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2-07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這篇職業教育核心論文發表了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課程方案設計研究,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和保護意識是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的必要條件,論文針對目前理工科院校知識產權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探索高校知識產權教育的課程方案設計,以激發更多的技術創新。
這篇職業教育核心論文發表了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課程方案設計研究,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和保護意識是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的必要條件,論文針對目前理工科院校知識產權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探索高校知識產權教育的課程方案設計,以激發更多的技術創新。
【摘要】理工科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科技、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科技創新中的主力軍,而對理工科大學生進行知識產權教育,將有助于激發理工科大學生的技術創新,提高其科技創新能力,從而有助于我國在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但我國高校在知識產權教育上仍存在很多問題,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切實提高理工科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水平,培養創新型人才。
【關鍵詞】職業教育核心論文,知識產權,教育,課程方案
雖然各個高校都意識到了知識產權教育的重要性,也相繼開設了相關課程,但是效果一般。一般高校將知識產權法課程開設為考查課,對于學生來講,重視度不夠,疲于應付。所以如何切實加強知識產權教育,切實提高理工科大學生的知識產權創新意識和創新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將知識產權教育納入正規教學體系
高校應針對全校法學和知識產權專業以外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在全校范圍內設置知識產權通識課程。面向本科生的知識產權教育可以開設知識產權法選修課,而碩士生和博士生則可以采取公共基礎課的方式,要求他們必修知識產權法課程。在高校法學專業中可以開設知識產權方向,有條件的高?梢栽O置知識產權專業。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提高高校師生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和保護意識。
二、理工科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課程方案設計的原則
應針對理工科不同專業的大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以使知識產權教育和其所學專業有更強的針對性,使其教學效果出現1+1大于2的效果:1、針對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因計算機軟件受著作權法保護,故對計算機專業學生知識產權教育應以著作權法講授為主,特別是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為主,使學生掌握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歸屬,樹立軟件著作權保護意識,而且有利于激發大學生開發軟件的能動性。如果該專業學生專業課還有集成電路的教學,那么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條例也應重點講授。2、針對機電工程專業的大學生,因其專業開發的集成電路布圖有特殊的法律保護,故在講授時應重視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條例的講授,并同時重視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講授。3、針對藝術專業的大學生,因其作品會產生著作權,故著作權法應重點講授,圖文結合也可產生商標,所以商標法也是講授重點,其設計如果附著于產品,也有可能獲得外觀設計專利,所以專利法特別是外觀設計專利也應重點講授。4、針對涉及產品開發專業的大學生,在講授時應以專利法為主,重點講述:(1)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的概念;(2)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的歸屬;(3)專利權的內容、期限、終止;(4)專利的申請、審批程序;(5)專利權的限制。
三、理工科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教學模式設計
1.理工科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應以案例教學為主理工科大學生法學基礎理論欠缺,如果上課只重視理論教學的話,學生接受能力差,容易感覺到教學內容枯燥,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將各種有關知識產權法的案例呈現給學生,注重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使學生在互動中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上課前要搜集并選擇典型案例資料,上課時演示給學生,然后引導學生研討案例,并進行總結。為了杜絕有些學生應付,可以將平時研討情況計入期末考查成績。2.理工科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應采用豐富的現代化教學手段盡量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同時利用的大量音像資料,將各類案例讓學生觀看和討論,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生動性。3.聘請有關實務專家做有關知識產權方面的講座雖然很多高等院校針對理工科大學生開設了知識產權法學公選課,但任課教師多為法學專業教師,其自身很可能就缺乏實踐經驗,這樣就造成了對于理工科大學生缺少實務技能的教育針對有些高等院校產權教育;而且教師所用教材專業性強、理論性強,加上這些課程大多以論文的形式結課,所以大多數學生選這門課程的目的是賺取學分,使得該公選課程流于形式,達不到教學目的。針對教師實務經驗欠缺的問題,高?梢远ㄆ谄刚垖崉战缛耸颗e辦知識產權專題講座,如如何申報專利的講座。通過聘請有關實務專家做有關知識產權方面的講座,進一步提高理工類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科技創新能力。
四、理工類大學生知識產權教育教材選用應合理
很多高校給理工類大學生開設了知識產權課程,但如果教師所用教材還是法學專業的教材,那么對于缺乏法學基本理論的理工科大學生而言,這些教材就顯得比較深奧,難以領會,所以應針對理工類大學生編寫教材、講義,這些教材、講義應輔以案例,以比較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相關的理論知識,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產權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也學會了如何運用這些理論知識去解決現實問題。尤其是專利法的講解,應結合真實案例進行,這樣既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又激發了學生不但創新的熱情,從而有助于提高理工類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馬秀山.我國知識產權教育的思考和對策研究[J].知識產權,2007.(02)
[2]陳美章.中國高校知識產權教育和人才培養的思考[J].知識產權,2006(01)
[3]劉東民,方曙,馬躍.對高校知識產權保護與管理的思考[J].軟科學,2003(02)
[4]李平,陳志恒.日本知識產權保護的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J].現代日本經濟,2003(06)
作者:鄭淑霞 單位:西安工業大學
推薦期刊:《中國科技教育》(月刊)創刊于2001年,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主辦的一本關于科技教育的國家級專業科普刊物。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