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6-02所屬分類:建筑師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下面是兩篇建筑工程方向類的論文范文,第一篇論文介紹了城市建筑暖通設計新理念探索,隨著綠色理念不斷得到提升,綠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行業中不斷的完善,第二篇論文介紹了綠色病房樓建筑設計策略,論文從病房樓現存問題的分析入手,從功能適應與人性化的空間設
下面是兩篇建筑工程方向類的論文范文,第一篇論文介紹了城市建筑暖通設計新理念探索,隨著綠色理念不斷得到提升,綠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行業中不斷的完善,第二篇論文介紹了綠色病房樓建筑設計策略,論文從病房樓現存問題的分析入手,從功能適應與人性化的空間設計等方面探討現代綠色病房樓建筑的綠色設計策略。
城市建筑暖通設計新理念探索
摘要:現代城市的快速發展,使城市中的建筑越來越多,能源的浪費和具體使用情況有目共睹,并且對環境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影響。在此背景下,“綠色建筑”應時而生,其是現代建筑行業發展的畢竟之路。暖通設計是綠色建筑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目前在現代暖通空調設計中應用并不完善,因此要加強分析。
關鍵詞:城市建筑;綠色建筑;暖通設計
隨著社會文明不斷發展與進步,綠色理念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與進一步實現。綠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行業中的應用正在逐步完善,綠色建筑暖通設計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在綠色建筑暖通設計中,對相應的技術進行完善,最終為人們提供一個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
1綠色建筑及城市暖通設計的意義
1.1綠色建筑內涵
綠色建筑指的就是,通過合理的方式對建筑的設計、施工等各項內容進行合理優化,從而使其適應當地的生態環境,我國貴州省在現代建筑設計中就充分的利用這一理念,并且在此基礎上,合理利用建筑基本原理等各項手段,開展相應的設計工作,從而為人們提供更加健康、舒適、便利的生活條件[1]。
綠色建筑是進入到21世紀后,建筑行業發展的一條必經之路,同時也是確保人們生活質量能夠達到要求標注的基礎。在建筑行業中,節水、節能、節材等各項要求的出現,使綠色建筑深入人心,從而也使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建筑領域行列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綠色建筑的前提是要堅持以人為本,暖通設計則正是將資源、人、環境三項內容巧妙的聯系在一起,最終達到保護環境,節約能源的目的。
暖通設計現今已經成為建筑行業中的一個關鍵工程部分,在設計中,要以合理可靠的技術、科學的規劃作為基礎內容,從而確保人們在正常生活中的各項需求都能夠得到滿足,其主要趨勢是朝著舒適性、安全性、人性化方向發展,并且也使為人們提供更加安全、舒適的活動環境和空間提供可能[2]。近幾年,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破壞重視程度的增加,綠色建筑逐漸增多,同時人們也加強了對該項內容的研究。
1.2城市暖通設計的意義
隨著現代人們生活環境的不斷惡化,人們的生存問題提到了更多人以及社會的廣泛關注,各個行業的發展,都會受到環境問題的制約,暖通設計同樣需要加強對該項內容的重視。在我國的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綠色環保內容逐漸成為了人們共同關注的一項重要內容,社會的各行都在為節能和環保貢獻自己得到力量。
進入到21世紀后,人們開始倡導節能、環保,在城市建筑暖通設計中,要注重對能源使用問題的重視。不僅需要滿足人們對舒適生活的需求,而且要在確保能源節約使用的基礎上,實現人性化設計,建筑行業應當將暖通設計,由傳統的人工個改造方向,逐漸轉變為自然方向。一方面確保人力的生活能夠得到足夠能源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實現能源的秩序發展。建筑暖通的合理設計,使人們的生活邊的更加便利,在能源短缺日益嚴重的今天,綠色設計理念,勢必會成為暖通設計的核心。
2建筑暖通設計新理念
2.1經濟性
經濟性是現代暖通設計中的一項重要要求,不僅很好節省了建設資金,而且也是能源的利用率得到了及你不提升,在對比各種不同的設計方案過程中,應當盡量找到經濟實惠的設計方案。傳統暖通設計以水冷、風冷技術設計方案,通過分析可以發現,該設計方案,在施工的初期階段,投資相對來說比較少,并且能夠取得良好的熱能效果,是目前我國建筑在暖通設計中比較常用的一種設計方案[3]。
而溴化鋰設計方案,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雖然熱能調節范圍相對來說比較大,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該設計方案在施工的前期的投資較大,維修付費用高,并且雖然燃料的費的不斷上漲,除了在一些特點場所,該設計方案的應用已經很少。暖通水源和地源的熱泵技術,對地熱資源進行合理應用,通過制冷制熱相雙向調節的方式,完成對系統運行的合理控制,該方式在具體應用中不僅經濟,而且節能,在具體應用中優勢巨大。
該設計方案在具體應用,需要地下鉆孔埋管,穩定水源,以及相應技術的支持,這些條件的限制,也是導致該項技術無法大規模應用的一項主要原因[4]。應用變制冷劑流量系統中,對變頻控制方法進行合理應用,調節制冷循環與制冷劑流量,從而滿足對室溫環境的合理調節,該設計方案,不僅穩定,而且節能,應用十分靈活。
2.2節能性
經濟的快速發展,使人們對生活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反映在現代建筑行業各種建筑水平的不斷提升,建筑結構變得越來越復雜,同時建筑的功能也變的更多。建筑中的暖通設計更是如此,暖通設計不再是只滿足人們的在溫度上的各項需求,同時要提升人們的舒適性,這樣在功能實現上則勢必會消耗更大的能量,大量能量的流失,勢必會帶來一系列的影響,這對日益惡化的環境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因此,要暖通設計中,要考慮如何減少能量消耗,同時還需要保證人們的生活品質,這是現代建筑行業在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暖通工程是建筑中的能量消耗大戶,因此在該方面上,必須要做好節能工作,要設計中,要合理的對各種先進的技術進行應用,同時在具體具體工作中,要做好相應的研究工作,從而實現節能目標。
3新理念在暖通設計中的應用
城市建筑暖通設計新理念對暖通空調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體設計中,設計方案要具有經濟、節能、科學等特點,通過合理的分析,不斷提升暖通設計理念,對其進行合理應用,從而為人們提供一個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
3.1規劃設計
暖通設計新理念,要求暖通設計人員在具體工作中考慮的因素更多,對于暖通的設計工作要進行規范化,規劃化的設計,考慮的因素更為全面,從而確保間建筑中的熱能源能夠得到高效利用,避免建筑能源浪費情況的發生。
3.2先進技術的應用暖通設計方案中對流量調節技術進行合理應用,這現代城市中的建暖通設計來說,是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內容。從目前建筑行業中應用的該項技術來看,流量調節技術是其中最為先進的一項技術,對其進行應用,可以依據天氣的具體情況,對空氣和水流量進行適當的調整與改變,這樣不僅可以滿足暖通供暖,而且也能夠達到節約能源消耗的目的[5]。在現代建筑暖通設計中,應用能量調節技術已經成為了暖通設計的一種常用方案。
3.3轉變觀念
建筑暖通設計的目的是實現由內向外的一種動態轉變,如果在暖通設計中,只是簡單的依靠設計靜態供應,無法滿足用戶在具體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因此在暖通設計中,一定要對動態技術進行合理應用,通過動態設計,使人們對暖通的各項需求都能夠得滿足。暖通設計過程中,要完成設計概念的轉換,摒棄傳統錯誤的靜態設計理念,采用動態設計理念,這也是暖通設計發展過程中的必經之路。
3.4余熱循環技術
暖通設計中,對余熱循環技術進行適當應用,能夠減少能源的使用量,該項內容對暖通空調設計來說意義重大。熱能在工作循環的回路中會存在一定量的余熱,循環利用預熱是暖通設計方案中的一項關鍵技術。
3.5中央空調設計
中央空調設計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必須要重視風機管盤,在具體設計中,如果只是單一的完成中央空調制冷或采暖工作很容易。但是,如果要想達到標準,在設計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特別是要做好風機盤管的選擇。在高靜壓工作過程中,風機管盤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在中央空調運行后,要依據將具體情況,對排氣量和送風量等各項內容進行調整,此時內部靜壓輸出率會發生較為明顯的改變。
因此,中央空調要做好改造風機管盤的安裝工作,從而確保其能夠完全滿足人們的各項需求。由此可見,中央空調中設計中,風機關盤的作用巨大,設計中要依據情況選擇何時的風機關盤,幾種不同型號的中央空調風機盤管參數如表1所示。暖通設計中,對中央空調設計理念進行應用,一定要嚴格依照相關法律約束,選擇合理的中央空調風機管盤參數,完成相應的設計,從而確保最終設計的合理性。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綠色環保理念現階段已經滲入到了每個行業中,綠色建筑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內容,同時也是現代社會不斷發展過程中的一條必經之路。因此,建筑暖通設計中,要對可再生能源進行合理應用,促進現代建筑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瑞花.基于節能理念下的民用建筑暖通空調設計探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6,15:156~157.
[2]王兆兵.綠色節能理念下建筑暖通設計的改善方法[J].科技展望,2016,19:21~22.
[3]黃凱.節能減排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調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6,24:51.
[4]劉足文.綠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節能設計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6,21:55.
[5]李玉心.綠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節能設計的應用探討[J].知識經濟,2014,12:106.
作者:吳海飛 單位:銅仁市建筑勘察設計院
綠色病房樓建筑設計策略
摘要:低耗能、效率高、污染少、人性化是當前綠色醫療建筑的發展方向,綠色建筑病房樓應是建筑技術與人性關懷的統一體。本文以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綜合病房樓為例,總結其設計過程中采用人性化設計策略,以此來探索病房樓建筑設計中可應用的綠色策略。
1引言
隨著整體醫學模式的形成,現代醫療建筑發展成為建筑技術與人性關懷的統一體,通過適宜的建筑技術,結合以病人為中心的人性化設計,形成獨特的醫療建筑形態,本文首先從病房樓現存問題的分析入手,從功能適應與人性化的空間設計等方面探討現代綠色病房樓建筑的綠色設計策略。
2傳統病房樓問題分析
2.1病房現狀分析
由于患病人員需要長期處在病房樓內,同時病房內患病人員較多,聲音嘈雜,使身患疾病的病人情緒更加低落,多名患者同住一個病房缺乏私密性且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險。設置休閑吧等活動空間,會方便患者、探望的親友、醫護人員之間的交流溝通,現存病房床位數較多,且存在加建病床的現象,為增加病床數,常常忽略病房內活動空間的設置,空間設計缺乏人性關懷。病房色彩應親切舒適,采用低純度、高明度的柔和暖色調,讓患者感受到家的濃厚氛圍,緩解就醫者的恐懼心理,現存病房往往使用單一色調,在這樣冰冷的環境中,易使患者情緒低落不利于病情的康復。
2.2活動空間現狀分析
病人在住院期間,不僅要得到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醫護,也可通過自身鍛煉,保持一個樂觀向上的情緒,加速對身體的調節,反之,病房樓內缺少活動空間,病人只能呆在病房內,處在同一病房的病員之間相互影響易產生消極的情緒。因此有必要設置使人們獲得物質上的滿足和精神上享受的活動的區域,室外陽臺、病人活動室都可成為病人的活動場所,國外有些醫院設置了供病人休閑娛樂的茶室、棋牌室、咖啡廳。相反,目前國內大多數醫院缺少供病人和醫護人員休閑娛樂的活動空間。
2.3護士站現狀分析
2.3.1護士站的位置和護理半徑護士站在護理單元中的作用舉足輕重,護士站主要為放在護理單元的中部或端部兩種形式,設置在護理單元中部,將縮短醫護人員的護理半徑,提高醫護效率,設置在護理單元入口處,方便醫護人員管理,同時便于外來人員的咨詢,流線方向性明確。護士站位置是否合理可通過一個重要指標評價,即護士站到最遠病房門口的距離,當位于護理單元的端部,護理流線增長,醫護人員的體力將成倍消耗,醫護效率降低,在我國還普遍存在著將護理單元放置在端部的情況。
2.3.2護士站形式護士站有三種布局形式,第一種為開放式布局,這種布局的優點是醫護人員可以直接監視周圍病房內的病員,能夠第一時間與病人溝通,采光通風良好。第二種是封閉式布局,這種布局便于管理且能為醫護人員提供一個獨立的辦公空間,第三種是介于兩者之間的半封閉式。新建的病房樓多以開放式的護士站為主,設置750mm和1100mm不同高度的兩個臺面,便于醫護人員與站著或坐在輪椅上的患者溝通交流,相對較高的臺面內側區域可以為醫護人員提供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同時兩個臺面之間的空間可以存放文件。
2.3.3護士站裝修護士站的裝修應引入一些輕松活潑的元素,在患者恐懼、焦慮的情緒下,這種歡快時尚且溫馨親切的設計,能愉悅醫護人員的心情,放松平緩病人的緊張情緒。避免病人在住院期間產生壓抑恐懼的心理,提高醫護人員的工作熱情,增強家庭的認同感。相反,國內有相當多的護士站因缺少人性化的裝修設計略顯單調乏味。
2.4住院部交通空間現狀研究
電梯廳是聯系病房樓各樓層間的豎向垂直交通空間,成為醫院建筑使用率最高的公共空間之一。電梯與樓梯作為病房樓內主要的豎向交通樞紐,承擔著人流疏散與物流運輸的重要職責,使人流與物流流程簡明、快捷且高效[1]。電梯廳應布置在病房樓出入口附近,具有易識別性和快速可達性,因承載對象不同,通常包括醫用電梯、客梯、貨梯三種類型,不同承載功能的電梯應布局合理,分工有序,通過醫梯和客梯的設置,達到醫患分流,貨梯將潔、污物品分流,從而避免因功能流線混亂而造成的交叉感染。病房樓設計過程中,受病房樓層數、電梯廳的空間布局、電梯設置的類型與數量等影響,易造成醫療流程混亂,醫患、潔污、動靜、內外分流不當,最終引發交叉感染的可能。目前我國現有病房樓的電梯廳布局混亂,電梯類型和數量不足,造成交通流線混亂擁擠,設計缺乏人性化。
3綠色病房樓的內涵
綠色病房樓應源于自然,和諧共生,是通過以人為中心的人性化設計和現代綠色建筑技術相結合創建的良好的醫療環境。與其他類型的建筑相比,綠色病房樓的設計更加重視服務主體的需求,方便就醫、滿足病人、醫護人員生理心理需病房樓造型新穎時尚,避免呆板局促,創建溫馨的建筑內部空間。為達到以上目的,應利用綠色建筑技術和人性化設計使醫患雙方均獲得安全、高效、柔和、溫馨的關懷體驗[2]。
4綠色病房樓建筑的設計原則
綠色病房樓的建筑設計應遵循以人為本、節約資源、因地制宜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綠色病房樓應在保證建筑舒適性和醫療流程的前提下,考慮建筑全生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醫院建筑[3]。
5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綜合病房樓的綠色設計策略
5.1工程概況
工程選址坐落在山東省煙臺市牟平新區,牟平區地處山東半島東北部,東接威海市,西靠煙臺市,南臨乳山市,北瀕黃海;啬相彸鞘写胃傻澜鸩捍蠼,北鄰城市次干道崔山大街,用地東側為規劃路,西側為城市主干道牟山路,紅點位置為現牟平區人民醫院所在位置,綠點為牟平區服務中心,藍點為新院區位置(圖1、圖2)。病房樓建筑:地下1層,地上23層,病房樓建筑地上高度93.90m,病房樓地上建筑面積112361m2,地下建筑面積4565m2,地下室層:后勤庫房、病案室、太平間、告別廳、變配電室、水泵房;首層包括出入院、靜脈配置中心、病房檢驗、消防控制中心、臨床支配中心;
二層包括ICU、病理科、輸血科;三層包括手術室、介入治療;四層包含凈化機房、中心供應室;五層包括新生兒監護(NICU)、血透中心;六層包括產科、產房;七至二十三層包括各科病房護理單元及相應的輔助用房。北向角度90°,建筑窗墻比東向:0.31,西向:0.31,南向:0.45,北向:0.46,建筑風格為現代風格體現醫療建筑端莊、典雅、大方的特色。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本著“人本醫療、尊重生命”的服務宗旨,以“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為己任[4]。發展“以病人為中心的國際化醫院”典范。醫院建成后將成為集醫療、保健、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承擔本地區及周邊地區人民的醫療、保健和突發性事件處理、120急救及教學實習任務。
5.2適應氣候的建筑選址
良好的建筑規劃布局作為綠色建筑設計的先決要素,充分考慮煙臺當地氣候和牟平當地文化特征,創建適宜的節能策略,爭取良好的自然采光、通風等。在規劃選址上,將病房樓置于現有院區北端,其北側為病房預留用地,南側緊鄰醫技部門且有一定距離,做到既獨立又聯系方便,距西側的城市主干道有一定的距離且通過綠化進行隔離(圖3)。東北側為公園式景觀綠化環境,為病員及醫護人員提供了安靜舒適的休閑環境(圖4)。醫療區北部設置最高病房樓,建筑本身不僅具有強標志性,在基地外圍觀望,視覺效果極佳,北側房間還能臨高眺望遠處的海景。注重動態具有生命力的環境設計,詮釋了人性化設計在醫院建筑中的應用。
5.3建筑形體空間生態設計
病房樓建筑高聳挺拔,通過細膩的外墻開窗處理手法,使其個性鮮明,風格力求簡潔、明快。病房樓形體選擇了緊湊內斂、體形系數較小的矩形,病房樓通過相同母題的處理手法,以表現建筑的韻律感,在病房樓屋頂安裝太陽能板,不僅美化了建筑第五立面,同時利用太陽能發電,節約能源。立面造型通過對主樓形體的有機切割,使建筑更加挺拔,充滿張力,深灰的石材,呼應院區現有的,局部的玻璃幕墻使建筑簡潔純凈,白色的鋁板使建筑品質高而不奢華,整個立面以交織的白色和藍色為主,凸顯了濱海醫療建筑的特色(圖5、圖6)。
5.4護理單元人性化設計
在護理單元空間布局中,將病房布置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都較好的南北兩側,把綠色、新鮮空氣、優美的海景引入病房,創造了一種有利于病人康復的室內環境,東西向貫通居中布置醫護電梯廳、護士工作區、護工污洗區、污物電梯廳等輔助空間,護士站及輔助房間通過居中布置縮短了護理流線和提高了醫療效率,詮釋了人性化設計在醫院建筑中的應用。
護理單元在采用模塊式設計的基礎上,分析基本空間的位置關系,根據不同科室結構進行分類,最終將功能模塊按照適宜的組合方式進行組合及演變,最大限度滿足醫療流程需求,體現護理單元的多樣性,避免千篇一律。六~二十三層為標準病房層,每層設置相同科室的兩個護理單元,不同科室設置在不同樓層,以40床作為每個護理單元的規模。
為將醫護人員的內部走廊與病人的公共走廊分開,避免醫患流線交叉干擾和醫療流程混亂,護理單元采用復廊式設計且通過獨立垂直運行的病員電梯廳和醫護電梯廳將醫護人員和病員送入醫護辦公區和病房區。護士站居中布置,縮減護理路線,根據醫療流程將醫生工作區、護工污洗區、護士工作區、病房區明確分區,在兩個護理單元間與電梯廳結合設置南向病員休息廳(圖7)。
5.4.1病房人性化設計病房除了為病人提供康復治療的空間,還要有靜謐、溫馨的環境,增強家庭認同感。根據不同病人的需求,本項目設有三種類型的病房。普通單人間病房。護理單元設置了一個家庭氣氛濃厚的單人間病室,單人間病房可以使患者以主人翁的姿態入住病房,享受完全自由的個人空間。同時為患者提供了讀書看報傾聽音樂等的活動空間。室內選用能傳遞親切舒適、貼近自然感覺的木質家具,避免患者對陌生的病房產生緊張和恐懼的感覺,使患者感到親切舒適,詮釋了人性化設計在醫院建筑中的應用(圖8)。
雙人病房具有經濟高效的特點,在本項目設置大量的雙人病房,提高醫護效率?孔呃葍葔Σ贾眯l生間,病房外墻可以大面積開窗,使病房得到充足光照,平行于采光窗墻面排布病床。儲物柜設置在房間入口,方便存放和儲存生活用品,在病床附近設置呼吸按鈕、電燈開關等,因項目所處的地域氣候冬季寒冷,陽臺未于病房內設計。病房的會客空間為患者提供一個與家屬朋友交談的場所,同時會客空間提供桌椅等設施,可成為患者閱讀、休息的空間(圖9)。
5.4.2護士站人性化設計護士站為半開放的形式,既不影響患者和護士之間的溝通,又能為護士提供一定的私密空間,不要讓護士的狀態一覽無余,保持一定的獨立空間,本項目將護士站吧臺設計成雙層臺面的形式(圖10),用760mm和1100mm高的雙層臺面,上層臺面較窄,下層臺面較寬,作為護士辦公桌面使用,同時夜間值班的護士也可伏案稍作休息。醫護人員的文件和病員檔案等可以存放在雙層臺面之間340高的空間內。在材質上,護士站的臺面應該選擇耐磨易清潔的大理石臺面,護士站工作臺面用植物花束來裝飾,在空間組織上護士站位于中部核心位置,縮短護理路線和病員詢問路線,提高護理效率。
5.4.3垂直交通體系的人性化設計該綜合病房樓南側通過連廊與門診醫技樓相連,物流出入口及工作人員出入口設置在病房樓東西兩側,外來人員及探視入口設置在北側,各種人流互不干擾。同時各出入口都進行了針對殘疾人的無障礙設計。綜合病房樓與門診醫技樓之間的連廊及醫療街,可使建筑群內部組織步行流線,實現人車分流。樓內共設置醫梯、客梯、污物專用梯共計18臺,各司其職,完成層間轉換,完善立體交通體系。
醫護電梯廳由4臺醫護人員手術專用梯組成,為醫護人員提供了能快速進出獨立的通道,同時承載潔凈物品的運輸,病員電梯廳為12臺客梯,為病人、家屬探視及送餐專用,探視人員與醫護人員通過獨立垂直交通分別進入辦公區和病房區。污物電梯廳為兩臺污梯,獨立運行于手術層及ICU、CCU之間,為將術后產生的污物垃圾及時運出且為術后病人提供了快速清潔的通道,污物通過專用污物電梯匯集至地下,由專用通道運出,病房區潔污分離[5]。6座防煙樓梯與電梯結合,火災發生時利于疏散。在眾多且類型不同電梯的明確、有序運行下,使功能復雜、流線多樣的病房樓有效完成了醫患分流、潔污分流、內外分流(圖11)。
5.4.4病房樓內公共空間人性化設置病房樓每天不僅要承載大量醫護人員、病員,且每天有大量探視人員,有時探視人員可達就診病人的3倍,因此病房樓應設計入口大廳,各層候診區空間盡量做成大空間,再設計一些高品質的環境,為探視者及病人有寬敞的活動空間和良好的視覺環境[6]。本項目在病房樓兒童候診區的細部處理上考慮了兒童患者的心理感受,結合建筑裝飾運用了豐富且讓兒童感到親切的色彩,將兒童候診區設計的猶如色彩繽紛的童話王國,天花板被多彩的燈光和帶有星星與月亮的色彩圖案裝飾的五彩繽紛,吸引患兒的注意。
候診區設置滑梯等娛樂設施,患病兒童猶如進入一個小型游樂場,消除兒童就醫的恐慌。候診區燈光的控制有晝夜之分,降低能耗。為保護兒童視力,使用LED燈管外加柔光罩使光線均勻而柔和(圖12)。病房樓內設置陽光間不僅只是提高室內的熱量和使其成為休閑娛樂場所,合理的設置陽光間,可通過自然采光提高病房樓內的亮度,本項目在病房樓每層中部電梯廳的南側設置病員活動室,俗稱“暖廊”,與交通走廊結合,提高了走廊照度,空敞的大廳成為病人和醫護人員交流歇息的地方。
5.5節能判斷
項目中采用了屋頂綠化、透水地面、LED燈具、Low-E中空玻璃、自然通風采光、太陽能光伏板(圖13)、雨水收集、光導照明等技術措施,方案設計,技術運用,以及材料選擇都得到了較高的評價。對照國家《綠色建筑設計標準》,經過專家評審鑒定,設計項目達到了二星級標準。
6結語
本文以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綜合病房樓作為實踐應用,方案結合了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對自然資源進行充分合理的利用,因地制宜,從規劃選址、生態節能技術使用和針對不同使用者的人性化設計,時刻考慮到以人為本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設計思想,最終的目的是將建筑物能耗盡可能的降低和創造舒適的醫療環境。
參考文獻:
[1]鄭菲.護理單元人性化設計研究[D].北京工業大學,2005,05:23.
[2]丁玎.綠色病房樓建筑技術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4,06:23.
[3]丁玎.綠色醫院建筑評價標準.GB/T51153-2015.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5.
[4]沈孟捷.本土醫務社會工作實施路徑研究[D].南昌大學,2013,12:23.
[5]郟亞豐.當代中國醫院住院部人性化設計研究[D].同濟大學,2008,06,01:23.
[6]楊真靜.綠色病房樓[D].重慶大學,2004,02,20:23.
作者:紀偉東 徐凱 韓曉琳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