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臨床藥學質量監控新制度模式

發布時間:2016-03-23所屬分類:醫學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對現在醫藥學上的臨床管理新方式有哪些呢,要如何來推動現在臨床醫學建設發展呢?本文是一篇臨床醫學論文。臨床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藥師參與到臨床查房過程當中,參與疑難病例的會診,對藥品的不良反應進行分析,對患者的服用習慣和行為進行指導,對藥物的使用情

  對現在醫藥學上的臨床管理新方式有哪些呢,要如何來推動現在臨床醫學建設發展呢?本文是一篇臨床醫學論文。臨床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藥師參與到臨床查房過程當中,參與疑難病例的會診,對藥品的不良反應進行分析,對患者的服用習慣和行為進行指導,對藥物的使用情況進行循證分析,確保藥物的最佳療效。宋敏等[7]在研究中發現在采用臨床藥學理論對接受外科手術患者圍手術期使用抗生素進行指導之后,可以顯著提高藥物使用的合理率。王培蘭等[8]發現臨床藥學可以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提高藥物使用的經濟性。

  摘要:臨床藥學作為一種新型領域,自從20世紀80年代引入我國醫院,已經成為了醫院發展和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臨床工作的實際需要,臨床藥學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正是基于此種情況,衛生部在2002年正式頒布并且推出了《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其中明文規定,各醫療機構的藥學相關部門必須建立圍繞患者實際情況的藥學工作管理模式,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臨床藥學相關工作,以便為臨床各種疾病的相關治療、診斷提供優質的服務工作[1]。

  關鍵詞:臨床藥學,醫藥工程,臨床醫學論文

  雖然相關政策法規對臨床藥學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肯定,但是因為我國醫院的實際情況、醫療制度、醫院的運營方面發展并不十分均衡,造成了臨床藥學在我國醫院開展的并不均衡,許多臨床藥學規章制度流于形式[2]。同時,抗菌治療的不規范問題也同樣困擾著醫院的正常運營,抗菌藥物的濫用已經嚴重影響疾病的正常治療,感染菌耐藥情況[3]。因此如何更好的執行臨床藥學工作,讓臨床藥學應用于抗菌藥物的規范使用,對于醫院工作的正常開展和疾病的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選取2010年2月~2013年1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細菌性肺炎患者76例,用以分析臨床藥學質量監控對于抗菌治療效果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所選取的臨床研究對象為在我院進行治療的細菌性肺炎患者76例,其中男49例,女27例,年齡61~78歲,平均(67.91±5.28)歲,入組的76例患者符合細菌性肺炎的診斷標準[4],排除存在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其他呼吸系統疾病,嚴重血液系統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他呼吸系統疾病和臨床資料不全的患者。根據是否在臨床藥學指導下用藥,將患者分為兩組,分別是觀察組38例和對照組38例,經過相關統計學分析,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和病情嚴重程度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臨床論文:《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月刊)1982年3月創刊,原名《新藥與臨床》。1987年主辦單位改為上海市醫藥管理局科技情報研究所,1992年起與中國藥學會共同主辦。1998年更名為《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2年改成月刊。辦刊宗旨:報道國內外新藥,重點是國產新藥的臨床研究;科學地宣傳、交流和推廣新藥的臨床試驗和使用經驗;指導合理用藥;加強工(生產部門)、商(銷售部門)、衛(醫藥防治)之間的聯系;以提高臨床用藥水平,促進科學研究和藥品生產的發展。

臨床藥學質量監控新制度模式

  1.2 方法

  觀察組:38例患者在臨床藥學指導下使用抗菌藥物,首先安排1名臨床藥師定期參與到細菌性肺炎患者的查房當中,參與到醫囑的制定環節當中,與臨床醫師進行有效地溝通,對用藥進行建議。參與到疑難病例的會診當中,與臨床醫師開展有效地合作,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對藥物的不良反應進行上報,核對藥品的使用信息。應用藥物經濟學的方法對疾病治療當中的藥物使用進行分析,制定一個適合患者和家庭經濟效益的用藥方案。應用循證藥學的理論,對該藥物在該種疾病的治療當中的療效進行分析,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對疾病進行治療,按照患者的實際情況個個人特點指定藥物使用方法,定期組織臨床藥師進行學習,開設專題學習班,幫助臨床藥師水平的提高,定期對細菌性肺炎患者的痰液進行抽樣檢測,確定致病菌的生存情況。對照組:38例患者不在臨床藥學的指導下使用抗菌藥物。

  1.3 觀察指標

  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療效和耐藥率進行觀察。

  1.4 療效判定標準[5]

  痊愈: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指標正常;顯效: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指標明顯較治療前好轉;有效:臨床表現較治療前有所好轉,但是不顯著;無效:治療之后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指標均未出現好轉。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數據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效果之間的比較

  本研究發現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的患者(P<0.05)。見表1。

  2.2 觀察組和對照組耐藥率之間的比較

  本研究發現觀察組的耐藥率為5.26%,對照組患者的耐藥率為15.79%,觀察組的耐藥率顯著低于對照組(x2=5.963,P=0.019)。

  3 討論

  臨床藥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在具體的實際臨床工作當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是指臨床藥師將具體的藥學工作和臨床疾病的診療相結合,對疾病治療的藥物應用規律進行歸納總結,對療效和安全性進行詳細分析的一門綜合性交叉學科,在確;颊哂盟幇踩矫嫫鹬种匾淖饔,雖然臨床藥學在我國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但是因為一些具體實際情況的限制,醫院的臨床藥學建設仍然遇到了諸多困難,其學科的地位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與此同時,抗生素的濫用在我國十分嚴重,單就單純的感冒治療而言,在部分區域醫院的抗生素使用率在70%以上,抗生素濫用不僅可以造成細菌耐藥,還可以導致抗生素相關不良反應甚至是超級耐抗生素細菌的產生,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胡海文等[6]在研究中發現抗生素的耐藥可以導致喉部真菌的生長,造成喉真菌病的發生。因此如何具體應用臨床藥學指導臨床抗菌藥物的規范使用便顯得尤為重要。

  在本組研究中,我們發現在臨床藥學指導之后,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并且耐藥率顯著低于對照組,這說明臨床藥學理論可以有效地指導抗菌藥物的應用,這可能與臨床藥師可以參與到日常查房當中,可以直觀地對患者進行觀察,依據患者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治療有效率,同時與臨床醫師建立有效地溝通,及時對臨床醫師的錯誤或者不合理的用藥進行糾正,而運用循證藥學的理論對用藥進行分析之后,可以根據以往的用藥經驗指導本次的療效,以達到療效的最大化,對肺炎患者的痰液進行定期的藥敏學分析,可以有助于臨床藥師和醫師及時根據藥敏結果對用藥方案進行調整。綜上所述,臨床藥學可以有效指導抗菌藥物的使用。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