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發表職稱論文論郵政生產用房的設計結構

發布時間:2014-06-06所屬分類:建筑師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論文摘要:在整個畢業設計的過程中,我們要通過運用各種通用圖集和設計規范以及國家、地方標準,完成多層建筑的結構選型,結構布置,結構設計及建筑圖、結構圖、施工圖的繪制。這不僅要求我們有較強文獻檢索、規范應用、圖集觀摩、綜合應用所學各門專業知識

  論文摘要:在整個畢業設計的過程中,我們要通過運用各種通用圖集和設計規范以及國家、地方標準,完成多層建筑的結構選型,結構布置,結構設計及建筑圖、結構圖、施工圖的繪制。這不僅要求我們有較強文獻檢索、規范應用、圖集觀摩、綜合應用所學各門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具有獨立思考、獨立設計、創新的精神。

  一、 選題的背景與意義:

  本項目為縉云縣郵政生產用房,集商用、辦公于一體的綜合性建筑,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體系,建筑結構的類別為二類,使用年限為50年,占地面積為3987 m2,總建筑面積為3934 m2,結構面標高為18.9m,底層層高4.2m。

  多層及高層建筑的結構體系大致有混合結構體系、框架結構體系、剪力墻結構體系、筒體結構體系、巨型結構體系;旌辖Y構的承重墻體隨著建筑高度的增加而加厚,不僅耗費大量材料,也減少了使用面積。框架結構體系是由鋼筋混凝土梁、柱節點及基礎為主框架,加上樓板、填充墻、屋蓋組成的結構形式?蚣苄纬煽伸`活布置的建筑空間,使用較方便。但是隨著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作用使得框架底部梁柱構件的彎矩和剪力顯著增加,從而導致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將給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間處理帶來困難,影響建筑空間的正常使用,在材料用量和造價方面也趨于不合理,因此在使用上層數受到限制。正是因為如此原因,框架結構適用于辦公樓、教學樓、商場、住宅等建筑。本設計的是多層建筑,建筑的高寬比H/B小于5,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建筑高度19.5m,所以選用框架結構體系較為合理。

  目前混凝土框架結構已被廣泛地應用于各類多層的工業與民用建筑中。但是, 在框架結構仍有一些缺點:如側向剛度較低、對于較高建筑需要截面尺寸較大的梁、柱才能滿足受力和變形的要求。近年來,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 框架結構的計算精度日益提高, 設計人員的工作強度逐漸降低。在框架結構的設計中, 仍然存在著一些概念性和實際性的問題需要設計人員予以重視, 以確保設計質量的提高。所以,本次設計仍以手工計算為主,電算校核的方法,以提高基本概念的應用能力,這對于以后的實際工程有現實意義。

  二、 研究的基本內容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縉云縣郵政生產用房結構設計” ,在設計之前必須先充分理解建筑設計的內容,并收集相關的資料如建筑圖集、結構計算手冊及相關國標規范等,做好準備工作。

  讀懂建筑設計中的建筑圖,如底層及標準層平面圖、頂層平面圖、主要立面圖、剖面圖,根據實際情況所選擇的建筑方案,滿足相關規范的要求考慮到實用、美觀、符合教學目的等等各方面要求。

  結構設計中根據承重框架布置方向的不同,框架的結構布置方案有橫向框架承重、豎向框架承重、縱橫向框架承重。多層框架是超靜定結構,在計算內力之前,必須先確定桿件的截面形狀、尺寸和慣性矩。為此,查閱了許多文獻資料,包括標準、規范、手冊、圖集,以及國內外相關書籍、論文,明確了設計路線。

  在整個畢業設計的過程中,我們要通過運用各種通用圖集和設計規范以及國家、地方標準,完成多層建筑的結構選型,結構布置,結構設計及建筑圖、結構圖、施工圖的繪制。這不僅要求我們有較強文獻檢索、規范應用、圖集觀摩、綜合應用所學各門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具有獨立思考、獨立設計、創新的精神。此外,在設計中涉及到很多計算機軟件,如 Office中的Word、Excel,繪圖軟件AutoCAD,結構計算的PKPM及等軟件,通過對這些軟件的應用,更能提高我們對計算機的應用能力,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

  三、研究的方法與技術路線:

  結構設計包括結構計算和繪制結構圖兩方面。結構計算又需完成基礎設計、縱橫向平面框架結構設計、樓蓋設計、樓梯、陽臺、雨蓬等結構設計,其中縱橫向平面框架結構設計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v橫向平面框架結構設計又涉及到框架梁、柱、節點設計,要滿足“強柱弱梁,強剪弱彎,強節點弱構件”的設計原則。

  在本次畢業設計中采用手算和電算兩種方法。計算書部分的完成以手算為主,PKPM校核為輔,校核部分應包括內力計算結果、梁板柱配筋計算結果等基本內容。通過兩次計算結果的相互校核,獲得最終計算結果,并繪制AUTOCAD結構施工圖,以WORD文檔形式或者手寫文本作為設計計算書。

  四、研究的總體安排與進度:

  整個設計從2009年2月25日開始到2009年6月10日,共15周。

  第一周:寫任務書及開題報告;

  第二周:樓、屋面板的梁板平面布置和荷載計算;

  第三周:樓、屋面板的梁板內力及配筋計算與繪圖;

  第四、五周:框架內力計算與組合;

  第六周:框架繪圖;

  第七周: PKPM校核;

  第八、九周:樁基礎、承臺設計與繪圖;

  第十周:連梁的計算與繪圖;

  第十一周:樓梯的計算與繪圖;

  第十二周:地梁計算與繪圖;

  第十三周:設計總說明;

  第十四周:整理計算書。

  第十五周:打印計算書、出圖,準備答辯。

  五、主要參考文獻:

  1.有關設計規范

  《建筑結構制圖標準》GB/T50105-2001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9-2001(2006版)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7-2002

  《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3-2001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11-2001

  2.《建筑結構構造資料》(合訂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8年。

  3.《簡明混凝土結構設計手冊》,冶金工業出版社,1999年。

  4.《地基基礎設計手冊》,上?萍汲霭嫔纾1998年。

  5.《建筑結構強制性國家標準》(簡裝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年9月

  6.建筑、結構設計有關圖集資料以及專業課程教材等。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