弱的環節。
大多數檢驗科的質量管理制度著眼于本科室內部.忽視了分析前及分析后影響檢驗結果的因素.常出現檢驗結果與患者實際病情不符的情況,導致臨床醫生的誤解甚至診斷失誤,使檢驗與臨床的關系出現了不和諧產生這種狀態的主要原因是溝通存在問題,因此加強檢驗科與臨床科室的聯系顯得極為重要,為了保證檢驗質量的準確性,就必須與臨床科室加強合作與溝通訊,F就我科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3)對臨床檢驗人員嚴格要求,不斷學習新的實驗方法和技術,做好檢驗儀器的質量控制及試劑的標準化,如生化分析儀及其質控,對所用試劑質量監測,充分保證測定結果的準確性和重現性,以減少與臨床矛盾的結果。
(4)制定臨床檢驗項目指南,方便臨床醫生和護士。組織科內相關人員編寫“檢驗項目指南”,內容包括檢測項目、檢測方法、檢測時間、出報告時間、參考值、患者準備、標本采集方法、標本運送、影響因素、臨床意義及急診檢驗項目和危急值.使之成為醫院內每一醫護人員必備的檢驗手冊,為提高檢驗質量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