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0-09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初步實踐,它對于深入理解基本內容,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從中汲取廣博的實際知識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習題課的教學不僅要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關系,而且還應最大程度地調動發揮學生的內在因素和他
摘要: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初步實踐,它對于深入理解基本內容,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從中汲取廣博的實際知識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習題課的教學不僅要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關系,而且還應最大程度地調動發揮學生的內在因素和他們的積極性,全面提高思維素質。要想上好習題課,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習題課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面對習題課,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熱情保持在最佳的狀態呢?在當前的教學條件下需要努力發掘下列三種可能性。
問題作為出發點。教學時,教師先與學生一起對某些問題進行觀察和磋商,逐漸造成這樣的情況——這個問題學生急于解決,但僅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卻無法解決,形成認知沖突,激發他們的求知欲,為了促進這種可能,教師應積極為學生創設問題的情境使學生在注意力最集中,思維最積極的狀態中進行學習。同時,教師還應當有步驟的對學生的這種心理傾向起促進和調節的作用,使之指向明確并維持一定的程度。
面對適度的困難。訓練中教師讓學生面對適度的困難讓其得到一定的鍛煉,可以提高學生思維的興趣。為了促成這種可能,教師應恰當的運用鼓勵,表揚等手段,引導學生追求克服困難的愉悅心理,體會解決問題的滿足感.但是問題的難度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標準,鼓勵的程度也要因人而異,因此必須采取適應個別差異的教學措施,以使不同類型的學生都感到滿意。
向學習的結果學習。在學習過程中,當學生感到新的問題“高不可攀”而氣餒,或者解決問題過于容易而自滿時,學習的熱情往往都會下降。為了避免這種可能,應當根據結果作出調整.如果學生在學習上失敗了,而又不能獲得有助糾正失敗的策略,他們很容易喪失信心,從而導致更大范圍的延誤。此時應考慮重新確定適宜的梯度,還要抓準時機,使學生及時發覺其錯誤,并修正你策略就是說當學生碰到學習上的失敗時,要通過提供失敗的信息,幫助他們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反過來,如果學生易于成功,也應考慮進一步設置障礙,然后讓他們探索沖破障礙的新方法,在向成功努力中,克服驕傲情緒。
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親身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
在討論了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之后,必然要討論的是學習過程的最佳模式問題。我認為在采取講授的同時輔之以“嘗試指導”的方法在習題課上也特別有效。教法一定要適應教學實際而注意改變,物理習題教學不能把結論答案都直截了當的講給學生聽,把各種類型的例題面面俱到的示范給學生看。抱著學生走路會增加他們的依賴性,對解題能力的培養十分有害!在習題課上,教師可以指出一題多解,讓學生主動思考解決問題的新方法。由于初中生的思維形式為集中思維占主導地位,往往容易形成思維定勢,并受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使他們的思維陷入固定模式,造成思維的惰性和呆板性,抑制了他們的創造思維的熱情,針對這一現狀,我們在具體教學中應精選一些“一題多解”的習題,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問題的數量關系,尋求解題思路,培養發散思維。
例如,密度應用練習,我選用這樣的一道題:實驗室需要購買4kg的酒精,用容積為4.5L的容器夠裝嗎?先讓學生解答,結果發現絕大多數學生用求4kg酒精體積的方法來判斷。為了起到一題多解的作用,我進而啟發學生從4.5L的容器能裝多少kg的酒精和4kg的某種液體體積為4.5L,這種液體的密度是多少等思路引伸擴散思考。以上解法中,方法一屬于常規思維,一般學生都能想到,而方法二和方法三看似簡單,但都隱含著一種發散思想——先假設后論證.通過練習,促進知識遷移,并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還有運用一題多變的方式也能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
習題課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物理習題課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筆或動口解答物理問題。大部分時間是學生活動,而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指點,引路兩個方面:(1)指點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由于對物理知識理解不透,往往會出現生搬硬套現象.這時教師應抓住時機,找準癥結,予以指點。(2)引路對于難度較大的綜合題,教師應采用降低梯度,分設疑點的方法,突出解題思路,把學生引上正確軌道。例如,學生在做“用一動滑輪把重為100N的物體提到9m高的樓臺上,所用的力是60N,那么動滑輪的機械效率是多少?”由于剛學到機械效率的知識,很多學生無法解題,我便采用“分解肢體,化難為易”的方法分為3步解題:①求總功,②求有用功,③求機械效率,并引導學生重溫在動滑輪使用過程中,物體上升高度和手拉繩子上升移動距離的關系。由于分層降低梯度,學生在教師搭橋和引路下,順利實現認識的飛躍。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