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6-13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這篇職業技術教育論文發表了高職《商務溝通》課程小班授課的優劣,小班教學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尤其對于這種商務溝通課程來說,需要為學生提供一個溝通、表達的空間,小班教學存在很多優點,但是教育活動非常復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這篇職業技術教育論文發表了高職《商務溝通》課程小班授課的優劣,小班教學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尤其對于這種商務溝通課程來說,需要為學生提供一個溝通、表達的空間,小班教學存在很多優點,但是教育活動非常復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關鍵詞:職業技術教育論文,小班授課,商務溝通
怎樣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們每位教育教學工作者研究關注的問題。小班教學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途徑,得到教師們的密切關注,小班教學能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交往能力、快速反應能力。而商務溝通課程正是培養學生在面對職場時與人溝通的這些能力,所以實行小班授課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形式。那小班授課的優劣何在呢?
一、小班教學的理論基礎
現代社會互動建構主義是小班教學的理論基礎。丹麥心理學家皮亞杰研究了兒童的認知發展提出了建構主義這一概念,但沒有把它們應用于教育。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把“建構主義”應用于教育,提出了發現法、動機理論、結構課程論。后來功能主義語言認為語言是一種社會交際工具:社會學的發展認為人生活在一個社會中必須與他人交往。福斯坦認為:人生于一個社會上,學習發生在與他人的相互交往中。羅杰斯則指出只有學習者認為所有內容與個人有關,并積極參與學習時才能有重要的學習。這樣建構主義教育心理學吸收各方面的研究成果,發展成一個比較系統的理論。其根本理論是學習是在由學習者、教師、任務、環境組成的系統中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復雜過程。
二、建構主義教學模式
1.支架式教學。支架式教學是圍繞事先確定的學習主題建立一個相關的概念框架,如:飲食、旅游、情感等。各知識點的安排要符合“最近發展區”理論,教師根據學生個人差異,調節教學進度,為每個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使每個學生都能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發展。
2.拋錨式教學。指根據事先確定的主題,由教師在真實情景中選定典型事例或問題,引導學生對給定的問題進一步的分析、假設。通過查詢各種信息資料,進行邏輯推理等方法對假設進行論證。再根據論證結果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用于實踐。再根據實施過程中的反饋信息補充和完善原有的認識。
3.隨機進入式。由教師預設某一具體問題的情景,然后根據學生的理解和反應隨學生思維進入問題,并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這三種教學模式都對課堂組織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所有這些要求都可以在小班教學的情況下得到滿足。因此小班教學是比較理想的教學模式。
1.學生中心。就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中心。這就要求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在課堂上積極主動的思考、探索、發現問題、并努力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教師作為輔助者為學生提供幫助,如果學生數量過多,教師無法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幫助。學生的參與程度就會降低,容易回到教師主體的舊方式,從而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
2.情境設置。學生過多給情境設置帶來很大困難。例如,商務溝通中設計談判情境,教師無法設計20名學生同時參加。即使設計出了這樣的情境,也會因為結構松散使學生喪失興趣,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組織活動。三種教學模式都是以學生活動為中心,強調學生在活動中建構知識。因此組織活動是非常重要的。學生過多會帶來很大麻煩,甚至使教學無法進行。例如商務溝通教學中進行分組教學,每組人數過多無法保證學生的參與程度,分組過多教師無法指導每一組的學習,分組教學的教育目的無法實現。
4.因材施教。教師精力有限,只有在學生數量有限的情況下才能研究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根據這些學生的情況為每一位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實現因材施教。
以上是小班教學的優點,即在理想狀況下理論上應該是這樣的。但是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社會活動,它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
一、教師因素
建構主義教學法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教師不但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還要有較強的分析能力,組織能力和廣博的相關專業的知識。例如隨機進入教學法,教師在備課時要預想到學生對某一確定的主題可能有什么樣的想法,針對學生的想法怎樣引導他們去獲取知識。但有的教師長期以來已經形成了教師主導的教學方式,面對這種要求有無所適從的感覺。認為講授法是高效的教授方法,學生也不可能成為教學的主體。因此我們一直呼吁教師要改變觀念,就是要樹立學生中心的觀念,而提高教師素質也就是讓教師提高了解學生的能力和因材施教的能力。
二、學生因素
有的學生性格比較內向,不擅長表達自己的觀點。因此課堂參與積極性較低,他們認為學生就是學習教師教授的,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事實上限制了學生的積極思維和個人觀點的發展。因此,要想適應建構主義學習方法學生也要改變觀念。學生學習的知識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而應是學習的方法。
三、教材因素
支架教學法要求有一套教材來構建知識的框架,情境的創設也不是單個教師能夠完成的,這些都需要有一套按建構主義理論編寫的教材,但是我們還缺乏這樣的商務溝通教材。雖然市場上有各種情境教材,但大多數都是引進的外國教材,我們學生感覺與自己生活距離太遠,因此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師沒有合適的教材也是使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難以應用的原因之一。
四、教育傳統
我們的教育自古以來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習的過程;強調刻苦學習,忽視學習動機,這對教師和學生都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推薦期刊:《北京青年研究》(季刊)創刊于1992年,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管,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北京青少年研究所主辦。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