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4-18所屬分類:醫學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現在對消化內科上的新研究管理方式有什么好的治療過程呢,要怎樣來促進現在臨床醫學新建設發展呢?本文是一篇醫學論文。消化道疾病為消化內科當中的常見病癥,由于發病率較高,突發性較強,其臨床表現包括吞咽障礙、上腹痛、反酸、消瘦、嘔血、便血、下腹漲、排
現在對消化內科上的新研究管理方式有什么好的治療過程呢,要怎樣來促進現在臨床醫學新建設發展呢?本文是一篇醫學論文。消化道疾病為消化內科當中的常見病癥,由于發病率較高,突發性較強,其臨床表現包括吞咽障礙、上腹痛、反酸、消瘦、嘔血、便血、下腹漲、排便困難等,若得不到及時的診斷與治療則會引發更為嚴重的消化道疾病。
摘要:在傳統的消化內科檢查與治療當中,通常采用常規胃腸鏡進行臨床診治,未能得到理想效果的同時,也對患者造成了較大的痛苦。本次研究當中將針對無痛胃腸鏡技術應用于消化內科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旨在分析這種能夠通過微型攝像儀將患者體內情況進行清晰反應的診治方法,具體報告如下。
關鍵詞:消化內科,臨床治療,醫學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158例在消化內科就診的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85例,女性患者73例,年齡范圍在13~75歲,平均年齡為(45.5±9.5)歲;體重范圍在28~85kg,平均體重為(59.2±7.8)kg;病程范圍在2個月~8年,平均病程為(4.5±1.5)年。將所有患者按照就診順序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79例,兩組患者從性比、年齡、體重、病程等方面進行對照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胃腸鏡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對患者進行病情、病因分析,隨后采用對癥手術方法進行治療;研究組則采用無痛胃腸鏡技術進行檢查,通過胃腸鏡前段設置的微型攝像頭將患者體內的病灶區域反饋到屏幕當中,并結合其他病理檢查結果對患者的病情、病因進行分析,隨后進行對癥手術治療。兩組患者均在手術當中進行心電圖、血壓等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并持續供氧,確;颊吆粑槙砙2]。
1.3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當中的觀察指標包括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的血壓、心率、血樣飽和度以及臨床癥狀的變化,通過觀察統計,將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與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對照比較。
1.4療效判定 痊愈:患者臨床指標均恢復正常,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好轉:患者臨床指標明顯改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無效:患者臨床指標以及臨床癥狀無變化或惡化。
醫學論文:《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1996年創刊,系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在學術上遵循“三主三結合”:①以臨床應用為主,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②以普及新技術新業務為主,普及與提高相結合;③以現代醫學為主,中醫與西醫相結合。專業上以胃腸病學為主,兼顧肝膽胰疾病。
總有效率=痊愈例數+好轉例數/患者總例數×100%
1.5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指標比較 對兩組患者的血壓、心率以及血氧飽和度變化進行對照比較,研究組患者檢查前與檢查中的臨床指標均無明顯變化,而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指標在檢查前與檢查中的變化較大,兩組之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79例患者當中,痊愈48例,好轉2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7.47%;對照組79例患者當中,痊愈23例,好轉37例,無效19例,總有效率為75.95%。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不良反應比較 本次研究當中,研究組患者在檢查當中共出現3例不良反應,分別為1例嚴重咳嗽、1例嘔吐、1例躁動,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8%;對照組當中共出現17例不良反應,分別為5例嚴重咳嗽,6例嘔吐以及6例躁動,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1.52%。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在不良反應發生率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無痛胃腸鏡技術為近幾年來在消化內科當中頻繁使用的新興技術,利用無痛的檢查的特點使得患者能夠平穩度過整個檢查與治療的過程,且方便快捷,胃鏡檢查30min內、結腸鏡檢查50min內即可完成,并且患者經無痛胃腸鏡檢查或治療后,5~10min左右即可自由活動。傳統的常規胃腸鏡檢查由于耗時較長且痛苦較為嚴重,并常見惡心、嘔吐、躁動等不良反應,因此多數患者對胃腸鏡檢查產生了本能的恐懼感。而無痛胃腸鏡不僅具有較為顯著的臨床效果,與傳統胃腸鏡檢查相比,還具有分辨率與清晰度較高、檢查無死角、診斷準確、損傷較小等優勢。
通過本次研究對158例消化內科患者進行分組檢查,分別采用常規胃腸鏡檢查與無痛胃腸鏡檢查,結果表明采用無痛胃腸鏡的研究組從臨床療效、臨床指標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等方面均明顯優于采用常規胃腸鏡檢查的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無痛胃腸鏡能夠有效控制不良反應的出現,并對患者在檢查當中的血壓、心率以及血氧飽和度不會產生較為明顯的影響,臨床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應用及推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