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計算機教學論文非計算機專業程序設計與翻轉課堂教學

發布時間:2017-01-25所屬分類:計算機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這篇計算機教學論文發表了非計算機專業程序設計與翻轉課堂教學,程序設計師一本計算機專業課程的基礎課程,程序設計就像一門外語一樣,可以說是一種語言表達能力,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的數據顯示,過的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這篇計算機教學論文發表了非計算機專業程序設計與翻轉課堂教學,程序設計師一本計算機專業課程的基礎課程,程序設計就像一門外語一樣,可以說是一種語言表達能力,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的數據顯示,過的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計算機教學論文

  摘要:為培養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程序設計能力,課程實踐中利用翻轉課堂的形式,將最基本的語法規則講解放到了視頻中,安排學生課前觀看,課堂中,在教師適當的引導下讀程序寫程序改程序,對于同一個問題討論、分析、總結、思考,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論文,程序設計,翻轉課堂,教學改革

  1研究背景

  在我國高校中,不管是計算機專業還是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都要學習程序設計,程序設計能力就是當我們需要實現某個功能時,會用一種程序設計語言表達出來,就像學外語一樣,不是會做選擇題,而是當我們面對外國人,想要說什么能表達得出來,這種能力也就是計算思維。而目前的程序設計課程并不能很好地實現這個目標。程序設計語言也是一種語言,語言的學習需要大量的時間去練習。每個學校的課時安排不盡相同,但是通常為理論加實驗的組合方式。在課時不斷縮減的大背景下,通常只能講授順序、選擇、循環三大結構以及數組、函數等內容。大部分學生在課程結束時只會編寫類似累加、窮舉這類簡單程序。這其實是遠沒有達到各專業對于程序設計的需求的,讀寫文件、讀寫數據庫等內容是學生將來處理專業數據時必然會遇到的,目前程序設計課因為課時不足很少涉及。另外,目前程序設計課上,通常對于一道題目老師就給出一個所謂的正確答案,或者叫參考答案,這種做法其實是不合適的。程序設計沒有標準答案,就像同一個題目的作文,不同人可以寫出不同的文章。每個人認真設計的程序都值得肯定和尊重,即便存在不恰當的地方,其中也體現了程序設計者的創造性。對于同一題目,可以引導學生各抒己見,討論不同做法的適用性和優缺點。現在的程序設計課程,大多數的課時被用來講解語法規定“是什么”,而在傳統課堂中,在學生明白了“是什么”之后,最有價值的學生最應該學習的“怎么用”卻被省略掉了。在培養學生真正的程序設計能力方面,毫無疑問多讀程序多編程序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墒呛芏嗬蠋熆嘤谡n時不足無法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鍛煉。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利用翻轉課堂的形式,將最基本的語法規則講解放到了視頻中,安排學生課前觀看。課堂中,留給學生時間,在教師適當的引導下讀程序寫程序改程序,對于問題進行討論、分析、總結、思考。課程結束后,對學生進行了學習效果調查問卷,數據顯示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翻轉課堂教學實踐

  2.1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起源于美國,顛覆了傳統的課上講解課下作業的教學模式,實行課前看視頻講解課上作業討論,這與混合式學習、探究性學習有相似的地方,都是為了讓學習更加靈活、主動,讓學生的參與度更強。依據程序設計類課程的特點以及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程序設計能力的要求,采用如圖1所示的教學模式,即課前學生觀看教師錄制好的視頻,并完成相應的練習題。課堂上教師提出具體問題,留出時間讓學生尋找思路、編寫程序,然后學生講述自己的方法參與討論。最后教師點評總結,并布置下次課前需要觀看的視頻任務。

  2.2課前設計模塊

  課前環節包括觀看視頻和課前練習兩部分。視頻錄制是件費時費力的事情,教師需要自導自演。為了減少鏡頭前的緊張,我們選擇了錄屏軟件,只錄制老師的聲音和屏幕圖像,這樣既降低了錄制成本,也降低了對于錄制環境的要求?紤]到學生看視頻的注意力問題,所以每個視頻都控制在8min左右,以碎片化的微課形式出現,幻燈片與運行環境混合使用。錄制中的一大問題就是錄制中暴露出教師講課的很多問題,比如口頭語,語速是否合適、語調是否抑揚頓挫吸引學生,所以一遍一遍錄,這個過程雖然痛苦,但是使得視頻日漸完美。課前練習的主要作用是檢驗看視頻的學習效果。練習題難度較低,重點考查語法知識點的掌握,如IF語句部分,即采用讀程序寫結果的方式進行練習。為了方便學生觀看視頻,我們設計開發了翻轉課堂網站,提供學生看視頻、做練習的功能,提供教師管理視頻、查看學生觀看視頻以及練習完成情況。

  2.3課堂設計模塊

  在翻轉課堂中,課前環節起到準備的作用,課堂環節仍然是決定教學效果好壞的關鍵步驟。討論部分是翻轉課堂的核心環節,設計的討論問題應該緊扣教學內容,難易適中。教學實踐中,討論問題常用方式有以下三種,要求每個同學都要課上認真寫代碼,并且積極參與討論。學生寫代碼的時間,教師可以觀察學生的進度以及編程情況,同時一對一地進行交流。(1)對于一個問題,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程序。以VisualBasic語言課程為例,學習選擇結構時,提出商場消費中消費越多折扣越多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為商場設計一個計算折扣的程序,留出大約1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思考、編程。課上的這部分時間雖然不是很長,但是通常學生會有緊迫感積極思考,然后請學生來講自己的程序。有的學生使用IF語句的單分支,有的學生使用IF語句的雙分支或者多分支,還有的同學使用SELECT語句。即便語句相同,有的學生設計的條件也不完全一樣,一番各抒己見之后,學生們不光對于選擇結構的使用有了較好的掌握,同時深刻認識到只要邏輯結構正確,完全不同的程序可以都是合理的。(2)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不斷完善。學習Timer控件時,提出設計一個歡迎新同學的滾動字幕,留出大約15分鐘思考的時間。大部分學生討論時都是直接修改標簽的位置屬性,比如Label1.left=Label1.left+100即字幕自動向右移動,學生沒有想到移動到窗體的最右端,標簽就消失不回來了。在教師的引導下,鼓勵學生繼續思考如何解決。學生想到當Label1.left超過窗體邊界時就Label1.left=0之后,繼續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實現字幕水平移動左右兩邊碰壁彈回,如何實現字幕隨機移動四面碰壁彈回。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就不斷深入,程序越寫越復雜,功能也越來越豐富,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極大地激發出來。(3)設計“大家一起來改錯”環節,展示學生常見的錯誤程序,留時間讓學生閱讀思考,然后大家一起來討論看看錯誤出在什么地方,需要如何修改。這個環節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準備的多種多樣的教學素材,使得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參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翻轉課堂教學效果分析

  在教學實踐中可以看到,傳統課堂與翻轉課堂在教師行為、學生行為、教學形式以及課堂內容上都存在著很多不同,如表1所示。為了考察教學效果,我們對2014級的275名同學進行了問卷調查。如表2所示,可以看到對于翻轉課堂的總體評價共86%的同學表示滿意或基本滿意,觀看課前視頻對基本語法規則掌握情況共68%的同學表示滿意或基本滿意,對于課堂上寫代碼并參與討論的學習效果有89%的同學表示滿意或基本滿意。這說明翻轉課堂的教學實踐中,一方面,視頻錄制的質量有待繼續提高,想要在課下吸引學生5分鐘的注意力,需要視頻更精簡、設計更巧妙。另一方面,課堂上寫代碼并參與討論總結的方式是受到肯定的,實踐中的教學素材需要進一步整理提升,應該更多考慮趣味化、實用性和連續性。在教學的改革和實踐中,我們感受到翻轉課堂的好處有很多,課堂上有更多時間的思考、分析、動手與互動交流,教師會更了解學生,更好地發現和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非常適合在程序設計類課程中推廣。

  參考文獻:

  [1]陳后金.轉變教育觀念造就知而有識學而善用的優秀人才[J].中國大學教學,2013(10):10-11.

  [2]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1(4):46-51.

  作者:孫晉非 張瑾 劉世蕾 單位:中國礦業大學計算機學院

  推薦閱讀:《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是由重慶職業技術學院主辦的期刊。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