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4-15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本文以生態學課程為基礎,尋找生態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創新性地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并將其應用于生態學的課程教學實踐中,對具體實施的方法進行了描述,對教學效果作了分析,并對教學實踐進行了總結。旨在進行生態學課程教學的同行交流,更好地為
摘要:本文以生態學課程為基礎,尋找生態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創新性地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并將其應用于生態學的課程教學實踐中,對具體實施的方法進行了描述,對教學效果作了分析,并對教學實踐進行了總結。旨在進行生態學課程教學的同行交流,更好地為學生學習服務、為教師教學服務,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生興趣、學習效率,提升教師專業課理論課程教學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思維導圖;生態學;理論教學;實踐
一、前言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有機體與其周圍環境間相互關系的科學[1],體現和反映了現代生態學的基礎理論、學科前沿和最新進展;按照《生物科學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生物科學專業)》,《生態學》是生物科學專業的主干學科和核心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使學生能快速高效地掌握該門課程的基礎內容是我們不斷追求的目標[2]。大學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信息時代,課堂教學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故教師需要改變角色,從知識灌輸轉變為指導和促進,從而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高校的專業課程教學通常采取多媒體教學的模式,但多媒體僅僅是對教材的反射,教師認真備課,學生聽課卻抓不住重點,通常是學生上課時聽懂了,課后卻回憶不出來學了什么;故專業課程教學需要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讓教師輕松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目標比較單一、教學結構固定、信息化教學有待改善。近年來,高校已經認識到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在諸多高校相繼鼓勵實施教學改革,但如何改革卻是大學教師一直在研究而又很難突破的課題。結合專業特點及生態學教學情況,我們引入了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嘗試從新角度和新方法改革和創新原有的教學模式;從教學過程的各個方面進行滲透,不僅注重方式的轉變,同時也更注重效果的呈現,真正達到教學模式的多樣化及最優化,旨在更好地為高校專業理論課程教學服務。
二、思維導圖教學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思維導圖由英國托尼·布贊博士提出,大學教師們也逐漸把思維導圖法引入到大學專業課程的教學,如李琳(2010)的研究了思維導圖在大學英語中的認知負荷問題[3],杜金會(2014)進行了大學化學課堂教學思維導圖的探索與實踐[4],姚文葦(2015)的《思維導圖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5],汪春紅(2018)分析了思維導圖在國內醫學教育中的應用[6],黃秋石(2018)研究了思維導圖在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中的應用[7]等,前人的研究主要從不同學科、不同角度探討了高校專業課程教育存在的問題,以及引入思維導圖的具體模式和實施效果;高校專業課程教學及改革任重而道遠,需要不斷創新、不斷完善,創建科學高效的教學模式,是推動教學改革創新的重要基礎和必要手段。目前,基于生態學理論教學的思維導圖教學還未見報道,本門課程的教學中主要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用一個中央關鍵詞或想法以輻射線形連接所有的代表字詞、想法、任務或其它關聯項目的圖解方式,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協助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學習、總結、復習及記憶。
相關知識推薦:生態學類發表比較快的雜志
三、生態學思維導圖教學實踐
在本專業生態學教學中,結合雨課堂的信息教學,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充分利用思維導圖的思想和方法,每章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總結復習,隨后利用雨課堂進行隨堂限時測試,最后進行期末閉卷考試。在具體的教學中,主要利用以下方法開展思維導圖的復習鞏固:
(一)個人完成法
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復習,個人完成法主要由班級的各個成員自行完成,可以以課后作業的方式完成,如時間允許,也可以在課堂上完成,同時,還可以結合雨課堂,以隨堂測試的方式完成并拍照上傳。有利于學生很好地鞏固和復習所上章節的相關內容,提高學習效率,并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二)集體合作法
集體合作法主要以小組合作形式進行,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選定小組長為代表,其余同學配合的形式,完成所上章節的思維導圖;也可以各小組全體動員的形式完成,即每位同學都必須參與,到黑板上畫出所上章節的思維導圖;在集體合作法中,經常還采用比賽的形式進行限時完成,得分最低的組還需準備課間表演節目。此種方式比較受學生歡迎,參與的積極性高,復習和鞏固效果較好。
各年級學生成績對比如圖1所示。
從圖1中可明顯看出,使用了思維導圖教學之后,前后各年級學生的期末裸考成績呈明顯的上升趨勢;其中,未使用思維導圖教學之前,該年級學生期末裸考的平均成績為51.98分,使用后的一個年級平均成績為59.54分,使用后的第2個年級平均成績為64.17分。經過連續二個年級學生的教學,與未進行該方法教學的前一年級的學生相比,期末裸考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和提高。
經過思維導圖的教學實踐,改變了原有教學模式的禁錮,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教學效果良好。具體總結如下:
(三)教師教學方面
教學觀念的改變;改變原有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的觀念,逐漸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注重啟發式教學,通過實踐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思維創新性等。
教學方法多樣化;教學中結合了信息技術和思維導圖的方法,打破了以講授為主的常規教學模式,形成結合信息技術的混合式教學,把教學活動及各要素間的內部關系進行充分結合,保證教學的靈活性、操作性及有序性,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
教學效果顯著性;教學中要提高對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重視程度,讓教師教有所成、讓學生學有所獲;堅決改變只傳道、不授業解惑的不足,真正實現人才培養的價值、充分體現學校作為新時代人才培養搖籃的作用。
(四)學生學習方面
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學生學習最重要的是興趣,提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一直以來都是教學中比較關注的問題,通過思維導圖教學中的集體合作,能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極大地促進學習的有效性。學生學習效果顯著;學生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是要學有所獲、學以致用,通過思維導圖的教學,學生能很快鞏固和掌握所學知識,有效縮短總結復習時間、提高學習成效,能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四、結語
經過思維導圖的教學實踐,在今后的教學中更是要積極改進、勇于創新,針對生態學的學科特點,轉變教師的主體地位,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積極倡導啟發式教學,采用多種教學方法[8],注重教學效果的有效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強調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不斷完善、持續改進,真正提高教學效果及教學質量。生態學是生物科學的核心課程,也是生物類專業學習的基礎課程,在生物類專業課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只有不斷改革,才能讓學生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中更加有效,為國家培養出具備扎實專業基礎知識的優秀專業人才。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