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0-29所屬分類:建筑師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1.1老舊小區改造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穩步實施城中村改造,有序推進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危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到2020年,基本完成現有的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
1.1老舊小區改造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穩步實施城中村改造,有序推進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危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到2020年,基本完成現有的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老舊小區改造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環節,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是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客觀需求。
1.2老舊小區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老舊小區普遍是指單位制改革之前的由政府、單位出資建設的居住區,與1998年房改(商品房改革)之后建設成的居住區相比較[1],大多已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配套設施不齊、違章搭建嚴重、停車位不足等問題日益凸顯,直接影響了居民生活的質量、和諧社區的構建和美好城市的建設。老舊小區改造的目的就是從源頭上解決老城居民生活難題,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狀況,同時改善城市面貌,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2當前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困難分析
2.1改造資金籌集難度大,維修基金長期閑置
目前我國大多城市的老舊小區改造資金主要依靠政府財政撥款,向社會籌集資金較難。以某市二次供水設施改造為例,2013年該市政府出臺文件,要求按照市級財政、區級財政及產權單位各三分之一的比例出資實施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在政策實際執行過程中,各區財政支持力度不一,各小區業主配合程度不同,導致工程實施難度很大。在此情況下,該市在2015年出臺了新的財政政策,按照市區兩級政府及供水單位各三分之一的比例出資,二次供水改造工程才得以大面積地推進下去。又如保障性住房相關的許多費用長期閑置,如當前物業維修基金使用效率不是很高,大筆費用長期掛賬閑置,如何利用好這種資金來支援老舊小區改造,需要一個明確的使用辦法。
2.2改造涉及部門較多,協調管理難度較大
老舊小區改造通常需要對小區的供電、供水、燃氣等配套設施進行修繕升級,在對小區道路和立面出新時又會牽涉到配電、配水管網的遷改,這就需要各單位的強力配合。另外,小區改造對于消防、城管、居委會、電信部門、有線電視單位都會涉及,協調好各單位的難度很大。一旦協調不好,容易造成工期停滯或者重復遷改等問題,對項目進度和造價都有影響。
2.3老舊小區改造建設管理不規范
從當前老舊小區改造的情況看,普遍存在著管理較粗獷的問題。老舊小區的改造具有“目標進度計劃要求高”、“項目分散”、“群眾關注度大”、“工程簽證變更較多”等特點,對于工程的建設管理要求也相對較高。然而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工程的建設管理不夠規范的現象普遍存在。如由于要征求小區各業主的意見,很多項目前期手續辦理進程較慢,一旦手續齊全建設單位便急忙動工,忽視了過程中建設程序的管理。尤其是各小區改造特點不同、居民的實際需求不同,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存在著大量的變更,如果對這些變更簽證把關不嚴,無疑會對整個工程的質量和造價造成巨大影響。
3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對策
3.1創新管理模式
老舊小區,情況不盡相同,難度也有高低,這就需要因地制宜,針對不同的小區研究不同的改造方式和改造程度。首先,要堅持政府主導,建立高層的協調機構,統籌協調各部門。老舊小區改造往往牽涉到住建、城管、供電、供水、燃氣、民政等等部門,沒有一個高層的協調機構,無法保證項目的實施。其次,要制定改造的總體規劃和各小區的詳細規劃,根據各自特點,明確改造內容和改造的進度,倒排時間節點,“掛圖作戰”。再次,要調動起參建單位的積極性,如對改造進度較好的區、街道進行表彰,對參與的施工單位進行評比、獎勵等等,激發其工作熱情。
3.2多途徑保證改造資金
第一是拓寬籌資渠道,鼓勵企業帶資參與老舊小區改造,注入新鮮血液。老舊小區所在位置多為城市中心,可以利用區位優勢,如小區閑置土地或臨街土地進行二次開發,以開發代酬金吸引社會資本。第二是加強政府財政的扶持力度,堅持每年安排足夠的財政預算,通過市區兩級財政共同出資的方式引導各區政府加大財政投入。第三是減免相關參建企業負擔,通過減免規費繳納,減免稅收等方式,降低企業建設成本。
3.3拓展改造內容
增加小區配套設施和適老化改造項目。除了對建筑結構的加固和外立面的出新外,要適當增加小區配套設施。具體內容可分為三類:一是建筑增設,包括建筑內的供水排水,増設電梯等;二是環境改造,包括小區道路拓寬,綠化提升,建設停車設施,提升環境等;三是基礎設施配套,包括各種管線改造,增加服務用房、設施設備等。在我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的背景下,應當適當增加為老年人服務的配套設施,如小區無障礙道路、健身設施、廣場舞場地等等。
3.4加強小區改造后的維護
通過聘請物業公司、成立小區業委會等方法實現小區自主可持續管理。一是要深入小區居民家中,通過召開座談會等方式,了解居民對于老舊小區改造和物業管理的看法及需求;二是加大政府對于物業管理的補貼力度,通過降低稅費、補貼管理費等方式,吸引物業公司入駐;三是成立小區業委會,通過小區居民自治,規范物業公司的管理行為和物業資金的使用,解決老舊小區改造后的維護和管理難題。
4結論
老舊小區的整治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需要時間、資金和精力的長期投入,其中涉及百姓利益的協調、群眾觀念的轉變、管理體制和管理方法的改革及創新。這就要求在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的進程中,注重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多措并舉,尋找出適合老舊小區治理的途徑,進而才能提高老舊小區居民的幸福指數,才能圓滿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論文作者:林樂
相關期刊推薦:《城市住宅》(月刊)創刊于1994年,由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國建筑設設計研究院主辦。發布并解讀國家有關城市規劃、城市建設、房地產發展方面的最新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調研并報道城市住宅方面的相關金融、科技、工程建設信息和經驗;挖掘并推廣適宜中國節能環保經濟宜居的住宅部品設施和建造施工技術。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