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1-04所屬分類:護理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目前,CT造影主要是通過高壓注射器靜脈高速注射造影劑,因此存在一定的造影劑外漏的危險。其原因在于CT掃描速度快,造影劑的注射速率高,在較短時間內即注射完,沖擊力強;此外,作為造影劑的碘海醇和碘帕醇是一種高濃度低滲性藥物,具有黏性強和阻滯性
摘要:目前,CT造影主要是通過高壓注射器靜脈高速注射造影劑,因此存在一定的造影劑外漏的危險。其原因在于CT掃描速度快,造影劑的注射速率高,在較短時間內即注射完,沖擊力強;此外,作為造影劑的碘海醇和碘帕醇是一種高濃度低滲性藥物,具有黏性強和阻滯性高的特點,發生外漏后,進入皮下組織間隙導致細胞內外的滲透壓發生變化而失衡,細胞內水分在細胞外滲透壓的作用下可被吸出,使得細胞發生嚴重的脫水而導致死亡,給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來不利影響。加之護理人員操作不熟練,血管的選擇及穿刺方法不正確均是導致造影劑滲漏的主要原因。
關鍵詞:護理管理,醫學管理,醫學制度
患者遭受造影劑外漏所帶來的并發癥同時,還會給患者的心理狀態造成一定的影響,患者往往會出現焦慮、抑郁的負性情緒,而這些負性情緒對并發癥的治療顯然是不利的,可能會加劇并發癥的發生;因此早期及時的預防與護理高壓注射CT造影劑外漏顯得尤為重要。優質護理服務作為一種新的護理模式已經應用于臨床,是指以患者為中心,強化臨床基礎護理,深化臨床護理專業的內涵,全面落實護理責任制,整體提升護理服務水平的服務理念。“以患者為中心”是指在思想觀念和醫療行為上,處處為患者著想,一切活動都要把患者放在首位;緊緊圍繞患者的需求,提高服務質量,控制服務成本,制定方便的措施,簡化工作流程,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低耗、滿意、放心”的醫療服務。優質護理服務主要內涵:滿足患者基本生活的需要,保證患者的安全,保持患者軀體的舒適,協助平衡患者的心理,取得患者家庭和社會的協調和支持,用優質護理的質量來提升患者與社會的滿意度。優質護理服務是一次從管理方式到服務模式與內涵的改革,是“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的深化,是公立醫院改革的重要內容。
本研究結果表明,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的SDS與SAS評分相當,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優質護理服務干預后患者的SDS與SAS評分明顯低于干預前,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優質護理服務干預后患者的SDS與SAS評分明顯低于采取常規護理的患者,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優質護理服務干預可明顯改善患者的抑郁、焦慮情緒,且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常規護理。此外,本研究顯示,優質護理服務干預后患者的造影劑外漏發生率明顯低于采取常規護理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優質護理服務干預可在一定程度上明顯減少造影劑外漏的發生。優質護理服務干預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采取常規護理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優質護理服務干預可在一定程度上明顯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本研究中高壓注射CT造影劑使用非離子型造影劑碘海醇和碘帕醇。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告知患者在增強CT檢查前30min到達放射科等待,此時向患者詢問相關的既往靜脈注射史及藥物過敏史,并向患者介紹所使用的造影劑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在征得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后,選取患者較大且彈性好的血管。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干預。(1)對CT造影劑外漏的預防護理:
在給患者注射造影劑之前,首先應對患者血管的具體情況進行評估,比如靜脈血管發生一定程度的硬化、老年患者血管的脆性增加、血管太細、可能并發四肢水腫等情況,這些都會增加造影劑外滲的可能。因此,在選擇血管時應十分注意,選擇患者管腔大、回流好、富有彈性且易固定的靜脈進行給藥,避開關節附近的部位,以免因患者的動作而導致針頭移位造成造影劑外滲。一般采取患者的手背靜脈、前臂淺靜脈和肘正中靜脈,同時應避免選擇近期反復穿刺的靜脈。
在進行增強CT檢查之前,首先要建立好靜脈通路,采用生理鹽水進行穿刺操作;患者在接受手背靜脈穿刺時,應告知患者繃緊皮膚,可減少疼痛感;穿刺應避免在同一部位進行重復穿刺;確定穿刺成功后,再進行造影劑的注入。
穿刺針頭的選擇及固定方式的確定。應選擇靜脈留置套管針,在穿刺成功后,用普通膠布固定頭皮針軟管,用寬膠帶固定針翼,對于不合作的患者,加用夾板進行固定。
造成CT造影劑外漏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高壓注射器注藥速度快,壓力高。因此在滿足CT掃描條件、不影響掃描結果的情況下,盡可能降低造影劑的用量和注射速度,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CT造影劑外漏的產生。
在CT造影劑注入前,應向患者告知可能會出現造影劑外滲的情況,并對造影劑外滲的臨床癥狀及出現的不良后果進行描述,讓患者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保證針頭的固定。在注入造影劑過程中,患者如出現疼痛,應立即告訴醫護人員,停止注射。
靜脈通路建立后,應注意靜脈通路是否通暢,有無回血現象存在;觀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有無腫脹、疼痛等情況;在高壓注射器開始注射造影劑前,先高壓注射鹽水,觀察靜脈穿刺部位及患者情況,確認無異常后才離開。(2)并發癥的護理。局部腫脹,對患者有腫脹癥狀出現時,應告知患者抬高患肢,促進靜脈血液及淋巴管中淋巴液的回流,并用50%的硫酸鎂溶液冷敷患處24h,24h后可熱敷,一般2~3d后可消腫。
采用信度、效度較好的Zung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的抑郁和焦慮的程度進行評分,SDS和SAS均有20項,每項分為1~4級,最高分80分。SDS的總粗分是量表的各條目得分之和;量表的標準分為量表的總粗分乘以1.25,當量表的標準分大于或等于53時,則認定該患者有抑郁的情緒;抑郁指數為患者總評分除以80,0.50~0.60為輕度抑郁,>0.60~0.70為中度抑郁,>0.70為重度抑郁。SAS的總粗分是量表的各條目得分之和;量表的標準分為量表的總粗分乘以1.25,當量表的標準分大于或等于50時,則認定該患者有焦慮的情緒;焦慮指數為患者總評分除以80,0.50~0.60為輕度焦慮;>0.60~0.70為中度焦慮;>0.70為重度焦慮。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準,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SDS評分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干預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干預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SAS評分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干預前,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的外漏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