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9-21所屬分類:護理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正確認識癌因的產生,如何對這些病人進行護理及管理呢?不同的模式及管理有什么新的應用技巧呢?同時有關目前癌癥建設管理的新科技制度有哪些呢?本文從不同的方向做了研究,文章選自:《解放軍護理雜志》,《解放軍護理雜志》(半月刊)創刊于1984年,是總后勤部
正確認識癌因的產生,如何對這些病人進行護理及管理呢?不同的模式及管理有什么新的應用技巧呢?同時有關目前癌癥建設管理的新科技制度有哪些呢?本文從不同的方向做了研究,文章選自:《解放軍護理雜志》,《解放軍護理雜志》(半月刊)創刊于1984年,是總后勤部衛生部主管、第二軍醫大學主辦的全國性護理專業學術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衛生部人事司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認定期刊。始終以一流的辦刊質量和學術水平擠身于國內一流期刊之林,先后榮獲第2屆、第4屆全軍醫學期刊質量評比優秀期刊獎,第1屆、第3屆全軍醫學期刊質量評比優秀編輯獎,第1屆《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獎,第1屆、第2屆、第3屆上海市科技期刊青年編輯獎等多項獎項。
摘要:癌因性疲乏是指由腫瘤和相關的放化療使得患者的精神高度緊張,心情極為痛苦,在此后出現的如虛弱、活動無耐力、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主觀感受。本文中的癌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都出現了程度不一的感覺疲乏、情緒低落等癥狀。
關鍵詞:護理技巧,癌癥,護理師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08年2月一2009年2月在我科住院治療的癌癥患者8O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參與,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O.05),具有可比性。
1.2統計學方法:計量資料用艟驗,計數資料用x檢驗。
2干預措施
2.1個體化健康教育:個體化的健康教育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是必不可少的。①首先對護士進行定期的癌因性疲乏知識的專職培訓,是保障健康教育效果的有效手段,只有在掌握癌因性疲乏系統知識的基礎上,才能幫助患者評估并給予干預;②通過傾聽患者的主訴,了解患者的思想動態和顧慮并記錄下來,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態、文化程度、個人素質、對疾病的認知、需求的不同及生活方式等采取個體化健康教育;③在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時包括以下內容:告知患者及其家屬疲乏的一般情況及歷時長短;讓患者了解疲乏發生的原因再進行針對性的預防;注意保持心理舒暢,避免精神刺激和巨大的情緒波動;讓患者認識到適量、適時運動的重要性。
2.2加強心理疏導和社會支持:疲乏是一種主觀感受,我們鼓勵患者主動地講述自己的真實感受,分析引起癌因性疲乏的心理因素;不定期與患者交流,進行個體化的關心、支持和疏導;介紹成功病例,鼓勵病友間互相交流、理解、關愛,鼓勵參加醫院生命之光聯誼會;鼓勵家屬陪護,用親情溫暖患者的心;取得最廣泛的社會支持,了解患者醫療費用的來源,幫助其制定家庭內資源的利用方案及提供社保的有關信息以減輕因經濟帶來的壓力,而對經濟條件較差的患者,加強與親屬的溝通,以尋求其親屬的經濟支持。
2.3鼓勵適當活動鍛煉:活動鍛煉是目前為止經I級證據證明的有效干預措施,特別是有氧運動。具體方式因人而異,注意循序漸進,持之以恒,以患者耐受能力為度,并根據患者的反應及時調整運動的強度和時間。我們主要是指導患者每天散步30min,可安排在清晨、飯后及睡前,或上下樓梯,2~3次,d,2O~30min/次,具體活動量可根據患者的病情相應調整。
2.4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對患者進行積極的護理教育,轉變患者被照顧的思想觀念,充分調動患者的主觀積極性,鼓勵患者積極參與自我護理技能的訓練,并逐步掌握自我護理技能。
2.4.1飲食指導:癌癥及其治療都會影響食物的攝入和吸收,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有助于減輕疲乏。飲食方面以新鮮、高蛋白、易消化為原則,烹調食物多采用蒸、煮、燉的方法,忌食煎炸辛辣等刺激f生食物,同時注意色、香、昧、形及多樣化。每天煲有營養的骨湯或魚湯l一2次。必要時請中醫師協助調理,以促進食欲。
2.4.2對癥護理:疼痛是腫瘤患者常見的軀體癥狀,研究發現癌因性疲乏的發生與疼痛有關,而且疲乏程度與疼痛呈正相關。
向患者和家屬講解有關癌性疼痛知識,常見止痛藥的反應及疼痛的可控制性,對放化療引起的其他反應,則對患者和家屬作相應的指導,教會患者掌握可能出現反應的應對策略和護理方法。
3討論
疲乏是癌癥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癌因性疲乏對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極為明顯的負性影響,有學者認為,疲乏的痛苦會降低癌癥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最終會失去與疾病抗爭的信心。由引可見癌因性疲乏對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護理人員在癌因性疲乏開始前,要積極為患者和家屬講解癌因性疲乏的一些知識,并提出建設性的指導意見,鼓勵患者積極進行自我管理,這可以緩解他們的部分主觀感受。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在干預前后疲乏狀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運動可減輕疲乏,散步是適應范圍最廣的一種活動方式。傳統的護理方法過分強調患者多休息,事實上鍛煉可以增加功能儲備,從而可以有效地緩解疲乏。
總之,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有助于減輕患者疲乏的程度,這對于腫瘤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具有實際意義。
SCISSCIAHCI