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0-08所屬分類:建筑師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有關現在施工質量管理應用的新制度有哪些,通過什么方式來加強對施工工程管理的建設呢?又該怎么來加強對工程建設的新技巧呢?本文選自:《建筑技術開發》,《建筑技術開發》始終堅持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積極宣傳改革開放以來我
有關現在施工質量管理應用的新制度有哪些,通過什么方式來加強對施工工程管理的建設呢?又該怎么來加強對工程建設的新技巧呢?本文選自:《建筑技術開發》,《建筑技術開發》始終堅持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積極宣傳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各行各業所取得的成就,正面宣傳各條戰線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為政治、經濟、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以廣泛的新聞覆蓋,深度的觀察思考,豐富的文化底蘊和精美的制作品質,為讀者提供精彩紛呈、賞心悅目的精神食糧。以提高品質、滿足需求、精心服務為要義,展現一份雜志的風貌。
摘要:分項工程質量評定是分部工程質量評定的基礎,而分部工程質量評定又是單位工程質量評定的基礎,所以不能認為分項質量工程是局部,不礙大局,應該看到所有的單位工程都是由分項工程這個基本單位構成的,所以分項工程的質量評定是做好單位工程質量評定的關鍵。
關鍵詞:施工質量,建筑工程,中級職稱論文
1. 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和保證體系
(1)管理是靠人來管理的,所以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根據工程的分項情況,對工程管理層進行分工負責;每個崗位有具體負責人管,責、權、利都很具體,管理體系要有人員分工體系圖,有責任制度,獎罰措施等,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實施到事不僅要有人管理,還要管的細。不能管的時候一窩蜂,亂糟糟的,給操作人員的印象是管理的要求不一致,不知道服從誰的好,出現難以解決的事情的時候又相互路踢皮球,這樣又會造成操作人員說不知道找哪個領導能解決問題,甚至說沒有人能解決問題。所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是相當重要的因素之一。
(2)每一個分項工程操作都有自身的特殊要求,并且由于工程都是相對獨立的,即使是同樣的工程也具有不同的工程環境,不同工期要求,不同的工程質量目標,不同的管理體系等。所以要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做到事不但有人管,還有具體的措施和管理辦法。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切合實際的質量保證體系:將工程的各專業進行分解,每個專業的質量都指定負責人監督,每個專業(崗位)制訂質量保證措施(施工工序管理、原材料進出場檢驗、半成品管理、成品管理等)。
2. 加強制度的貫徹執行和責任落實的管理
(1)建筑工程領域的質量管理制度基本上都有相差不大的模式,都可以借鑒,甚至有些工程的制度略作一下修改就可以作為要實施工程的管理制度,又由于政府監督部門,企業監督部門和各相關部門對制度建設都很重視,所以建立完善的制度現在基本上都能做到。但是在貫徹執行時,很多時候由于眼前的經濟利益,操作工人往往不愿意接受管理,管理者感覺到執行難度大,顯得猶豫不決,錯失機會,倒至質量問題的累加,執行難度進一步加大,操作者和管理者相互埋怨的現象。這就要求管理者必須切實負起責任,調動起操作者對充分認識到質量的重要性的積極性,在落實責任時要嚴格按照管理制度進行管理,不能僅憑經驗管理,要做到獎罰分明,使操作工人真正體味到只有嚴格按照質量管理的要求進行操作,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獲得最大的效益。
(2)管理制度的制定者,也是監督者。加層管理層的執行力,很多企業強調執行力,但管理層,尤其是中高層管理往往都帶頭違反制度,不去執行公司一些相關政策或要求,而導致員工產生不滿情緒;要解決這方面的問題,需要加強對管理層的培訓與引導,切實加強責任的落實,不能一有問題都是執行者的責任不到位,還要強調一下監督者的責任。
(3)一個制度要得到很好的執行,還有一個重要的重要條件,那就是制度本身的合理性,這個是需要制定者做深入了解與調查以及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操作者的反饋情況來確定。通過大會或者培訓活動,來引導操作者的思想行為,加強對執行力的宣傳工作。很多制度執行力不強,就是因為管理層沒有明確要求,仍至是“視而不見”的管理態度,才會導致執行力出問題。
3. 落實樣板管理
樣板是一種標準楷模,建筑工程的樣板在施工中能起到指導施工的作用。樣板要體現設計要求,達到指定的質量等級,把抽象的設計要求和繁復的質量標準、規范、規程等具體化、實物化,使全體施工人員,尤其是操作工人看得見、摸得著,便于對照。因而,推行樣板管理是保證和促進工程質量不斷提高的有力措施,。樣板管理是一項細致的工作,必須抓好以下五項工作:
(1)體現設計意圖。滿足設計要求是做好樣板的前提。
(2)選用合格的材料。合格的建材是“樣板”質量的根本保證,“樣板”選用的材料,不僅要材質合格,而且還要注意規格、色澤及形體完整潔凈等要求,尤其是裝飾材料。
(3)選擇合適的技術工人施工,這是樣板成敗的關鍵。在一般情況下選用技術水平中上的技術工人操作,這樣容易把樣板做好,在全面推廣時也容易做到。若用一般技術工人操作,做出的“樣板”水平低,無推廣價值;但是用技術水平上等的技術工人,雖能做出高水平的樣板,但在全面推廣時困難,無現實意義。
(4)在施工前向操作者進行技術、質量交底。樣板施工前向操作者進行詳細的技術、質量交底,是做好樣板的重要環節,其包括樣板的名稱、部位、使用的材料、技術、質量標準、操作要領等,務必使操作者做到情況明,要求清。
(5)組織質量專檢人員評定質量等級。“樣板”施工完畢后,現場施工項目部必須及時組織有關人員對“樣板”質量進行評定,一般在操作者自檢合格后分別由項目質量監督部有關質量監督人員,項目總工程師、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現場負責人鑒定通過,有些外飾面、油漆、裝飾等要求較高的分項工程,應請設計單位派代表參加鑒定。
4. 嚴抓施工過程監控管理
4.1施工過程質量監控的作用與目的。施工過程的質量監控是現場質量管理的重要環節,有力的質量監控能使工程質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能控制工程質量達到預期的目標,有利于促進工程質量不斷提高,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4.2施工過程質量監控的范圍及重點。
在施工過程中質量監控的范圍較廣,從設計圖紙、原材料到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每一個環節都不能被忽視,熟悉和掌握監控的范圍及重點,有利于事前采取措施,使質量處于預控狀態,在一般情況下質量監控的范圍及重點為:
(1)會審設計圖紙是質量監控的首要環節,圖紙是施工的主要依據,因此,在施工前必須認真閱讀,了解設計意圖,因為一個不符合設計的產品是沒有什么質量可言的。然而,我們按圖施工是建立在學習與會審的基礎上,要把學習與會審結合起來。會審不是簡單地審查圖紙差錯,還要考慮是否有利于施工。在有些場合下,雖然設計是符合規范的,但由于施工較困難,為保證施工質量,需對設計進行適當的優化,以保證工程質量符合規范的要求。
(2)對原材料、半成品的質量監控是質量監控的關鍵環節。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質量是工程質量直接前提,因而要對它進行監控。不僅要檢查進場實物,還要檢查質保書,檢查型號、規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對鋼材、水泥、防水材料等還要根據規定做復試。對易碎、易潮、易變形、易污染的物品,在運輸、堆放、安裝過程等環節亦要進行監控。
(3)按照規范規程施工是質量監控的主要環節
分部、分項工程質量是單位工程質量的基礎,因而質量監控工作應把它作為主要環節來抓。在按圖施工和使用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前提下,工作的重點應放在抓是否按照規范、規程、規定施工,在施工過程中是否按工序進行控制,出現違反的應立即糾正,把事故苗子消滅在施工過程中。監控應貫穿于施工全過程。交工前的產品保護,也是一項不容忽視的監控目標。
(4)關鍵部位、薄弱環節是質量監控的重點。
單位工程的關鍵部位與薄弱環節是根據工程對象和隊伍素質決定的,如框架結構中的梁、柱是關鍵部位,混合結構中的砌體和預制樓板安裝是個關鍵部位,在裝飾工程中,如大面積水磨石地坪,外墻大面積貼面磚,或內墻大面積貼墻紙等都可作為關鍵部位。薄弱環節有二種含義,一是新技術、新工藝,因是第一次施工,質量無把握,因此要重點控制;二是易發生問題的部位,如軸線位移、鋼筋位移、梁柱軸線偏差、混凝土施工縫位置不正且有灰碴、砌體粘結率差、預制板端嵌縫,以及滲、漏、沙、殼、堵等質量通病。對關鍵部位、薄弱環節的重點控制,只要對頭、措施得力,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注重施工過程監控手段
5.1質量監控對施工現場來說一般有事前監控、施工中監控和分項完成的監控。如對設計圖紙、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監控,應在有關分項施工前進行,這樣能更好地實現事先控制。
5.2對于在施工中容易產生的質量問題,則應重點加強過程中的監控,做到隨時發現隨時糾正,真正做到把質量問題消滅在施工過程中。有些分項工程雖然已經完成,但離整體交工尚有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對產品若不注意保護,則產品的質量得不到保證,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還應實行監控,直到交工為此,如地面面層、油漆、表糊等等,這些屬于分項完成后的監控。
5.3質量監控的方法與手段,隨著保證體系的建立與施工工藝的改進必然會越來越完善,逐步走向系列化、科學化。然而當前我們應充分發揮傳統的和現有技術、質量管理方法,把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工程質量處于受控狀態,達到監控目的。在實踐中應抓好下列幾項工作:
5.3.1技術復核。
重點應放在定位、引測標高、軸線、各樓層標高、成品、半成品的選用等方面的技術復核。
5.3.2隱蔽工程驗收。
隱蔽工程驗收是監控的主要手段,凡屬隱蔽項目,必須進行全數監控,如地基驗槽、樁基、鋼筋、地下混凝土、地下磚墻、防水層、平頂吊筋、保溫層、暗埋、管線、電纜、下水道等。隱蔽工程驗收應按有關規程進行。
5.3.3材料試驗。
對鋼材、水泥、防水材料,磚等除應檢查出廠合格證外,尚須按規定抽樣檢驗。其它材料根據相關規定進行檢查。
5.3.4抽檢。
隨機檢查靈活,不受時間條件限制,容易發現問題,發現問題早,整改方便,提檢頻率也不受限制,是監控的一個有力手段。
(1)試水、通球檢驗。
此項檢驗直接關系到使用功能,必須認真按規程操作嚴格把關。
(2)班組自檢。
班組自檢是保證質量的根本,只有每個操作者在操作過程中認真自檢,認真把關,質量才算有了扎實基礎,因此要牢牢抓住,不應忽視。
6. 合理設置管理點
質量管理點可用于多種環節,如推廣新技術、質量難點、薄弱環節,要求達到高質量的分項工程等,在質量控制的關鍵部位、薄弱環節上設置質量管理點,采取事前控制,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時看來是個薄弱環節,但由于事前采取了措施,設置了質量管理點,問題就迎刃而解,因此,設置質量管理點是質量監控的一個有力手段。
7. 嚴肅對待驗評管理
(1)在質量評定中檢查要細致,覆蓋面要廣,這是作出正確評定的基礎。“細”就是要逐項對照檢查,不能抓一頭丟一頭,或是走馬觀花,不求深入;“面要廣”就是不能見一當十,檢查覆蓋面要大。在班組操作時必須全數檢查,質量部門檢查時抽查面要大,不應低于評定。
(2)辦法的規定,否則評定的結果會缺乏代表性。例如在檢查室內抹灰時,只查大間不查小間,只看大間陰陽角,不看小間管道后面陰陽角是否順直;只查墻面平整,不查空鼓等是不細的表現;在多單元檢查時,在一個單元的少數樓層檢查幾間內抹灰后就對整個工程的內墻抹灰評定質量等級,這樣顯然檢查面不廣,評定的質量等級就依據不足。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