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教師職稱論文淺談對語文教學管理的認識

發布時間:2015-01-24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美國著名教育評論家埃里斯和福茨指出:如果讓我們舉出一項真正符合改革這個術語的教育改革的話,那就是合作學習。語文《新課標》也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實踐證明合作學習適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有利于激發學生創造力,

  摘要:美國著名教育評論家埃里斯和福茨指出:“如果讓我們舉出一項真正符合‘改革’這個術語的教育改革的話,那就是合作學習。”語文《新課標》也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實踐證明合作學習適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有利于激發學生創造力,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技能和團隊精神。論文發表:《云南開放大學學報》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云南開放大學學報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云南開放大學學報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云南開放大學學報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一次聽《荷葉母親》(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老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這篇課文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哪一自然段最能體現這種情感?課文哪些自然段是描寫紅蓮的?分別描寫怎樣的紅蓮?老師一宣布小組討論,前排學生“刷”地回頭,學生4人一組七嘴八舌,滿教室都是嗡嗡的聲音,小組里每個人都在張嘴,誰也聽不清誰在說什么。幾分鐘后,老師一喊“停”,學生立即安靜下來,站起來發言的學生一張口就是:“我認為……”“我覺得……”

  此種現象在農村學校比較普遍,討論熱烈,發言積極,鼓勵表揚,熱熱鬧鬧。但透過熱鬧現象看本質:學生都只是說出了自己的答案,沒有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學生關注的是“我”,而不是“我們小組”;小組合作大多停留于討論式的學習上,沒有共同任務中的分工和個人責任的相互協作;沒有學生的獨立思考;更沒有對成員完成任務進行加工和評估;當然也沒有討論出個所以然來。實則是“形式”上的合作學習。

  語文《新課標》強調“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充分說明合作學習要以學生的自主思考與自主探索為基礎。

  如何才能使學生進行切實有效的合作學習呢?

  首先教師與學生建立真誠的合作伙伴關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當年倡導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對老師來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當“愛”面對紛繁復雜的日常生活,面對心煩、躁怒或怨天尤人時,我們要繼續保持平和的面孔;當“尊重”面對來自學生的挑戰,反襯出我們內心真實的虛弱時,我們不要收起那些暫時賦予學生的權利,不要以權威的姿態繼續掌控他們的生活,要把這種溫暖和希望帶給每一個受教育者。要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師生間要建立起合作伙伴關系,創設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學習過程的參與者和合作者。

  其次是教師的方法要科學:第一,小組分配要優化組合。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而是小孩子隊伍中最進步的孩子!”因此分組時要根據不同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習成績、學習風格等合理分組,考慮小組內的人數搭配、男女搭配,不要落下任何一個學生。如按座位分組,一般以座位前后左右4到6人為一組,它適合小型的分量不重、不難的學習任務,這種分組易于操作,在課堂上隨時可以進行分組。如按學力分組,教師在課前就要將小組分好,就小組內成員素質而言,又可采用同質分組或異質分組形式。小組內要有明確細致的分工,可設小組長、記錄員、匯報員。小組長的主要職責是對本組成員進行分工,組織全組人員有序地開展討論交流、動手操作、探究活動。記錄員的職責是將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內容記錄下來。匯報員的職責是將本組合作學習的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后在全班進行交流匯報。小組長、記錄員、匯報員讓學生輪流擔當,讓每一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小組成員既要積極承擔個人責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發揮團隊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組學習任務。

  第二,內容安排要有針對性、啟發性和合理性。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因此要把學習重點和難點作為討論的內容,應選一些解決問題方法多樣、有一些爭議、依靠個人力量較難以完成的問題作為合作學習的內容,同時抓住討論的時機,讓學生有效地參與討論。像《皇帝的新裝》的問題設計,以“騙”字為切入點,引發出學生“誰騙誰”、“怎樣騙”、“為何騙”及“有幾種騙法”等一系列問題的探討,不從新裝的“色澤、質地”等無關的問題來討論。

  第三,要留給學生思考、交流的時間、空間。有效的合作學習應以個體的獨立思考為前提,小組合作交流前應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對問題有自己的見解,為后面討論交流提供“厚實”的物質基礎。這樣,有助于學生把問題討論得廣闊和深刻。

  同時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合作習慣。教育家葉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正如“杜朗口”、“洋思”那些成功教育模式那樣,小組合作,自主探究,人人參與,凸顯“課堂成就夢想”、“我參與,我成功,我快樂”的理念。

  1.發揚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溫家寶總理說:“學校給予的是啟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學習。學和思的結合,行和知的結合,對于學生來講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維,老師是不能手把手教出來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維決定人的一生。”合作學習的內容,是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確定的,這就要求學生首先必須進行自主學習。例如,學生自主收集、自主整理、自主嘗試、自主領悟、自主質疑、自主反思,也包括教師提出目標,由學生自己動手去收集、提煉,去自我領會、自我感受、自我體味,如果還不能完成任務才可以放在合作學習中來解決。否則就失去了合作學習的意義與價值。沒有自主學習,就談不上合作學習。

  2.培養學生認真耐心聽別人說話的習慣。聽不是聽覺(純生理現象),是聽知(認知心理現象)。聽的訓練包括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品評力的培養?突f過:“一雙靈巧的耳朵,勝過十張能說會道的嘴巴。”平時要培養學生:聽他人發言時,眼睛注視對方,以微笑、點頭表示感興趣或贊同;努力聽懂別人的發言,邊聽邊想,記住要點,并考慮他人說的話是否符合實際,有沒有道理;耐心聽別人說完后再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等。

  3.形成良好的協作習慣。溫家寶總理指出:“孔夫子說,‘有教無類’,有教無類就是教育公平。收入不公平會影響人的一時,但是教育不公平會影響人的一生”。一個學習小組應該是一個班集體的縮影。小組合作也要體現公平,可采用“優等生帶領,中下生優先,外向同學鼓勵,內向同學優先”的原則,讓每個成員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也樂于傾聽別人的意見,使成員之間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達到互相交流的目的。這樣小組合作學習就能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4.教師要作好示范引領和評價。教育就是為學生發展創造一個環境,通過一種示范引領,使他們在這個環境里得到很好的成長。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與學生共同解決合作中碰到的困難。例如進行現場觀察和小組介入等等,為他們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對學習小組的評價不僅看問題答案的合理性還要從見解獨到性、合作過程的有效性等進行全面評價。

  總之,在語文合作學習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獨立思考、質疑深思、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合作探究能力得到發展,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鍛煉和提高,達到溫家寶總理強調的那樣:“我一直信奉這樣一句話:‘教是為了不教’。不在于老師是一個多么偉大的數學家或文學家,而是老師能給學生以啟蒙教育,教他們學會思考問題,然后用他們自己的創造思維去學習,終身去學習。”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