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2-05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教育必須關注每個學生,一個班級總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學生。一個全新的、團結向上的、富有生機的班集體往往少不了對這些學生的教育。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要分層次展開,既要重視優秀學生的培養教育,也要注意中間狀態學生的促進教育,更要注意潛力學生
教育必須關注每個學生,一個班級總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學生。一個全新的、團結向上的、富有生機的班集體往往少不了對這些學生的教育。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要分層次展開,既要重視優秀學生的培養教育,也要注意中間狀態學生的“促進教育”,更要注意潛力學生的轉化教育工作。決不可搞“一刀切”。本文選自:《中國研究生》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批準創辦,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主辦。創刊于2002年10月,國內外公開發行,是我國唯一主要服務于研究生群體的綜合性平面媒體。
即或只注重優秀生;或只抓中間生;忽略甚至干脆放棄對潛力生的培養與教育。針對不同學生在學習、心理及思想等方面的不同特點,應分析各自特點,區別對待。
一、給優秀生愛的引導
優秀生是指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在班級所占比例雖然不大,但他們卻是班級的排頭兵,在班級中各方面表現都屬于佼佼者。但心理學、教育學的理論告訴我們,人的成長不是沿直線發展的,尤其是學生,很容易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如果不適時加以正確引導,他們就容易產生心理偏差,如自滿、虛榮,只愛接受贊揚不能容忍批評,抗挫能力差,缺乏適應力等。
因此,在教育優秀生時,針對他們的優點和不足,在引導方式上,要突出表揚,但決不放縱他們細微的缺點和不足,必須做到褒貶分明,以提高他們的自律意識,讓其健康發展。
二、給中等生愛的關注
中等學生,作為班級的中間力量,他們占學生人數中的大多數,這部分學生身上有許多積極因素,有發展潛力,但由于所處的地位,他們既不起模范帶頭作用,而又對班級工作很少有負面影響。其往往表現為缺乏自信心,他們的缺點不易暴露,得不到老師的引導,就會暗暗地滋長,后患無窮。
在班級工作中,班主任應首先克服這樣一種錯誤教育傾向,即只注意對少數“雙差生”的教育,而忽視對大多數中間學生的教育,要特別注意了解中間學生的思想動向,掌握他們的思想脈搏,抓住思想矛盾的焦點,積極引導,促使其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爭當優秀學生,對學習上、思想上、紀律上存在缺點的中間生要注意及時發現并給予正確的引導。以免其滑入差生的行列。
三、給后進生愛的關懷
后進生占班級人數比例雖小,但對班級的影響很大,如果不重點教育,不僅會導致其自身墮落,還會影響他人的進步,甚至阻礙班級和學校工作的全面正常開展。
要教育好后進生,首先要了解他們的心理活動。后進生最大的心理障礙是自卑、孤僻,由此產生的心理需要會更多,如挨批評時需要尊重,受處分時需要寬容,得進步時需要贊揚……可以說,后進生出現不良品德行為,很大程度上與他們得不到家長、老師、同學真正的關懷和幫助有關。
因此,我們對這些學生進行個別教育,要充分發揮師愛的力量,鼓勵其不斷取得進步。同時個別教育還必須依靠集體教育才能獲得最終的成功。個別教育與集體教育相結合,才會發揮出更好的教育效果。
在教育策略方面,班主任要站在愛學生的立場上與學生進行談話。在與學生進行談話前,要有充足的心理準備,要能正確看待學生的錯誤。我們成年人經常在犯錯誤,而我們的學生,卻是身心正在不斷發展、思想不斷成熟的未成年人,他們思想上存在一些問題,產生一些錯誤行為,這是正常的。
因為學生是千差萬別的,有性別差異、家庭背景差異、城鄉差異、性格差異、心理素質差異、理解能力差異等,這些差異性使每個學生都具有自己的個性特征,使他們對同一問題產生不同的認識和理解,無論是優秀生還是差等生,都會使他們犯不同的錯誤。班主任要客觀分析學生犯錯誤的內因和外因,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學生,維護學生的尊嚴,要心平氣和、耐心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講過:“更多地尊重人,才能更多地要求人。
我們不能用冷落、諷刺、挖苦等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教育學生。通過與學生溝通,既要讓學生認識到錯誤對自己的影響和危害,又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愛,能夠吸取教訓,改正錯誤。
當然,教育是一個復雜而充滿艱辛的動態過程,除了班級內部教育之外,作為班主任,還應該做好校內、校外各方面的協調工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協調好和各位科任教師的關系,我們知道,教育工作是靠各方面教育合力來完成的,為了提高教育的功效,要求形成一個教師集體,沒有一個教師集體,就不可能有統一的教育過程,在形成教師集體的過程中,班主任起著骨干作用,班主任要主動與各科教師取得聯系,及時交流學生思想和學習情況。
第二,協調團隊組織的教育影響,充分發揮他們的自我教育作用,營造濃厚的育人氛圍。共青團、少先隊組織是班集體的核心力量,班主任要充分發揮團隊組織的作用,依靠他們團結同學,教育同學,共同前進。
榜樣的符號化:現象與反思
摘要:榜樣衍生的邏輯前提是人的超越意向,但在不少學校教育實踐中,榜樣卻逐步演變為某種符號。被賦予榜樣稱號的學生僅僅成為這一符號的代言人,成為變相的特性角色,被作為榜樣的學生及其他所謂的普通學生,都不免會體驗到偏離其生命本真的苦痛。 關鍵詞:...
還原“教育學”的溫度
對于作為教師的我們來說,“教育學”并不陌生。讀師范時,“教育學”和語文、數學一樣,作為一門專業課程呈現在我們面前。至今還對它的概念記憶深刻: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的科學。但是這對于我,幾乎只是一則語言游戲。在我的印象中,教育學有著相當的深度,...
開放教育學習支持服務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
【摘要】針對開放教育學習支持服務存在的諸多問題,本文從學生評價的角度,編制問卷調查研究了影響開放教育學習支持服務質量的因素。經探索性因素分析,發現影響開放教育學習支持服務質量的因素有學校網站技術、教學管理、課程資源和學校聲譽四個方面。 【關...
淺談教育學視角下的音樂教育觀
摘要:教育學作為音樂教育的上級學科,在諸多方面對音樂教育教學的觀念,方法都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本人結合自己音樂教育的專業探討教育學視角下的音樂教育教學觀念。 關鍵詞:教育學;音樂教育;教育過程;音樂教師 教育學是我們音樂教育學的上級學科,很多教...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