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腎小球腎炎臨床護理新方式

發布時間:2016-02-17所屬分類:醫學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在當前有關腎病的治療上有什么新的措施呢,要如何來促進現在醫學新發展呢?本文是一篇臨床醫學論文。對于血清抗腎小球基底膜抗體陽性患者,藥物治療是一方面,其應盡早行血漿置換療法。血漿置換主要有出血、并發感染,特別是經血制品傳播的疾病等不良反應。無

  在當前有關腎病的治療上有什么新的措施呢,要如何來促進現在醫學新發展呢?本文是一篇臨床醫學論文。對于血清抗腎小球基底膜抗體陽性患者,藥物治療是一方面,其應盡早行血漿置換療法。血漿置換主要有出血、并發感染,特別是經血制品傳播的疾病等不良反應。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血漿置換,此類患者均應加強對癥支持治療,利尿消腫、降低尿蛋白、降壓、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糾正貧血、調整血糖、抗感染等。

  摘要:急進性腎小球腎炎(RPGN)患者,臨床以少尿、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腎功能惡化等為基本特征,其在病理上歸屬于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疾病。實驗室及其他檢查結果為:尿蛋白(++~++++),隱血(++~++++),管型、白細胞可見;尿纖維蛋白降解產物陽性,尿補體C3陽性,24h尿蛋白定量>3.5g;內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血肌酐、尿素氮、血脂增加,血清白蛋白下降;血常規白細胞正;蜉p度增高、血紅蛋白逐漸下降;血清抗腎小球基底膜抗體陽性、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陽性或循環免疫復合物陽性;超聲檢查則顯示為雙腎正常或體積增大;腎活檢檢查表明為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毛細血管叢外圍腎小囊有新月體形成,數量占腎小球總數的50%以上,每個新月體占腎小球囊腔50%以上,根據新月體組成可把新月體分為上皮細胞性、纖維上皮細胞性和纖維性新月體。電鏡還可見到電子致密物。免疫病理檢查Ⅰ型前面未提及見IgG和補體C3呈線性沉積于腎小球基底膜上,Ⅱ型見IgG或IgA和補體C3[1]。

  關鍵詞:腎小球,腎護理,臨床醫學論文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09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例急性腎小球腎炎患者。年齡30~70歲,平均年齡46歲,其中男8例,女4例。本組患者資料均符合急進性腎小球腎炎的診斷標準。

  1.2治療方案新月體腎小球腎炎目前藥物治療主要包括三類:激素類、細胞毒性藥物及免疫抑制劑類;颊唛L期應用大劑量的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治療可引起物質代謝和水鹽代謝紊亂,導致多種不良反應,如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綜合征(滿月臉、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等)、上消化道出血、精神癥狀(欣快、抑郁、行為異常等)。細胞毒性藥物環磷酰胺對Ⅲ型療效最好,Ⅰ型無效,而其他病理類型僅可以加強相關藥物的療效,上腹不適、惡心、嘔吐、脫發、出血性膀胱炎、骨髓抑制等均是環磷酰胺長期應用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循證醫學表明部分患者(30%~50%)激素有效,但顯效較慢,對激素效果不佳者可試用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新賽斯平)以及他克莫司(FK-506),但須詳細解讀指導患者用藥,定期檢測血藥濃度。

  醫學論文:《中華腎臟病雜志》,《中華腎臟病雜志》本刊以反映我國腎臟病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與進展,報道國內外有關的學術活動為主要辦刊宗旨。及時報道腎臟病的研究領域領先的科研成果和臨床診療經驗,對促進本學科研究和臨床應用有很大的價值。遵循基礎與臨床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并重的辦刊原則,為廣大讀者提供最及時、最實用的腎臟病新進,努力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讀者對象和范圍為國內兒科尤其是腎臟病專業的醫師、醫學科研工作者、高校教師以及研究生。2007年中華醫學會與萬方數據攜手推動醫藥信息服務,該刊電子版已獨家授權萬方數據來實現其數字化服務推廣。

腎小球腎炎臨床護理新方式

  二、護理

  2.1基礎護理①呼吸道感染是新月體腎炎的誘因之一,也是長期臥床患者易出現的并發癥。臨床上應加強患者呼吸道的管理,教會患者主動排痰的方法,臥床患者定時翻身拍背,以促進痰液咳出,必要時給予霧化吸入稀釋痰液。②由于新月體腎炎患者存在血尿、蛋白尿、高血壓、水腫等臨床癥狀,故而在護理中必須做好患者的皮膚護理,預防壓瘡的出現,必要情況下使用氣墊床。因為水腫后患者的皮膚張力增加,皮下的血液循環差,且患者一般存在營養不良,加上治療中使用激素等,使得患者的皮膚非常薄,在受損后很容易出現感染現象,故而為避免患者皮膚出現損傷,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在清洗皮膚時動作輕柔,不能過度用力擦洗,同時保持皮膚的干燥。在患者病情好轉后,通過健康教育方式讓患者認識到下床活動的重要性,并指導協助患者進行下床活動,但不得進行重體力活動。對于長期臥床休養及水腫較為嚴重的患者,經常為患者變換體位,預防壓瘡。為避免皮下血腫以及醫源性的皮膚損傷,在給患者注射藥物拔針后,應延長按壓時間5~10min[2]。③加強口腔護理,早餐前、晚餐后刷牙,并做到餐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潔。④記錄24h出入液量。護理人員準確記錄患者24h的出入液量,并定時進行出入液量的對比分析。當出量明顯低于入量且患者出現高血壓、水腫等反應時,立即通知醫生處理,遵醫囑給予患者一定量的利尿劑,當利尿的效果不明顯且患者體內的水分過多,出現呼吸困難等癥狀時,可聯系醫生進行血液透析治療,加強脫水,促使患者體內過多的體液排出來。⑤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治療不及時可能演變成腎衰竭,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遵醫囑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一旦出現異常情況或征兆,立即通知醫生進行對癥處理。如:當患者的尿量迅速減少時,可能會發生急性腎衰竭,因此應重視腎功能變化的監測,監測血肌酐、尿素氮的變化情況。⑥重視水腫的監測。通過觀察患者的心悸、呼吸困難、腹脹等臨床癥狀,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腹水、胸腔積液等表現,從而判定患者水腫的范圍、部位等。⑦控制入水量。護理人員合理控制患者的入水量,不可過多,以免發生心力衰竭;不可過少,以免加重腎衰竭;入水量=尿量+不顯性失水量。

  2.2并發癥護理急進型腎小球腎炎患者一般處于血液高凝狀態,凝血因子升高,抗凝因子則隨著蛋白尿被排出,這樣就造成了機體內的失衡,容易出現血栓并發癥,對此,臨床上多采用低分子肝素進行抗凝治療,其能改善患者的微循環,提高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預防血栓,緩解病情[3]。給予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000U/d,同時給予口服降血脂藥物,4周為1個療程。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狀態,預防腎小球硬化[4]。

  質子泵抑制劑(抑酸劑)的應用:MP治療時容易造成消化道潰瘍,因此在應用激素治療時,應輔以質子泵抑制劑(抑酸劑)如奧美拉唑的使用,減少消化道潰瘍的發生。

  改善貧血:①糾正貧血。從貧血產生的機理上來說,其主要原因是腎臟產生的紅細胞生成素減少以及合成紅細胞的原料減少,因此護理人員要遵醫囑給患者服用葉酸、鐵劑等,并補充紅細胞生成的原料,通過注射紅細胞生成素來改善患者的貧血癥狀。同時,給患者進行飲食指導,指導患者多食用豬肝、大棗等富含鐵的食物。②適當減少活動量,因為貧血導致機體的攜氧能力降低,無法滿足機體的需求,所以應盡量減少劇烈運動,減少機體的氧消耗量[5]。若患者的血紅蛋白水平較低,則給予一定的吸氧治療,改善患者的供氧狀況。③加強生活護理。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